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五零巧媳妇 第31节
如今这房子没了主儿,就归在乡里了,你要是过去住,跟乡里说一声就行。
那老两口还有七八亩地,都是靠近河滩的好地,粮食出产不少。
我白天跟书记提起过,书记说了,你们娘三个要是落户在仙人桥村,就把那块地也分给你们种。”
“二妹,我把话都跟你说清楚了,你自己考虑。
一个是那地方离着咱太远,十多里地呢,有点儿啥事情我们照应不到。
二来就是那边才死了人,我怕你心里头膈应,也担心孩子们害怕。
要不然,你们还是在我这住着算了,那么远,你姐肯定不放心。”
说心里话,张文广是真的没看好石嘴子那边,他也是真心实意要留巧莲母子在张家。
不过巧莲听了张文广的话,却觉得很合心意。
她有系统傍身,吃喝不愁,两个孩子年纪又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肯定少不了做些好吃的给孩子们补补。
要是在村子里,离着别人家太近,做饭做菜的香气很容易被别人察觉到,露了马脚。
石嘴子那边就不一样了,离着村子挺远的,又没有几家住户,各家各户离着也有距离,这就避免了很多的麻烦,挺好。
至于说什么刚死了人之类,巧莲倒是不怕,她胆子大的很,以前都敢大晚上走乱葬岗呢,这点儿小事算得了什么?
“姐夫,我觉得挺好的,离着村子远也有远的好处,再说书记不是还答应分给我地么?
咱之前愁的不就是落户能不能分着地么?这下好了,有房子还有地,我领着俩孩子安心的住下来就行。
明年开春种了地,等着到秋天,好日子就来了,多好啊?”巧莲很是高兴。
“就这么定了吧,还得麻烦姐夫,跟书记说一声,看看要办什么手续,然后我写信回营匡子,把我们娘三个的户口起回来落户。”
巧莲已经下定了决心,要留在这边,她不打算回石家沟了。
张文广张了张嘴,却没说出什么话来,巧莲的态度很坚定,可见是下了决心。
这些天的相处也看出来了,媳妇这个二妹妹也是个有主意的人,既然下定了决心,别人怎么劝也是没用的。
“既然二妹妹这么说,那我也不好说别的了,那成,明天我就跟书记说,把事情定下来,房子收拾了住进去。”
张文广点点头,算是答应了巧莲的要求,这点儿事情对他来说轻而易举,不算麻烦。
“那就谢谢姐夫了,要是能尽快办好,我就领着孩子早点儿搬过去。”
今天陈家虽然没来,可巧莲心里没底,总觉得哥哥嫂子未必肯甘心,指不定还憋着什么坏呢。
还是尽早搬过去算了,离着陈家人远一点儿,也省的以后被黏上。
不是巧莲心里没亲人,亲戚之间正经的走动,巧莲并不反对。
可陈家太没数儿了,哪有他们这样腆着脸成天过来蹭吃蹭喝的?
为了避免以后闹僵,该防范的还是尽早防范,省的一家子骨肉闹起来,倒是让外人看了笑话。
张文广和巧莲说话,巧娟没插嘴,白天她劝妹妹一天了,也没劝动,知道妹妹这是铁了心要走,她也没办法。
“二妹,你们暂时先过去住着,要是往后乡里有闲下来的房子,你们再搬回来。
再不然,等着过两年你家日子过好了,就在这边批一块地盖房子,不能永远住在那么远的地方。”事情已经定局,巧娟只能往好的方向说。
“好,借大姐吉言,往后我肯定好好干活攒钱,争取早点儿回来盖房子。”巧莲闻言就笑了。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第二天张文广找了乡书记,跟书记说好之后,写了一份证明,石嘴子那边的房子就归巧莲住了。
当然,现在一切都是归国有,巧莲母子住可以,也可以翻盖维修,却不能买卖。
书记也挺痛快,当场就答应,连地一起给巧莲,只等着巧莲的户口迁过来就给办落户。
事情办妥,巧莲少了一份心思,于是借了纸笔写了两封信。
一封是给营匡子村姜书记的,麻烦他把娘三个的户口迁出来,邮寄到这边。
另一封是给钟书记的,陈家不同意立功,巧莲得跟钟书记说一声,免得人家还挂心。
“二妹妹,你还会写字?哎呀,你这字写的可真好啊,谁教给你的?”
