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黑科技:横跨两界的超级帝国

黑科技:横跨两界的超级帝国 第70节

  毕竟,就算现在能够大规模拿出室温超导材料来,但以此进行产业再升级也不是一两年就能立刻完成的,这个时间窗口是有可能刺激到镁西方铤而走险。

  如果镁西方因此彻底悲观的认为已经彻底无缘接下来的新一轮科技大革命,其内部的冒险主义者是有可能趁着东大还没有完成进入超导时代的这个关键时间窗口,直接提前掀桌子一把梭哈,还能博一线生机的机会。

  东大现在的底蕴肯定是不惧怕镁西方掀桌子,但面对敌人的拼死一搏,赢了的代价也肯定会更大,最理性的做法当然是尽可能以付出更小的代价赢得最终胜利。

  古人都知道“哀兵必胜”的道理,所以得给对方一些希望,使其认为不用拼死一搏梭哈也还有机会。

  如此一来,镁西方内部也必然会产生巨大分歧,让机会主义者抬头,拼死一搏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证赢的情况下,既然还能有其他翻盘的机会,肯定是不想梭哈的。

  不过一旦对外宣布室温超导材料还不能量产,这个消息一旦释放出来,到时候公司股价在短期内肯定会剧烈波动。

  萧宇选择让公司停牌,并在停牌期间把消息释放出来,也是借助停牌期间拉高公司石墨烯和AI两大业务,以此来对冲室温超导材料下降的预期。

  毕竟,就算去掉室温超导材料,仅仅依靠AI和石墨烯两大业务也足以支撑灵镜科技现在的市值。

  停牌了也能让股民避免恐慌情绪化交易,时间一长,恐慌情绪也会慢慢消化,只要公司的石墨烯和AI两大业务在停牌期间强劲增长,就会形成新的预期。

  到时候再复牌时,非但不会恐慌杀跌,灵镜科技的股价还能借助AI和石墨烯两大业务继续获得强支撑,甚至继续上攻创新高也不是不可能。

  ……

第129章 【搞可控核聚变的都来问询调研】

  到了晚上七点档,国内最高规格的新闻联播也报道了室温超导突破的消息,而且用了足足两分钟的时间来报道。

  不夸张的说,能在这档新闻几秒钟的人就已经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了。

  萧宇以接受采访的形式在这档新闻里露面,这是白天秧媒记者采访他的画面,提及了一些室温超导相关的事宜,不过并没有什么实质信息。

  尤其是对于如何实现室温超导材料合成,就算萧宇想在采访里透露一些技术细节,国家也不会放出来,以防有技术泄密的风险。

  如果说石墨烯材料是“21世纪新材料之王”,那么室温超导材料堪称是材料学界的“圣杯”,这一材料是真正足以影响一国之国运的存在,技术保密等级比之石墨烯量产技术只高不低。

  一小时后,灵镜科技发布停牌公告。

  经申请,公司股票自11月1日周二开市起停牌,自披露合成公告后复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三个月。公司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二级市场交易风险。

  村里头也是光速给批准通过,因为也怕明天灵镜科技剧烈波动,现在公司主动申请进小黑屋,当然是光速给批准了。

  今天进来的短线资金本来打算明天开盘冲高就走,没想到会被关里面三个月才能走,很是郁闷。

  不过对于长线价值投资者而言,倒也无所谓,尤其是奔着长期持有准备吃分红的投资者,只要公司稳定分红,停牌多久都不影响他们吃分红。

  萧宇把灵镜科技这边的事情布置完毕,短期内应该不需要过多关注,公司的日常运营有徐常明管理着的。

  接下来的日子,萧宇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中航临飞公司这边做好布局。

  室温超导材料的问世,目前萧宇只对外给出500多吨的产能,此前跟赵贺阳等人沟通并确认了这一材料的初步分配和优先用在哪个领域。

  基于当前产能不多,且价格极其昂贵的情况下,对这种材料的分配也就要精打细算了。

  目前已确认的是三个方向。

  首先是军用,这是毋庸置疑的,国防战略安全的优先级,这一点无需多言。

  分配到军用领域的室温超导材料,中航临飞公司会自留一半的配额去搞全电驱动型飞机,剩下的则是给其它国防军工企业供货,对室温超导材料有需求的军工企业,来中航临飞公司采购即可,公司拿到相关部门批准即可为其供货。

  其次是微电子领域,包括需要用到的超导材料,用量不是很多但提振很大的细分领域,而且这个领域的升级产品大概率也会优先给军方或一些特殊的国家机构单位使用,短期内民用肯定是拿不到货的。

  最后是可控核聚变领域,室温超导材料是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关键材料,进一步说这也是关乎能源革命的关键材料,挤也要挤出一部分来用于可控核聚变领域的研究。

  ……

  就在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天,也就是11月1日,国内的的几个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的主要科研单位机构就派人飞抵临州,到中航临飞公司调研。

