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842节
“并非最高工作温度?”
维斯塔稍微迟疑了一下,抬起头准备向蒙多克询问一下具体情况。
不过后者早就在关注著维斯塔的情况,还没等他发问,就直接回答道:
“目前,我们那台测试设备只能获得1840K的稳定燃烧温度,如果设置到1850K以上,那数据就会非常不稳定。”
“工程师用1880K的设定进行了一轮测试,实际温度一直波动在1820K到1870K之间,结果表明提交过去的样品可以在工作条件下承受这个范围内的温度,不过因为条件不符合测试标准,所以就没往报告上面写……”
听过这段话,维斯塔直接就是一个目瞪口呆。
“?”
“意思是我们的测试条件还偏保守了?”
之前设定M88-3技术指标时,双方确定要把工作温度提高100K,维斯塔都已经觉得已经相当夸张了。
毕竟,在不更换涡轮基材的情况下,想要单凭隔热和散热手段实现100K以上的涡前温度提升,是非常困难的。
基本得有相差一代以上的冷却技术才行。
如果华夏人拿出的是一个激进的冲击冷却,或者使用了双层壁设计的方案,那倒是还比较正常。
但同为气膜冷却,竟然能出现如此大的性能差距……
至少在过去的理论当中,几乎不可能。
而现在,铁一般的实验结果就摆在自己面前。
那只能说明一件事。
就是过去的气膜冷却计算方式,有问题。
“难怪他们的设计速度这么快……”
维斯塔觉得,自己似乎已经接近了真相——
华夏人应该是开发出了一套不同于当前主流的气膜冷却理论体系,从而在最基础的研究层面超越了其它国家。
否则,如果单靠工程经验的话,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反超老牌航空强国。
而站在对面的蒙多克自然不知道维斯塔的头脑风暴,只是按部就班地回答著前者刚才提出的问题:
“是的,但测试车间那边跟我说吗,如果想获得更高的稳定燃烧温度,那要么更换雾化效果更好的燃油喷嘴,要么就更换燃烧温度更高的燃料……”
维斯塔摆了摆手:
“更高温度暂时不急著测,M88-3和SeA650的涡轮前温度设定就是1830-1850K之间,测到1840K是符合设计标准的。”
“现在只要知道,华夏人搞出来的这套气膜冷却技术,还有进一步提升的潜力就足够了……”
他一边摸著下巴一边慢悠悠地说道。
眼下,由于预计的M88-2订单数量大幅缩减,再加上多出来了个预料之外的SeA项目,导致斯奈克玛在经费上面已经比较吃紧。
因此,对于维斯塔来说,只要能完成眼前的任务,就没必要节外生枝。
更进一步的工作,等到从这两个型号上面看见回头钱了再搞也不迟。
“博士,既然测试结果没有问题,那是不是把情况同步通报给华夏航空动力集团……当然还有达索方面?”
蒙多克见到维斯塔迟迟不给出进一步的指示,只好主动问道。
“达索那边可以马上通知到,让他们可以准备对F2技术状态的阵风进行测试了,热端修改结束之后,我估计很快就能装机……”
维斯塔一边回答,一边用几根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地打著拍子:
“华夏那边再等几天,我之前跟他们说的是25号左右结束……提前太多不太好……”
“明白。”
蒙多克点点头,然后便转身准备离开。
但却又被维斯塔从身后叫住:
“等等。”
“博士?”
蒙多克止住脚步。
“我记得,达索那边除了阵风以外,应该还在往几个国家推销幻影2000的深度改进型幻影2000-9,你顺便询问一下他们,有没有继续对M53发动机进行增推的需求?”
维斯塔说著从旁边的小书架上抽出几张纸,上面是打印好的一份数值计算结果,旁边还标注著不少手写的内容:
“这段时间我大概计算了一下,如果利用我们之前通过研究M88-2发动机所获得的经验来改进M53发动机,大概可以提高5%左右的推力,而且不会影响稳定性和寿命。”
第970章 这下此消彼长了
蒙多克把计算结果接到手中,简单看了一下,发现是关于M53型发动机更换高压压气机和涡轮叶片之后的性能计算结果。
显然,维斯塔作为斯奈克玛的老牌工程师,尽管在双转子发动机的研发上经验不足,但利用已经学到手的技术回头优化自己的老作品,还是相当在行的。
当然,作为单转子型号的M53,没办法把M88-2上面的全部设计要素都复刻上去。
所以,性能提升的幅度不算很大。
好在成本控制的很好,相比于当前主要生产的M53-P2来说,基本只有通货膨胀造成的正常成本上涨。
对于希望改装幻影2000-9的用户来说,算是相当有吸引力。
“博士,需不需要从CFM国际那边调动一些工程师回来?”
