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925节

  这会距离常浩南第一次参与项目已经过了差不多7年,活跃在90年代中后期的那批试飞员基本都已经超龄退役。

  而林海,则是新一代当中的佼佼者。

  相比于塔台里的一众人,直面风险的他反而并未表现出太多紧张情绪:

  “已经到达起飞区域,各飞行相关子系统运转良好,发动机转速,舵面反馈检测完毕,确认无误,请求起飞!”

  首飞的验证科目只有基础飞行性能,并不包含任务载荷的功能。

  实际上,常浩南设计的那套指挥系统此时尚处在软件调试当中,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被安装到飞机上面。

  “允许起飞,并预祝首飞一切顺利!”

  就连飞行指挥员的声音都略微有些波动。

  由于试飞院坐落于此,阎良的塔台已经见证了太多的试飞和定型。

  但真正在这首飞的型号,其实并不算多。

  因此,要是只听两边的声音,可能会以为林海才是留在地面上的那个……

  “收到!准备起飞!”

  无线电当中马上传出林海的回令,01号机也随之在跑道上缓缓开始加速。

  相比于十几吨的战术飞机,空警2000在起飞前的滑跑时间堪称漫长。

  而这又正是整个试飞当中最让人揪心的过程之一——

  雷达罩对于平尾的下洗作用不可能被完全消除,而数值计算也好,风洞测试也罢,对于这一复杂影响的模拟都只能局限于确定条件下的飞行。

  但起降,最大的风险就是不确定性。

  因此,水平尾翼的每一次角度变化,都像一记重锤般敲在每个人的心头。

  以至于到最后,大家的心跳都有点受到平尾调整节奏的影响。

  在接近3600米跑道的中间位置时,01号机终于抬起前轮。

  飞机其实早已超过最低起飞速度,所以后轮也紧跟着克服地心引力,轻盈地离开了地面。

  只留下两台发动机喷出的灼灼热浪,冲刷着清晨的跑道……

  “呼——”

  对于首飞来说,只要能顺利起飞,说八成可能有点过分,但少说也成功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也基本都集中在降落。

  好在,整个过程无惊无险,一帆风顺。

  根据飞行员的反馈,经过截面外形优化之后,雷达罩对于飞行品质的不良影响主要集中在航向稳定性,以及俯仰操纵的灵活性下降。

  对于一架大多数时候都在战线后方四平八稳飞行的大型飞机来说,这并非不可接受的问题。

  “不错,非常不错。”

  常浩南放下望远镜,把视线从已经平稳落地的01号机转移到旁边的梁绍修身上:

  “至少定性层面上,和你设计之前的模拟结果一致性很高。”

  “至于控制率相差多少,就看回收数据之后的分析了……”

  作为多年以前就带着后者搞项目的“老前辈”,这种评价基本相当于——

  可以出师了。

  梁绍修也跟着长舒一口气,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

  看样子是想要说点什么。

  但最后没能说出来。

  只是紧紧握住了常浩南的手。

  而在稍远处之外。

  项目总工程师王晓模则来到了空军负责人乔晨青面前,说出了他早就想说,但因为不想提前开香槟而一直憋到现在的话:

  “乔司令,我现在可以非常自信地向您保证,这就是目前世界上综合性能最强的预警机,没有之一!”

第1046章 反隐身能力

  原本,随着飞机平安降落,塔台中自然而然地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声。

  除了必须留在岗位上的部分指挥岗位以外,多数人已经准备下楼迎接试飞团队凯旋。

  但随着王晓模这掷地有声的一句话,原本还有些嘈杂的大厅里,几乎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世界最强,没有之一!

