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横跨两界的超级帝国 第114节
到时候总得给领导展示一下实物合成效果,这总不能都打着技术保密的理由连实物展示都不让了,而且智能工厂虽说基本实现无人化运作,但还是要有人的,那就意味着还是有不小的暴露风险。
萧宇不只是要防外部人士,这个秘密同样也要防内部人士,总之不能让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人知晓真相。
但只要能够实打实的合成出实物来就行,也不需要太多,能合成出指甲盖大小的材料就够了。
届时,不论是公司内部的人还是外部的人,有实物作证,还亲眼见证过,那就不会怀疑,都会坚信不疑中航临飞公司确实是掌握了合成室温超导材料的技术。
……
第226章 【石墨烯材料生产实现自主化】
这个智能超级工厂的总体布局和设计,萧宇都是全程参与的,并且主导了工厂的设计,施工方都是按照他的要求来施工。
萧宇之所以要主导这个事情,当然是为了在智能工厂内部打造一个合适进行两界倒腾的环境,把蓝星世界的室温超导材料倒腾到这个工厂里,摇身一变就成了这个厂子量产出来的了。
目前,萧宇手里已经囤了上万吨规模的精炼过后的室温超导纳米复合材料,这是他上次去蓝星世界带回来的“土特产”之一,不过眼下并不在这里,而是囤积在了萧宇秘密打造的地下基地里。
此前萧宇报的产能并不多,他打造的地下秘密基地完全足够囤所需的货量。
不过,要从地下基地弄到这个工厂里,还需要先把货再次弄到蓝星世界,然后再弄到这个工厂里。
这一点萧宇也很蛋疼,因为传送星门只能同一个世界使用,只能连接蓝星与地球,而地下基地又是完全与地面隔绝,彻底封死了通路,地面进不去,里面也出不来,只能靠传送星门转运。
萧宇带回来的这批室温超导材料主要是应急用储备的,如果蓝星世界那边发生了什么意外,不能第一时间转运材料到地球,那么这批已经在地球的材料就可以应急。
毕竟,产能预期已经报出去了,一旦宣布生产线正式运作起来,就得要有货。
现在各方都非常关注中航临飞公司的室温超导材料产能的问题,国家层面都高度重视,这材料的战略价值可比石墨烯要高了好几个档次,而且需求量一点都不比石墨烯少。
加上萧宇首次报的产能不多,那就更是备受各方的关注,都盯着中航临飞什么时候能供货呢。
但只要蓝星世界那边别出什么岔子,肯定是从那边倒腾新货过来,地下基地的货是应急用的。
……
大约半小时后,萧宇又去了一趟石墨烯材料的智能工厂,这个就跟室温超导材料生产线大不一样了,室温超导材料是真的只能从蓝星世界倒腾才能实现大量供货,因为这种材料就连现在的蓝星世界目前也做不到人工合成量产化。
但石墨烯材料就不一样了,这玩意在蓝星世界已经路边摊级别的产物。
新总部园区的完工,这里新建的石墨烯材料生产线就是货真价实的具备实际量产能力了,即便不从蓝星世界倒腾,也能在地球这边自产自销。
石墨烯量产技术,萧宇早就已经掌握了,只不过前些年还没发展起来,所以始终以两界倒腾为主。
现在肯定是不一样了,公司已经崛起,成为了世界级的超级巨头,再也不是之前那个需要找什么瑞联集团来庇护的弱者了,国家就稳稳地护着了。
简而言之,萧宇已经在新总部园区的石墨烯工厂引入了蓝星世界完整的技术生产线,自己在地球采购石墨矿,进行石墨烯材料的量产即可。
不过,超高品质纯度的石墨烯材料还不能实现量产,现在这个工厂只能量产出次一级的产品,主要是用于生产制造石墨烯电池,相对要求不高,而且价格也相对便宜的多。
这个生产石墨烯的超级智能工厂,萧宇的定位就是用于大规模量产石墨烯电池,他锁定的下一个主要应用场景赫然便是新能源车领域。
新能源车就是产能消耗大户了,不同于智能手机,车子是大件商品。
前些年,好多新能源车厂商就已经跑到灵镜科技调研询价,同时希望能够拿到石墨烯电池供货。
但萧宇没答应,原因是产能不够,要把有限的资源优先分配给其它行业和别的应用场景。
各大新能车厂商对此也很无奈,他们是求着买,萧宇都不卖,又找不到平替产品,只能等了。
灵镜科技旗下的石墨烯电池技术也是一大绝活,尤其是去年宣布的消息,几乎把石墨烯电池技术的能量密度开发到了极致。
新能源车一旦得到石墨烯电池技术的支持,那么续航里程这个痛点将会成为历史,燃油车一直吹嘘续航里程是新能源车永远都不如燃油车这一点也将成为历史。
