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61节

  “要说黑,那还是你们黑啊……”

  常浩南摆了摆手:

  “诶,过奖过奖……”

  他盯上的,自然是二毛手里的那些图160。

  目前留在普瑞鲁基空军基地的图160总共有19架。

  这么多年下来,还能飞的总共可能还有个十一二架的样子。

  本来,1995年左右,国内是派人去考察过这批飞机的。

  但那会二毛受到联合施压,最后还是没卖。

  本来么,这个事应该就没下文了。

  如果没有常浩南后来引发的一系列剧变,那么这些飞机中的8架将会在大约一年后以抵债的名义交给大毛,剩下的11架则在“国际监督”下被彻底销毁。

  后来图波列夫又用当年留下的散件组装了一架新机,以补充一架因事故而坠毁的图160。

  再往后,那就是2023年图160M2成功复产的故事了。

  不过在如今这个已经面目全非的时间在线,本来在这件事上存在一定默契的美俄双方,由于盟军行动而中断了接触——

  虽然尚未有任何证据明确指明击落那架B2的武器到底来自哪里,但在这个年头,美国人的路径依赖还停留在冷战时期。

  所以几乎是本能地先把锅扣在了大毛头上。

  于是,现在大毛如果想按照之前的计划要回几架轰炸机,那最好是能再找一到两个帮手联合向二毛施压。

  当然,作为一种妥妥的战略武器,任何一架图160的去向都是极其敏感的事情,哪怕是常浩南,也不可能保证100%就能成功。

  但现在既然有了机会,那肯定要尝试一下。

  哪怕只能搞到个三四架,也能让华夏提前接触到300吨级超音速飞机的设计、维护和生产。

  以及多掌握一种理论上的、对太平洋东岸的打击能力——

  实际上,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华夏空军内部就已经撤销了全部涉核岗位,也没有任何一种量产的服役机型可以真正携带核武器。

  换句话说,华夏的“三位一体”核能力,其实是长期缺位的。

  在当时的背景下,这个决定无可厚非,毕竟轰6带核弹临空轰炸这种事怎么听怎么抽象,确实也没有战术价值。

  但随著时代进步,空基核武器的花样也会重新多起来,尤其在使用战术核武器层面,更是有著得天独厚的优势。

  最好还是能尽早恢复起来。

  而作为一种战略轰炸机,图160毫无疑问,从娘胎里就考虑过这一点。

  相比之下,多出一种后勤保障体系完全算是微不足道的代价。

  ……

  二人一路吃吃喝喝,很快聊完了这些计划内的话题。

  沉默片刻之后,常浩南便说出了自己今天白天才想起来的事情。

  “老吴,你这次回去之后,能不能想办法开辟一条从东欧到地中海东岸的运输路线?”

  这个跳跃性略大的话题让正揉著肚子饭后消食的吴懿范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到哪?”

  “地中海东岸,我指的是黎凡特地区北部,黎巴嫩之类的地方。”

  老吴闻言重新坐直身子,思忖半晌才反问道:

  “这些地方……好像没什么值得往回弄的东西吧?”

  “那确实没有。”

  常浩南回答道:

  “所以你先弄一些正常的物资,比如运过去汽车面粉电器之类的玩意,再运出来些当地特产什么的。”

  “总之东西不重要,你个人能赚点是点,重点是把路线给打通,这样玩意日后有需要,也能马上利用起来,不用临时抱佛脚。”

  毫无疑问,这就是在提前布局了。

  “嗯……这我得回去之后打听一下。”

  老吴的回答非常谨慎:

  “我之前没跑过这条线,感觉好像从安纳托利亚高原或者东边两河流域走反而比从海上靠谱,但是总得试试才知道具体情况……”

  “这方面伱是专业的。”

  常浩南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我不催时间,优先保证渠道稳定。”

  “好。”

第798章 我的大佬导师jpg

  第798章 我的大佬导师.jpg

  二人毕竟是老同学关系了,又将近一年没见,因此,在正事聊完之后,势必少不了例行的吹逼环节。

  相比于大多数时间都埋头于项目或者实验里面的常浩南,老吴的日子明显要刺激且丰富多彩得多。

  整个饭局的后半段,基本都是常浩南在听他一个人讲故事。

  尤其是在巴尔干那边呆的几个月,其精彩程度几乎可以写本小说出来。

  吴懿范是比较喜欢喝酒的。

  但是在国外的时候担心酒后失言,所以一直以滴酒不沾的形象示人。

  如今回了国,才总算可以放开了畅饮。

  所以,尽管常浩南并不喝酒,但他一个人还是喝出了点醉意。

  “你跟当地的美军还有接触?”

  当老吴讲到他在那边低价从美军那边批发MRE等后勤物资,再转手到二毛那边卖钱,最后跟美军管事的二一添作五的时候,常浩南总算有点绷不住了。

  美军搞钱的路子比较灵活,这他是知道的。

  但是刚到驻地连屁股都没坐热,就敢跟个来路不明的疑似毛子奸商做生意,还是有点超出了他的预料。

  “何止是接触……”

  老吴又是一口茅子下肚:

  “他们那边营地的旅长,是个上……上校,叫……叫什么马丁·邓普西,我跟他谈……谈笑风生……”

  这个功夫,他说话的语调已经愈发不连贯了。

  但是连对方的军衔和名字都说的有鼻子有眼,显然可信度还是足的。

  而更重要的是,这个名字,常浩南听过。

  “不是你等会……”

  他赶紧阻止了对方继续说下去:

  “你确定叫马丁邓普西?”

  “是啊……好像之前是个团长来著。”

  吴懿范点点头,然后突然停下了动作:

  “那什么……组织纪律应该……管不到我一个做生意的……吧?”

  其实是能的。

  不过老吴的生意性质特殊,确实不能拘泥于这些。

  常浩南摆了摆手:

  “尽量跟他保持关系吧,没准以后就有用呢……”

  马丁·邓普西,后来官至美国参联会主席。

  当然,这其实不重要。

  毕竟那已经是差不多20年后的事情了。

  重点是在常浩南的印象里,此公好像是在2003年之后,一路在中东地区靠蹭军功飞黄腾达的。

  所以,这层关系大概率真能派上用场……

  ……

  就这样,俩人的一顿饭一直吃到深夜才算结束。

  好在常浩南精力过人,加之无论是教授还是总规划师都不用打卡签到,所以第二天仍然能照常上班。

  由于过去的一个多星期一直在盛京出差,所以当常浩南回到自己在京航的办公室时,发现桌子上已经堆了不少需要他亲自处理的工作。

  “两种蒸发气再液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评估……”

  “超大型船舶传动系统振动情况及其对薄壁式液货舱侧壁产生的结构风险评估……”

  “基于流形学习算法融合诊断大型机械早期故障……”

  “……”

  最上面几份都是实验室另外三名老师提交上来的项目报告或者项目申请。

  好在篇幅都不算长,加上又都是常浩南比较了解的领域,因此没花多少时间就全都看完了。

  刘方平和雷志兴俩人确实有能力,在拿到常浩南给的超量经费之后,并没有把所有精力全都集中在可行性研究上面去,而是同时开展了上面提到的第二项研究。

  因为根据他们的考察,沪东厂,或者说整个华夏造船业在加工制造能力方面确实还跟国际一流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而对于LNG船这样工作在极限温差状态下的大型船舶,这种差距很可能会带来额外的风险……

  更进一步地,虽然他们并没有提及,但常浩南很快意识到,这个研究成果似乎还可以应用在其它领域。

  比如控制潜艇噪音之类……

首节 上一节 661/11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