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影视编辑器

影视编辑器 第1353节

  “自然!力士在旁亲眼目睹,而且陛下临终之前大喊世家误朕。”高力士强忍着对苏宁的诅咒画圈圈,依旧是配合着最大获利者苏宁在这里演戏。

  接着苏宁却是转头看向一旁的贴身侍卫说道,“嗯,苏一,去把宋璟和姚崇两位相公喊来,然后让他们过来鉴定这份血诏的真伪。”

  “是!王爷。”

  当初唐玄宗李隆基仓皇逃离长安的时候,姚崇和宋璟这两个老狐狸却是以年纪大为由留下来了,并没有随着李隆基的大队人马离开长安。

  苏宁自然是明白这是因为这两个老帮菜不看好李隆基的益州之行,毕竟大唐朝廷的根基还是在关中和长安,离开了长安的大唐皇帝最后只能是砧板上的鱼肉。

  很快姚崇和宋璟两个老家伙就是来到了武威郡王府,并且也是注意到了站在一旁的太监高力士,然而他们的心里却是充满了各种诧异和震惊。

  只见苏宁把那份血诏让高力士转交给宋璟和姚崇两人,“两位相公,陛下的内侍高力士从马嵬坡逃了回来,并且带回了陛下的血诏和传国玉玺,传国玉玺已经被本王确定了真伪,就是这份陛下血诏有些让本王拿不定主意。”

  “什么?传国玉玺?血诏?难道陛下真的已经命丧叛军之手吗?”果然苏宁的解释让宋璟和姚崇两人震惊了起来,连忙就是慌乱的接过传国玉玺和血诏查看了起来。

  “是啊!高力士已经把陛下的尸首暂时安葬于马嵬坡,等到我们长安消灭了洛阳的叛军之后,然后再想办法迎回陛下的尸首安葬于皇陵。”

  然而姚崇和宋璟却是对唐玄宗李隆基的身后事不太关系,毕竟大唐的李氏皇族已经彻底的完蛋了,马嵬坡一战几乎被锦衣卫杀光了所有的嫡系皇子皇孙。

  “……”接着姚崇和宋璟两个老帮菜就是仔细的向血诏看去,可是越看越觉得这份诏书的不简单,抬头看向眼前的苏宁也是多少有了猜测,“王爷,这份血诏确实是陛下的笔迹,看来陛下还是最依仗于王爷你,不过……”

  “两位相公,不过什么?是不是感觉这份血诏有什么异常?”

  苏宁并不认为自己的计划能够瞒得了眼前的两个老狐狸,毕竟他们俩都是历经五朝的顶级文臣,这份血诏有了他们的认可才能是真的血诏。

  接着只见姚崇和宋璟先是对视了一眼,然后这才看向眼前的苏宁解释说道,当然话里话外更多的还是劝诫,“王爷,世家大族毕竟关乎于大唐天下的安危,所以想要按照陛下的遗诏做是不可能的,另外屠灭洛阳伪帝李令月的十族也太过于匪夷所思,要知道这就算是把李氏皇族全部算在了十族里面。”

  “哎!两位相公言之有理!但是陛下的遗诏也是不得不遵守,毕竟陛下临终的时候很透了伪帝李令月和世家大族,接下来本王就要率领长安守军出城和叛军决战,一定要把洛阳的这帮叛逆之徒给全部消灭。”

  “是!王爷。”

  “另外安西都护府的雇佣军很快就会到长安,接下来我们一定可以为陛下完成遗愿。”

  “……”看着眼前的苏宁并没有听从他们的劝诫,此时的姚崇和宋璟两人也都是苦笑了起来。

  接着姚崇和宋璟这两个老狐狸就是离开了武威郡王府,当然明天这里的牌匾就要更改成雍王府了,而且这里以后将会是长安城最重要的权力中心。

  走出武威郡王府的姚崇却是没有立刻离开,反而是和看向一旁的宋璟问了一句,“宋相公,你怎么看?”

  “哎!宋相公,老夫怎么看还有意义吗?”然而宋璟想到现在的局面却是有些感到意兴阑珊了起来。

  “是啊!世间万物的变化太让人捉摸不透了,大唐朝廷就这样被屠戮殆尽,接下来洛阳的那个女皇不见得有好下场。”

  接着一直若有所思的宋璟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姚相公,你说我们尽快组建新的朝廷,然后在皇室之中迎接回一位宗室子如何?”

  然而姚崇却是想也不想的拒绝了宋璟的提议,“哼!陛下一脉的皇子皇孙都被叛军屠戮殆尽,余下的又是和洛阳那位伪帝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另外陛下遗诏又是要求雍王灭了伪帝十族,这样一来整个天下可就没有什么李氏皇族了。”

  “呃?这可如何是好?另外雍王真的能抵挡城外叛军吗?”

