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科幻之王 第27节
“不用放糖了,哎呦,这是小景吗?”
二舅妈有些吃惊的看着茶几上的一本杂志。
杂志封面是陈景行穿着浅咖色的休闲套装的半身照,剪短的碎发,两手十指交叉,让封面上的《南方人物周刊》几个字都显得有些违和,乍一看去像是时尚杂志多过严肃类的新闻刊物。
杨老师表情有些矜持:“啊,对啊,是《南方人物周刊》,这一期的主要内容是对小景的专访,这不是他那部电影在美国上了什么网站的热搜,在网飞上播放量排到第一了,好多媒体要采访他,他又急着拍下一部电影,没时间接受那么多采访,就挑了一家比较权威的经常采访工商界文化界名人的周刊接受了专访。”
刚拿起杂志准备翻看的二舅妈的笑容有些勉强,打消了浏览杂志的念头。
杨老师看在眼里,爽在心里。
两家关系一直以来比较微妙,虽是兄妹至亲,但关系并不亲近。
杨老师小时候学习很优秀,高考更是考了镇上第一名,按理说能上更好的重点学校,但报志愿的时候父母不同意,更是撂下狠话考上了也不会给一分钱学费,这才无奈报了学费全免的师范学院。
不给学费并不是杨家穷的掏不出钱,杨家当时在村里算是一等一的富户了,条件比较好,纯粹是因为杨老师二哥当年在城里混了几年一事无成,便想要开一家餐馆,立下业然后娶媳妇,对于杨老师父母来说,自然是儿子比女儿更重要。
杨家四个儿女,老大虽然没有学习天赋,但人老实,本分工作,虽挣不了大钱也能养活自己还自己讨了老婆,老二学习不好,初中都没毕业就进了社会,但一直没混出模样,也没有稳定的工作,也一直没谈对象。
因此老二就成了养父养母的眼中宝,是最关注的对象,作为老三的杨老师和最小的老四的地位就等而下之了,又因为杨老师是女孩,地位在四个子女中垫底。
杨家甚至借了一些钱,才凑够给老二开饭馆的资金,当然没有多余的钱给杨老师交学费了,即便杨老师上了免学费的师范学院,生活费也很成问题,村里和镇上给考上大学生家庭的奖励和补助基本都被杨家父母截留给二儿子开店了,杨老师是在边读书边打工中上完了大学的,当然彼时陈老师也是帮了一点忙的,从自己不多的生活费中硬是挤出了一部分资助杨老师,两人也是在大学时谈的恋爱,毕业后又到了同一所学校任教,这才结婚的。
对此,杨老师与陈景行二舅和姥姥姥爷之间是有心结的,虽然师范学院后来升成了一本高校,但对这件事情仍旧难以释怀。
除此之外,二舅妈也和杨老师关系不太好,自古姑嫂难相处,但杨老师和她这个嫂子更像是竞争对手,从比丈夫,比家庭,比老人偏心一直到比孩子。
两位竞争对手可谓互有胜负。
杨家老二确实有点做生意的天赋,虽然开饭馆最终失败,但还是混出了模样,成了林溪市的蔬菜批发商,事业全盛时规模不小,所以也是杨老师亲戚中第一个买了商品房,第一个买了私家汽车的,在林溪市这个小城市大小算是个成功人士了。
比老人的关心,那更是没得说,杨家村里宅基地的拆迁款大半都落杨家老二手里了,搁其他户人家早闹得鸡犬不宁了,但杨家老大人老实,杨老师呢自诩大学生,还为人师表,极重体面,也拉不下脸来,杨家老四工作家庭更是远在外地,混的也不错,也没掺合。
但杨老师也不是没有赢的地方,首先是自己和丈夫都是大学生,还是中学老师,社会地位和工作体面度完爆二舅妈家,同龄人中大学生可是金贵的很,在小城市,老师家庭在金字塔鄙视链中的排位仅次于公务员家庭,属于人上人了,更别说随着时间推移,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身为重点中学老师的杨老师家在外人眼中地位是节节升高。
其次是儿子,陈景行长的好看,学习成绩也一直优异,亲戚里基本没有别的孩子能比得上,虽然是外孙子,在杨家二老心里不如二舅妈家的儿子地位重要,但身为“别人家孩子”的母亲的杨老师也没多在乎。
