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974节
不过信号资源有限,肯定不能真的给你煲电话粥。
所以基本也就是走个过场,几分钟就结束了。
“从舱内环境来看,似乎和联盟飞船没有太大区别?”
旁边的另一名技术人员突然开口道。
坐在稍后面的马尔维尔摇了摇头:
“这里是他们的返回舱,本来也没有什么任务载荷,没有明显区别才正常……还是要看被他们称为轨道舱……或者更往后空间站的情况。”
华夏在921工程开始的时候就公布了三步走的策略,其中就包括长期有人驻守的空间站。
因此,这倒不算是什么秘密。
一时间,众人纷纷开始就华夏人的进度表达自己的看法。
知道几分钟后,奥基夫局长重新看向电视屏幕。
却发现画面似乎和刚才没什么变化。
“这是……重复播放了刚才的片段么?”
由于可以公开的镜头数量有限,重复利用播片属于大家都很常见的手段。
“不是……”
但汉娜却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他们刚刚展示了华夏和联合国的旗子,还有用特质的太空笔写字,还有太空食品……另外我得承认,华夏人准备的太空食品确实种类繁多……”
“……”
“等等……”
汉娜说到一半,就被奥基夫给打断了:
“你确定这些过程都是连贯的?”
“当然。”
汉娜有些莫名其妙地点了点头。
但转瞬之间,她也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
从节目开始播放画面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分钟了。
NASA早在二十年前就建设了覆盖轨道80%范围以上的同步轨道中继卫星网,进行连续十几分钟乃至几十分钟的高通量信号传输不是问题。
所以众人刚才也没觉得哪里有异常。
但这可是华夏人第一次进行真正载人的太空任务。
以对方地面测控站的部署来看,似乎不应该撑得起这么长时间的连续通信才对?
“他们这项任务有古怪……”
奥基夫当即给出判断,接著转过头看向马尔维尔:
“丹,把华夏从去年……不,最近三年内所有航天发射任务汇总一下,尽快报给我!”
第1096章 对华夏搞空中侦察?
接到命令后,马尔维尔迅速起身离开。
奥基夫也赶紧把注意力重新放回了电视屏幕上。
只不过,相比于其中的内容,这一次,他反而更加在意节目播出的时长。
甚至,特地把手表摘下来放到了旁边。
一分钟。
两分钟……
最后,这场内容平平无奇的直播总共持续了大约十八分三十秒的时间,才终于被切断画面。
演播室内,也再次回到了一般访谈节目的形式。
几乎是紧接著,刚刚被问到的汉娜·格林杰也抬起头:
“我刚刚核对了一下,发现在节目持续的这段时间里,目标太空飞行器应该运行在华夏东部沿海地区到太平洋中部地区之间对应的轨道上。”
“这一结果,基本可以和画面内呈现出的光照情况相对应。”
直白来说,就是真直播。
并不是用画面拼接剪辑而成的。
不过,这个有点奇特的位置让不少人觉得有些迷惑。
毕竟这一段当中的大部分位置,甚至都不对应华夏上空。
而无论何种黑科技都不可能支撑这么长时间的信号转播——
就算是有同步轨道中继卫星,也不太可能定位在茫茫大洋上面。
“我记得……华夏在太平洋上应该还有一个测控站?”
一段时间的沉默过后,有人突然问道。
同步轨道卫星的信号对于地面来说并不容易捕捉,因此,即便对于有TDRS中继卫星系统的美国来说,天地通信仍然需要围绕著地面测控站展开。
不过,很快有人解释道:
“得益于我们的……呃……努力,他们很快就要从那个测控站撤出了,现在只有一艘海上测量船而已。”
华夏的太平洋测控站在1996年建成,此后几年内保障完成了包括前四艘神舟飞船和北斗一号在内的多项航天发射任务。
但由于所在地位置敏感,美方始终担心这一测控站会成为监视其导弹测试的工具。
因此就在当下的2003年,此地出现局势动荡。
虽然尚未定局,但测控站已经很难正常发挥作用了。
眼见著话题越来越跑偏,奥基夫赶紧轻咳了两声。
毕竟,在别人的地盘上搞暗箱操作,也不是什么正大光明的事情:
“这些画面虽然声称是直播,但很有可能存在十几分钟的延迟……实际发生的位置应该就是华夏的国土正上方,没什么好奇怪的。”
这个解释倒是合理。
稍作停顿之后,奥基夫又继续道:
“但……就算是这样,将近二十分钟的连续通信,也完全不符合他们的测控站分布规律……说明他们在航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肯定又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动作……”
航天基础设施……
听到这个词之后,现场气氛顿时一凛。
大家也顿时理解了奥基夫为何如此严肃。
实际上,对于NASA,或者对于美国来说,单单发射一个神舟五号飞船,最多也就是面子上不太好看。
不至于造成什么实质上的威胁——
虽然说是“第三个独立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
但这个第三的含金量,和第一第二的差距还是有点明显。
主要体现在基础能力方面。
华夏目前既没有运载能力足够大的火箭,也没有足够支撑完整太空运作体系的卫星网络。
甚至在大型航天项目的经验方面都不足。
多数国家还是不可能选择和他们进行什么大范围的合作。
而一直以来,这种想法倒也没什么问题。
无论是国际空间站,还是华夏和欧洲之间在卫星定位系统上的合作,最终都被毫无悬念地搅黄了。 在航天领域,华夏仍然只能自己玩自己的。
而也正是因为处在这种“没有威胁”的前提下,美国人才会愿意表现出一些面子上的大度。
但是现在,NASA众人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并不和想像中一样,能够掌控全局……
如果让对方把航天基础设施给建设起来。
哪怕只是个功能比较落后的版本。
也相当于给了其他人另一种选择。
至于这样做的后果……
航空制造业那边的同行们,已经给他们演示过一次了。
或许单凭华夏自己,在短时间内构不成巨大威胁。
但对方却可以凭借着庞大的市场,以及一些不知道从哪掏出来的神奇技术,帮助同样处在牌桌上的其它对手……
总之,问题很大。
……
必须承认,马尔维尔的动作相当迅速。
当然,这个年代的华夏,一年总共也没有几次发射任务,其中还有一些是外国载荷的纯商业发射,所以统计起来并不困难。
因此,甚至还没等电视上的访谈环节播完,一份汇总表就摆在了奥基夫面前。
但面对这份表格,众人却一时间犯了难。
本就不算长的名单当中,符合要求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寥寥无几。
而其中的绝大多数,功能也都非常明确,并且显然不符合要求。
剩下勉强有可能承担起中继通信任务的,就只有一颗2000年发射的中星22号。
实际上,它更准确名称应该是“FH-1”。
只是,NASA一时间搞不清楚这个缩写具体指代什么。
表面上,中星22应该是一颗负责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和基础通信业务的民用卫星。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