  总结出来就是这么简简单单八个字,但却足够所有人回味许久……

  甚至是回味半生。

  最近几年,华夏确实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明显的提升。

  但毕竟起点实在太低,而且把技术落实到项目上还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因此,尽管已经有部分成果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具体到产品上面,即便是涡扇10,或者歼10、歼11这些最顶尖的型号,也都只能算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就是跟别人处在伯仲之间。

  诚然,对于十年之前才定型量产歼7E的华夏来说,能跟别人共享“世界领先”这个头衔,也已经是巨大的飞跃。

  但终究还是不如今天这样简单直白。

  那句“跟别人比没意思,要超就超美国!”言犹在耳,如今已经在航空系统这边提前实现了。

  不仅如此,常浩南主持开发的数据链和空中指挥系统,也将空警2000这个型号原本的一点点缺憾彻底补齐……

  如果非要说哪里还有点可惜,那就只有因为时间表的限制,没能用上目前正在如火如荼测试当中的光控相控阵体制……

  这个,就只有等下一代预警机再说了。

  而在王晓模对面,前来视察首飞情况的乔晨青也是被前者的坚决震住了一瞬间:

  “综合性能最强的预警机……”

  他口中轻声念叨了一遍,接着重新转过头,看向已经完成减速,正在跑道上缓缓驶向滑行道入口的2000-01号机。

  乔晨青这一代军人,可以说人均琢磨了大半辈子要如何以弱胜强。

  中间条件最艰苦的一些年,所考虑的甚至是如何用只有机炮的歼6去对抗三代机。

  曾几何时,就连“导弹化”都好像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如今突然拿到一种比所有假想敌都更强的装备……

  一时间甚至让人感到有点无所适从。

  “我记得立项那时候,写着的有效探测距离是450km?”

  以乔晨青的职位,不适合在这种时候表现得过于矫情。

  所以只好把话题转移到技术层面上来。

  “那个数字……其实不太重要。”

  王晓模一边往门外走一边解释道:

  “您知道,实际作战中,目标的相对高度、方位、RCS、运动趋势……这些都会影响雷达的探测效果,而我们的空警2000采用相控阵体制,加上C波段和L波段的双面阵,基本上可以最大限度地应对所有不同种类的目标。”

  “就算是隐身飞机,因为重点的优化方向也是X波段,所以在面对L波段这种相对低频的雷达时,也会更容易被探测到。”

  这一点,可谓是敲在了乔晨青最关心的要害上。

  2003年这会,YF22的试飞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

  作为一种冷战末期开始研发的型号,ATF并未沾染太多90年代以来美国军工项目的拖沓陋习。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最多再有两三年,F22就将会正式量产了。

  而到那时候,刚刚获得第三代战斗机没几年的华夏空军,又要陷入与对手出现代差的情况。

  尽管F22的采购量一砍再砍,已经从最开始的预计四位数到如今的200左右。

  但隐形飞机,毕竟还是质的区别。

  前些年巴尔干打下来那架B2,在外人看来可能是象征着隐形飞机的末日。

  但了解内情的人才会知道,那个战果背后有多少极端的巧合以及新技术。

  反而证明了隐身飞机的价值。

  所以,当听王晓模说到反隐身的时候,乔晨青几乎当即就走不动道了:

  “那就是说,即便美国人的F22正式服役,我们也有办法应对咯?”

  这个问题,就不太好回答了。

  以至于前者都迟疑了一下:

  “嗯……只靠单一手段的话,面对隐身飞机还是会有隐患,至少L波段的探测精度不够,而且由于天线物理尺寸的限制,也很难装在战斗机上面,最好还是能实现多平台、多探测源的复合侦察,正好也是数据链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

  这个时候,走在旁边但一直没说过话的常浩南也接着补充道:

  “而且退一步讲,就算我们能靠现有的技术发现隐身飞机,但隐身也只是第四代战斗机诸多优点当中的一个而已……您应该见识过,第三代战斗机在面对第二代战斗机时的全方位优势,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反隐身技术只能缩小优势,但要想真正对抗第四代战斗机,那只有让我们自己也装备四代机才行。”

  “我们也装备四代机啊……”

  乔晨青背过手去,双眼目光深邃地望向天边,仿佛正幻想着那里有一架涂着八一军徽的第四代战斗机在飞行。

  政工出身的他之所以能够代理空军司令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前任刘尧顺的身体情况突然恶化。

  考虑到年龄因素,很可能过不了几年就会退居二线。

  因此,乔晨青心里觉得,自己大概率是无法在任上看见华夏四代机服役的那一天了……

  ……

  首飞成功,只是漫长测试阶段的开始。

首节 上一节 925/9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