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03节
他在电视和媒体上都已经见过无数次了。
“钱老……”
几个人赶紧迎了上去。
在这位应用力学的空气动力学泰斗,以及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面前,甭管是七十多、三十多还是二十多,反正都是晚辈。
逐次握手之后,钱老最后来到了常浩南面前:
“从好几年前,我就听科学院那边的后生们说起来过你,这次算是看见真身了。”
虽然已经年届90,但钱老先生无论说话还是思维都还是比较顺畅的,体格倒也没显得过于老态。
“小常啊,钱老这次是主动申请,来做你的答辩委员会主席的。”
等到钱老的话讲完,杜义山才在旁边补充道。
“感谢钱老!”
这种场合下,常浩南也实在没什么别的能说了:
“外面风有些大,我们先进去聊……”
实际上,常浩南这个答辩委员会的构成,意思就已经很明显了。
所谓评审,主要就是考察攻读学位期间有没有做出跟“博士”的要求相匹配的研究成果。
但这是对于普通人来讲的。
常浩南读博期间的成果都已经摆在工厂里,或者是飞到天上了,根本不需要通过论文来体现。
因此,这个答辩委员会,重点并不在于答辩本身,而是在于成员必须要有足够的影响力——
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给常浩南授予学位的。
要是来个寻常博导,在常浩南的评审意见书上签字的时候,那不得手抖?
况且排面也不够。
而现在这个阵容,杜义山和钱老两位双院院士、刘振响这个航空动力界的首位院士,京航校长、估计离院士已经不远的唐林天,以及华夏应用数学界数一数二的年轻学者,距离院士也就差点资历的袁相垭……
基本上已经是华夏学术界能拉出来的最强天团了。
……
半小时后,一身正装的常浩南走到了讲台后面。
其他的工作人员都已经被排除在了这间会议室以外。
因此,屋子里只有站着的常浩南、坐着的五位巨佬,以及一名瑟瑟发抖的答辩秘书。
如果换个人的话,面对这种豪华阵容,恐怕连站都未必能站稳。
不过常浩南毕竟是见得多了,虽然最开始面对钱老多少有点压力,但还是很快调整好了情绪。
“感谢各位老师今天前来,听我报告攻读博士这两年里面,所取得的一部分成果。”
“我的发言内容将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一种使用时空分离方法求解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全新算法,二是在这一算法基础上扩展生成的计算工具TORCH Multiphysics,以及利用这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算例。”
“我的论文内容,以及TORCH Multiphysics软件本身,各位老师应该都已经看过和用过,因此,我将会略去一部分重要性不高的步骤,以节省篇幅和时间……”
“……”
“首先,我需要介绍一种非线性自治动态系统的主元分析方法……”
90年代这会,激光笔还没有被广泛应用到展示和教学领域,因此常浩南手里拿着的还是一根传统的伸缩教鞭,随着他的介绍在幕布上游走:
“假设存在高维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自治系统x(t)=f(x(t),t),其中状态x(t)=[x1(t),x2(t)xn(t)]^T,这一方程表示了在无系统输入的前提下状态x(t)在n维状态空间中的动态行为……”
就学术层面来说,最前面大约三分之一篇幅的算法构建,其实是最核心的内容,因为它是后续所有工作的基石。
而作为听众,这一部分内容的过程,也是需要花费最多精力的。
如果这是一次正常的评审,那么要想从中挑刺,也大概率是在这个部分。
但今天的情况不一样。
TORCH Multiphysics的强悍性能是全世界同行都已经认可的。
如果发现常浩南构建的算法哪里有问题……
那最好还是先找一下自己的问题……
实际上,最贴近这一研究领域的袁相垭甚至没有找到任何需要提问的地方。
尽管常浩南简化了很多繁杂的步骤,但对于所有可能引起疑问的关键点,都予以了充分和详细的说明。
而在听完了这部分之后,他的第一感觉是——
之前说的“一半学生”,比例还是太高了。
自己的学生自己清楚,有能力无障碍跟到这里的,最多不超过三个。
台上的常浩南用余光看了一眼下面的五名大佬,显然对于研究方向偏重于工程应用的的唐林天和刘振响来说,这部分内容已经有些超纲了。