除了陈景行的中考失利,这件事在二舅妈嘴里挂了基本有三年了,当然她说起这件事的口吻是遗憾的语气,直到陈景行考上了京师大,这事儿才在二舅妈嘴里过去。
儿子中考失利这件事也是杨老师此生第二大恨事。
姑嫂之间长期处于微妙而尴尬的关系,除了在杨家二老那里能见面,一般也就最多打个电话,少有线下往来,这次陈景行二舅妈的突然拜访在杨老师眼中肯定是黄鼠狼给鸡……错,无事不登三宝殿了。
杨老师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
终于经历了几番尬聊之后,二舅妈表明了来意。
“秀英啊,我今天来是想问你们借点钱。”
“嫂子,我哥又不缺钱,你们借钱干什么啊。”
杨老师有些疑惑,老二家现在确实远不如以前风光了,林溪市蔬菜批发的生意竞争越来越激烈,最开始挣了几年大钱,后来就越挣越少了,甚至还赔了几年,所以老二家几年前就不做生意了,所幸还是攒下了一些家底,除了几套房子还有两个门面,光收租每年就有十几万,二舅妈收租兼打麻将,老二自己则是迷上了炒股。
难道是炒股又赔了?杨老师心里一紧。
老二放下生意后开始学炒股,刚开始确实挣了不少钱,但后来遇到股灾,连本带利赔了20多万。
为此老二在杨家二老面前发誓再不碰股市,难不成又故态复萌了?
二舅妈笑容有些腼腆,不好意思的说道:“这不是辉辉也到了该成家的时候了嘛,女朋友已经谈了两年多了,结婚的事儿啊就卡在女方的父母那了,那边父母跟辉辉明说了,结婚前啊必须把房子的事儿定了,两家各出一半,凑够首付,房产证上两人的名字都得写上,将来按揭还款在让小两口还。”
杨老师心里冷笑,你家儿子的事儿到我这打秋风来了?刚要直接回绝,就见陈老师微微摇了摇头。
(本章完)
第36章 杨老师的致命失误
“代明,秀英,你们也知道深市房价多贵啊,比京城魔都可一点都不差呢,看了好几个房子,女方父母人家就看中了一个楼盘,说是位置好,将来升值空间也大,117平,410万!”
二舅妈伸出手掌张开四指,叫苦不迭:“你说说,明明深市又不是没有两万多的房子,但人家呢,偏都看不上,就要买这个楼盘,还说为了将来孩子尽可能少还点,首付不能低于150万,女方家出75万,让我们也出75万。”
两位老师不管心里多膈应,但听到这个数字还是感到有些汗毛倒竖,一线城市此时买房光首付就能掏空两个中产家庭的家底,杨老师心里算了算,如果是自己家就算把其他两套房子都卖了,加上所有积蓄也就将将够这个数字。
幸亏自家儿子不用让他们在这方面发愁。
两位老师对视了一眼,心中都感到有些庆幸。
杨老师听到这里虽然心中的戒心还在,但还是对老二家生出了些同情,二舅妈自然接收到了来自小姑子的同情的眼光,心里老大不舒服,但想着此来的目的,还是强按下了心绪,为钱低头也值了。
“其实我和你哥心里也明白,这是人家在掂量咱们家呢,这换位思考也能理解,而且辉辉和他对象确实感情不错,我们也不能硬把人家拆开不是?更不能让人家小瞧咱们家。”
杨老师同情归同情,但已打定主意不会提供除了同情以外的任何帮助:“嫂子,你们家也不缺这些钱啊,就不说我哥当年做生意挣得了,你们这些年收租,也该攒下不少了,光家里的拆迁款就很不少了。”
杨老师拉不下脸面争是一说,但时不时拿这件事刺一下老对头还是乐意做的,而且她认为自己说的是实情,当年杨家父母拿宅基地的拆迁款选的是现金,有五十多万,大部分都给了老二,这些拆迁款再加上二三十万怎么也够了,老二家难道还拿不出二三十万?她可不信。
二舅妈表情有些绷不住了,既然这小姑子都把拆迁款拿出来说事了,显然不交底是借不到钱了:“唉,你要说这钱啊,你哥也不是拿不出来,主要是有50万现在动不了,这次来问你们借钱就是来应一应急,资金周转过来就还你们了。”
“我哥又开始做生意了?什么生意啊?”
