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将夜:吾为当世仙

将夜:吾为当世仙 第66节

  金帐王庭的骑兵,气势汹汹的在运粮车队周遭虎视眈眈,金帐王庭的官吏们,满是开怀的看着,这将近百辆辆车。

  金帐王庭掌控粮草民数户官下属的左司槽,笑着说道:“这位大人,粮食送到此地就可以了,接下来粮食下发之事,就由下官代劳即可,各位大人们,舟车劳顿至此,应早做休息才是。”

  荒人难下,直接打崩了他们的一支骑军,粮草也丢失了许多,可汗也只好,哭一哭下面的贱民了,哭一哭贱民,多收点人头钱。

  等打退了那荒人,那些贱民的日子,可是会越来越有点甜啊!

  吃苦思甜嘛!

  真要是让这些贱民,过上了跟他们一样的日子,那谁去给他们放牧,谁去给他们打草谷啊!

  燕国骑卒脸上满怒火,金帐王庭去往他们燕国边境打草谷,却还要燕国出粮草,安金帐王庭之心,实在是可恨。

  陈玄翻身下马,看着这衣着精致的金帐官吏,淡淡一笑带着些许嘲讽,说道:“我是押粮官,今已到了金帐牧民受灾之处,岂可不见一眼,受灾真实与否。”

  “莫非金帐王庭,受灾是假,骗取联军粮草是真?”

  这是燕国的粮草,他并不关心,这些粮草的去留,只是他不信,这金帐王庭官吏,所言的这些话。

  金帐官吏所言,一百句里面,能有一句是真的,那就算是金帐的蛮子,良心没有完全喂了狗。

  那金帐王庭左司槽,走到了陈玄近前,小声的说道:“这位大人,前面三五里就是那些贱民所居之地了,非是下官不愿让大人前往。”

  “实在是那些贱民污秽不堪,恐脏了诸位大人的眼,扰了诸位大人的心情啊!”

  这些中原诸国的人,去看了又能如何呢?

  又不是他们金帐王庭的大人们,难道这些中原诸国的人,还能为了那些贱民,主持公道不成,在这茫茫荒原上,除了神殿之外,他们金帐就是公道。

  神殿裁决司的神官,那是真的让人感到畏惧,在之前的岁月中,光明殿的神官,更让人感到畏惧,因为光明殿的神官,最喜欢多管闲事。

  他的前几任,都是光明殿的神官,直接烧成了灰烬,王庭那边连个屁都不敢放。

  陈玄看着那巍巍青天,说道:“那是我的事情,这些粮草交接于你,这桩子差事,就算了却了,至于如何写如何记,那是金帐的事情。”

  “只是祸福无门,唯人自招!”

  他看到了满目的荒唐事,看到了那金帐王庭内,饮酒做了的达官贵人。

  苍茫荒原上,来往的商旅,皆要向他们交钱,不交钱就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一个字‘死’!

  有了陈玄这个押粮官的令,

  燕国的军卒们,方才将这些辆车交给了,前来接受的金帐王庭派来赶车的牧民。

  天已入冬,这些赶车的牧民身上,仍旧是穿着一层单衣,他们的身躯蜷缩的很低,与周围的众人格格不入。

  哪怕是燕国来的挑夫子,在看到这些牧民的时候,也是停直了腰杆子,原来他们还不是最苦。

  可他们在燕国,却已经是真的快要活不下去了,永不加税不假,但是那些摊派,哪一项不必正税多呢?

  接过了粮车的金帐王庭左司槽,吆喝着那些牧民,在性出了半里地后,调转了个方向,在金帐骑兵的护送下,往另外的方向而去。

  燕军校尉见此情形,除了几声冷哼,连个屁都不敢放。

  酌之华眉头紧皱的说道:“金帐王庭受灾的牧民在北,他们却偏偏要往南而去。”

  生于大河国,长于大河国的她,虽也算是经历了不少世事,可像今日这般,弃灾民于不顾,将那微薄粮草,抢走的官府,她感到很是惊骇。

  陈玄看着那上百辆,逐渐消失在视野中的粮车,说道:“所以,金帐皆蛮夷也!”

  “可人世间的荒唐事,哪里又有什么分别呢?区别在于金帐自上而下,皆是满意也,中原诸国,虽有人心想行此蛮夷事,却奈何有人压着。”

  “虽不会直接抢走,但克扣盘剥,也是少不了。”

  “赈灾的粮草,不是为了让灾民活下去,而是让灾民,死不掉啊!”

  墨池苑诸弟子,陷入了沉默,她们在思考着陈玄,所叙说的这一段话。

  大河国地处南方,有数条大河,贯通国内,且河流温顺,少见河怒生出灾祸。

  于官府而言,她们更多见到的是,那些被神殿神官们,直接烧掉的与魔宗勾结的余孽。

  南晋谢承运对此不以为然,这人世间诸国,又有哪里是不一样的呢?

  依照陈玄所言,这人世间的百姓,就该起来振臂一呼,喊着荧惑高才是。

  可怎见得,那些贫贱之人,骤然登上高位,不会对下面的百姓,行以更狠毒的压榨呢?

  最懂得压榨之人,非是他们这些高门,而是那些被压榨的低贱之人。

  南晋门阀林立,给门阀当佃户,不必给官府当顺民强吗?