  “问题应该不大!安西雇佣军很快就能回援长安,另外安西雇佣军可是雍王的嫡系部队,加上长安城内这十万守军,雍王绝对可以横扫洛阳的那些叛军。”

  “姚相公,老夫听说袭击马嵬坡的就是洛阳的锦衣卫和廖凯,可是最奇怪的是廖凯和二十万锦衣卫突然间消失了,就连洛阳那边的伪帝也是不知道这帮锦衣卫的去向。”

  一旁的宋璟却是突然阻止了姚崇的胡言乱语,毕竟这些话在长安和雍王府面前说太敏感了,“嘘!这些东西可不是我们能考虑的,等到天下稍微稳定了一些以后,老夫就准备向雍王递交辞呈了。”

  “哎……”

  今天晚上的长安注定了是大唐百姓的一个不眠夜,瞬息万变的情况让他们消耗光了脑细胞,也是没办法搞清楚其中的规律和内幕。

  ……

  等到姚崇和宋璟两个老狐狸离开了武威郡王府之后,王府书房里再次只剩下苏宁和高力士,而苏宁看向高力士的眼神也是充满了复杂。

  “高力士,以后的事情有没有想过?”

  “力士全凭王爷吩咐。”

  “以前本王身边从来没有过内侍服侍,因为感觉内侍就是对人性的摧残,既然陛下现在已经驾鹤西去了,以后你就跟在本王身边伺候如何?”

  “力士多谢王爷提携。”

  “嗯,力士你是一个聪明人,本王希望你能守住初心。”

  “是!王爷,力士必当铭记于心。”

  ……

  第二天一早,姚崇和宋璟依旧是打起精神的来到武威郡王府,发现这里的牌匾果然是已经更改为了雍王府。

  而武威古称凉州和雍州,他们认为大行皇帝册封苏宁为雍王非常合适,而且已经没有人比苏宁更合适做领导者了。

  只见姚崇和宋璟都是规规矩矩的向着苏宁行礼,“臣等叩见雍王王爷。”

  “免礼!宋相公,姚相公,本王已经决定要把陛下的血诏公布于众,并且会把朝廷的邸报进行了改革,每周都会在整个大唐进行印刷发行,这一次的陛下血诏就是本王的一个尝试。”

  “什么?邸报?”

  “没错!一份邸报的售价为一文钱,不再局限于朝廷官员间的传播,同时也会面向于大唐所有的百姓,当然也可以让雍王府获得一笔营收。”

  “王爷,普通的百姓看不懂吧?而且他们不见得会感兴趣吧?”

  “无妨!新的邸报有别于以前的邸报,不光有朝廷的政策和决策,还有一些百姓喜闻乐见的曲艺杂谈。”

  “这……”

  “回头让人把新的邸报送到两位相公的府上,到时候你们就能清楚的感受到新邸报的威力了。”

  “是!王爷。”

  “另外本王在率军反击叛军之前,先把我们王府的行政架构确立了。”

  宋璟和姚崇都是齐刷刷的看向眼前的苏宁问道,突然感觉到了苏宁和别人的不同之处,“王爷,不知道您是不是已经有了想法了?”

  “没错!以后我们雍王府依旧是采用六部制,不过要裁撤掉三省制,另外设立七人内阁制和王府秘书室,内阁成员被称为阁老或者相公,天下政事都是从地方报于六部,接着汇聚于内阁,内阁阁老们分别进行处理和写下各自的意见,然后交给王府秘书室汇总整理再呈于本王做最终决断。”

  “啊?内阁?秘书室?”此时的姚崇和宋璟都是听出来了这是多么恐怖的集权。

  “对!两位相公以为如何?”苏宁说完就是意味深长的盯着两个老狐狸问了一句。

  “呃?王爷,此计甚妙!正好适合王府现在的情况。”

  “嗯,既然两位相公都是赞成本王的决策,那两位就直接进入内阁做第一任阁老好了,以后等到消灭了洛阳叛军再慢慢的充实内阁。”

  “是!雍王殿下。”

  ……

第1369章 同仇敌忾

  长安城内的守军虽然一直都在龟缩不出,但是在苏宁的训练手段下,一个个变得都是实力超强。

  至于那个让他们失望透顶的皇帝,死不死都是对他们没有太大的影响,毕竟他们已经把忠诚和信仰交给了苏宁。

  随着苏宁一场简单的战前总动员,然后就是率领守军出城和叛军决战,一个个悍不畏死的把叛军杀得哭爹喊娘。

  此时长安城内的宋璟和姚崇都是第一时间拿到了新邸报,作为雍王府内阁目前为止唯二的阁老,他们俩确实是有这样的超人待遇。

  虽然大唐朝廷的行政组织都是随着李隆基逃离,并且全部命丧于长安西侧的马嵬坡,但是依旧是留下了一些不被李隆基重用的大量官员,如今正好可以充实于雍王府临时六部之内,而作为内阁阁老的宋璟和姚崇也是来到了雍王府办公。

  “姚相公,没想到雍王所说的邸报竟然是这样的排版,也没有想到他会把邸报印制的这么精美。”

