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93节

  大概两分钟时间过去,整个会场里仍然没有人开口。

  谁也不想打破这一刻大家沉浸在幸福之中的感觉。

  “这个军用推力……十号工程只用一台应该是不太够,但十一号工程那边如果装两台上去,是不是有可能超音速巡航啊……”

  良久之后,宋闻聪总算开口打破了已经持续了太长时间的沉默。

  不过,他还是选择了稍微不那么相关的话题作为引子。

  虽然也跟技术有关,但毕竟不是自己的项目,所以聊起来会轻松很多。

  常浩南沉吟片刻,还是摇了摇头:

  “如果一定要说的话,在某些特定的高度,还有干净挂载下,有可能不开加力达到1马赫左右的飞行速度……这点不要说双发的歼11,哪怕歼10也有可能实现。”

  “在设计这台发动机的时候,考虑到三代机的气动设计就没有向长时间超音速飞行的工况进行优化,所以我还是要兼顾到大多数情况下的亚音速工况,没办法把不开加力下的后燃速度设定得太高,否则会导致飞机的经济油耗下不去,从而影响到可用作战半径,这一点对于咱们十号工程这样的中型机来说甚至更要紧一些。”

  “像是美国人的F22,作战半径低一些还可以用他们的几百架空中加油机进行弥补,咱们华夏空军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那样大的一支加油机队,所以……维持一个基本航程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一轮问答下来,整个会议室总算是重新回到了之前的工作状态。

  “浩南同志,这台发动机……确定能赶上咱们十号工程的时间节点么?”

  下面有人举手问道。

  而坐在台上的常浩南只是笑了笑。

  两年以来,这几乎是他最经常听到的问题之一。

  人最怕的事情,莫过于曾经获得过希望,但后来又破灭了。

  正如打工人最痛恨的就是画了饼但又实现不了的老板那样。

  原本如果一直就用着AL31FN,也不会有什么感觉。

  但是在看到PPT上面涡扇10的数据,甚至都已经有人在畅想能否以此为动力发展一种第四代战斗机之后,要是再用回老型号,那可就太难受了。

  所以,会有这种不敢相信的虚幻感,也很正常。

  于是,他调整了一下坐姿,郑重地回答道:

  “各位十号工程的同志,我之所以选择现在这个时间点过来,就是因为,涡扇10发动机的总体设计已经确定,各部件也已经完成了试生产和部件级测试。”

  “也就是说,这上面体现出来的性能指标,并不是空口无凭的设计参数,而是……已经得到了验证。”

  “最终产品的参数,或许还会有一定微调,但已经不可能出现什么大的变化。”

  沉稳而严肃的语气,让常浩南在说话时流露出一种自然的自信。

  而这样的自信,也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到现场的其他人。

  不知不觉中,似乎所有人都坐得比刚才更直了一些……

  “另外,我还可以透露一点。”

  常浩南目光扫过现场的人群,稍作停顿之后又继续加码:

  “目前,涡扇10的所有零部件,都可以在我们国内进行生产,所以……也无需担心生产中被断供的问题。”

  “实际上,目前唯一的问题反而是,国内的炼化企业没办法马上拿出符合这台发动机要求的、足够高标准的航空燃油……当然,这个问题我也已经和后勤部门反馈了,他们承诺会在两年内解决问题。”

  说到最后这句话的时候,刚才逐渐紧绷起来的气氛又重新松弛起来,甚至爆发出了几阵轻笑声。

  “总之,关于动力的问题,各位大可以放心,我,以及航发动力领域的同事们,保证可以给我们华夏的三代机提供一颗强劲的心脏!”

  常浩南说着把PPT翻到下一页,重新回到了十号工程II类原型机的总体设计上。

  只不过这一次,已经没有谁会质疑这个改进思路的可行性。

  所有人都已经能预见到,一架比原来更加先进、更加全面的战斗机,将会在他们手中诞生。

第615章 真正的六边形战士

  没有了动力方面的顾虑之后,再去看PPT上面那架飞机示意图的时候,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没有缺点,全是优点。

  非要说的话,就是因为飞机变大变重之后,灵活性或者说敏捷性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下滑,再有就是失去了过去几乎是理论最优解的面积率设计以后,纸面最大速度可能会出现些许降低。

  但因为更大推力的发动机,综合机动性方面肯定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退步。

  时代变了,大人。

  如今已经不是机炮格斗的年月,损失的那点敏捷性根本不重要。

  “那么,我们继续来看这个II类原型机的改进方案。”

  “首先,最明显的改进部分自然是进气道,关于这部分的总体设计思路,我之前已经跟宋总,还有杨总进行过讨论,而且,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在兄弟单位的协助下布局了相关领域的研究。”

  “这次我们也请到了来自贵航工业的孙惠中总师,他将会在随后的设计过程中作为十号工程设计团队的一员……”

  听到自己的名字突然被提起,孙惠中的脸上露出了震惊中夹着几分惊喜的表情,赶紧站了起来,转过身向身后的会场致意。

  原本,常浩南其实是想让宋闻聪来说这件事,但后者表示把这部分工作交给贵航完成是常浩南的意思,不好贪人之功。

  这才有了刚刚这看似随意的一句。

  像十号工程这种涉及诸多系统和部门的项目,除了核心领导成员以外,很多人互相之间都是根本不熟的。

  尤其对于孙惠中这样中途加入的人来说更是这样。

  如果融入团队不顺畅,很容易显得像是个来摘桃子的外人。

  比如当年把歼教7的生产交给贵航,就不是没有反对意见。

  毕竟那时候的蓉飞自己也穷的快要当裤子。

  现在被这样在技术研讨会的中途随口一提,情况就会好得多。

  毕竟要是为了这个事再专门开一次没什么营养的会,反倒又成了大家的负担。

  在把孙惠中的情况介绍给众人之后,常浩南又很快把话头收回到了正题:

