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科幻之王 第60节
对陈景行之前发的微博内容完全视而不见。
而且很快吴廷轩刚成立的个人工作室宣布了吴廷轩将参演江河文化的魔幻大片——《幻城》,并担纲男主角。
这让吴廷轩的粉丝们从愤怒又变成得意,自家美强惨的哥哥实在是“赢麻了”。
[打不倒他的,只会让他变得更强大]
陈景行看着在自己微博下刷这条评论的粉丝直呼厉害,许文深拉来的这个老同事确实是营销领域的专家,吴庭轩方面的反应简直是按着她的剧本在走。
不过陈景行在微博干净利落的辟谣也确实是有效果的,起码打乱了吴廷轩团队的节奏,因此除了吴廷轩的粉丝坚信自家偶像“被迫害”之外,其他吃瓜群众都是看笑话的心态。
否则让吴廷轩出演《信号》的新闻再继续传一阵子,再突然反转,不明真相的网友说不定还真有很多人认为吴廷轩是被洛辰和他背后的资本抢了角色。
除了陈景行在全程被动的情况下得罪了新晋顶流的粉丝之外,国师的前搭档张卫平又一次赶来蹭流量了。
自《致命身份》被哥伦比亚影业以1300万美元买断了版权后,张卫平就现身以理客中的面目表示不看好《致命身份》在北美的票房前景,甚至还认为《致命身份》出海的失败会让以后的国产电影更难进入北美市场。
当然他的这一论调已经被疯狂打脸,微博下也被网友鞭尸群嘲,在众多网友们看来,此人已经没脸出来继续大放厥词了。
没想到张卫平似乎盯上了陈景行,这次不是在微博上发文,而是在公开的采访中直接批评梦工厂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本章完)
第107章 江郎才尽?
“张总,很多人说目前电影圈热钱不断涌入,资本当道不尊重创作者,只想着圈钱,导致烂片层出不穷,您是怎么想的呢?”
张卫平收敛笑意,作出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这几年电影圈的乱象确实是比以前多,你像最近很多人跟风立项拍科幻片,这就是业内很多人目光短浅,只懂得杀鸡取卵的结果。”
记者敏感地嗅出了大新闻的气息,连忙追问:“您是不看好未来华国科幻片的发展吗?”
“不是我不看好,而是这是市场规律,归根结底,科幻题材在我国始终是一个小众题材,这个事实不是偶然有一部所谓的科幻片获得了市场上的成功能改变的。
而且《致命身份》这部电影说他是科幻题材是有些牵强的,这部电影身上最重的三个标签其实是悬疑、凶杀和警匪。
它的成功并不代表华国电影产业就有了制作科幻片的能力,科幻片是真正的工业电影,不是光靠这些小创意就能撑起来的。
尤其是梦工厂最近同时立项了两部科幻电影,其中一部电影投资更是达到了一亿,这很明显是要拍真正的科幻大制作,我认为他们是被《致命身份》的成功冲昏了头脑。”
记者敏锐地抓住了大新闻的关键点,难掩兴奋的问道:“张总,您的意思是您不认为《致命身份》是真正的科幻片?”
张卫平摆出一副业内专家的面孔:“什么是科幻电影?我国每年进口电影中,拿到票房最多的那个题材就是科幻片,超级英雄电影就是典型的科幻大片,那是需要成熟的电影工业在后面支撑才能拍出来的。
你的产业没有发展到那样的级别,贸然去拍科幻大片,那也只是揠苗助长,《致命身份》充其量就是一部科幻小品,稍微带了那么一点科幻的元素罢了,离真正的科幻电影还差得远。”
记者再接再厉问道:“所以您不看好梦工厂接下来的这两部电影?我记得您之前在微博上说过不看好《致命身份》在北美的表现,可是这部电影确实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张卫平摇头道:“这不是我看不看好的问题,我说过仅仅靠着一些小聪明小创意,想在科幻电影这个题材上取得连续的成功是很难的。
你可以看到梦工厂新立项的这两部电影,制作成本都大大提高了,不再是那种小成本的靠创意取胜的电影了,想要制作真正的工业电影,这说明陈景行导演自己可能也想不出更多的创意了。
这其实很正常,真正让人惊艳的创意一个人一辈子可能都想不出一个,陈景行导演能想出两个让人拍案叫绝的创意,而且还能拍成电影,这已经很了不起了,能意识到只有制作真正的工业电影才是出路也很不错,但工业电影不是这么容易拍的,年轻人交交学费也没什么,但是花一两亿去交学费,这个代价确实有些太大了。”
张卫平在接受采访时的这番言论很快就被媒体套上了震惊体的标题发布到了网上。
“震惊!业内大佬直言鬼才导演已江郎才尽!”
