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83节

  “其实也没必要弄这么大阵势,我不过是个对数学有点了解的普通人……”

  他一边跟在常浩南身后走上车,一边对前者说道。

  但常浩南的英语还没好到可以听清楚带著斯拉夫大舌音且语速奇快的句子。

  因此这句话是通过翻译传达的。

  听完之后,他只能感慨。

  今天这是遇到对手了。

  各个层面上的。

  常浩南本来想回答说您别想太多,这些人保护你们只是顺便,主要还是为了保护我。

  但在他犹豫的这段时间,佩雷尔曼已经从棉大衣口袋里掏出一个本子,开始和他讨论起上次邮件中提到的收敛定理和奇异模型了……

  三辆车一路走走停停,或许是赶上高峰时期,因此一直到临近傍晚的时候才到达安排好的住处。

  还没下车,常浩南就被外面以唐林天为首,足有几十号人的迎接团队给震惊了。

  更别提他旁边的佩雷尔曼。

  后者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但哪怕在麻省理工、普林斯顿、哥大这些地方,也没遇到过这种排场。

  “常,我相信,你们华夏一定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

  他把手中的笔记本重新放回口袋,看著窗外的场面说道。

  “?”

  本来就有点发懵的常浩南被这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一句话给整的更迷糊了。

  他甚至专门确定了一下对方的表情,发现一脸真诚,不像是在阴阳怪气:

  “这和我们民族的希望有什么关系?”

  “我从来没见过其它任何一个地方,会这样隆重地对待一个数学家。”

  “……”

  常浩南有点难绷。

  都说入关之后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这怎么还没入关呢,就已经有人给辩上经了。

  他心说这只是因为过去很少有数学界的大佬来华夏进行学术交流,所以您这个级别的学者已经算是极其罕见的贵客。

  君不见隔壁燕大的田纲,为了请到比较有名的数学家去站台做报告,就差求爷爷告奶奶了。

  但对于大佬遍地的美国数学界来说肯定不是这样。

  重视程度自然也就不同。

  而如果您老人家在证明庞加莱猜想之后不玩失踪的话,那估计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能体验到比这更隆重的待遇……

第819章 两种证法

  说归说闹归闹,佩雷尔曼本人虽然理解,但并不喜欢这种夸张的排场。

  或许这也是他在证明了庞加莱猜想之后选择就此隐退的原因之一。

  所以,最后还是把这几十号人给遣散了。

  只留下身份地位够高,确实不好赶走的几位。

  在这些人里面,佩雷尔曼只跟田纲有过一面之缘,至于剩下几位,确实是没什么印象。

  因此在常浩南介绍过之后,也只是分别打了个招呼,便跟车上下来的其余几人一起向酒店大厅走去。

  倒不是说华夏这功夫连第三个有名有姓、上过知名数学期刊的学者都找不出来——华夏的理论数学领域虽然矬了一点,但还不至于这么寒碜。

  主要是今天在这的,要么是微分几何领域的研究人员,要么就是几个数学专业较强的学院或学校领导。

  这些人里面。确实没有太出名的。

  而其它不相干研究方向的学者,或许会来听个讲座,但肯定不至于凑这种热闹。

  所以才有了这个比较尴尬的场面——

  当然,尴尬的肯定不是常浩南和佩雷尔曼。

  “对了,田教授。”

  或许是为了缓和一下气氛,有人突然对旁边的田纲问道:

  “我记得按照安排,佩雷尔曼教授的报告会应该是安排在明天上午,那你那边……”

  这个问题多少有点不合时宜,现场的气氛也并没有真的缓和下来。

  田纲看著那边一行人逐渐远去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

  “没办法,跟这位撞了车,只能推迟几天了。”

  要说郁闷,那他肯定是郁闷的。

  准备这么长时间,结果最后被一个根本不以数学见长的学校给抢了风头,这你找谁说理去?

  不过他倒也不至于一点办法没有。

  至少在这个时候,佩雷尔曼还不能算是影响力最顶尖的那批数学家。

  毕竟他还没拿菲尔兹奖呢。

  所以,田纲的思路也很明确,利用自己的人脉,想办法请一位级别更高的大佬就是了。

  想到这里,他便已经开始在脑海中筛选起合适又有可能的人选来……

  ……

  佩雷尔曼的来访早在年初就已经开始宣传了,因此到了安排讲座的这天,现场在正式开始前一个多小时就已经座无虚席。

  除了教授和研究员们以外,其实还有很多都是学生。

  有些是数学专业,真的想要来听点东西。

  还有些纯粹就是凑个热闹。

  阶梯教室最前端,巨大的幕布上,正显示著今天的标题——

  《约化体积和非局部坍缩定理》

  以及在稍微靠下一点的位置,注明了本场讲座的邀请人:

  常浩南教授。

  “常浩南……是去年证明出那个常氏引理的常浩南么?”

  后排位置,一名学生模样的听众小声询问旁边的同伴。

  显然,这个名字在数学界还不像在航空界那样声名显赫。

  “应该是了,我记得常氏引理恰好也是微分几何领域的成果,跟佩雷尔曼的研究方向很接近……”

  旁边的同伴回答道:

  “而且咱们国家研究这个领域的学者本来就少,不太可能有两个同样姓氏的人……”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在关注今天这个讲座的题目。

  倒不是说常浩南不重要。

  而是说……

  “田教授,这个非局部坍缩定理,恕我孤陋寡闻,是微分几何领域的最新成果?”

  坐在田纲旁边的另一名教授微皱著眉头问道。

  他觉得就算华夏在这方面的研究水平不算高,但应该也不至于连别人的成果都看不懂。

  然而今天连主讲人都还没看见,就直接怀疑人生了——

  何止是成果,这怎么连标题都看不懂了?

  但田纲也是迟疑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

  “非局部坍缩是个很常见的概念,但定理……”

  显然,他也没听过。

  但作为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进行过45分钟报告的学者,他在见识方面还是要丰富不少的:

  “不过,据说佩雷尔曼有个很怪异的习惯,他有时候会把自己的成果不通过任何期刊,直接公布出来。”

  “还有这种人?”

  旁边的教授直接就惊了:

  “也就是说,这有可能又是一项新的成果?”

  “嗯……有可能。”

  田刚点了点头:

  “不过严格来说,在经过数学界广泛认可之前,任何成果都不能被称作定理……”

  话虽如此,但旁边几乎所有听到这段对话的人都齐刷刷地做出了同样的动作。

  拿出本子。

  翻开。

  掏出笔。

  准备记录。

  之所以说几乎,是因为还有一部分人在忙著向周围借纸笔,所以反应慢了几拍……

  实际上,也不能怪他们在这种场合不带笔。

  这种讲座,不管国内国外,本身的学术价值其实不高。

  毕竟大多数情况下,讲的都是自己已经发表过的内容。

首节 上一节 683/11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