要是搭载了灵镜科技最先进的石墨烯电池,满电状态下轻轻松松就能干到三千公里以上,不但能追上燃油车,甚至还能轻轻松松就超过燃油车的续航里程。
新能源车的整体驾乘体验舒适度也将因此迎来史诗级的飞跃,姑且不说别的,现在的新能源车主为了省电,大热天或者冷天都不敢在车内开空调。
不是车主舍不得那点电费,而是担心车子开到一半电没了。
而搭载了石墨烯电池的新能源车,就能完美的解决这一系列的痛点,空调什么的,全程开着都不用担心电量不够用。
毫无疑问,这对新能源车的产品竞争力而言是巨大的提升,各路新能源车厂商都想抢首发,尤其是看到当初雷布斯给他的小咪手机拿下石墨烯电池和全面屏的首发,产品发布直接卖爆了,足以证明首发的含金量。
灵镜科技虽然至今还没有给任何新能源车厂商供货,但各路厂商其实一直有人负责盯着这家公司的石墨烯材料产能动向。
当下虽然彼得·维塔斯的横空出世,似乎有打破灵镜科技在石墨烯领域的技术垄断格局,但从目前披露的消息来看,仍然与灵镜科技的产品技术有着很大的差距,成本差距也很大。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Cyera-AI公司是北镁企业,就目前阿镁与东大的关系,能不能给你供货还两说,而且这还是次要的,比这更关键的一点是产能。
退一步讲,就算彼得·维塔斯真的把技术搞定了,但看阿镁家里现在的工业现状,工厂什么时候能够建成就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殊不知,埃隆·马斯克的特斯拉要不是来东大建了个超级工厂,到现在都还没有解决产能问题,比如殴洲的超级工厂到现在都还没搞定。
由此可见,产品走不出生产线,那也是白搭。
国内的新能源车厂商,其实还是更加关注灵镜科技的供货,在他们看来,还是萧宇靠谱一些,而且人也厚道。
虽然条款霸道了一些,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有着十分明确的立场,而且他把产品卖给内地的厂商都要比国外的产商便宜,还主要优先解决内地厂商的需求,这都是间接在帮扶国内的企业。
……
第227章 【桦为小咪同时派人过来签单】
萧宇回到办公室,过了一会儿,云舒走了进来。
“有什么事情?”被叫过来的云舒看向萧宇并询问道,后者坐在休息区沙发处,沉声道:“新总部的制造区马上就能运作起来,石墨烯的产能会进一步大幅增加,可以卖货给新能源车领域了。”
说到这里,萧宇抬头看向云舒,不由得笑道:“雷布斯不是隔三差五就来问公司的产能什么时候能给他的小咪SU7汽车供货电池的么?还有桦为跟小康搞的问界新能源车也在问,可以跟他们打声招呼,灵镜科技已经计划在新能源车领域寻求业务扩展。”
闻言,云舒颔首点了点并说道:“知道了,我这就去安排。”
萧宇亦是点头道:“去吧。”
云舒旋即前去安排此事,不用想,这个消息传到雷布斯和余总的耳朵里,肯定会迅速派人过来签合同下单。
不论是小咪汽车,还是桦为牵头搞的小康问界,这两大新能源车领域的玩家老早就盯着灵镜科技旗下的高能量密度石墨烯电池了。
因为搭载灵镜科技的石墨烯电池,真的是可以让一辆新能源车有了质的提升,这代表了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不论是续航里程还是驾乘体验,都能明显领先其它竞争对手。
只不过灵镜科技这些年因为产能的问题,一直没打算在新能源车领域拓展业务。
事实上,不只是小咪汽车和桦为问界在等,基本上全行业的新能源车厂商都在等,因为石墨烯电池已经是毋庸置疑的大趋势,对比传统电池的优势太过于明显,就等产能跟上了。
……
翌日,桦为问界率先接到了灵镜科技的联络,老余接到这个消息,马上就安排人去临州市签单。
差不多在同一时间,雷布斯也获悉消息,也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安排人过去签单。
等待了这么久,可算是等到这一天了。
而且,这两个新能源车领域的玩家,旗下的产品恰好要在近期将面市发布。
小咪SU7的发布日期已经确定,就在明年3月份,算算时间也就剩下半年左右,而桦为与小康合作的问界M9更早,已经确定就在今年12月26日发布,也就是大约三个月之后的事情。
……
两天过后,灵镜科技总部的一间会客室里。