“知名电影人指出电影《致命身份》不能算是科幻电影。”
“天才导演开拍科幻大片,金牌制片人坦言不看好。”
陈景行的影迷对此自然是直接驳斥,还有去张卫平微博下直接嘲讽批评的。
不过张卫平这番看起来有理有据的发言,倒也迷惑了不少人。
在知乎上“如何看待张卫平认为梦工厂同时立项两部科幻电影是冒进”这个问题下面就有不少人觉得张卫平说的话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希望陈景行的影迷们能放下情绪化的表达,我个人也喜欢看陈导的电影,但据我所知,梦工厂接下来的两部电影中,《源代码》制作成本高达一亿,《信号》的制作成本也达到了五千万,很明显制作成本比之前的《致命身份》高得多,已经不再是小成本的创意电影了。
我不是说陈景行导演拍不出好电影,而是我认为他是一个个人风格很强烈的导演,是那种比较擅长小成本的靠脑洞博得观众惊喜的导演。
如果他接下来要拍的电影仍然是《彗星》和《致命身份》这样的小成本电影,我一定会保持很高的期待值,我很喜欢这种脑洞电影,但是如果要拍那种大制作,那真的是另一个领域,就像张卫平说的,那需要一个成熟的电影工业作为地基。
世界上真的没有多少人是全才,比如李安,他的《喜宴》和《饮食男女》经典到了足以载入华语电影史册,但是好莱坞想不开让他拍超级英雄大片,却成为了李安最糟糕的一部电影。
其实我最担心的并不是陈景行导演能不能驾驭住大制作,而是那种给人带来惊喜的脑洞是不是要离影迷们而去了?]
虽然文字温和平稳,但通篇都在表达两个意思:
陈景行能不能驾驭住大制作?
以及陈景行拍了两部低成本脑洞电影之后是不是江郎才尽了?
陈景行在手机上看完这篇文章后翻了个白眼儿。
躺在他旁边的女友唐歆也在刷着手机:“这个张卫平是谁呀?他怎么老跟你过不去?”
陈景行哼了一声:“他制作的一部电影,《白发魔女》今年要上映,可不得抓紧碰瓷炒作啊。”
“那也没道理老揪着你一个人薅呀?”唐歆有些气愤。
陈景行想了想:“倒也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是受害者,郭小四的《小时代2》也被他当众批评过,奥,还有可怜的郭凡同学,他的《同桌的你》刚刚在院线上映,也被他批得一塌糊涂,不过媒体好像报道的不多?”毕竟骂《小时代2》和《同桌的你》的可太多了,不缺张卫平一个。
说着他又得瑟起来:“没办法,谁让你男朋友是天才导演,树大招风呢?只有碰瓷我,媒体才会密集报道。”
唐歆不知道又看到了哪条评论,突然笑了起来:“哈哈,真没想到已经有网友质疑你不行了。”
“……什么不行了?”
“说你江郎才尽呀,大导演,你不会真的才尽了吧?一滴都没有了吗?”
陈景行翻过身:“……哼,刚刚只是中场休息,我的才华多的你想象不到,才两次而已,让我才尽还早着呢!”
(本章完)
第108章 特效镜头
对于张卫平的碰瓷,陈景行是不打算理会的。
此人说不定正盼着他在网上公开回怼呢,毕竟这厮应该也看到了陈景行在微博上辟谣,打吴廷轩脸带来的热度。
而且张卫平在阴阳怪气陈景行的时候,不好硬扯出自己的电影,那就显得太生硬了,所以他很可能还在期待着陈景行强硬的回击中还能带上他的电影。
比如“张卫平先生与其为我担心,不如多关心关心自家电影的票房吧,抨击别人的电影并不会让自己的作品更受欢迎。”
又或者“既然你这么不看好信号,我和张卫平先生打个赌,看看咱俩的电影谁的票房更高?输的人……”
他会这么干吗?