  他们在得知室温超导材料突破的消息,一开始是怀疑,但确认之后立时大为振奋。

  可控核聚变技术之所以这么难,被调侃为“永远的五十年”,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反应堆在运行时,其内部温度可以达到上亿摄氏度的高温,而现有已知的材料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超高温,也就只能用电能产生的磁场来进行约束。

  可问题在于,电能产生磁场的时候,因为电阻的存在,使得绝大部分能量通过热量损耗掉。

  如今国内采用的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始终无法解决投入的能量大于产出的能量这一痛点,无法实现能量的净输出,也就不具备实用性。

  投入10度电结果产出只有1度电,净亏9度电,这显然不行。

  由此可见,可控核聚变的技术瓶颈之一就是电阻,而降低电阻最有效的办法,毫无疑问就是超导。

  要实现超导现在普遍只能靠超低温环境,现在中航临飞公司搞出了室温超导材料,那就意味着不需要整那些额外的冷却设备来制造超低温环境,进一步说,材料界的重大突破让可控核聚变的难度就大大降低。

  ……

  下午,萧宇来到中航临飞公司不久,公司现任CEO陈在青得知他过来了,便来到了萧宇的办公室里。

  “今天上午,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核工业物理研究院、中科大技术学院等六七家科研单位都跑来问询调研室温超导材料。”陈在青向萧宇汇报了这个事情。

  他所提及的这些科研单位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有项目研究,国内研究可控核聚变的机构非常多,已经有十几家,其中不乏一些私营机构在内。

  陈在青看向萧宇补充说:“这些单位都在问什么时候能够给提供室温超导材料,我接待他们的时候,看得出来他们很振奋也无比迫切能拿到货。”

  闻言,萧宇旋即说:“材料我们是搞出来了,但给谁供货我们说了也不算,让他们自个儿去找自己的主管单位并向上级申请,我们这里只认上级的盖章批文,没有批文,给再多钱也卖不了一克。”

  陈在青点点头:“明白。”

  现在报的产能就500多吨,可控核聚变这个方向已经确认会有配额,能率先用到这种材料。

  但是分配到的产量也不会有很多,十几个单位都想获得这种材料以支持他们的可控核聚变研究,真正能拿到货的最多就两家单位,这肯定是要经过严格筛选的,首先一些跟国外有联合研究的肯定会被排除在外。

  不过这不是萧宇要关心的,他也没那么多的精力,只认国家有关部门的盖章批文,有批文、钱到位,那就供货,没有就不给,这样省心省事。

  过了片刻,略过这个事情的萧宇转而说道:“东城区的新总部的建造效率别落下,另外生产室温超导材料的智能工厂的建设要立刻推进。”

  陈在青再次点头:“都在按照预期计划推进,按时完成没问题。”

  交谈了一会儿,陈在青便也离开,这些事情萧宇都是交给他去着手处理,自己也不可能事事都亲力亲为。

  ……

第130章 【飞机电池能量不足的问题】

  国内那些搞可控核聚变技术研究的机构单位,萧宇估摸着就算有室温超导材料的支持,未来十年内突破的可能性也不高,但萧宇可不会等他们太久。

  要是他们搞不出来,实在不行萧宇自个儿把可控核聚变技术这一科技树个点亮得了,蓝星世界那边早就实现小型化应用,甚至都在搞反物质能量了。

  陈在青离开不久,萧宇随后也出了自己的办公室并来到了公司的飞机设计研发部,这会儿部门里的研发设计团队正在讨论全电驱动飞机的众多设计问题。

  看到老板过来了,大家也都纷纷停止了发言。

  对于萧宇,在场的人都是服气的。

  他们已经知道隔壁基础应用研究部那么多人搞室温超导材料,最后居然是老板在大家伙放十一长假期间独自继续奋斗在实验室的一线,还真就被他给搞出来了。

  石墨烯材料量产技术、人工智能、室温超导材料,这些成就随便一个单独拎出来都是举世瞩目的存在,不服都不行。

  显然,萧宇自我打造出百年不遇的“超级天才”人设在别人眼里已然成型了,今后还要从蓝星世界那边搞其他黑科技出来,这个人设是必不可少的。

  人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确实存在这样的猛人,就比如“两弹一星”的老一辈科学家钱老,凭一页纸就能开创了一个学科的超级猛人。

  当时国家科研在起步阶段,陀螺仪技术几乎空白,研究员对此束手无策。

  于是就请钱老来研究这个技术,但他根本没那么多的时间,于是就将激光陀螺仪技术的理论精要用一页纸写出来,交给了研究院。

  其他人就是依靠钱老这一页纸建立并发展了整个理论和技术体系,几乎算是一门完善的学科,这一页纸也成为了国内陀螺仪技术的基石,从无到有开启了技术飞跃的起点。

  有了钱老的珠玉在前,外人看到萧宇如此年轻就取得这么惊人的成就,也就能接受了。

  “论证的怎么样了?”萧宇直接找了个位置坐下。

  坐在旁边的男子姜恒是项目负责人,他看向萧宇说道:“我们引入了室温超导材料重新论证了一遍,能源不足还是全电驱动最大的技术痛点。”

