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横跨两界的超级帝国 第25节
但价格打下来,释放出了更大的市场规模,整个产业的产值扩大到10万亿,棱镜科技就算拿走一半的市场份额,那也是5万亿,显然是赚的更多,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得把价格打下来。
再一个,从企业的竞争层面来讲,一口气把价格打下来,同行不当场猝死倒闭,也得元气大伤。
你的产品比他更好不说,还比他便宜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他的客户必然都会跑你这来进货,而竞争对手又不能跟你一样跟进降价到同水平,他跟不起,否则第二天公司就得破产倒闭关门。
这时,徐常明说道:“可是我们要是不提价,这么便宜卖出去,如果我是买家,我绝对不会拿去用在自家的终端产品,而是把从棱镜科技进货的石墨烯材料转手以更高的价格卖掉,做个二道贩子。”
徐常明接着道:“譬如说科研级的石墨烯,公司定价999元每克,我要是买家,拿到货了转手提价3000元每克甚至5000元每克也能轻松脱手,倒个手就轻轻松松躺赚四倍以上的利润,赚的比棱镜科技还多,费劲巴拉去做其他的干什么?”
紧接着,徐常明又补充道:“这次我接待的几十家企业级潜在客户的调研询价,我就发现其中有十多家根本就不是科技公司,我敢大胆下结论,他们肯定是奔着从我们这儿低价拿货当二道贩子转手倒卖出去。”
闻言,萧宇点了点头:“你说的倒也没错,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绝对不允许一些人从我们这拿了货转手就倒卖赚取巨额的中间商差价。”
巨额的利润被二道贩子赚走,还严重阻碍地球科技产业体系的加速发展,这是萧宇绝对不能接受的。
……
第48章
把产品价格打下来的一大战略目的就是为了加速推动地球科技的发展,要是被一帮唯利是图者转手高价倒卖,价格又被顶了上去,导致一些科技企业承担不起石墨烯材料的成本,阻碍了技术迭代发展的效率。
萧宇现在最希望的就是地球这边的科技树能快点攀升起来,届时,就能合理的把蓝星的众多黑科技产品带到地球。
过了一会儿,徐常明提议道:“那就这样,我们给供货企业签一份补充协议,拿货的企业必须同意,把材料买走只能用于企业自身的产品,禁止二次转手倒卖,禁止用于合同以外的其它产品,若是违约就得赔付以采购价为基准十倍以上的违约金。”
徐常明补充说道:“若是不肯签这个协议,我们就不卖。”
萧宇顿时拍板道:“就按你说的做,这个法子很不错,虽然显得霸王条款了些,但咱们有这个底气,市场是完全向卖方倾斜,买方没有议价能力,他们不答应,我不做他的生意就是了,反正有军方的订单兜底,民用市场一克不卖我也不在乎。”
实际情况,不可能卖不出去。
棱镜科技提供的石墨烯材料,不但质量纯度秒杀所有同行的产品,价格比之还要便宜一个甚至两个数量级,而应用领域还如此广泛,涉及到的高端产业领域几乎都有应用场景。
更别说还有军方的订单兜底,光是军方的订单就能确保公司有了稳定的营收渠道。
此事就这么直接拍板确认了下来,民用市场的企业级客户,不管是谁来采购石墨烯材料,必须要签这份补充协议,不签就不卖。
两人交谈了一会儿,徐常明便也前去布置此事,跟那些前来询价调研的潜在客户再次见面商谈。
萧宇沉思了片刻,起身到了办公桌拿起座机电话分别给云舒以及付康打了个电话,让两人过来见他,付康也是棱镜科技的核心层高管,是早期加入棱镜科技的初始团队,也是公司的一位元老级成员。
不久之后,两人先后来到了萧宇的办公室。
萧宇到办公室休息区沙发坐下,看向坐在对面位置的付康:“付老哥,你带个队伍出国在全球范围内调研考察一番。”
付康惊讶道:“率队出国调研?要做什么?”
萧宇微笑道:“公司不是跨界做食品加工和粮食贸易了嘛,你这次出国调研就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办这个事情,我们公司的食品加工和粮食贸易业务要率先出海进行全球化布局。”
此话一出,在场的付康和云舒都不由得愣了一下。
付康反应过来连忙说道:“萧总,你不是在开玩笑吧?还真来啊?公司跨界搞食品加工和粮食贸易这个事情不是你为了打压那几个资方……”
作为公司的核心层,付康也是知道萧宇此前让公司跨界去搞食品加工和粮食贸易,是为了打压股价,让鹏辉资本几个资方血亏出局,但也只是知道这么多。
但是现在,萧宇突然跟他说要出国调研,而且是为了公司在全球化布局食品加工和粮食贸易。
这可把付康给整不会了,不明白萧宇这是唱哪一出。
显然,萧宇已经开始积极布局今后大规模从地球倒腾粮食一事,肯定要在全球范围内把食品加工和粮食贸易业务铺开,有些事情在海外做起来更加方便。
这种事情他没法跟任何人明说,不过还是得编造一个理由出来。
萧宇在心中思索,过了片刻,他想到了一个理由,于是看向付康一脸淡定地说道:“决定跨界做这笔业务并非只是为了跟周百川他们几个资方斗法,这充其量只是顺带的罢了。”
顺带的?
