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黑科技:横跨两界的超级帝国

黑科技:横跨两界的超级帝国 第90节

  因为在接下来的一年,A股市场的行情极其拉胯,不管好公司垃圾股都是跌跌不休,在这样的大环境的影响下,灵镜科技也被拖累,要不是因为这家公司的基本面足够硬,想象空间巨大,这么大的盘子,恐怕得跌出股灾来。

  到了第二天,灵镜科技再次回调-5.60%,市值进一步回落至18.83万亿,这只股票正式迎来了调整。

  不过今天仲国中车再次强势上板走出三连板行情来,市值突破了2000亿大关,人气指数竟也冲到了单日榜首。

  很多老股民直呼仲国中车铁树开花了,居然破天荒的走出了三连板行情,一些老股民记得这公司上一次走出三连板已经是八年前的2015年,那时正是大A处于史诗级杠杠牛市期间。

  现在俨然是有要走妖的势头,市场的辨识度也打出来了,本来是狗都不买的票,一下子就成了市场的香饽饽。

  因为情况变了,仲国中车拿下临州市空铁列车项目的超级大单,搭上了室温超导这个巨大的风口想不起飞都难。

  在未来可预见的超导时代,这家公司也被赋予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资金炒的就是预期。

  想象空间被打开了,估值逻辑就得变,之前市值1500亿都嫌贵,现在2000亿的市值依然觉得很便宜,面对趋势逆转的力量,空头若是打压反而会有逼空的危险。

  ……

第171章 【新科技:智能医疗手术台】

  春节过后,资本市场的动向,萧宇并没有去关注,临州市空铁列车项目的布局已经落地,具体事宜也交给了陈在青,他也因此抽身了出来搞另一样黑科技。

  2月1日周三,别墅居所地下库里。

  多个全息浮空显示面板在萧宇的周围呈现了出来,这段时间,萧宇就在干一件事情——智能医疗手术台。

  “还好,魔改整合蓝星世界的医疗设备科技不算太难。”萧宇看着眼前自己所构建的一个医疗手术台的全息模型,对其颇为满意。

  萧宇一边调试着,自话自说的解闷:“要把单器官克隆技术移植手术的价格打到三五万的费用,没有这玩意可不行……”

  单器官克隆技术的体外培育其实花不了几个钱,也就体外培育设备花的钱比较多。

  但只要培育设备搞定了,单体器官本身的培育,主要消耗的就是供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这个成本甚至只有几百块就够了。

  但是,移植手术价格下来了,做到只需要三五万块钱的费用目标,意味着今后做移植手术的患者会呈几何级数暴增。

  这就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外科手术医生绝对不够用。

  而且移植手术极其消耗医生的体力,比如一场肝移植手术长达十几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情。

  换句话说,就算单器官克隆的成本极低,但如果做手术的医生供不应求,手术费用也一样会巨高无比,根本实现不了萧宇期望的一场器官移植手术的总费用降到三五万块钱,能让普通人都能承担得起费用的目标。

  不过这个问题有解,蓝星世界发达的医疗器械技术水平,早就实现了智能无人化。

  而解决方案就是萧宇此刻正在整合魔改的“智能医疗手术台”,它能取代外科手术医生,对患者进行外科手术,全程无需人的参与,由手术机器人完成整场外科手术。

  手术机器人依托手术台,由若干不同功能的机械臂构成,其最大的优势便是灵活的机械臂可以全角度转弯,能够通过镜头放大图像数十倍甚至上百倍,清晰捕捉到患处和血管神经束的状态。

  不论是视野角度、机械臂灵活度、活动范围等,手术机器人对比传统人工手术都是质的飞跃。

  且具备远超人手极限颤动的自动过滤功能,对于体内“死角”部位的处理更加游刃有余。

  培养一个优秀的外科手术医生,可能需要十几年的时间,但智能医疗手术台,一旦技术定型确认了,就可以工业化流水线批量大规模生产制造,想制造多少就能制造多少。

  如此一来,便能有效解决手术需求几何级数暴增之后带来的外科手术医生供不应求的难题,整体的手术费用降到三万块钱的目标也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望,而是真正可以实现落地,实现绝大多数人都能承担得起的手术费用目标。

  此刻,萧宇构建的全息模型智能手术台,其整体外观简洁和富有科技感,线条流畅,主体结构由坚固的复合材料材质构成,表面经过特殊处理,呈现出关乎且带有微妙反光的质感。

  手术台的形状类似于一个大型的平躺着的胶囊,中间部分略微隆起,两端则是逐渐收窄,视觉上的未来科幻感十足。

  此外,这个手术台周围布满了各种精密的仪器和显示屏,全息科技还没有在地球这边搞出来,自然是配置显示屏。

  这些仪器设备造型各异,有的是大小不一、功能不同的机械臂手术机器人,有的则是复杂的传感器阵列。

  显示屏则是以十分简洁的几何形状呈现,或矩形、或圆形,上面会显示各种数据和图像,为手术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

