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科幻之王 第416节
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京影学院大联欢。
说金鸡奖是京影学院的学院奖是完全不过分的,除了京影学院本家外能挤进金鸡奖评委的要么是其他两大学院,要么得有根正苗红的身份,不管是央视、文工团、导演协会、作家协会、编剧协会,总得有个正经的身份。
因此老谋子虽然不是今年金鸡奖的评委,但他说今年金鸡奖会三封,这就不由得陈景行不重视了。
陈景行有些开玩笑道:“我还以为怎么也得再考验考验我呢。”
金鸡奖三封历史上只有一个人做到了,就是国师。
按照常理,金鸡奖不会让人随随便便做到这种成就的。
单纯的最佳导演说实话陈景行已经不是那么在乎了,哪怕是金鸡奖这个目前华国电影界名气最大,关注度最大的奖项颁发的奖杯。
但三封毕竟不一样,这个分量还是挺有诱惑力的。
老谋子叹道:“其实不是没有这样的声音,说15年给你最佳导演给错了,应该再压一压的。”
奖项,尤其是国内的奖项历来其实是挺重视资历的。
这点不管是再电影奖项还是电视剧奖项都一样。
当然流量时代到来后,很多讲究也就被破了。
不过金鸡奖毕竟不是主打大众奖项的百花奖,作为学院奖,精英奖,多多少少还是要有一些矜持的。
尤其导演和演员又不一样。
导演生态位和话语权更重更高,谁也不会乐意年轻人越次抢班夺权。
只是当时因为仍旧是两年一届,结果就在13年和15年中间的这两年遇到了梦工厂崛起,连续出了《致命身份》、《信号》和《源代码》三部电影。
不仅开启了国产电影的科幻时代,而且票房成绩也节节攀升。
《源代码》更是从好莱坞电影手中抢回了影史票房冠军。
而且关键是还有文化输出。
正好是文化宣传部门开始扶持主旋律的人民群众满意的商业电影,甚至中央多部委联合发了文件,要探索,扶持,引导制作一批优秀的影视作品,守住文化阵地。
这些举措和口号到底能不能起到作用先不说,但确实运气蛮好,刚埋下树苗就长出果子了,文化宣传口接住了天上掉下来的政绩。
要价值有价值,要商业有商业,要文化输出有文化输出。
而且题材还是有突破性的科幻类型。
堪称天降紫微星。
在多重作用下,陈景行才凭借《信号》拿下了第一尊金鸡最佳导演奖杯。
也创造了历史。
没想到又过两年,等17年金鸡奖再次召开的时候,《地心引力》已经创了无数记录,在国内外制造了空前的影响力,甚至还在环球影业的运作下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导演。
华国第一部太空电影,价值也很主旋律,国内外奖项几乎拿了个遍。
对于两年一届的,真的有些滞后的金鸡奖来说,局面相当被动。
气氛完全是已经被烘托到那了,就等你这一哆嗦了。
金鸡奖要是不给,那就成大冷门了。
所以才有了陈景行继张一谋之后获得了蝉联最佳导演的成就。
所以金鸡奖的难题才来的如此之快。
从17年改成一年一届后,大家都认为这一刻迟早会来,毕竟陈景行还在创作高峰期。
没想到当这一天来的时候,又是这么的难以拒绝。
要不是陈景行过于年轻,金鸡奖说不定都恨不得给他颁个终生成就奖打发他了事。
“《星际穿越》太完美了……”老谋子轻声说道。
《星际》确实是相当符合学院派的胃口。
《星际穿越》是一部接近完美的电影,这种评价不仅国师曾公开赞誉过,陈恺歌也曾这么说过。
“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人文关怀,以及意象与情感的递进铺垫,都到了无可挑剔的程度。”
至于科幻的硬核程度,是否符合科学,有没有bug,反而不是学院派的关注重点,实际上国内一直以来的电影评价教育体系也确实不关注这些。
能让第五代导演们这么喜欢,就可见一斑。
老谋子话语间极为的笃定:“《星际穿越》能拿到前所有的十二项提名已经代表了组委会的某种态度了,评委们不会不懂的。”
金鸡奖之所以选择评委基本都是以学院派和体制内为主,也是为了能比较好的传达主管部门的意图。
这也是其屡被诟病的原因。
金鸡奖组委会给《星际穿越》这样隆重的待遇其实已经表明了态度,评委们自然也能领会。
或许有人看陈景行不顺眼,或者不想让陈景行太快达成这样的成就——毕竟能意识到电影的水准和导演的才华是一回事,身为老人看到年轻人这么耀眼心里舒不舒服又是另一回事。
很多行业中盛行的那种“给年轻人多一些搓磨”,或者倡导“论资排辈”的想法大体也就出于掌握话语权的老人这种比较微妙的心理。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多年媳妇熬成婆”,也是人之常情。
但主管部门的态度在这,再不服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
被国师这么笃定的“透题”,陈景行在隐秘的兴奋过后又不免有点意兴阑珊了。
他只能在心里自我吐槽:“果然人就是贱。”
就像当初和环球一起公关金球奖和奥斯卡一样,哪怕在奥斯卡开奖前仍旧没有把握,但很多东西一旦被祛魅就会吸引力大减。
对金鸡奖的讨论点到即止,热爱电影的老谋子又把话题拐到了电影上,当然《金刚川》是英雄还是狗熊马上首映就能看到了,所以还是在聊彼此的项目。
尤其是张一谋马上要和宝贝女儿一起联合执导的献礼片《狙击手》,11月就会开机。
“……我之所以下定决心拍《狙击手》其实也跟伱有关系。”
“跟我有关系?”
