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全球试炼,开局水浒我选黄裳

全球试炼,开局水浒我选黄裳 第123节

  “这茶怎么喝的?”

  苏墨看了看鼾声如雷的三人众,淡淡一笑:“姑娘适才说要折个价给我,到不知在下能否出得起。”

  “我虽然缺钱,但倒也不必靠卖茶赚钱。”

  女子摇了摇头:“公子回答我几个问题,若小女子满意了的话,便可品茶。”

  “刚刚武大郎,若是要喝茶的话,怎么办?”

  苏墨笑了笑,问道。

  “他喝茶的话,只要回答我一个问题。不过,我觉得他应该答不出。”

  “当然,答不出,对他也是好事。”

  女子淡淡道:“万一他答出来,喝下了这杯茶,可能就死了。”

  “哦?”

  “福缘不足,难品造化之妙。”

  女子浅笑道。

  “你问问题吧。”

  苏墨又沉默了几秒钟,看着仿佛白开水一般的茶壶,点头道。

  他不觉得对方这么费尽心思,就是为了给自己下毒。

  机缘的概率超过70%.

  可以一试。

  “小女子近日心中有些疑惑,欲求方家指点。”

  女子坐直了身体,盈盈一笑:“素闻黄解元绝世词才,想必不至让小女子失望。”

  “有何疑惑?”

  “敢问黄解元,何为词?”

  “……这算是一个问题?”

  苏墨怔了怔,疑惑道。

  这妹子如果跟自己论武。

  或者,自称是王语嫣,边上是逍遥子。

  要跟自己算一算,私自练逍遥派武功的账。

  苏墨都觉得是正常合理的展开。

  但,上手直接问词。

  把他整的有些不会了。

  “论道而已,不要这么认真。”

  女子也怔了怔,轻轻吐了吐舌头,有些不好意思。

  似乎,她也没想清楚,要问几个问题。

  “词,称为曲词、近体乐府、长短句、乐章、琴趣都可以,见词知意,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苏墨想了想,回答了这个不算问题的问题。

  “公子觉得,词的本质,应该是歌而非诗?”

  女子眼睛一亮,问道。

  “应该是更偏向于歌。”

  “昔日名家,如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等人,学究天人,作一小歌词,本该如酌蠡水于大海。”

  “然,尔等所书,与其为词,不如说是不可再行雕饰的诗而已,更不协音律,不知公子以为何解?”

  女子清冷的声音响起:“词之道,路又在何方?”

  这一刻,女子清雅的脸庞熠熠生辉,仿佛自有文气缭绕一般。

  “易安居士?”

  苏墨吐出一口浊气,问道。

  “嗯?不知公子如何认出小女子的。”

  女子的脸上露出一丝讶异,轻轻点了点头.

第九十四章 玩的这么大么?

  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很多。

  有班昭续汉书,有蔡文姬胡笳十八拍,有谢道韫林下风气,更有上官婉儿称量天下士。

  但,所谓“千古第一才女”,却是眼前这位温婉清丽,一幅大姐姐人设的女子。

  易安居士李清照!

  知名度应该也是第一的。

  毕竟,她的好几首词都在课本上,标注“朗读并背诵全文”,让广大学渣痛恨不已。

  即便是小学中学教育的漏网之鱼,也多多少少听过这名字。

  嗯,苏墨如今,确实也见过不少名人。

  但,这妹子也算是他唯一见过的,能以作者的身份,写入语文书的名字了。

  非作者的话,倒是还有个“武松打虎”……

  故事的主角,正在边上醉成一坨泥。

  想到这里,苏墨稍稍有些恍惚。

  “公子一首《青玉案·元夕》,寥寥数字,已得词中三味。故小女子斗胆与公子论道,还请公子切勿推脱。”

  李清照见苏墨一幅沉思的模样,似乎微微有些担心,出声道。

  “李大家觉得,诗词本身难容么?”

  苏墨笑了笑,问道。

  “当然!诗文仅分平仄,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根本便是不同的东西。”

  李清照轻哼一声,似乎有些怨气。

  她这个论题,其实还挺大的,算是一个时代的争驳。

  大概就是,词到底是以“唱”为主,还是以“文”为主。

  词这种东西,最早当然是唱的,是古乐府歌的衍化。

  早期的词,也是以旋律为主,将词文辅助旋律进行传唱。

  这里着重说一下柳永。

  他丰富了词牌内容,而且他通音乐。

  每一首词,都是为了能唱的好听,而写。

  所以宋词,某种意义上,是从他开始真正走向繁荣。

  有水井处,皆歌柳词。

  就是这种情况。

  但,到了北宋中后期苏东坡王安石这些大家,扎堆出现。

  比起柳永而言,这些人的音乐水平差得远。

  苏轼便另辟蹊径,以诗入词。

  某种程度上,这种写法,降低了词的写作难度。

  但同样,传唱难度也增大了。

  哪怕,流传非常广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也不入当时的韵律。

  让,一众歌女都深恶痛绝。

  至此,词和传唱开始分家。

  很多词,其实已经没法唱了。

  李清照对词的理解,也是强调协律,崇尚典雅。

  甚至,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极为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当世大家里,周邦彦本身也是懂音乐的,甚至规范了词曲的音律,跟她的观点其实比较吻合。

  但,这时候,苏墨这一首《青玉案·元夕》突然就传唱开了。

  虽然,这词还真的能唱……

  但,显然也走的是以文入道的路子。

  导致李清照极为警觉。

  生怕,又出了第二个苏轼。

  “原来李大家,担心这个。”

  苏墨看着李清照认真的样子,有些无语。

  应该在,几年之后,李清照这种不满到了极限。

  干脆,写了个《词论》,化身大喷子,将宋代的一众大家喷了遍。

  人送外号“李怼怼”。

  比如什么:柳永的词,虽然非常适合于音律,但词句却俗不可耐。

  什么:王安石、曾巩的文章有西汉古风,超凡脱俗,但,如果他们作词,只怕会“让人绝倒”。

  因为,这样的词,根本没法唱(也配叫词?)。

首节 上一节 123/9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御兽:宠兽过于内卷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