张文广瞧见巧莲写信,而且字迹端庄清秀格外好看,惊讶不已的问道。
巧莲以前糊弄钟书记时,说是在娘家跟着哥哥们学的,可此时看见姐夫这么惊讶,巧莲忽然明白过来,大姐应该是不认字。
“以前爹还在的时候,教哥哥们读书认字,我和大姐也都跟着凑热闹过。
大姐对读书写字没什么兴趣,我倒是多少学了点儿。”巧莲记忆里模模糊糊多少还有些过去的影子。
“嫁到曲家之后,发现丈夫也是读书认字的,家里还留着几本书呢。
平常闲着没事的时候,我也翻翻看看,趁着公婆不注意,就在地上用树枝练着写,所以多少会写一些字。”巧莲很小心的编造了一番话,也算合情合理。
张文广果然没有疑心,“也是,孩子娘那大大咧咧的个性,哪是能安静下来读书认字的?
二妹妹,你读书识字,将来肯定有用处,平常没事了,多教教俩孩子,嘉康佳媛都聪明,多学点儿没坏处。”
第51章 搬到新家
石嘴子那头的房子背靠着大山,前面地势平坦开阔,有不小的院子,菜园子也挺大。
巧莲粗粗看了一眼,光是菜园子估计就有二亩地左右了。
菜园子前面,就是说好的那几亩地,再往前一些,就是河滩。
河对岸有一处石砬子,有点儿像鹰嘴,也有点儿想王八脑袋,所以有的人也管这地方叫王八脖子。
房子一般不算太好,三间木刻楞的房子,看样子好几年没维修了,外面糊着的黄泥有些脱落,好在里面还行,不透风。
屋顶苫着木瓦,也有些破旧了,房顶长着些草。屋子里跟其他人家差不多,东西屋两铺南炕,厨房和里屋没有间壁,只有一截土墙。
屋子里没什么摆设,光秃秃的,锅灶也没有了,只剩下黑洞洞的灶坑。
这也不难理解,原本住在这房子的老两口一死,屋子里的东西应该是被旁人趁着不注意给顺走了。
巧莲母子三个本就没什么行李,也不在乎屋子里没摆设,往后慢慢添置就是,眼下只要有个安身立命挡风遮雨的地方就好,其余的都不着急。
“地方简陋了点儿,等着我闲下来给你打两口箱子,再打几个柜子用。”
张文广可是个能人,会木匠手艺,家里用的箱子柜子都能做,反正就是做的稍微粗糙了点儿,比不上正经木匠做的好看,可自家用还是很不错的。
“咱家还有一口闲着的锅,我一起给你送来先用着,总得有个做饭的家什儿。
明天我再给你拉过来点儿粮食和菜,也不能让你全都买着吃,好歹先把开春前这几个月对付过去,以后再说。”
张文广这么说了,第二天也真就这么做的,跟弟弟张文星俩人,赶着马爬犁拉着巧莲娘三个过来。
车上还有一口大铁锅,五十斤小碴子,五十斤苞谷面儿,二十颗酸菜,十颗大白菜,十几个大萝卜,半口袋土豆。
另外还有些油盐酱醋等杂七杂八的东西,装了满满一爬犁,就这么送巧莲母子到了石嘴子。
“行了,二妹妹,锅给你安好了,炕烧着也不冒烟。这些粮食你先留着吃,要是不够了就跟我说,我再给你送来。
你们娘三个就安心住下,不管遇到什么事儿都别慌,谁要是敢欺负你们,记得回村子找我,有我在,保管不让旁人欺负你。”
张文广兄弟两个帮着巧莲把一切都安顿好了,又嘱咐了几句,这才放心离开。
“姐夫,我这刚安顿下来也没什么东西好招待你们的,等着过几天我缓过来,请姐夫姐姐,还有张二哥张二嫂过来,大家伙一起热闹热闹。”
巧莲追出去,朝着张家兄弟的背影喊道。
张文广摆摆手,“好,不着急,等你都安顿好了再说吧。
晚上一定记得把门插好了,这边离着山近,大冬天的山里没东西吃,就怕有野兽过来,千万当心。”
张文广又叮嘱了几句,这才赶着马爬犁走了。
目送张文广离开,巧莲这才回身进院子,随手将大门关好。
一回头,正好瞧见嘉康佳媛俩孩子,瞪着大眼睛看她呢。“你俩怎么不进屋啊?”