  另一位研究员旋即发言道:“现在的各种商用无人机、试验机都是属于小型飞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可以全电推进的大型飞机,比如民航客机这种从来没有出现过。”

  萧宇笑道:“现在咱们主要是搞军机,但以后肯定是要进入民航领域的,现在全球民航客机的保有量就达到了三万架之多,这可是几万亿的市场,怎么着也得有我们中航临飞的一杯羹。”

  姜恒说道:“大型飞机的全电驱动化,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难题还是电池重量,从目前来看,每单位质量的航空燃油的能量输出大概是传统电池的五十倍,想驱动一架大型飞行,比如说民航客机,那得把座椅和货舱全部拆掉都用来装电池。”

  “根据我们最新的论证计算,石墨烯电池能把能量差距缩短至10倍以内,引入室温超导材料,能将差距缩短到2两倍左右,但还是不能跟传统航空燃油的储能率持平。”

  话音刚落,刚刚那位研究员又说道:“假设引擎产生的推力不变,依靠燃油的推重比会随着燃料余量的减少而升高,换句话说在保持速度不变的情况下会越来越省油。”

  “但是全电驱动飞机所搭载的电池质量是不变的,推重比一直不变,想抹平最后这2倍的差距,除非我们把电池分成若干区块,用完电的直接空投扔掉,但这种一次性消耗是肯定遭不住的。”

  萧宇要求搞全电驱动型飞机而且还是要搞高超音速的喷气机,尾部高温燃气是需要靠电能输出来加热,采用的是高能电弧加热的手段,这是非常耗电的。

  “石墨烯电池的应用尚且处于初级阶段,其能量密度可能还未达到理论峰值上限,从关键工艺和技术的革新入手吧,只要把电池能量密度进一步拉高,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了。”萧宇环视众人说道。

  众人:额……

  话这么说确实没错,但哪有这么容易啊,这不是废话嘛。

  现在石墨烯电池的突破已经是非常惊人的飞跃了,要是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能量密度再拉高个一倍就能跟传统航空燃油的储能差距,就能从现在的论证的10倍缩短至五倍,再引入室温超导材料就能持平了。

  此刻,萧宇在跟项目开发团队的人交流探讨的同时,心中也在琢磨着,他是肯定不担心的,蓝星世界那边的石墨烯电池技术早就已经达到理论峰值,实在不行从蓝星那边搬运技术过来。

  而且现在已经淘汰的落后产物,蓝星世界现在的主流产品是储能更强大的超高能量密度电池,是石墨烯电池能量密度的一百倍以上。

  “事在人为嘛,咱们连室温超导材料都搞出来了,没什么不可能的,先干就完了,电池这块我来搞,其它模块按计划推进。”萧宇面带微笑环视姜恒等人。

  大家看到老板这般自信的一面,一时间也颇受鼓舞,石墨烯电池技术现有的突破本来就是老板在其中发挥关键的核心作用。

  萧宇继续待了半个小时便离开公司,直接回别墅居所。

  ……

  地下库实验室。

  萧宇打开传送星门,再次来到蓝星世界的丰泉市的私人别墅居所的卧室。

  走出屋子来到别墅客厅,萧宇旋即对管家18号机器人美女吩咐道:“给我整理一份完整的成体系的石墨烯电池技术资料出来,如有需要花钱购买的技术资料,可以直接花钱。”

  石墨烯电池技术在蓝星世界这边想要获得可以说是轻而易举,因为在这边已经是落后的技术产物。

  就如同地球现在的智能手机淘汰大哥大一样。

  在蓝星世界这边,石墨烯电池技术早就已经过了保密期,成为了蓝星人类科技文明发展历史资料收录,且是公开可查阅的技术文献,绝大部分都能在蓝星互联网上找到。

  有机器人美女18号的辅助,萧宇都不用自己耗费精力去查找,她只需要几秒钟就能高效率完成数据文献的打包整理。

  涉及到部分需要付费才能获得的技术文献资料,机器人美女18号可以直接支付购买,萧宇有一个额外的资金账户是直接授权托管给了她。

  解决飞机石墨烯电池能量密度上限的问题,在其他地球人那里可能闷头研究几年甚至十年都没什么突破进展,但在萧宇这里就是这么简单直接,拿来就完事了。

  过了一会儿,机器人美女18号看向萧宇:“主人,石墨烯电池技术的资料文献均已采集整理完成并上传到了您的私人服务器,您随时可以查阅。”

  听到这话的萧宇甚是满意,这不就光速解决了嘛,到时候回地球时,就一起把技术文献下载了打包带走。

首节 上一节 70/1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双穿:从末世到巫师

下一篇:复活全人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