杜义山和钱老倒是有足够的理论功底,但受制于年事已高,刚开始还好,如今四十分钟过去,精力也有点不够了。
好在从袁相垭的表现来看,他是完全跟上了思路的。
“在这一算法的基础上,我们针对强耦合的多物理场问题,开发了一套新的多物理场耦合计算工具,也就是TORCH Multiphysics,到目前为止,我本人已经在涡扇10航空发动机项目、7.5万吨重型模锻压机项目,以及为十号工程改进无附面层隔道超音速进气道的过程中使用过这一工具……”
“……”
后面三分之二的篇幅,与其说是论文,倒不如说是成果汇报。
就算是简要说明,也足足用掉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中间还休息了一次。
实际上,就连常浩南自己,也是在做这次汇总总结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重生以来的这几年,竟然已经做过了如此多的事情。
别人就更不用提了。
因此,当他说出“我的汇报完毕,请各位批评指正”这句话的时候,下面的六个人甚至没能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直到他回到讲台,把PPT也翻到最后一页之后,掌声才齐刷刷地响了起来。
这是常浩南听到过的、最稀稀拉拉的掌声,但却是分量最重的一次。
台下,是华夏建国以来的老中青科研人员。
而台上,则是正在……不对,应该说是已经冉冉升起的未来之星。
薪火相承,生生不息。
第738章 来自母校的惊喜
报告结束,紧随其后的自然是提问环节。
不过……
也没什么好问的。
至少论文内容方面是如此。
而项目相关的话……
袁相垭是完全不懂。
另外三人同样没什么好问的。
杜义山已经脱离一线,刘振响对航发那边的情况了解跟常浩南差不多,而钱老在回国之后主要负责搞航天和导弹,也不算业务相关。
但答辩记录毕竟需要跟论文一起留档,如果提问环节真的完全空着,也不太好看。
因此,最后还是袁相垭问出了那个万能问题:
“可以看出来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并且我想你以后应该也会继续走科研道路,那么能不能具体说一说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其实一般来说,正经的论文答辩都会在最后加入一个“研究展望”之类的部分。
但因为常浩南把后半段内容直接变成了项目汇报,而且汇报的还是三个相互之间没什么联系的项目,因此这一段就给略过去了。
“下一步……我准备研究惯性流形在耗散偏微分方程,其中自然也包括N-S方程中的应用,以及,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顺便从数学角度严格证明一下它的存在性……”
“……”
常浩南把之前跟丁高恒说的内容重新复述了一遍。
工程上的事情有一个好,就是一個定理只要我从经验上发现它成立,那么就可以继续用。
哪怕以后被证伪了,也可以再加个修正,同样继续用。
但如果想在理论层面上取得突破,那就不能停留在“俺寻思成立”的层面上。
好在这两件事情可以同时推进,互不干扰。
袁相垭本来也只是随便找个问题充数,在得到回答之后只是点了点头,便没再继续言语。
甚至未必当了真——
研究展望这东西,基本都属于写着玩。
只要在理论上存在可能,那就是可以被视为合理。
过去的学生答辩里,袁相垭甚至没少见到在展望里面写希望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或者费马大定理的。
在确认答辩秘书已经记录完成之后,身为答辩委员会主席的钱老宣布接下来进入专家评审环节,需要常浩南本人回避。
实际上,到了这个时候,别说是常浩南,任何一个博士生都肯定是稳了。
真要有问题的话,根本走不到这一步的。
……
常浩南只在走廊里等了大概五分钟,就看到门被拉开一条缝。
答辩秘书从里面探出头来,示意他可以进去了。
会议桌边,五名评审委员会成员正襟危坐,就连刚才一直笑容满面的杜义山都绷紧了神情。
宣读评审结果,哪怕是已经没什么悬念的结果,也终究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毕竟,尽管组织形式比较随意,但评审委员会的决定,其实是具备法律效力的。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