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掌握八奇技的我才不是什么混血种

掌握八奇技的我才不是什么混血种 第254节

他的惨死,对孔子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而且,谁也无法确定,子路到底是死于混战之中,还是死于龙族之手。

我收起信件,不悲不喜,只是哀叹孔丘一生的坎坷。

纵然总有世上独一无二的天资,在文武两方面都抵达了人族的巅峰,但那又如何?

他所经历的也并非是常人能够承受的苦难。

仁义二字,害了他太多太多。

哀公十六年春,葛天回来了。

跟他一起回来的,是两个出乎意料的消息。

第一个消息,孔丘死了。

那个身体壮得像头牛,一拳能够打死老虎,扛着十米高的城门乱跑的孔丘……

病死了……

一个天生的修行之人……

他怎么会病死呢?

我的第一反应是不信,但是葛天告诉我,他是亲眼看着老师的尸身入土的,必然不会错。

他比任何人都想要那具尸身是错的。

但他确实是孔丘。

周围的弟子门也看的清楚。

孔丘下墓的时候,已经完全没有平日里那种壮硕的模样,而是枯藁的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老头,连身高都缩水了。

而这一切,发生在七天的时间里。

众弟子门亲眼看着那个曾经高大的身躯逐渐瘦成一根枯草,然后永远闭上了眼睛。

天知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

悲伤?

好像有一点,但不明显。

痛苦?

说实话,还到不了那种程度。

惋惜?

是对孔子?还是对孔子的才华?

我不清楚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只知道一个可以和我坐谈天南海北的朋友离开了我,我应该伤心,但哭不出来。….

孔丘的一生都在为了理想而奔波。

他出生时,正值周王室衰微,天下纷争,礼崩乐坏。

即便是我担任守藏室史,也不敢轻易参与大世之争。

但是孔丘敢。

他推行了自己的主张,四处讲学授徒,周游列国,颠沛流离。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惶惶然如丧家之犬。”

好笑的是,没有人能够战胜这条“丧家之犬”,所以大家都更喜欢称呼他为“赖皮犬”。

这条赖皮犬奔波忙碌了一生,到了晚年,又接连遭受丧偶丧子丧徒的沉重打击。

现实与理想也越发背离。

在生命的最后,他是如何面对死亡的呢?

坦然吗?

恐惧吗?

后悔吗?

有什么遗憾吗?

但生死是万物不变的规律,不会因为他如何对待而改变。

这是生命的道。

而我,好像距离“道”越来越近了。

葛天只是回来送信的,因为孔丘门下的弟子都要为孔丘守丧三年,他还赶着回去。

我想要留他住一晚,他却摆手拒绝了。

于是我帮他把他的书都收了起来。

他没有推辞,一边收拾着自己的东西,一边讲起第二件事情来。

“我感炁了。”

我手上动作停了下来,看向他。

葛天点了点头,非常确信的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我感炁了。”

我问他:“什么时候?”

葛天回答:“老师走的时候。”

和我当初一样。

难道强烈的情绪真的是感炁的办法吗?

但是这乱世之中,死人无数,为何没有听说过这世上有其他人感炁的?

就算不知感炁是何物,也总会有一些开悟的情况出现吧。

但实际上是,什么都没有。

我问葛天:“你是如何感炁的,有没有看到一个大火球?”

葛天摇了摇头:“没有什么火球。”

我这才知道,葛天的感炁和我的感炁有很大的不同。

他在得知孔丘去世的消息后,情绪确实很激动,但并没有感炁,只是感觉心口有一股郁结之气不得发泄。

无处宣泄的他只能寄情于修炼。

他本身无法感炁,但是这些年下来,他一直都在按照引炁法和经脉图修行,虽然他不知道身体中的情况,也感知不到炁的运行,但这不妨碍他的经脉在一次又一次行炁中越发壮大。

而他,也慢慢将行炁线路背了下来。

没有感炁,感知不到炁,却控制着引炁法让炁运行经脉,那就相当于闭着眼走夜路。

但他偏偏坚持下来了。

而且,练得还挺好。

这么多年下来,他的经脉粗壮程度已经远远超过我了,甚至可以和孔丘相比。

但他依旧没有感炁。

直到那一天。

他心中郁结之气难消,于是控制着感知不到的炁直直冲向了气海穴。

然后的事情就非常简单了,伴随着心中郁结之气的消失,气海被冲破,丹田豁然开朗,炁感自生。….

他终于“看”到了自己日夜修行的东西。

那五光十色的炁,他闭着眼也能感知到了。

他感炁了。

“师傅,或许你错了,并非是只能先感炁再练炁,而是要先练炁有成,然后炁感自生。”

葛天临走前对我说。

我目送葛天离开,看到他的身形不知何时高大了许多,也没有往日的句偻了,大步流星迈向远方。

一如当初的孔丘一样。

我错了吗?

那我当初的感炁又是怎么回事呢?

还有那个出现在我和尹喜面前的火球……

如果是幻像的话,未免也太巧合了点。

我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那是孔丘当初从我这里取走的东西。

引炁法,行炁法,经脉图,练炁心得。

一如我当初送给孔丘时一样,有有些不同。

我随手取出那本引炁法,发现上面除了我的笔迹以外,还密密麻麻写了很多东西。

这些文字出自一人之手,基本每一页上都有。

这些文字有的在分析引炁法其中某一句的作用,有的在写自己的感悟,还有的部分是对引炁法的改动。

其想法之精妙,文字之深奥,这世上大抵也只有一个人能够有这种程度的感悟。

孔丘。

我有随手翻开其他三本,无一例外,被写满了各种文字。

我看着这几本书,恍忽中看到了孔丘挑灯夜读时的景象。

孔丘啊,此等贤良,可称圣人矣。

我刚打算把布包收起来,却发现在《练炁心得》的书页中夹着两张颜色不一的细帛。

抽出一看,竟然是一封信。

帛乃珍贵之物,我们平时书信皆是用竹简书就,丝帛用于写书已是铺张浪费,孔丘居然拿来写信?

我抱着疑惑,展开了这封珍贵的帛信。

首节 上一节 254/43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霍格沃兹:开局融合凤凰血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