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4节
姚梦娜实际上也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能从那篇文章里面挖掘出什么有用的东西,因此也没强求,只是要走了另外一间放著工作站的机房钥匙。
打开工作站之后,她用不太熟练的动作输入了一串命令行语句,然后重新把手中的期刊翻到想看的那一页,从随身带著的书包里面抽出了草稿纸和一支红蓝铅笔。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姚梦娜开始在书包里面放上削笔刀和一大把红蓝铅笔,而她过去习习用的原子笔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被拿出来过了。
不过她自己似乎并未意识到这种转变。
“这篇文章缺少的部分,首先是射流缝的截面形状,然后是开缝的位置……”
“压气机内部的流动问题自然还是求解雷诺平均N-S方程,但是叶轮机械的话,应该切换到旋转坐标系中才对……”
毕竟也是在常浩南身边经历过不少锻炼的人,姚梦娜很快写出了基本的仿真思路,并且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始在电脑上进行网格划分、模型选取以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然后,她的工作进度就被卡在了这里。
第96章 你凭什么去研究?
叶轮机械中遇到的边界条件是 CFD领域中最复杂的边界条件之一。
由于边界层近似在许多情况下都是无效的,所以这些方程必须作为耦合系统来求解。
并且叶轮机械流动中存在大量的流动、传热和几何参数:马赫数、转速、进气角、雷诺数、托马系数、理查森数、普朗特数、叶片栅距、弯扭、展弦比……
而在这些参数的基础上,姚梦娜又引入了一个此前从未尝试过的射流缝,进一步增加了压气机内部流场的自变量,让模拟变得更加复杂。
因此随著计算模拟程序的逐渐完成,她逐渐意识到,自己刚刚在纸上写下来的那个流程,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实在不大。
主要是姚梦娜用开缝最简单的一个实验组进行了一次模拟尝试,发现所需要的收敛时间远远超出她的预期。
实际上类似的问题林示宽他们也遇到过,只不过后来被常浩南给解决了,后者通过局部时间步长、多重网格和隐式残差光顺等方法实现了加速收敛。
但这些东西对于相当于在数值模拟领域刚刚起步的人来说还是有点复杂,加上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最终是由后者一个人负责编写的相关程序。
这让她有些犯了难。
“去找学弟帮忙的话……”
姚梦娜并不排斥跟常浩南一起工作。
或者不如说她很喜欢跟常浩南一起工作。
并且她也知道,以对方的能力,解决这种问题应该用不了太长时间。
但是常浩南现在已经不仅仅管著数码化设计组。
与涡喷14改进有关的事情浩如烟海,他之前的管理经验又不足,这段时间确实有些分身乏术的感觉,甚至经常需要姚梦娜代办一些事情,每天几乎都处在严重睡眠不足的状态下。
另一方面,姚梦娜也存著一些私心。
在认识常浩南之前,她一直觉得自己应该就是个天才。
实际上周围的人大多也就是这么觉得的。
但是最近的几个月,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常浩南的出现,以及对方在那个机翼颤振分析项目上的夸张表现几乎直接让她道心破碎。
但好在最终还是调整过来了……
至少她本人一度是这么认为的。
“你只是个普通人,普通人也没什么不好的。”
姚梦娜这样告诉自己。
不过一个人二十多年来的执念哪里是可以随随便便就放弃的。
她虽然已经接受了自己不如这位新学弟的事实,但仍然想要完全靠著自己做点什么。
“总不好什么都找别人帮忙……而且他最近也确实负担太大了。”
这个理由无懈可击,以至于姚梦娜很容易地就说服了自己。
她决定参照常浩南之前写的程序,试试看能不能单独解决这个问题。
……
就在姚梦娜决定不找外援对那篇文章中的内容进行验证和扩充的同时,论文作者张东林的导师于飞也进入了学院院长的办公室。
之前,因为金工中心加工能力和他们实验室实验条件的双重限制,张东林只花了一个月时间得到的数据结果并不是很好。
但航空动力学报的编辑和审稿人员还是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兴趣和效率,用了两个多月就让他的论文见刊了。
这在相当程度上给了于飞信心。
航空动力学报虽然在国内也算不上什么顶级期刊,但毕竟是华夏航空工业集团主管,京城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的,得到它的编辑部认可,似乎就相当于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只要接下来能获得一个单独的项目赞助,那么完全可以在这个方向一展身手。
甚至张东林在博士毕业之后没准还能获得留校机会,继续跟著他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
总之在于飞推开办公室门的时候,他甚至已经在幻想自己因为完成课题而评上正教授的画面了……
然后,他就看到了拿著手帕正在擦汗的自家院长,以及在他旁边坐著的另外一男一女两个陌生面孔。