付康一脸疑惑的样子,旁边的云舒安安静静的一言不发,也是带着几乎分半信半疑的神色望着萧宇。
“公司要做世界级的科技巨头,将来的业务必定会遍布全球范围,有些事情就得提前铺排,免得到时候临时抱佛脚。”萧宇从容笃定地说道。
而付康听到这话忍不住说道:“好吧,但问题是这跟跨界搞食品价格和粮食贸易有什么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付康现在是相信公司能成为世界级科技巨头的,不说别的光是石墨烯材料这一业务就足以成长为巨头级别的企业,但这似乎跟跨界搞食品加工和粮食贸易没半毛钱关系吧?完全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码事。
此刻的付康也忍不住在心里犯嘀咕。
萧宇笑呵呵地说道:“关系大了去,外国有些地区是没什么钱的,如果我们将来到南美地区开拓业务,当地的人没钱,但他们有粮食、牛肉之类的产品,拿这个来抵价交易,桦为不就在那边的客户没钱结款,最后拿牛肉抵扣货款,被迫成为了牛肉进口供应商。”
萧宇把桦为这个例子搬出来,然后继续说道:“咱们以后大概率也是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在南美的客户没有钱结款,可能会拿牛肉、大豆、蔗糖等等粮食肉类以物抵扣货款,我们收了这些东西是不是需要食品加工厂来处理?是不是需要粮食贸易公司来处理?”
“呃……”付康张了张嘴憋了半天也找不到反驳萧宇的理由,有理有据,没有毛病,竟是无言以对。
萧宇后倾身子背靠沙发,二郎腿一翘笑道:“我决定在临州搞一个大型商超也是这么个道理,桦为有些不错的点子我们也是可以借鉴学习的,比如我们公司也可以搞一个线上线下互联互通的生活商城嘛。”
“这个生活商城由公司严选,能够提供丰富的购物商品,涵盖葡萄酒、牛肉、海鲜、米油、坚果、茶叶、蜂蜜等等各种生活品。”
停顿了片刻,萧宇补充道:“生活商城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我们公司的员工及其家属,就像是公司给自家员工开的小卖部,提供一系列高品质的生活用品,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
有理有据,很合情合理嘛。
也可以很好的给萧宇将来大规模往蓝星倒腾食物产品打掩护,有渠道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是放心,而且渠道遍布全球范围也方便。
此刻,付康听萧宇这么一说,觉得确实没毛病,合理。
人家桦为那样的大厂也是这么玩的,既然有雄心壮志把棱镜科技成长为世界巨头,这些配套事宜提前布局一点毛病都没有。
……
第49章 【编写AI智能体】
听完萧宇这番话,付康相信了,甚至觉得这么做确实很有必要。
片刻后,付康当即点点头说道:“行,没问题,这事情交给我吧,等我把手头的事情处理完就带个队伍在全球范围内跑一趟。”
萧宇听到这话甚为满意:“这一块就交给你去办了,资金的问题你不用担心,食品加工和粮食贸易这个业务,你要奔着往大了做、往专业化来做,将来如有必要,也是可以把这一块业务拆分独立出去作为一家子公司来运营的。”
付康再次点点头:“明白。”
交谈了几句,他便离开了萧宇的办公室。
一旁始终没有开口说话的云舒,看到付康走出了办公室后,收回目光并微微偏头看向萧宇:“你叫我过来有什么事情要安排?”
萧宇还想到了一个非常不错的途径可以用来掩盖大量粮食消失的潜在问题。
大规模倒腾粮食到蓝星那边,意味着地球这边会造成突然消失了大量的粮食,这些粮食跑哪去了,得要一个答案。
而萧宇想到了两个字:慈善!
在全球范围内打着大做慈善的旗号,比如说非洲地区、动荡地区,贫苦地区闹饥荒,运送大量的粮食物资过去,就可以从中拿出一部分倒腾到蓝星世界,地球这边报账的时候,全部一股脑写在人道主义慈善援助的账册里。
像非洲的一些闹饥荒、动荡等地区,粮食物资运送过去,说全都分给当地的难民,你说分了多少就是多少,甚至还可以说被人劫持了,毕竟混乱之地这很正常,也根本没法溯源求证。
既能很好的掩护倒腾到蓝星世界的粮食物资,还能赢得好名声,何乐不为之?
