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典藏华夏:我打造节目,对话古今

典藏华夏:我打造节目,对话古今 第524节

  “我就是开个玩笑嘛。”

  “粮食自带,大地为床,行走靠脚,要什么钱呢?”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不容易,想追梦想,做自己,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就不要找那么多借口,现在就去行动吧,不论你的梦想是什么¨ˇ。”

  “真是精彩绝伦的一生啊,我想徐霞客这一辈子真是没有白活,不像我们有些人,我们很多人都是碌碌无为平庸,过了一生根本没有几个人敢追逐梦想,这一次我想把这一期完完整整的录制下来,当自己为了梦想停止脚步的时候,就来看看这一期视频,鞭策自己,谢谢苏晨大大,这一期节目做得非常合适到位。”

  “大神级旅行家游,遍名山大川不枉此生。”

  “徐霞客很独特的一位,饱读诗书的圣人。”

  “我来给大家解读一下徐霞客的生平吧。”

  “徐家祖上是徐泾,跟唐伯虎,是莫逆之交,他们一起受科场舞弊污蔑,被终身除名,后来徐泾客死京城,所以徐家子弟此后不再以科举为业,徐家是当地大族,徐霞客不用打理生计,也没有衣食之忧,每到一处地方都可以跟当地绅士结交,所以徐霞客才有能力,周游全国。”

  “所以照你这么说的话,徐霞客应该是富二代旅行日记了。”

  与此同时。

  屏幕之中的画面终于开始了播放。

  而随着镜头的转移,一幕幕画面也出现在了所有人的目光之中。

  这一次苏晨并没有现身,反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在交代这一期主人公的故事。

  ……

  明代万历年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南直隶江阴县(今江苏省江阴市)的一所宅院里。

  一位妇人正在对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训话。

  “宏祖啊!好男儿是不是应当志在四方,要有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气魄?!”

  “是!”青年答道。

  “那好,为娘再问你,身为大丈夫,是否当为了各种原因成为笼中之鸡,厩中之马呢?!”

  “娘,我……”

  妇人打断了他的话,接着说道:“知子莫如娘,我知道你一直有出游九州的大志向,想去你就收拾收拾放心去吧!

  我在家不愁吃喝的,你不用担心我。我自己也一直想见见世面,你就当代我体验好了!”

  他感动得声音发颤。

  “谢母亲理解支持!”

  这个青年正是徐家的少爷徐宏祖,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徐霞客”(别号)。

  谁也不曾料想,一代“游圣”,即将诞生。

  而这便是慈母手中线,游子头上冠。

  徐霞客出生于书香世家,他却无心靠读书求取功名,从小最爱的书是《山海经》、《水经注》。

  父亲倒也开明,不考就不考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而且上古就有大禹等先贤建功业于山水之间。谁说行万里路,成一家之言,不是正道呢!

  有了父亲的支持,徐霞客开始在山水之间放飞。

  一天天长大的他,很快就不再满足于在周边登山涉水了。

  世界那么大,他决心去看看。

  1604年,他17岁。

  父亲意外离世,留下母子俩。

  他悲伤地度过了三年守孝期,却不再忍心抛下母亲独自出门寻梦了。

  母亲王孺人,性格爽朗开明,一向有着一股超脱时代的心境。

  为了鼓励孩子不放弃梦想,母亲发了硬话。

  徐霞客的内心重新充满了能量。

  他在家关了一整天,列了一个行程计划单。为了让母亲安心,他主动估算好了行程所需时间,预计好了回家的日子。

  1607年,徐霞客从家乡胜水桥出发,开始第一次远游,浏览了惠山“天下第二泉”、听松坊和寄畅园,并泛舟太湖,登眺东、西洞庭山。

  长亭送别,风有些微凉。

  “儿啊,为娘有件礼物要送给你。”

  徐母小心翼翼地捧出了一顶精致的冠帽,又温柔地笑着给徐霞客亲手戴上,顺手帮他理了理被风吹凌乱的头发,就像小时候那样。

  “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太着急赶路,晚点回也没事的,家里不用你担心!”

  徐霞客仿佛看到了油灯下,母亲正亲手一针一线地,连夜为他缝制远游冠的情景。难怪母亲眼睛里有点血丝。

  “慈母手中线,游子头上冠,

  临行三叮嘱,勿恐迟迟归。”

  徐霞客深深地向母亲鞠了一躬,留下了一个充满期待又有些不舍的背影。

  风中,母亲伫立了很久,千言万语堵在心头,化作了一颗清泪。

  回到家里,母亲却努力调整情绪,让自己忙碌起来,不再把时间花在思念上。

  她要织更多的布,更好的布。

  她清楚,只有这样,她才能给儿子更多实际的帮助。

  徐母织的布柔如蝉翼,被称为徐家布,在市场上能卖到丝绢一样的价格。

  她种的豆子也长势颇好。

  可是依然有人指指点点:“哎呀,还书香世家呢,难道不晓得“父母在,不远游”的道理吗?真是养了个不务正业还不懂得孝顺和礼数的娃!”