  “对DSI进气道进行实际装机测试的成果,最终体现为了目前已经设计定型,并且几乎同时实现内销和外销的歼教9高级教练机,这个型号在试飞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将会作用于十号工程的后续研发上。”

  “根据目前的试飞,还有延伸出的数据计算结果,DSI进气道在来流马赫数1.2及以下,唇口鼓包表面压力系数都具有沿鼓包中心线对称分布、压力梯度明显,且在不同截面沿主流方向具有增大的特征,鼓包构型对附面层扫除效果明显强于目前的二元可调进气道。”

  “在超过马赫数1.4之后,鼓包表面附面层的扫除能力将会锐减,附面层分离加强,进而会造成较大的进气压力损失和畸变,预计在使用涡流发生器以后,可以把这個明显的拐点延伸到马赫数1.8以后。”

  “当然,具体的设计细节,还需要负责进气道设计的同志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不过我这里已经有一套相对成熟的设计方法,所以也不至于要从头开始摸索。”

  这一句话音刚落,下面就传来了几阵微弱的、带着些许庆幸惊呼声。

  显然,这样的工作强度和难度相比于他们之前的预期要低上不少。

  “不过,考虑到在未来的空军装备序列中已经有重型机和专用截击机,并不需要歼10承担高速拦截任务,而且在常用的作战载荷下,飞机也很难达到1.8马赫以上的速度,因此这样的性能标定对于一款单发中型机来说并无问题。”

  说到这里,常浩南也稍微停顿了一下。

  一方面是让下面的众人吸收一下内容,另一方面也是趁机喝口水,同时把PPT翻到下一页。

  还是那架飞机,只不过把视图切换到了机腹部分。

  “从之前的第一张尺寸示意图就能看出来,新设计的三维尺寸基本维持了原状,但飞机的截面形状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这样虽然增大了一定的阻力,但同时也提高了机腹部分的面积,以及机体内部容积。”

  “在原始设计中,飞机总共只有7个主要挂点,其中只有4个能挂载武器弹药,虽然在操作上可以用复合挂架提高挂载能力,但仍然会限制飞机的多用途性能。”

  “进行修改之后,则可以将原来的机腹中线挂架一分为二,取消这里的燃油供应系统,更换为电气线路,如果需要的话,甚至还可以在主副起落架之间的进气道侧边沿上,再增加两个专门用于空空弹的轻载挂架。”

  PPT确实是个好东西,可以让画功不佳的常浩南无需再用粉笔和黑板污染自己和别人的眼睛。

  只需要轻点鼠标,新的挂架布置方式就呈现在了飞机的仰视图上。

  “常总。”

  趁着这个空当,坐在下面第一排的一名工程师举手问道:

  “两枚中距空空弹,再加上对应的挂架,大概也要400-450kg上下,在进气道前半段侧边沿增加这样一部分重量,是否会影响到唇口部分的强度?”

  他的担忧显然是有道理的。

  毕竟在现有设计当中,进气道和机体连接部分的那六根棍子,主要作用真的是加强结构……

  “这个问题,在方案计划之初就考虑过,起初是准备在连接处进行额外补强,但后来发现DSI进气道本身相对于二元可调进气道就能减轻将近300kg的质量,因此一来一回,也并不会有那么大的区别。”

  “真正需要参与结构设计的同志妥善处理的部分,是如何在进气道外壁中布置那两个挂架所需要的电气线路……”

  “也就是说……机腹部分,就不准备用来布置副油箱了?”

  “没错。”

  常浩南直接点了点头:

  “机腹这个位置,原来计划布置的副油箱也只有900升,在修改过机体之后,机内燃油量预计可以增加大约1100L,完全可以覆盖掉这个机腹副油箱的900L燃油。”

  “这样把两个起落架之间的黄金位置留出来,完全可以挂载两枚尺寸和重量都相对比较大的空对面武器。”

  “把大型挂载放在距离飞机中心线最近的位置,相比于按照常规方案布置在机翼下方,虽然总重量没有变化,但飞机的转动惯量更小,于是可以维持更高的机动性。”

  讲到这里,反应比较快的人已经基本悟出来常浩南的意思了。

  “浩南同志的意思,是要把我们的十号工程转型成一架能兼容各种类型任务的多用途战斗机啊……”

  杨韦看着幕布上面投影出的设计方案,点明了其中的关键。

  并不仅仅是某项技术的应用。

  而是思路的转变。

  “是的,一架真正的多用途战斗机。”

  常浩南当即表达肯定,然后开始讲述自己的整体想法:

  “虽然单从技术上讲,现在的歼10也完全有这方面的能力,不过,从总体布局上,其实并不适合执行战场遮断或者防区外空袭一类的任务。”

  “当然,就眼下我们面对的斗争形势来说,一架偏向于单纯空优的、以敏捷性为主的中型机,确实也符合航空兵部队的需要。”

  “但是,随着我们人民空军的不断发展进步,从一支单纯的国土防御性力量转变型成为攻守兼备,乃至攻势型空军,其实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一种航程和挂载能力都有限的飞机,必定很难适应未来人民空军愈发复杂的作战设想,而一个型号飞机的生命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其基础设计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需求。”

  “所以,我才拿出这样的一个初步方案,希望十号工程能以一架中型机的体量,真正成为一架全能的、没有明显短板的型号!”

  实际上,从一开始参与到十号工程当中的时候,他的目标就是要让这架飞机能在各个方面,而不不仅仅是空战性能上超越F16。

首节 上一节 493/9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