当然不可能了,张卫平又没给他宣发费,反正有吴廷轩的粉丝在,《信号》即便在拍摄过程中也不会缺热度,他凭什么给张卫平镜头啊?
他就算要回怼,也只会等到《白发魔女》票房扑街之后。
至于少数观众影迷对陈景行新片生出的疑虑和担忧,他也没有办法。
换成陈景行听到华国导演要拍一部投资上亿的科幻片,他也会生出疑虑。
因为作坊式电影和工业电影真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不管这个电影人之前拍的小成本影片有多么精彩。
这也是为什么在前世位面小破球的横空出世,给包括他在内的很多影迷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支撑起一部科幻大片的是一整套体系,即便是奖项等身的导演没有这套体系的支撑也难以完成一部工业电影。
事实上在陈景行心里《信号》和《源代码》也还称不上是真正的工业电影。
虽然制作成本确实很多。
尤其是《源代码》的制作费用预估在8000万以上,所以张卫平口中的上亿成本,倒也不算夸张。
《信号》的制作成本也达到了5000万。
在陈景行的规划中,这两部电影是那种标准的“特效隐身”类电影,就是观众觉得好像电影中没有什么特效镜头,但其实特效镜头遍地都是。
比如《信号》中的华国90年代的很多环境、街景都要靠绿幕来完成。
在美国,绿幕特效已经完全深入到了美剧的正常制作中,演员基本不出摄影棚,很多外景甚至连街景都是绿幕后期完成。
而在国内,在2014年,这还是很多业内专业人士心目中顶尖的特效技术,而且在实践中,绿幕抠的非常假。
当然实拍有实拍的好处,有很多有名的大导演能用实拍就不用特效,实拍的质感是再精细的特效也无法完全模仿的。
陈景行之所以要在这两部电影中使用大量特效镜头,也是为了检验刚刚入股的特效公司,墨的技术能力,其次也是让墨涨经验。
因为陈景行在《信号》和《源代码》后真正想拍的电影是一部货真价实的工业巨制。
当然那肯定要请国外顶尖的特效公司参与制作,但墨也要承担一部分的工作。
说起来有些好笑,国内很多特效公司这几年技术的提升大部分是靠国外特效公司的外包实现的。
而国内的影视剧制作和后期特效大部分是互相糊弄的关系。
制片方对后期制作费用的吝啬甚至拖欠、后期制作周期的局促、对特效认知的业余导致的极不专业的拍摄流程,这些都逼的后期特效公司不得不糊弄甲方。
而制片方对后期的糊弄也甘之如饴,也就以为国内特效就这水平了,我已经尽力了,观众看着办吧。
让我多投钱给后期还不如省下钱来多请个流量明星。
国内特效公司的技术力在这种乙方糊弄甲方,甲方糊弄观众的过程中根本谈不上提升。
而且这种恶性循环,甚至还让后期特效公司的从业人员工作环境也在变差,人才流失比较严重。
陈景行没有时间等国内的特效产业在外包中逐渐提升,或者等着郭凡或路洋这样的技术狂魔提升国内的视效水平。
他只能选一个特效公司,用需求人为的拉动其技术力的提升。
其实好莱坞的特效公司也都是需求导向的,导演的需求推动技术的提升,这是特效公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
雷嘉音扛着蓝色的充气人,气喘吁吁地走了过来。
“导演,怎么样?这一遍还行吧?”
陈景行在监视器后面又重新回放了一遍,摸着下巴说道:“再来一次吧,你在做选择的时候,停顿的时间再拉长一下,还有你看这段,你的腰怎么开始突然挺起来了?你要时刻注意,你身上背负着一个人的重量。”
陈景行现在正在拍的这一段剧情是雷嘉音扮演的父亲在一起仓库起火事件中,为了救人,深入到了楼内比较危险的地方,随后在选择逃生路径的时候,想起了对讲机中那个自称是他儿子的神秘人说的话,做了另外的选择,他本来在这次火灾中殉职的命运就此发生了改变。
当然拍摄地点并不是真的仓库,而是搭的摄影棚。
这段戏拍摄的难点是雷嘉音既要完成复杂的走位,身上还要背着个人,说着台词,同时还要表现出人物的情绪,尤其在最后选择逃生路径的时候人物的挣扎和孤注一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