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581节
“嗐……都是虚名……”
常浩南摆摆手,一副随意的样子。
不过紧接著就话锋一转:
“说起来,颜教授。”
“顺利的话,咱们的模锻压机到明年初就能正式交付,那之后您有什么打算?”
颜永年听后一愣,差点左脚拌右脚给自己摔了:
“您这是想把我也给一并挖走?”
实际上,常浩南并没有这个想法。
只是为了避免冷场而随便一问。
而且听对方的语气,应该也不会真的选择离开青华大学。
但既然别人都这么说了,他要是澄清自己没这个意思,反而有点不太好。
“颜教授要是愿意的话,那我自然是非常欢迎的,正好实验室还缺少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坐镇……”
果然,和常浩南刚刚的猜测一样,颜永年摆了摆手:
“要是年轻个20岁,我可能还真能答应。”
“不过现在么……我本来都已经准备退休了,等模锻压机这边忙完之后,我再培养一批关门弟子出来,也该把位置让给年轻人了……”
颜永年的岁数不小,但是在职业生涯的前半段并未担任教职,因此在学生的规模上跟同龄同级别的教授相比要小上不少。
不过,博士的培养周期少说也要4-5年,如果打算退休,基本都会像杜义山一样提前打算——
在常浩南之后,后者就没有再收过新的博士生。
一来是怕师兄弟之间落差太大,二来也是带不完一整届了。
“颜教授的关门弟子现在还没收进来?”
常浩南一边跟著对方走上宿舍楼的台阶一边问道。
颜永年听到常浩南这个问题之后,整个人都惊啦,转过头用满脸“这问题你问出来合适吗?”的表情看向常浩南。
后者思索半晌,尴尬地摸了摸下巴,同时有些心虚地转移了视线……
似乎确实有个人,在半个小时前把人家已经培养好的关门弟子给打包带走了……
好在这时候俩人也走到了颜永年的宿舍。
后者打开门,从客厅的一个铁皮柜里取出一个被玻璃罩罩起来的东西交给常浩南。
是一个坦克模型。
“第三代主战坦克原型车”
这东西常浩南自然是熟悉的。
原则上讲,99和96两种坦克的样车都可以被这样称呼。
但是从标志性的梯形主装甲以及炮塔后部格栅,以及驾驶员位于炮管正下方的设计,还是很容易分辨出具体型号。
哪怕他两辈子都是研究飞机出身,但是男人嘛,怎么可能不喜欢坚甲利炮呢?
对于上过国庆50周年阅兵的9910样车,很难没听说过。
在新世纪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也曾经被以讹传讹地称为“98式”主战坦克。
而在模型的正下方,还贴著一块铭牌。
“第一机械制造厂”
显然,这并不是那种研究机构跟模型厂家合作推出的文创产品,而是负责生产99主战坦克的一机厂自己搓出来的。
做工算不上精良,主要是承载的意义比较大。
而且,恰恰因为做工不算精良,所以还不涉密。
“林工当时跟我说,多亏了在咱们项目组历练的那段时间,他们才能及时拿出满足部队设计指标的全新底盘,否则啊……恐怕得拿中间技术状态的工程样车上阅兵去凑数了……”
颜永年说著指了指常浩南手中的模型。
被他这么一提醒,后者才发现,这个模型的底盘相比于炮塔而言,确实厚实得有些不太协调。
最开始看著的时候,还以为是单纯的做工太糙所以没去注意。
但是细看之下,才发现这个底盘甚至已经有了点大改之后99A底盘的味道。
看来至少在总体设计层面,算是一步到位了。
但从动力舱和炮塔的形状来看,仍然用的是1200马力发动机,以及早期型号的125mm滑膛炮。
大概率不是量产型,仍然只能被叫做9910工程样车。
只不过跟原来的时间线相比,离最终技术状态的距离要近了不少。
颜永年看著常浩南翻过来调过去地研究手里的模型,倒也能理解男人的这点小爱好,因此直到后者重新抬起头,才再次开口:
“话说常总,以您如今在科工委那边的影响力,今年阅兵……应该能受邀观礼吧?”
这事常浩南心里还是很有把握的,否则他过年那会也不会直接邀请父母过来。
不过在外人面前也不好把话说太满:
“现在还没接到准确消息,不过听说科工委那边是会邀请军工口的科研人员和工人代表……”
“那个……常总啊。”
听到这个回答,颜永年顿时搓了搓手:
“咱们这个重型模锻压机,虽然不能直接算是军用装备,但可以生产很多军用装备……而且无论是最开始挂在北方所,还是现在的装备工业司,也都是科工委序列里的项目……”
他的表情中罕有地露出几分讨好:
“所以您看……我是不是也能算军工口的科研人员啊……”
第718章 新装备太多,也是一种烦恼
颜永年这问题,基本已经是直球表示——
“这阅兵整挺好,能不能让我也去看看?”
其实按照常理来说。
很难。
因为科工委那个“军工口”的说法,基本是定向指代军用装备研发人员。
常浩南能被纳入其中也是因为负责太行项目的研发。
否则眼下这功夫,十二个军工集团里面恨不得有十三个都在搞地产当副业,那这个范围就有点太大了。
但也不是完全没机会。
正如颜永年刚才所说,这模锻压机的第一个生产任务,不就是歼11B的机体嘛。
“颜教授你先别著急。”
常浩南说著把模型包好,装进了一个袋子里:
“阅兵的邀请名单是分批出的,最后一批应该要到8月末9月初才能确定,所以只要咱们试生产给国庆献礼的时候别献出问题来,机会应该就很大。”
颜永年眼前一亮。
35周年阅兵那会,他还在当年的老机械工业部工作。
巧合的是同样在搞模锻压机。
只不过没搞出什么特别有标志性的成果,因此压根也没有受邀观礼的念想。
而再等十年的话,又肯定已经退休,更不可能被专门请过来了。
这点自知之明,颜永年还是有的。
所以今年这次,基本上是他唯一一次机会。
……
与此同时。
通州,张家湾。
一列由十几辆HY4731半挂车组成的车队打著双闪,缓缓驶入刚刚被搭建起来的临时营区。
队列最后,还跟著两辆大巴车。
阅兵村。
建国初的时候,由于阅兵是每年国庆都举行,但每次规模不大,因此阅兵部队基本都是从京城周边就近抽调,训练也是在各自营区分别进行。
但后来随著阅兵频率降低,规模相应提高,受阅单位也开始从全国范围内抽调。
于是就需要一个地方,把所有参阅人员和装备放在一起进行合练。
也顺便给那些外地部队一个驻扎的地方。
于是才有了位于京城周边的两个阅兵村。
其中这座位于张家湾的,就是车辆方队驻训的地方。
另一个供徒步方队使用的则位于沙河。
空军编队的性质比较特殊,因此还是采用平时分散训练,到最后合练阶段再转场到京城附近的模式。
在阅兵村管理人员的指挥下,押运战士从卡车驾驶室上跳下来,速度飞快地解开了固定坦克的缆绳。
与此同时,从燕山脚下某装甲师抽调出来的车组乘员也走下大巴车,以三人一组的形式各自找到对应编号的坦克,用不太熟练的动作爬进各自负责的位置上。
总共18辆。
其中大约三分之一是刚刚从试车场上面拉过来的,因此车体表面被一层厚厚的泥沙所覆盖。
紧接著,另外一辆大巴车上则走下来一群数量略少、身著便装的人。
从动作上不难看出来,他们并未受过任何军事训练,应该并非参阅人员。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