  除此之外,手术台的边缘还设置有一些透明的防护罩,可以在手术过程中防止血液、体液等飞溅,同时也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

  作为智能手术台,毫无疑问是具备高度的智能自动化功能,可以完全自主的完成从麻醉、切开、取出、移植、缝合等一系列复杂的手术操作。

  期间也需要一名医护人员的参与,在部分场景里,手术机器人无法根据患者术中的生理变化做出实时判断,需要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决策做一些调整。

  但只需要一个人就行了,而不是现在的外科手术那样需要一群人,而且只需要懂医疗知识的医护人员即可,还不需要亲自上阵,培养这样的人才,难度也是大大降低,甚至护士都可以承担其职能。

  医护人员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简单的语音指令或触摸操作,就能让手术台开始自动执行对应的手术程序,精准的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操作,不再需要人工干预。

  手术台配备了先进的定位系统和高精度的切割工具,定位系统能够精确地锁定患体的位置,误差范围极小,确保手术的精准性。切割工具则能够在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的情况下,快速而准确地切开皮肤、肌肉等组织。

  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台上的各种仪器会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并将数据实时传输到显示屏上。

  同时,手术台还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根据监测到的数据自动调整手术参数,如麻醉深度、切割力度等,辅助旁边负责监测的医护人员更好的判断和决策,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完成后手术之后,手术台还具备一定的术后恢复辅助功能,会自动为伤口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感染,还会根据伤口的情况,调整合适的缝合方式和力度,促进伤口愈合。

  智能交互也是这个手术台的核心技术亮点,手术台支持语音控制功能,患者或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简单的语音指令来操作手术台的各种操作。

  如启动手术程序、调整手术参数等,这种交互方式不但方便快捷高效,还能在手术过程中减少人为操作的干扰,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除了语音交互之外,萧宇搞的这个手术台还配备了触摸屏操作界面,显示着各种功能选项和参数设置,可以通过触摸屏来选择手术模式,输入患者信息、调整手术参数等。

  界面UI设计简洁直观,易于操作,甚至做到了即便是非专业医护人士也能快速上手。

  显然,萧宇搞这个智能手术台的最大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对专业医护人士的依赖,因为这样的人才培养成本高,尤其是时间成本太高。

  所以必须要让智能手术台变得简单易上手,即便是一位普通的护士小姐姐,也能迅速上手,会使用这个手术台对患者启动手术流程。

  唯有如此,才能解决以后单器官克隆技术推出来后,移植手术价格降到三五万块钱之时,所伴随着几何级数暴增的手术需求规模。

  ……

第172章 【将外科手术医生从手术台上解放出来】

  这个智能手术台还能够与外部的医疗设备和信息系统进行连接,列如,它可以将手术过程中的数据实时传输到医院的医疗信息系统当中,便于医生随时查看和分析。

  它还可以跟远程医疗设备进行连接,实现远程手术指导和会诊,让专家能够在千里之外为患者提供手术指导支持。

  作为能够全方位替代人类主刀医生的医疗设备,它的安全保障自然也是重点。

  智能手术台具备紧急停止机制,萧宇给这个手术台设置了紧急停止按钮,一旦出现任何异常情况,比如患者生命体征出现严重异常、手术器械出现故障等,医护人员或患者可以立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手术台将立刻停止所有操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除此之外,还有多重安全检测功能,在进行手术之前,手术台会进行多重安全检测,包括对手术机械的完整性、消毒情况、功能状态等进行检索检查,以及对患者的生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手术在安全条件下进行。

  如果检测到任何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情况,智能手术台会自动禁止启动手术程序。

  手术台还具备一定的防护措施,比如在手术的过程当中,它能够自动升起防护罩,将手术区域与外界环境进行隔离,防止外界的污染和干扰。

  同时,手术台还能够根据手术的需要,自动调整手术区域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为手术创造最佳的条件。

  ……

  却说此刻,萧宇看着眼前这个全息成像出来的手术台虚拟模型甚为满意,也不由得感慨道:“到底是领先地球几百年的蓝星先进科技,随便捣鼓一点稍加魔改就能在地球这边引发一个行业的革命性突破。”

  外科手术作为临床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这个智能医疗手术台的问世,地球这边的临床医学将会迎来一场极具轰动性的改变。

  萧宇双臂环抱在身前,一手托着下颌沉思着低语道:“手术台要是大规模量产,今后的外科手术医生就不用亲临一线主刀,更多的是参与指导和临床医学的理论研究……”

  让现在的那些主刀医生因此失业倒不至于,只是不再那么的不可替代。

  而且随着单体器官克隆技术的出现,实现临床应用之后,再把手术综合费用降至三五万元的水平,需要进行的手术量将会呈几何级数暴增。

  费用变得便宜了,普通人都能承担得起,做手术的市场需求量会因此暴增。

  单体器官克隆技术的加持使得供体器官不再稀缺,更换器官移植会成为普遍的解决方案,甚至一些惜命的人可能只是器官出了点小损伤就直接换,进一步使得手术的需求量增加。

  除此之外,肯定会导致人们更加“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敢于放纵了,毕竟大不了就动手术换一个克隆器官嘛,反正费用也承担得起,这毫无疑问又是会再次增加手术的需求量。