  于南晋除了剑阁弟子之外,也就是门阀佃户,过得最为舒坦,南晋的赋税何其重也。

  若非见惯了南晋蹉跎,他也不会弃官,远赴唐国求学于书院。

  可大唐、南晋又有何异同呢?

  陈玄叹息道:“终究是来了此地,我想去看看,不知可有人,与我同行?”

  莫山山点头道:“愿与陈先生同行!”

  而后两人联袂,往那片金帐牧民受灾的居住地走去。

  谢承运看了眼阳关钟大俊后,也是远远的跟在后面,也是要去看看。

  书院诸生、墨池苑诸弟子,也是相随而去。

  唯有燕军校尉,骑在马背上,笑着说道:“老九,你说这些人啊!”

  “是不是闲的没事干,非得去看那些个,死的不能再死的人。”

  身为燕军校尉,早年间也在草原上,跟这些蛮子,干过不少架,也有不少金帐的牧民,为了一口肉汤,直接卖了金帐的王公。

  那位陈先生,的确是道门的真修,可道门真修,不该来着人世间啊!

第95章 史书上的寥寥数笔!

  书院诸生、墨池苑诸弟子,行走在荒原上,打算去看一看,牧民的灾祸。

  天灾,难以伤人,唯有人祸,方才是真伤人。

  所以不应是‘天灾人祸’,应是‘人祸天灾’才对,只是驭民者为天,才有天灾人祸,之意真解也。

  残阳如血,近黄昏!

  远远的望去,荒原上的秃鹫,驱赶着苍鹰,发出了令人厌恶的吵嚷声。

  这一声声的吵嚷,乱了诸人的那颗,平静的心灵。

  狼群兴奋的嚎叫,声声入耳,那是饥饿了多日的狼群,在享受一场饕餮盛宴时,发出的讯号。

  淡淡的血腥味儿,萦绕在这方寸之地,空空如也的木栅栏,支离破碎的帐篷。

  出现在了众人的眼中,这应当是史书上的记载才对。

  可当史书上的记载,出现在众人眼前之时,谁又能不为之悲痛呢?

  非是为其人悲,而是为其事悲,众人的到来,未能驱散那些狼群。

  成群结队的秃鹫,亦在空中盘旋,天上的苍鹰不见了踪影,有的只是一副,本该出现在史记中的画卷。

  “天大寒,岁大饥!”

  “民,皆易子,相食,状如兽焉!”

  史书上的寥寥数笔,春秋笔法遮掩下,看不出什么来,可当真正见到了,这惨绝人寰的一幕,何人不为之动容。

  陈玄亦是双眸微红,他挡住了莫山山视线的右手,被莫山山强行摁了下去。

  莫山山落泪道:“为何金帐王庭,不救这灾民?”

  灾祸生,官府赈灾,不该是人之常情吗?

  陈玄长叹一声,说道:“天灾人祸,牧民手中无剑,亦于金帐王公,无利。”

  “自,不当相救!”

  “这就是在吃人,于金帐而言,牧民不过是工具,乱时让其死,平时压榨,使其无反抗之心。”

  “这人世间,满目的荒唐事啊!”

  “山主,人世间皆炼狱,世事悲凉,你我皆是狱中人,求一个平安而已,岁岁平安人长寿。”

  二十五载沉浮,虽见惯了不平事,可史书上的寥寥数笔,现于眼前时,仍旧是难以平静,再难以平静。

  书院诸生们,哪怕是出身将门的那几位,亦是翻身下马,呕吐不止。

  在这苍茫荒原上,虽然也行了诸般杀伐,可亲眼见到这,易子相食后的死状,秃鹫狼群的饱餐,却也感到胃中,难以忍受。

  谢承运直接将,早上吃的朝食,尽数吐了出来,他气喘吁吁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切。

  史书上那寥寥数笔的文字,放在此处竟有如此之重,那南晋嘉圣年间,那场席卷了,七州十二府的大灾,该是何等的情形呢?

  “南晋嘉圣年七年,七州十二府,大疫、大饥,民皆易子而食,燃骨为炊。”

  一行人呕吐着,哭泣着。

  年岁最小的王颖,更是嚎啕大哭不止,在着死去的牧民身上,王颖仿佛是看到了,当年逃荒的亲人

  ,谁言唐国州郡,皆是风调雨顺呢?

  书院的读书人,怎知道那州郡,乡间的白骨盈野呢?

  这些人中唯有宁缺最是平静,宁缺甚至有些难以理解,这些人为何会做出如此姿态。

  这般惨烈的情景,他早已见过不少,更何况死的还是这些蛮子的牧民。

  现在应该做的不是应该上前补刀吗?这些人头,皆是赤裸裸的军功。

  那处低矮的山坡上!

  莫山山以不定式结印,施了一道火符,即使是念力耗尽,也是在所不惜。

  莹莹的火意,出现在了那上千具尸首的方寸间,无有精壮,皆是老弱妇孺。

  拿到火符缓缓的出现在了空中,丝丝火光的出现,惊扰了正在饱餐的狼群。

  狼群们在狼王的带领下,朝着相反的方向,堕落狂奔而去。

  盘旋的秃鹫,犀利的小眼睛,死死的盯着,地面上的肥美晚餐。

  可却不敢越过雷池半步,在饱餐一顿,与生死之间,他们选择生死。

  于是,秃鹫的吵闹声,更加的令人厌恶了。

首节 上一节 66/1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英雄?那必须是我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