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949节
上一世的科工委,其实相当于被整个取消了。
因为工信部是在原信息产业部基础上建设而成的,只是纳入了部分科工委的职能而已。
不要小看这点区别。
在具体项目的资源分配上,会产生非常巨大的差距。
“刚才听您的语气,我还以为是要……”
他讪笑两声,赶紧坐回了沙发上面。
“我只是……”
丁高恒似乎是想要解释,但千言万语,一时间又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毕竟当了20年的科工委主任,即便不从权位角度出发,对于这个系统总还是有感情的。
现在骤然要退居二线,难免有些不舍。
但出于影响考虑,这种话,哪怕是面对常浩南,也不可能明说出来。
最后只好化作一声叹息:
“唉——”
不过,他还是很快调整好了心态,正色道:
“上级目前确定下来的方案是,将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整体改组为工业建设与发展委员会,职能为提出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
“工建委下设办公厅、产业政策与法规司、财务司……”
“……”
随著丁高恒将改组方案一点点展示出来,常浩南的心情也随之转为惊喜。
整个方案,可以说是超出了他的预料。
原本国防科工委的军工部分职能,被统一划入作为二级局的国防工业局。
系统工程一司和系统工程二司摘牌,对内名称与对外名称统一为国家航天局和国家原子能机构。
而相对应的,由他一手筹建的装备工业司则得到巨大扩充,一分为四成为材料工业司、消费品工业司、装备工业一司和装备工业二司。
不仅完全囊括了1998年时被取消的原机械工业部和冶金工业部的全部职能,还将民用飞机、民用船舶等重大装备制造业单独列出,成立了一个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办公室。
更重要的是,尽管各级国企的直接管辖权被统一划入了一个新成立的部门,但包括航空动力集团在内的军工企业,在业务上仍然接受工建委的指导……
总的来说就是……
赚麻了。
以损失一些边边角角的权力为代价,换来了对于全局工业发展进行规划和指导的职能。
尤其是装备工业司,在过去几年中,几乎一直是以擦边球的形式存在著。
还经常因为“不够市场”受到来自国内外的批评。
而现在,不仅有了转正的机会。
还实现了巨大发展。
相当于直接获得了来自上级的肯定。
这对于整个装备工业系统,乃至所有相关行业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
稍作停顿之后,丁高恒放下手中的文件,抬起头来继续说道:
“工建委的首任领导,目前拟定为李忠毅同志担任,本来,上级也有考虑把兰新志同志提升为新的副主任,但考虑到他的年纪太轻,最后还是没有得到通过,暂定为装备工业二司司长,兼任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办公室主任……”
“……”
这一番话,表面上是在说兰新志。
但其实也有另一层意思。
就是让常浩南有些心理准备。
他实在太年轻,而且公务系统中还有硬性规定。
没办法得到进一步任用。
不过,对于常浩南来说,只要整个工业系统还在,他就已经大赢特赢。
至于具体职位……
反而不那么重要。
有些时候,不在工建委任职,地位反而还能超然一些。
不过,就在他以为后面的内容应该和自己没关系了的时候。
丁高恒还是端出来了个惊喜:
“另外,考虑到这次部门职能调整幅度过大,为了尽可能保证军工产业系统的平稳过渡,我向上级建议,成立一个国防工业专家组,不设编制,但可以直接向工建委,乃至更上级领导建言献策。”
“考虑到小常你在重大项目,以及科学研究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现在希望邀请你作为专家组的顾问成员之一……”
在这一瞬间,常浩南的心情大概类似于《是,大臣》结尾时候,得知自己当了首相的吉姆哈克——
虽然想要马上同意,但又必须矜持一些,不能过于失态。
他这些年来的一大顾虑,就是身为航空动力集团的领导,不太方便随意插手兄弟单位的具体业务。
否则难免有指手画脚之嫌。
一些尤其重要的,比如空警2000,还有海洋监视卫星之类,也只能用合作研发的名义进行。
但这毕竟要看对方是否愿意主动配合。
而且总归不是职能范围以内,不好经常使用。
而这个所谓“不设编制”的顾问身份,却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当于给了常浩南对全部涉军项目的强宣称。
简直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虽然说是“建议”。
但那是向领导建议。
什么含金量不用多说。
而丁高恒,显然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才在退居二线之前搞出了这样一个奇特的岗位。
对别人来说,大概只能算个荣誉性质的帽子。
但对于常浩南来说……
还真就有用。
“小常,在确定最终名单之前,我们需要征询一下你本人的意见……”
他微笑著看向常浩南。
而后者则努力控制著脸上的肌肉抽动,尽量不让自己笑的过于灿烂。
“我想……应该没问题。”
第1071章 军民两用涡扇20
得益于国防科工委从几年前就成立装备工业司,从事实上接手了一部分原机械工业部的职能,以及更重要的,人员以及文件,因此这一轮改组尽管在架构上堪称脱胎换骨,但具体到业务上倒是不会出现特别明显的断层。
当然,毕竟是一个排名位列前六的机构进行调整,哪怕只是摘旧牌子挂新牌子,也不是三天两天就能搞定的。
尤其是随著丁高恒本人提半级去担任闲职准备退休,接下来又是一班各部门领导的大换血。
这甚至比机构调整本身造成的影响还要大一些。
因此,常浩南在告别丁高恒之后,并没有马上离开科工委。
而是又顺路去拜访了一下李忠毅。
当然,还有兰新志。
应该说,前者成为丁高恒的继任者并不算意外事件。
工建委既然把民用工业作为其未来的职能重点,那么过去在非军工系统中长期工作,并在科工委负责过军民融合业务的李忠毅,本身就有非常大的优势。
当然,考虑到主任任命还没有正式下达,常浩南也不可能过于赤裸地给别人半场开香槟。
只是简单讨论了一下未来的努力方向,以及间接地表达一下对于对方工作的支持而已。
不过,兰新志那边就不一样了。
他属于在机构调整过程中的留任。
四个装备工业司,目前只有二司的领导班子是已经被上级确定下来的。
因此,已经可以开始讨论业务问题了。
“兰司长,好久不见了。”
在兰新志这里,常浩南的表现就要自然许多了。
毕竟,对方能完成从秘书到部门一把手的跨越,还要得益于当年装备工业司这么个部门的成立。
“常总……不对,应该叫常顾问了”
兰新志这会正面对著桌子上满满当当铺著的文件头痛,看到常浩南走进来,干脆把笔放到一边,也跟著坐到了旁边的沙发上。
而后者刚才在门口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了办公桌上蔚为壮观的场面:
“还是要恭喜兰司长,看起来手里的业务比过去丰富多了……”
这句话绝对是没有半点阴阳怪气在里面的。
虽然兰新志表面上看似乎是没有任何进步,甚至还被分润掉了一部分职能。
但真实情况却恰好相反。
原来的装备工业司作为一个从捡漏别人起步,在夹缝中创建起来的新部门,无论在科工委内部的排名,还是手里实际可用的资源都不太靠前。
如果不是常浩南迅速打出了成立火炬-C.B.法拉利工具机厂,以及建成重型模锻压机两场颇有代表性的胜仗,又集中力量把华夏的轴承齿轮行业给打入了欧洲市场的话,甚至可以说是个小透明级别的存在。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