此刻,徐常明正在同时接见桦为和小咪派来的人,因为两拨人几乎在同一时间快速赶了过来,这么着急当然是因为各自的产品发布时间已经进入倒计时了,时间非常紧。
相对而言,桦为这边更为着急,因为时间更短,只有三个月左右M9就要发布了。
灵镜科技突然在前天联络上,说可以给新能源车供货石墨烯电池了,这个事情让老余果断调整已经确定的计划,准备让M9搭载灵镜科技的高能量密度石墨烯电池,甚至已经下了生产线的车辆,也打算把电池换了。
同样的,雷布斯也几乎一致做出了同样的决定,要让小咪SU7搭载灵镜科技的高能量密度石墨烯电池,尽管SU7比M9多了三个月的时间,但依然很紧促。
毕竟,突然临时调整既定计划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情。
两拨人马同一时间赶过来,还都知道了对方,徐常明一看这架势,不管先接见哪一方商谈都不大合适,于是干脆就拉到一块见面谈了,而且是打开天窗说亮话。
不过萧宇并没有现身,因为雷布斯没来,余总也没来,原因倒不是他们不重视,而是时间太赶,要临时调整计划抽不开身,不然大概率是会亲自过来一趟。
他们没过来,萧宇自然也不会现身。
而且徐常明是灵镜科技现任CEO,让他来接见戳商,规格其实已经是高出对方一档了。
“诸位不用担心,我司新总部园区完工并投入运营,新增的石墨烯超级智能工厂,不但生产线翻倍,而且生产效率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相应的产能也是大幅增加的。”
此时的徐常明看向桦为以及小咪两个团队的负责人笑道:“而且,新建成并投入运营的超级智能工厂,目前主要的产能都分给了石墨烯电池这一块,虽说不至于能够满足所有新能源车厂商的需求,但实现每个月给十万辆新能源车供货电池的产能是完全没问题的。”
言外之意就是,别慌,给你们两家供货是绝对没问题的。
听到徐常明这么一说,不论是小咪这边的负责人还是桦为这边的负责人,都不由得大松了一口气。
有这么大的产能,够了,完全够了。
这产能规模比他们心中的预估要大大超预期,不管是问界M9还是小咪SU7,双方都一致认为,到时候上市了就算大卖,也不可能一个月卖出10万辆,月销量能突破1万辆就算是大卖了,月销量能有两三万辆更是可以说大卖特卖了。
显然,这样的产能,两家都还吃不完。
此前他们都很担心灵镜科技的产能不够,M9多拿货,就意味着SU7要少拿,偏偏徐常明还直接同时把小咪的人和桦为的人一起见面谈。
两拨人一开始打个照面的时候,都看出了对方的惊讶,同时出奇一致的大感不妙,甚至各自的负责人都已经在心里酝酿怎么抢货多拿份额了,甚至都准备好要据理力争,来个当面中路对线。
毕竟,在商言商,有道是商场如战场。
结果老徐这话一出口,让他们双方都酝酿了个寂寞,但也喜闻乐见,心中悬着的石头也落下来了,既然产能供货都溢出了,那当然就没必要为此争个面红脖子粗的了。
徐常明同时接见双方也是知道自家公司的产能绝对能够同时满足双方的诉求,还绰绰有余。
过了一会儿,桦为这边的负责人顿时说道:“徐总,其它问题都是次要的,我们现在最关心的是贵公司能不能在11月份先交付一批货?”
闻言,徐常明顿时道:“这么着急?”
桦为的负责人立即说:“急啊,M9要在12月26日发布,满打满算就剩三个月的时间,余总接到贵公司的消息就在第一时间做出计划调整,已经决定要让M9更换原来的电池,搭载贵公司的提供的石墨烯电池,就连已经下了生产线的成品车,也打算拆了电池重新更换石墨烯电池。”
……
第228章 【顺利达成共识】
说到这里的时候,桦为的这位负责人立即扭头看向小咪的负责人道:“李总,这次你们总不能还要抢首发了吧?SU7计划上市发布日期是明年3月份,我们这边更着急一些,抬一手不过分的吧?”
这里没有其它不相干的人,而且还凑一块了,他也是直言不讳。
其言外之意就是,既然灵镜科技的产能充足,你们小咪就别在这个节骨眼跟我们抢第一批货了,让给我们。
被称为“李总”的小咪负责人,他是小咪汽车供应链管理负责人,负责管理小咪汽车与各供应商的合作关系。
“呃……”李总愣了一下,随后笑道:“我们想抢首发也赶不上了,SU7的其它供应链环节还需要时间调整,既然电池供货充足,我们就不跟你抢了,你们先拿货就是。”
算是顺水推舟了,桦为这边的负责人听到李总这话顿时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