老谋子点了点头:“你的《一九五一》上部不就是以两个普通士兵的视角来拍的吗?《狙击手》也是这种角度很小的电影。
我是年初有了这个念头,想要在朝战这个题材挖掘的更深,聚焦的更细,避免去拍全面战争和宏大叙事的内容。
剧本当时已经在找人写了,不过国影不是太同意,老江也是几次三番给我打电话,说我这地位拍一部这样的电影多少有些敷衍了,看人家恺歌多配合啊,而且拍这种电影到时候好档期也很难为我争取。
我说我什么地位啊,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大场面的战争电影这么多,我拍了就能拍出比人家更好的效果?
从《长城》之后我就决定了,都到这岁数了,就拍我想拍的,不搞什么大项目了,那玩意压力也大,现在钱也少,我要是搞砸了还有人投我么?
不过虽然这么想,但是周围还是有各种各样劝你的声音,让人下定不了决心,听说了你的项目后,我才真想开了。
连你这样的顶级商业导演都愿意拍这种描摹战争细微之处的电影,我这半截入土的老帮菜还逞什么强,撑什么架子。”
老谋子话语间既轻松又真诚,倒是让陈景行暗叹了一声,怪道是国师。
第五代导演,张一谋确实是独一份的。
之前讨论金鸡奖和他三封的可能性的时候,老谋子语气中就完全没有对年轻人后来居上,逼平自己创造的辉煌成就的一点酸意。
这可以用大度,或者境界高来解释。
当然以他获得的荣誉也有资格对金鸡奖豁达和不在意。
但国师对电影的热爱倒是真让人佩服。
陈景行是公认的快枪手和劳模,基本是保持着两年三部电影的节奏。
而现在华国电影行业内,能跟陈景行的“勤快”相媲美的也就只有国师了。
《悬崖之上》、《坚如磐石》、《狙击手》、《满江红》,四部电影档期排的满的让人咋舌,尤其考虑到这是一个超过70岁的导演。
对于一个年愈古稀的功成名就的导演来说,这份创作激情和创作精力简直饱满的吓人了。
而且其电影乡土的,武侠的,喜剧的,玄幻的,历史的,战争的,谍战的,爱情的涉猎范围太广了,甚至还涉足到了警匪悬疑的新领域。
还越老越放得开。
陈景行的电影风格其实已经算开阔的了,媒体甚至曾经赞誉过陈景行风格多变,但还是坚守着科幻题材,当然现在又触碰了战争题材。
跟国师一比又是小巫见大巫了,别管到底质量如何,这份开拓的精神是足以让人瞠目的,而且国师从《长城》以来的作品质量虽不能说多么优秀,可绝对是在水准之上的。
仅仅是这番谈话都让陈景行感觉不出是在跟一位年愈七十的老人交流。
或许老谋子在剧本创作上是没什么过人的天赋——在杰出的导演中——但思维运动速度相当快,很能接受不同的点子和创意,陈景行在跟其探讨最近国内外的一些电影时基本感觉不到代沟。
可惜愉快的交流从《金刚川》开始后戛然而止。
老谋子和他都是那种对电影极为认真的人,尤其是这样一部出自名导手里的大家都很瞩目的重量级电影。
(本章完)
第594章 槽点太多
“你觉得有问题?”
老谋子双眼始终没有从大银幕上的慢动作镜头移开,趁着慢动作镜头搭配的轻缓的钢琴配乐轻声问道。
他能明显感觉到坐在他旁边的这位年轻导演不以为然的情绪。
后背几乎全陷在座椅靠背的陈景行一时有些语塞,因为槽点太多,他都一时找不到批评的重点。
这虽然在理论上算是他第二次看这部电影了。
但实际上他还是当新片在看的。
毕竟除了脑海中的那些科幻经典,前世位面的绝大部分记忆都是很遥远的东西了。
而且本位面的这部《金刚川》并不是没有积极地变化。
比如他依稀记得前世位面那部电影重复镜头相当多,本来用三条不同角度不同人物的线来讲同一个故事,切入同一场战斗在叙事结构上确实是比较有意思的。
奈何因为拍摄工期太短太紧张,三个导演缺乏统筹规划,所以最终呈现的效果完全浪费了这个叙事结构。
不只是有镜头重复,而且是大量的重复。
而在本位面,管琥获得了比较长的拍摄周期,从去年上半年就开始准备了,所以重复的镜头基本没有,即便是三条线交汇,也是以不同的人物视角,不同的镜头机位来展现的。
不过除此之外,在其他方面还是一如既往的让人无语。
比如说人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