嘉康抬头看着母亲,“娘,这里就是咱们的新家了么?往后咱就不用住在大姨家了?”嘉康似乎有什么心事,又有些高兴的模样。
巧莲伸出手,一左一右牵着俩孩子往屋里走。
“是啊,这就是咱的家了,往后咱就住在这儿,大姨家只是得空了过去坐坐,不住在大姨家了。”
尽管房子不算多么豪华,可好赖也是自己家了,巧莲忽然觉得有了归属感,心一下子就安定下来。
“太好了,这样万祺哥哥他们就不会总骂我们了。
他们之前总说,我们是没人要的可怜虫,就靠着大姨家过日子呢。”
嘉康毕竟人小,藏不住心事,心里一高兴,就把之前听到的闲言碎语说了出来。
巧莲一愣,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万祺是二哥家的孩子,今年六岁,这么小的孩子哪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肯定是在家里听家人说了记在心里,然后见了嘉康就用这话来打击嘉康的。
巧莲叹口气,她真没想到哥哥嫂子会这么说,她才在姐姐家住了几天啊,这些人就看着眼红了,明里暗里的挤兑她。
好在如今她搬出来了,离着村子也远,往后不用再看哥哥嫂子的脸色,嘉康出去也不用听那些孩子说什么。
“嘉康,佳媛,如今咱们有了自家的房子,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以后的日子就靠咱们娘三个自己了。”
“你俩都是懂事的好孩子,往后要多帮着母亲。
咱们娘三个一定要把日子过好了,让那些看不起咱们的人都佩服咱,不敢再说咱们的坏话。好不好?”
巧莲蹲下来,跟两个孩子平视,对孩子们提出了要求。
“娘说的好,我们都听娘的话,往后我大了,家里的活我能帮着干,娘你放心吧。
我要快点儿长大,长成男子汉,保护娘和妹妹。”嘉康目光坚定的说道。
“娘,往后我一定多帮你干活,咱们家会过好的,我们都帮着娘。”佳媛也表态。
巧莲伸手,将两个孩子搂在了怀里,拍了拍俩孩子后背,“好,只要你们理解娘支持娘,咱家的日子一定能过好。
走,咱们进屋去,娘给你们做饭,明天娘去买点儿过日子用的家什。”巧莲站直了身子,一手扯着一个迈步进了屋子。
地上堆着张文广给送来的粮食菜蔬,巧莲看了一下,屋子里也没个地方安放,索性将粮食菜蔬全都搬到西屋炕上去。
眼下就一口锅安在了东边的灶坑,他们娘三个住在东屋,西屋闲着不烧火,正好放东西不错,等以后找人搭了架子,再重新安顿粮食算了。
巧莲一一把粮食菜蔬都安放好,每一样都整理妥当,然后转身出去,到院子里打了水。
院子里有口井,倒是不用大老远去河边打水,巧莲还是很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