蒙多克一边把几张纸对折两次,揣进上衣内袋,一边再次询问道:
“等华夏那边完成核心机设计工作之后,我们得尽快把风扇研发提上议事日程才行,否则新发动机很可能赶不上猎鹰Z的首飞。”
绝大多数CFM的工程师并不同时受雇于通用电气或者斯奈克玛,不存在“往回调”这一说。
不过其中的一些重要管理层,以及技术口领导,还是由两家母公司分别派出的。
而在研发民用涡扇发动机这方面,CFM国际的经验确实要更丰富一些。
恰好在CFM56上面,法国方面的工作也主要集中在包括风扇在内的冷端研发。
跟SeA650几乎完全重合。
如果能获得一波反哺,那在工作进度上确实会加快不少。
不过,维斯塔却并未因此而马上点头。
虽说前些年斯奈克玛和通用电气之间出现过一些龃龉,但CFM系列发动机作为二者同时的摇钱树,基本没有受到什么直接影响。
毕竟不是个上市公司,不涉及投资人信心影响股价的问题。
然而,长远来看,双方还能否在CFM56的下一代产品上继续维持这种亲密无间的合作,总归需要打个问号。
而蒙多克建议从CFMI往回调人的行为,无疑会进一步加剧双方之间的不信任程度。
如果导致本来运行稳定的CFM国际出现问题,那对于家大业大的通用电气来说,最多相当于出点血,可对于资金链紧张到极点的斯奈克玛而言,少说也得算是截肢。
“可以试试,但不要做的太明显……”
最终,维斯塔在经过一番权衡利弊之后,还是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联系一下帕蒂格兰博士,让他安排一个绝对可靠的技术团队回来,规模可以不用很大,哪怕3-4个人都行。”
“这……会不会有些太少了?”
蒙多克有些疑惑。
一个航发设计团队,哪怕只是冷端,通常也需要三位数的技术人员,这还不算间接参与的非核心参与者。
3-4个人,确实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足够了。”
维斯塔撑著桌面站起身,稍微活动了一下筋骨:
“SeA系列发动机作为面向公务机的小型发动机,总体设计连中等涵道比都算不上,实际上就是个小涵道比型号,而且M88-3不是M88-2,,核心机层面已经跟CFM56有一定区别了。”
“总之,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倒不是什么具体的技术,更不是在别人的设计基础上进行小修小补,而是参考CFM那边的研发经验和管理模式,所以有少数几个参与过项目规划和管理的人参与就足够了,这样也可以轮流借著休假之类的理由来提供一些支持,人多了反而麻烦……”
……
随著维斯塔把任务一条条部署下去,阵风F2和猎鹰Z这两个沉寂数月项目,也随之活动了起来。
尤其是前者。
几乎是在确认M88-3发动机热端性能基本实现要求的同一时间,达索就发布了向法国空军交付升级型阵风C战斗机的具体时间表,并重新按照F2技术状态发布了阵风的基础性能指标。
尽管不可能把飞行包线之类的具体性能抖落出来,但由于升级幅度实在太大,哪怕只看一段宣传片,都能感受到和此前的F1完全不同。
别的不提,光是推重比、爬升率和载弹量这三项指标的提升,就足够让不少尚未作出最终决定的用户重新考虑自己的型号选择了。
实际上,在常浩南的特别要求下,刘永全还在M88-3上面顺手验证了内置式永磁容错发电技术。
这项技术的原理是把发动机支撑轴上的接触式滚动轴承、润滑系统和机械作动系统全部取消,换成非接触式磁性轴承和安装在机轴上的内置式整体起动发电机。
这样一来可以在不影响推力的前提下提供额外的发电功率,二来也可以取消航发系统当中故障率最高的轴承结构,大大简化生产和维护作业,延长平均故障时间。
当然,在M88-3上只是技术验证,因此仍然保留了机械结构用于备份。
尽管如此,这一系统还是可以为每台M88-3和SeA650发动机额外提供3.5kW的发电功率。
面对这样一个惊喜,达索甚至一度考虑过给阵风更换一部性能更好的雷达。
但最后受制于原始设计中那个尺寸过于狭小的机头而作罢。
于是,F2在航电系统方面仍然维持了与F1完全相同的条件,成为了一个完全机械层面的升级。
但即便如此,对于其主要竞争对手来说,也绝对不是个好消息……
几天之后。
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
罗杰·埃立诺教授正在一间小会议室里,跟另外两名分别来自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和BAE系统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开会。
“教授,我们已经通过一些特殊渠道,间接确认了消息的真实性。”
说话的是托尼尔·阿尔德,BAE系统公司航空部门的一名项目主管,主要负责与另外几名合作伙伴对接EF2000战斗机的开发工作。
“也就是说,他们前些天公开的那份资料,并不只是一种宣传策略?”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