萧宇看向云舒,旋即对她说:“你去安排一个事情,公司要成立一个慈善部门,将来做大了,影响力上去了,不搞慈善事业会被人批评你这企业没有社会担当和责任感。”
云舒哪里会知道萧宇搞慈善的最大目的,不过他这话倒是让美女助理觉得很有道理,企业做大了确实应该搞一搞慈善事业,就算是经营企业的正面形象也应该搞一搞。
“咱们要有大格局,大就要大的样子,所以我们公司的慈善事业不能狭隘的只做国内,要放眼全球、放眼全世界,毕竟咱们国家如今也在世界范围内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放眼全球更能紧扣命运共同体这个主题。”
坐在他身边的云舒压根看不出萧宇的潜藏目的,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也确实没有错,这有利于维护企业的正面形象。
企业做大了,业务还遍及全球,就算在当地刷刷好感,收获一些当地人送的“好人卡”什么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萧宇一脸淡定地说道:“所以,我们公司要搞慈善事业,要逐步面向全球化。”
云舒旋即点头应回道:“嗯,回头我就把你交代的这些事情安排到位。”
萧宇瞄了眼美女助理微笑道:“去安排吧。”
随着云舒离去,萧宇独自坐在沙发处,大体上对自己的安排进行了一次简单复盘,确认没有什么纰漏,不禁满意的自顾自点了点头。
左手搞食品加工和粮食贸易,右手推动慈善事业,两两之间完美的衔接上了。
以后借助慈善事业之名,跑去非洲发人道主义救济粮,顺手就能分流一部分粮食物资到蓝星世界,外界也不会发现异常,也根本无法溯源。
……
下午,萧宇回到了自己的别墅居所。
他的私人别墅地下库已经被改造成了一个私人实验室,没有萧宇的允许,谁也不能私自进来。
到了地下库的私人实验室,萧宇打开传送星门再次来到蓝星世界。
这次前往蓝星,主要目的就是把2000吨石墨烯材料物资储备好,确保地球这边在接下来的一年有2000吨的产能供应。
此刻,萧宇跨过传送星门,来到蓝星世界丰泉市自己的私人别墅居所,瞅了眼这边的时间,距离自己上次离开蓝星,这边才刚刚过去几个小时。
萧宇独自坐在客厅沙发,同时操作全息手环调出一个显示面板,逐一对照2000吨石墨烯材料产能的价格,依照不同品质的价格计算了一番。
“2000吨石墨烯,大概需要1.88亿星元左右。”萧宇看着计算出的结果,这比他预期的数字要便宜不少。
品质不同的石墨烯材料在蓝星世界这边也是价格不同,最贵的当属纯度达到99%且小数点后面9个9级别,蓝星这边的市价是3500星元每公斤,这种级别的材料采购100吨就要3.5亿星元。
不过这次萧宇不需要采购这么高品质的,此前给军方调研团的人展示的拳头产品也只是小数点后面5个9级别的,而且只采购不超过150吨,剩下的1850吨品质相对更低,价格也是指数级下降。
全部2000吨石墨烯材料,只需要不到1.9亿星元就能搞定,要是自己办厂制备生产,还能再便宜一些,不过也便宜不了多少,因为在蓝星世界,这是低端工业制造,利润率只有5%左右。
此时此刻,萧宇在琢磨着另一件事情,2000吨的石墨烯材料,这个量虽然不是什么天文数字,但要是萧宇自己一个人单独搬运得累死,再一个回头还得从地球那边搬运粮食产品到蓝星。
而萧宇显然不能叫其他人来帮忙,只有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靠智能机器人来解决。
蓝星世界的人工智能技术发达,不过萧宇也不敢冒险直接去买一批机器人回来做这个事情,因为无法保证这些机器人的眼睛摄像头看到的场景会上传到制造它们的公司后台数据库里。
这个潜在风险是一定要解除的,所以萧宇只能自己编程算法开发一套独立的AI智能体并替换,只有这样才能用起来无后顾之忧。
接下来的日子,萧宇待在蓝星世界这个别墅居所“上网课”,他在网上大量查阅AI领域公开的技术论文和各种文献,虽然蓝星世界最前沿的AI技术网上获取不到,但是相对落后的AI技术却能查阅到,这对萧宇来说已经完全够用了。
即便在蓝星世界是相对落后能公开的AI技术成果,放到地球那边也是领先世界的黑科技。
……
第50章 【维塔斯工业集团】
萧宇就像海绵一样,在蓝星这边疯狂的吸收这个世界公开的AI技术知识。
他本身就是天才型技术开发者,蓝星公开的AI技术知识,这对他来说跟直接“抄作业”没什么区别。
两个世界存在时间流速差,萧宇在蓝星这边,这让他有充足的时间待在蓝星这边汲取知识。
不知不觉,十个蓝星日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