  “宋相公,你忘记了雍王旗下的钱庄产业了?钱庄发行的钞票更加的精美,所以我猜测雍王就是想要利用遍布各地的钱庄发行邸报。”

  “没错!看来雍王确实是这样想的,另外你看头版头条上的血诏,竟然把血诏一比一的印制在了邸报上,再加上我们两个宰相的认可,血诏的可信度立刻就是被拉满了。”

  “哎!看来以前的我们都是忽略了这位雍王,万万想不到他才是那位隐藏大佬。”

  “……”

  当然宋璟和姚崇两人都是明白,最后悔的还是那个归西的李隆基,毕竟李隆基对苏宁的无视和忽略不光丢了性命,还丢下了他们李氏朝廷的万里江山。

  接着宋璟和姚崇仔仔细细的研究了一番邸报,然后就是知道这份邸报意味着什么,可能以后这个天下的舆论就不在文人墨客的手里了。

  此时的宋璟和姚崇两人都是无可奈何的苦笑着对视了一眼,然后就是开始处理起了不太繁多的政务,良好的心态也算是协助苏宁确定了政权架构。

  然而如今没有了皇帝和满朝勋贵的长安朝廷,宋璟和姚崇两人就像是镇山神石,那些没头苍蝇一样的官员们也都是进入了工作状态,紧接着就是让长安这边爆发出了远超想象的实力。

  ……

  历史上的姚崇和宋璟自然都是真正的王佐之才,李隆基的开元盛世根本离不开他们俩的付出,然而现在的他们却是都便宜了苏宁。

  唐朝历史上有“四大贤相”之说,前有房玄龄和杜如晦,后有姚崇和宋璟。

  前者是“贞观之治”的功臣,后者是“开元盛世”的元勋。

  不过,相对于“房杜”的一致美誉,“姚宋”则争议颇多。

  姚崇留下了为人诡诈、排除异己的诟病,宋璟留下了性情刚猛、卖直求名的把柄。

  一个盛世王朝的开创,少则十年八年,多则一两代人,而姚崇和宋璟担任宰相的时间,加起来也才七年(姚崇3年,宋璟4年)。

  这么短的时间,就能与“春蚕吐丝”二十年的房玄龄、“死而后已”的杜如晦齐名,姚崇、宋璟真是牛出了亚洲了。

  正常情况下,遇上这样的牛人,皇帝一定“敲骨榨髓”,将他们用到死为止,就像“房杜”。

  可是他们二人却在有生之年被罢黜了宰相,退休后姚崇又活了五年,宋璟更长,十七年。

  难道是唐玄宗李隆基真的有眼不识泰山吗?当然不是。

  元时空历史上为了请宋璟和姚崇他们出山,唐玄宗低调得像个求婚的小伙,全盘接受了对方开出来的条件,还一咬牙将旧邸的心腹功臣几乎全都赶出了京城。

  甚至苏宁一度怀疑自己被唐玄宗李隆基高高挂起,就是这位宋璟和姚崇两人提出来的条件,毕竟苏宁坐火箭一样的升迁速度可是让他们恐惧的。

  而一桩“美满姻缘”没有走向“花好月圆”自然是有原因存在,因为唐玄宗李隆基其实并不喜欢他们,一拍两散也是早晚的事,当然也离不开此时的丞相集权而不能久任的原因。

  历史上的姚崇排除异己,留下“为人诡诈”的诟病,在被唐玄李隆基宗任命为宰相之前,曾经两度拜相,又两度罢相。

  他第一次拜相是在武则天时期,后来因为反对张易之私建寺庙而遭到诋毁,被贬为灵州道行军大总管。

  他第二次拜相是在唐睿宗李旦时期,因为建议将太平公主贬到东都洛阳,结果遭到太平公主李令月的反噬,接着被贬为申州刺史。

  这两次经历很清晰地展现了一个“斗士”的硬汉子形象。

  但姚崇绝不是别人以为的那种“莽撞人”,出镇灵州前他暗中做了一个小动作,让我们看到了姚崇“以柔克刚”的本事。

  这件事就是竭力推荐张柬之出任宰相,并在第二年回京后又秘密参与了张柬之发动的“神龙政变”,直接扶持唐睿宗李旦再次登基为帝。

  姚崇在“神龙政变”中隐藏得很深,张柬之在前台奔波,他则利用相王府长史的身份,在后台穿针引线。

  这种角色虽然掩盖了功勋,其实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保。

  可见姚崇是一个刚柔并济的智者,既有强硬的阳面,又有诡诈的阴面。

  在被唐玄宗李隆基任命为宰相期间,姚崇将他的阴阳两面发挥到了极致,他一面大刀阔斧根除弊政,一面又是大耍阴谋排除异己,真可谓是两手抓两手硬。

  历史上的唐玄宗依靠旧邸九大心腹爱将,先后干掉了韦后和太平公主李令月,但这些勋臣在姚崇的打压下,大多数都被贬出了京城长安。

首节 上一节 1353/16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盗墓:开局小哥加我好友

下一篇:美漫:悟性逆天,开局创造宇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