“这位就是之前申请那个课题方向的于飞副教授。”
院长首先向旁边的两个人介绍道,然后又转头看向于飞:“这两位是国防科工委来的同志,负责跟我一起审批你的课题申请。”
“孙显民。”
“凌娜。”
二人分别跟于飞握了握手,同时报出了自己的名字。
沉浸在刚刚YY的兴奋中还没完全恢复过来的后者并没有注意到他们的态度有些冷淡。
四个人很快转移到了一处面积不大的小会议室里面。
院长轻轻咳嗽了两声,率先开口道:
“于副教授,接下来先由你来汇报一下伱申请课题的大致情况吧。”
“没有问题,”于飞拿起一支粉笔走到黑板旁边。
他在来这里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此时自然胸有成竹:
“高性能发动机要求压气机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增压比,造成级负荷的增加,流动损失的增加……”
“在之前的实验中,我们课题组偶然间发现在叶片表面开槽可以有效改善压气机内部的流动分离情况……”
“我们目前已经对平面静子叶栅流动进行了研究,并尝试了从吸力面到压力面开缝的径向射流缝和不打通两个压力面的弦向开缝结构……”
“……”
“相关的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了《航空动力学报》上面,我们认为通过在叶片上开射流缝以降低损失,提高压气机的负荷承受能力是一条可行性很高的路线,因此希望能够得到一笔拨款对此进行研究。”
几乎是一口气讲完这些内容之后,于飞把目光投向了对面的三个人。
空气安静了下来。
接下来的半分钟对于飞来说仿佛半个世纪一般漫长。
最后还是凌娜首先开口:
“呃……这位于副教授,按照要求,提交的项目申请应该有一份完整的文献综述才行。”
于飞整个人都愣了:
“之前我已经说过,这个现象是我们课题组首先在实验中发现的,根本没有人研究过,怎么可能写得出文献综述?”
听到这个回答,凌娜和孙显民对视了一眼,然后继续说道:
“恕我直言,你们获得的实验数据相关性实在太差了,想要得到你刚才所说的那个结果……很勉强。”
“两位,在工程领域,0.82的相关性系数已经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了,至少能够证明有继续研究下去的价值。”于飞皱了皱眉头,但还是强压著耐心回答道:
“而且,我们这边的实验设备,以及叶片加工的精度都没办法满足更精确实验的要求,这也是我提交课题,希望申请到更多经费的原因。”
“如你所说,你们的实验精度很差,那你怎么敢确定出现这个结果不是由于仪器的误差所导致的呢?”
这一次,坐在对面的孙显民直接露出了一个略带讥讽的神色:
“相关方向的文献都找不出来,并不能说明你有独创性,只能说明别人根本不觉得这种研究有意义。”
“想要申请特别专项课题,你至少得拿出来足够让人信服的证据才行,否则就不要在这浪费大家的时间了。要我说,年轻人还是不要太好高骛远,多脚踏实地,去看看人家发达国家关注的都是什么方向,不要躲在自己的世界里做那些无用功!”
于飞瞬间握紧了拳头。
第97章 柳暗花明
“这个……孙委员,这件事也怪我没把好关,没仔细检查提交上去的申请文件。”
就在于飞几乎忍不住要起身争辩的时候,刚刚一直坐在旁边没开过口的院长看出了他激动的情绪,赶紧开口圆场:
“但是刚刚于副教授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没人研究过,就说明咱们有独创性嘛。”
“要是能拨一笔额度有限的经费进行更详细的先期论证的话,我想肯定能拿出精度更高、一致性更好的结果。”
见到院长发话,孙显民的表情稍稍变得缓和了一些,连带著整个会议室里面的气氛也没有刚刚那么剑拔弩张了。
又是旁边的凌娜开了口:
“季院长,你知道,科工委方面对于高校教师的立项和拨款,是有一套完整的程序的,我们可以理解青年教师天不怕地不怕的心理,但科研经费终究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优先选择那些经过验证,并且风险更小的研究课题。”
显然,这位负责唱红脸的虽然态度上比孙显民好很多,但就这件事而言也并没有松口的意思。
“这明显是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于飞明显仍旧不死心,准备继续挣扎一下,语气中也充满了痛心疾首:
“你们口口声声说关注发达国家关注的方向,但是提高压气机增压比的办法总共就那么多,发达国家研究的都是什么?是提高叶尖速度、增大叶片弯角、修改几何结构!”
“他们对于叶栅内部气流流动情况这种基础领域的研究至少领先我们20到30年,更不用说叶片材料和制造工艺,如果我们一直这样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又怎么可能缩小跟他们之间的差距?”
“于副教授,赶英超美放卫星这一套,在如今这个时代已经行不通了。”
孙显民身体靠在椅背上,用手中的笔轻佻地敲了敲桌子:
“我们整个部门每个月都会收到上百份立项申请,每一份的内容都跟你说的差不多,都说自己可以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但我们不可能只因为这些就随便批出去上百万的科研经费,没有人能承担这个责任。”
“……”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