杨老师边冷笑边继续追根究底。
二舅妈表情有些尴尬:“跟做生意也差不多吧,主要是股市上的事儿。”
“我哥又炒股了?!”杨老师又惊又气:“他这人怎么就不长记性啊?”
之前赔了20万,这次又拿了50万进去?钱多的没处花了?
陈老师也在一旁帮腔:“嫂子,这股市有风险啊,二哥又不是没吃过亏,你们又不缺钱,何必呢?”
二舅妈努力说服着小姑两口子:“这次和上次不一样,你哥上一回吃了大亏那是没有及时卖出,而且是半道出家什么都不懂,这次你哥拜了个厉害的师傅,那师傅还上过电视呢,预测股市预测的可准了,说现在是大牛市,股市将来要上五千点一万点的,这时候可绝对不能空仓,要不然财运就断了,等股市将来过了五千点,才能考虑卖,否则就要后悔一辈子。”
两位老师有些无语。
二舅妈以为两人已经被这大好钱景震晕了,继续再接再厉:“这50万你哥说现在是不能动的,随时都在赚钱,这就是下金蛋的母鸡,这回问你们借的钱其实就是个周转资金,等将来从股市里面赚了大钱了,连本带利的还你们,绝对比你们存银行利息高,你们现在借钱,等你哥吃上肉了也能带你们喝点汤啊,你们是外行人没有内线消息,炒股肯定炒不来,你哥拜的那个师傅可不会随便收徒,放心亏不了你们的。”
杨老师已经听不下去了,她不打算也没那个时间精力跟老二家辩论:“嫂子,你说的是有道理,但关键是我们没钱,我和老陈就是吃死工资的老师,跟你们不一样,这么多年也就攒下了三套老房子,咱们这房子又不值钱,我也不打算卖,实在是拿不出钱支持你们。”
说完看到二舅妈要张嘴反驳,马上又打了个补丁:“小景呢,是,是拍了部电影,也挣了些钱,但他这不马上又开始拍第二部电影了?之前挣得钱都投到第二部电影里面了,也就是说起来成了点事业,但也拿不出钱来。”
二舅妈闻言笑了笑:“秀英,你可别蒙我,你家小景挣了钱难道没给你汇?我可听说给你们转了一百多万呢,要我说啊小景确实孝顺,不像辉辉,毕业这么多年没见他一次回头钱。”
二舅妈还没说完,杨老师便瞳孔地震。
看了陈老师一眼,霎那间用眼神交流了无数信息。
【是你说的?】
【那是你哥你嫂子,我跟他们又不熟,上哪说去啊?】
【那是谁走漏的风声……啊,是我妈!】
【?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妈那偏心眼,这些年对你好了一些,你就忘乎所以了?这种事怎么能跟你妈说!】
【我这不是……一时失去了警惕之心嘛】
有一种说法,在多子女家庭,越是被父母忽视的孩子,长大后越是渴望父母的亲情和关爱,越是跟父母亲近。
这种亲情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也许并不普遍,但杨老师恰好就是这种患者。
很多父母年纪越老,就越是能意识到女儿和儿子的不同,就越是能体会到女儿在晚年带来的小棉袄般贴心的价值,当然该给儿子的还得继续给,只是对女儿会多投入点小恩小惠笼络一下。
杨家二老就是这样的父母。
这样的父母跟患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杨老师简直是绝配。
所以两位老人年纪越大,杨老师和他们的关系反而越好,当年对父母的心结也基本放下了,当然对老二的心结一如既往。
杨老师不仅隔三差五去看两位老人,经常还会给他们做点饭,平时电话粥也没少煲。
没想到,亲情的温暖腐蚀了杨老师的意志,瓦解了基本的警惕之心,在母女之间的亲情电话粥中犯下了致命的失误。
二舅妈不等杨老师否认,继续苦口婆心:“唉,小景还年轻,可能不懂这些道理,你看那些成功人物,那些有钱人,一旦发达了就会提携亲戚老乡,为什么?这众人拾柴火焰高啊,在社会上闯荡,单打独斗可不行,亲戚之间就应该互帮互助,你提携了亲戚,亲戚将来也能帮你,你看看那些有钱人谁不是这样?”