  “你们别忘了,孔子的原话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我的儿子出门前考虑得很周到了。而且他有志于成为郦道元那样的地理大家,我相信他会有大成就的!”

  智慧的父母善于用“¨〃望远镜”去看孩子的成长,而不是只晓得用一个“放大镜”看孩子的现在。

  无疑,徐霞客的起步离不开母亲的大格局。

  徐霞客步履不停,少则数日,多则两三月,但是他也遵守承诺,每次都如期而归。

  徐母不仅从物质上给儿子提供给了保障,更是从精神上欣赏、并支持着自己儿子的爱好和志向。

  每次徐霞客一回家,她都会带着媳妇、孙子围坐一起,让徐霞客把一路的见闻讲给她听。一家子都以此为乐。

  一天,徐霞客风尘仆仆地回到家,神秘地拿出一包东西敬献给母亲。

  “这回又是哪里采得的仙果呀?”

  “这回绝对惊喜,您打开看看就知道了。”

  徐霞客笑道。

  王夫人小心翼翼的打开包裹,竟然是厚厚的一沓笔记。

  “游天台山日记”、“游雁宕山日记”……

  母亲一字一句地读到“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

  “一转山腋,两壁峭立亘天,危峰乱叠,如削如攒,如骈如笋,如挺芝,如笔之卓,如幞之欹·····”

  “返榔梅,循夜来路,下天梯。则石崖三面为围,上覆下嵌,绝似行廊。循崖而行,泉飞落其外,为珠帘水·····”

  妙啊妙啊!果然是读过万卷书的人,经你妙笔一写,我就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了!

  徐霞客拿出了说书人的姿态,为母亲继续读下去。

  其实当时的游历并非如今的闲散旅游,没有人负责景区开发,亦交通不便。

  偏偏徐霞客还不喜走大道,要迂回探险。

  风餐露宿都算是小事,时不时还会遭遇毒蛇猛(了诺的)兽,荆棘绝壁、强盗土匪·····

  一个春季去黄山竟然还遇到了大雪封山,但是即使用铁仗凿冰的方式他也没放弃攀登。

  每每讲到令他“舌挢(jiao)汗骇”的地方,母亲是又惊又心疼又兴奋,边听边为他“煮蒲烹茗”。

  “我的儿真是了不起啊!”

  母亲和家人们的认可让他看到了一个有胆识有成就的自己,这让他蓄积了更多前进的动力。

  因此,即使白天爬山涉水,本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可是晚上再累,徐霞客也会坚持写游记。

  每每想到母亲和家人们沉浸在自己所写游记中的样子,他就又有了动力。

  古代没有中性笔,笔墨纸砚用起来,功夫要做全套。

  一次在洞穴里,就着微弱的火把光,好不容易写了一半又不小心沾了水,字都晕开了,他心疼地扼腕长叹,只能重来永。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写的游记因为科学价值与文学价值双优,一时间很多文化人也都向他靠拢,和他结为了挚友,支持着他继续前行。

  可惜在1617年妻子许氏病亡,留下幼子徐屺与母亲相伴。

  为了不让徐霞客有后顾之忧,母亲又多了一项工作,就是用心地帮助徐霞客教养儿子。

  现代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有回应,就有了光”。

  一直以来,徐霞客的母亲一直都在反馈他对于儿子的认可支持,而这都化作了徐霞客克服困难的动力。

  她教会我们,当父母的,要善于给子女的成长注入更多的亮光。.

326: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与此同时。画面仍在继续。

  天启四年(1624年),徐霞客的母亲已有80高龄了。

  对于出游,徐霞客有了一丝迟疑。

  一日,母亲把徐霞客叫过去,开口说道:

  “我虽然年岁已高,但是饭量还很好,身体也很结实。我想去附近的地方玩一玩,你愿意陪我去吗?”

  徐霞客听了很是吃惊,但是欣然答应。

  他们一起来到了宜兴(今江苏宜兴宜城)游览著名的善卷洞和张公洞。

首节 上一节 524/5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神级建造大师

下一篇:我!奥特曼里的假面骑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