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37节
因为他们的杂志是画册性质,因此采用了这个年代还不太常见的铜版纸进行高清印刷,售价高达每本20元,属于买之前需要咬咬牙的水平,除了部分发烧友,大多数人都是跳著买,或者多人合购的。
所以需要提前拉高用户期待——
这个思路,哪怕放在因特网时代都不算落后,直接就给刘建设听呆住了。
但后者有一个好,虽然不太懂业务,但基本不会胡乱插手工作,直接对秦成邦的想法照单全收。
不过,趁著车子在停车场出口排队的功夫,他还是抬头看了一眼秦成邦的电脑屏幕。
发现竟然已经写到对新发动机性能的估计了。
“你不是说之前从来没听说过?怎么写的这么详细?”
谈到这个话题,秦成邦总算舍得稍稍抬起头来,同时露出一个笑容:
“我确实没听说过,但是可以猜啊。”
“您想,既然装机对象是歼11,也就是国产的苏27,那合理分析,发动机的性能应该也是对标AL31F的。”
“再推测一下,既然十一号工程已经引进了苏27的生产线,那有没有可能,AL31F的技术也在引进项目当中,只不过一直没有公开?”
“所以,我合理推测,这个型号的应该是在AL31F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也就是说性能应该会更好一点,接近AL31F改进型的水平……”
……
此时的常浩南还不知道,自己的涡扇10,已经在欧亚两大洲被分析出了两个完全不同,但又都十分离谱的技术来源。
对于他来说,阅兵式只是国庆这天的第一项活动而已。
按照惯例,下午会是一些拜访活动,但好在航空动力集团是个成立才仨月的新生儿,没什么退了休的老领导,所以这项可以忽略。
但下午庆祝晚宴,以及随后的晚间文艺汇演,他还是得出席的。
只不过,这两项活动,门槛要比阅兵观礼高得多。
像周莉还有常援朝肯定是没办法参加。
只不过,对于老两口来说,能在有生之年亲自到京城看一次阅兵,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二人甚至没让常浩南把他们送回去。
于是后者就这样,跟很多从外地来京的嘉宾一起,被统一送到了大会堂休息。
午餐后,因为常浩南并没有午睡的习惯,因此就在休息厅周围溜达,顺便消消食。
但这个时候,突然听到了一个来自身后的声音。
“常总?”
他回过头,看到一个估摸著五十多岁,但头发已经半白的中年男人。
脸有点熟悉,但一时间又反应不过来在哪见过。
只好低头瞟了一眼对方挂著的身份牌。
“哦……林总,好久不见……”
林青,华夏船舶重工集团701所的型号总师。
二人曾经在96年香洲航展上有过一面之缘,后者当时正在为了新一代国产护卫舰的选型方案而发愁,正好看到常浩南他们带过去参展的涡喷14,就希望航空工业系统能在其基础上研发一种国产化率足够高的轻型船用燃气轮机。
也就是后来阎忠诚牵头负责的QC130。
不过,因为常浩南并没有参与航改燃项目,所以在那之后,俩人就没再直接见过面。
这才过了三年功夫,林青看著却像是老了十岁,显然工作压力不小。
常浩南转过身,跟对方握了握手。
“你们今天,这是把看家的东西都给拿出来了啊……”
他说著加快步伐,走到了常浩南旁边。
他说的自然也是国产三代机的事情。
陆军有了新型主战坦克,空军有了新型战斗机,而海军……
海军接装了一批新的两栖步兵战车。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也不算看家的东西……”
常浩南笑著摇了摇头:
“都是两三年前的老项目了,真正的家底还是不能随便往外抖落……”
这话还真不是他凡尔赛。
因为经过改进的歼11B,以及可以说脱胎换骨的新歼10进展都很顺利,很快就能开始密集测试。
实际上,常浩南非常期待。
这次歼10略显突然的公开亮相,估计会让所有人都觉得空军马上就要,甚至已经装备了这个型号。
尤其是国外那些做开源情报分析的机构。
而等他们把现在这个原始形态的歼10分析明白……
估计改进版本也就该亮相了。
不知道那时候他们的心态会有多么炸裂。
而林青则直接语塞——
你听听这是人话吗?
海军装备这块,“新锐”战舰还是94年服役的052……
结果在人家航空工业系统嘴里,两三年前的就已经是老项目了?
做个人吧!
于是只好顾左右而言他:
“说起来,常总,我听说你们接了沪东厂那边的一个大项目?”
这个突然转移的话题让常浩南愣了一下,随即意识到对方说的是火炬集团那边的事情:
“对,沪东厂想要跟法国人合作,造液化天然气船,有一些技术细节委托我们来解决。”
“那还真巧。”
林青故作惊讶地说道:
“您还记著咱上次见面那时候,我跟您说过的新型护卫舰吧?”
常浩南点点头。
这事怎么可能忘了。
大名鼎鼎的054。
而且还是上一世因为技术和成本原因被放弃的054原案。
用全燃动力和3K95垂发(海基道尔)的那种。
稍作铺垫之后,林青图穷匕见:
“今年六月份,首舰也已经在沪东厂开始铺设龙骨了,我下半年应该都会驻厂工作,您要是什么时候去沪东那边,也可以抽空去看一眼,毕竟那上面用的燃机,还是您一手促成研发的。”
常浩南停下脚步,转过头看了一眼林青。
他本来准备说自己可能不会亲自负责LNG那边的事情。
但转念一想,就算不会亲自负责,火炬集团和沪东厂的合作,往大了说也是航空动力集团和船舶工业集团的第一次合作。
肯定还是要去的。
所以还是点了点头。
况且,请自己去看船恐怕不会是主要目的。
估计是有什么合作要谈。
实际上,他猜的没错。
从当年第一次看见常浩南的时候,林青就认准了这个年轻人能耐不一般。
那时候他甚至也想过,等对方毕业的时候,要不要给挖到船舶工业系统来。
他的想法也很简单——虽然常浩南上的是京航,但从来没人规定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的学生就一定要搞航空,到时候把待遇开的高一点,再许诺一些其它好处,弄个刚毕业的博士过来应该不难。
结果事实证明,他这个“不一般”的估计还是太保守了。
人家博士一年级就已经在隔壁干上了型号总师和二级国企的负责人。
而等到毕业的时候,都已经成航空动力集团的领导班子成员了。
这还怎么挖?
只能想办法旁敲侧击,搞项目合作了。
第773章 又遇故人
国庆晚宴,在组织形式上,其实跟常浩南之前领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那次非常接近。
还是大会堂二层宴会厅、还是10人一桌的分桌用餐、还是老几样的经典淮扬菜。
只是级别和规模都要高出不少。
能容纳5000人的宴会厅,竟然差不多满了。
让常浩南有些意外的是,自己竟然被安排到了7号桌上——
这次晚宴的分桌方式大概是按照不同行业和身份来的,比如某几桌是学界代表、某几桌是解放军,某几桌又是学生代表这样。
一些不太好分的,就打散之后插进去。
不过前面七桌不一样。
是主桌。
每一桌都会安排一位大佬的那种。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