杨老师被叫破了底牌,反倒开始破罐子破摔了:“嫂子你说这话啊,虽有道理,可不适合小景,小景是导演,工作是拍电影,跟做生意可不一样,咱们这些亲戚有谁能替小景拍电影?还是谁能当演员?能当摄影?能当编剧?嫂子,你对电影啊还不太了解,电影是艺术,这艺术天赋啊是天生的,靠后天是很难学的,这艺术上的事儿,怎么互帮怎么互助啊?”
二舅妈虽然文化不高,但也不是听不懂讽刺,脸色有些难看,还不等她说话,陈老师便抢先一步把话说开:“嫂子,小景是给我们汇了120万,但是这笔钱我们是绝对不会动的,拍电影也是有风险的,他拍的第一部电影赚了,但未必将来会一直赚,一旦票房失败,亏的钱那都是成百万上千万,我们自己的钱也不会动,还是一样的道理。”
以陈老师的本心,如果老二家真到了山穷水尽当然要借,又或者杨老二做了什么靠谱的生意资金周转不开,为了儿子买房借钱,也不是不能借,但炒股这种事他是绝对不能帮不能借的,说得好听,等把股票卖了就能连本带利还钱,要是亏了呢?就像上次一样几十万打了水漂,难道还能逼老二家卖房卖车还钱?
二舅妈脸色铁青:“秀英,嫂子还是那句话,亲戚间互帮互助才是长久之道,你哥这次在股市上的钱是真的不能动,等你哥将来发达了,难道还会不提携你们?你们好好想想吧,不要把亲戚的情分坏了,亲兄妹处成陌生人有什么意思?”
杨老师气极反笑:“那我倒要等着看看他能发达到哪里去?行了,没必要再说了,我和老陈还要备课呢,没时间招待你,我们家不是电梯房,下楼梯注意点,别摔着了。”
开门,送客。
(本章完)
第37章 严正声明
还在冰天雪地里煎熬的陈景行尚不知道两位老师遇到的打秋风的亲戚。
他此时坐在床上,把便携式氧气罐的吸入口对着嘴,狠狠吸了几下,直到血氧仪显示的血氧浓度回复到了95%以上。
事实上陈景行并没有进行什么剧烈的体力劳动,现在已经是晚上七点半了,天空仍旧明亮,但今天的拍摄已经结束了。
陈景行正在反复观看今天拍摄的镜头素材,并且在本子上画分镜图,毕竟拍摄地点与原版截然不同,分镜头脚本无法照抄,要靠他想象与调整。
也许是脑力活动太多,血氧下降的有些厉害,隔一段时间就要吸氧。
陈景行把裹在身上的被子紧了紧,虽然燃油取暖器的噪音轰鸣作响,但还是抵挡不住寒意侵袭入体,只能说比外面温暖许多。
招待所建的时候并没有加保温层,也没有铺设暖气管道,极少数有空调的房间空调也基本不管用,如果没有燃油取暖器根本就是冰窟,怪不得冬天就不营业了,这也没法营业啊。
陈景行不得不承认,他心里对当初没有选择在摄影棚里拍摄是有一丝后悔的。
也许是寒冷能刺激人的脑细胞,又或许是陈景行意识里迫切的想要尽快摆脱这个鬼地方,此时灵感简直犹如瀑布倾泄而出,大脑前所未有的清晰。
“这样下去,或许能提前一两天就能完成拍摄。”陈景行冒出一丝幸福的念头。
当当当。
敲门声响起。
“进。”
进来的是最小的演员,严之浩。
“哥,出大事了!”小孩这两天拍摄已经把剧组上上下下都认了哥哥姐姐。
严之浩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抱着暖水袋,冲进来把手机屏幕放到陈景行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