  也正因为如此,萧宇才搞这个智能医疗手术台,如果没有这样的手术台,光是靠人类主刀医生是根本就不够用。

  不过对于能力一般的外科手术医生,虽不至于失业,但社会地位和话语权肯定会大幅被削弱,因为他们可以被替代了,说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是少数优秀的主刀医生依然是十分宝贵的临床医学人才,因为有些外科手术是需要人去创造的,包括许多创新理论,智能AI是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今后的趋势,优秀顶尖的医生将会更多的偏向学术层面做科学理论研究,接地气说白话一点,就是创造新的知识,然后提供给AI学习这些新的知识并予以应用。

  现在的蓝星世界,其临床医学领域就是这样的发展模式,给患者动手术根本就不需要人参与。

  ……

  翌日,灵镜科技总部。

  董事长办公室里,云舒进入了办公室,看到萧宇便说道:“找我什么事情?”

  坐在办公桌内的萧宇正好整理完了一份文件,旋即抬头跟美女助理互望了一眼,然后询问道:“公司的机器人与自动化装备部门现在有多少人手?”

  灵镜科技早期就是做精密零部件起家的供应商,早在公司借壳上市之前,其业务范围就逐步扩展到了半导体显示、新材料、微纳米光学器件、机器人与自动化装备等领域,是一家正儿八经的实体制造业公司,而且是中高端制造。

  公司早就涉猎了机器人与自动化装备,这也是萧宇推动智能医疗手术台的原因之一,而且现在就可以推进,不用像单器官克隆技术,还要等楚今梦以及她挖来一批生物学领域的专家来组建团队。

  搞单器官克隆技术对于灵镜科技来说是大跨界,萧宇直接搞不太合时宜,所以需要楚今梦及其一个专业的生物工程领域的技术团队。

  但搞智能医疗手术台不用这么麻烦,因为这是医疗器械,是属于机械设备领域的范畴,手术台也可以换个名字叫智能手术机器人,而灵镜科技早就在搞机器人与自动化装备。

  现在公司又在AI领域大放异彩,在全球范围内也是一骑绝尘的状态,搞智能医疗手术台就等于是“AI+医疗器械”的技术整合。

  听到萧宇的询问,楚今梦估摸着回答:“这个部门的员工不是很多,应该只有300多人左右。”

  机器人与自动化装备部门,这一块业务在灵镜科技公司内部长期以来都是一个边缘小业务,至今都没有赚到什么钱,反而在贴钱进去,始终都不是公司的核心业务部门。

  目前,灵镜科技公司的员工规模已经扩大到了1.2万人之多,并且还在保持扩招的状态,相对来说,这个部门才300多个人确实不多。

  萧宇点了点头,同时沉声说道:“人手是少了点儿,一会儿你去通知力资源部门,对该部门进行人手扩招,就扩到1000来号人左右吧,而且优先招聘具有医疗器械领域背景的人才,按这上面的要求展开招聘。”

  说到这里,萧宇把桌上的一份材料递给云舒。

  “医疗器械领域背景?”云舒接过材料并没有看,而是略微惊讶地望着萧宇:“又要跨界么?”

  萧宇旋即说道:“严格来讲也不算是跨界,咱们公司的一大核心竞争力就是人工智能,应该说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为临床医学领域赋能,开拓新的应用场景。”

  望着若有所思的云舒,萧宇微笑着补充道:“还是说人话吧,我就是想尝试搞手术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与医疗器械的结合,实现外科手术的智能化、无人化,目标是将外科手术医生从手术台上解放出来。”

  ……

第173章 【必然成为公司一大新的强劲业绩增长点】

  萧宇从办公桌里出来,到休息区沙发坐下,云舒拿着他刚刚给的文件也过来并在他旁边坐下。

  这时,萧宇偏头瞄了眼云舒又说道:“手术机器人也不算什么新概念,早在20实际80年代,腹腔镜的出现就开辟了微创手术的时代,微创外科也被评为改变人类生活的百大发明之一。”

  “到了当下的21世纪,为克服腹腔镜技术的不足,外科手术机器人就已经应运而生,并且逐渐成为了微创技术领域的主流,其发展和临床应用被认为是外科手术发展史的一场革命,预示着第三代外科手术时代的到来。”

  “而现在伴随着5G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手术机器人已经进化出了堪称‘千里眼’、‘隔空取物’的本领,医生操作平台和患者手术平台完全分离,医生在操作平台就可以远程操作,掌控手术过程,完成手术。”

  说到这里,萧宇停顿了一会儿,进而道:“尽管其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第三代外科手术时代我还是不太满意,我所设想的手术机器人要是搞出来了,直接能够快进到第五代外科手术时代。”

首节 上一节 90/1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双穿:从末世到巫师

下一篇:复活全人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