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第138节

地面上到处是丢弃的土包,跑掉的鞋和少量的破烂兵器。

官兵的鼓手还在继续擂鼓,只是鼓声变得有气无力,充满惶惑之感。

甚至所有官兵的脚步都停滞了。

他们不知道是继续向前,还是停止,或是转身后撤。

中军大营内,岳飞双目也是熠熠生辉。

“原来昨日大当家已经胸有成竹。”

“提前考虑到敌人所有招数,然后再想办法破解。”

“自是要想办法保全百姓,然后还不能影响大局。”

“大当家真神人也!”

“捡拾土袋,继续前行!”

“填壕,推翻拒马,移开鹿角!”

官兵没迟疑多久。

八个节度使短暂商议后便是决定继续向前。

他们策马在阵前鼓励士气。

断粮之后,一切均在此一搏!

过万官兵捡拾丢弃的土袋,纷纷向前丢掷到长壕之中。

过万人的力量之下,正面留下的长壕很快被填平,更多的人向前涌来。

步骑夹杂,鼓声震耳,旌旗飘扬,刀枪耀眼。

重压之下,八节度加十二万官兵,也是要做殊死一搏么。。

第一百一十七章 弓响不绝,箭矢如雨

“杀!”

十二万官兵,其实有七成是此前的贼寇。

以北宋末的标准是相当精锐的兵马。

事实上……北宋早就不置真正的节度使。

从小使臣到大使臣,诸司副使,横班副使,诸司正使,横班,太尉,这是禁军体系的武官品阶之分。

地方是知寨,巡检,兵马都监,统制,都统制。

军队里就是伍长,十将,都头,指挥使等。

京营据记录就是四百多个指挥使。

节度使早就成虚衔,是用来给武臣加衔所用,北宋初年太祖时期就是如此,何况是徽宗年间了。

只能说这是一个奇特的平行时空,书中世界。

十节度不仅存在,还是实职,且麾下很多精兵强将。

事实上宋廷也是知道梁山的强大,这才有派出十节度征伐的举措。

按书中设定,十节度不光是拥有自己的兵马,还是早年投降的巨寇强盗充斥其中,兵马精锐,强悍敢战。

还征伐过辽国,金国,以及莫名其妙的鬼方国,所以颇有军功。

所以“八九七”王伦也并未完全轻视眼前的八节度和十二万官兵,他们和地方厢军是完全不同的存在。

要是十几万从州府征调的厢军,梁山一万多骑兵就能轻松破敌!

就象前几天的骑兵打马对冲……换了官兵骑兵,早就直接跨了,而八节度的骑兵还有不少武官奋力抵抗,并试图收拢兵马反击。

这 FFF贰二⒏5^7}0(7^㈤〇 就是明显的不同了。

就在眼前,十余万兵马在百多面大鼓的敲击下,不停向前。

填壕,推开拒马,搬离鹿角。

大量乡兵民夫的逃亡,并没有使这十来万兵马崩溃。

陆路,水路粮道断绝,反而激发了他们身上原本的凶性。

最少,在最后一搏,击败梁山军才有活路这件事上,他们是和节度使们有了共同的认知。

不少武官也是在队列中挥刀喊叫着,指挥自己的部下发出怒吼和叫骂声。

整个军阵,十来万人一起用各地的口音叫骂,真的算是一大奇观。

但对面的梁山军却是一直在沉默。

宽度近十里的营垒处明显有兵器和铠甲的亮光在闪烁。

几乎是一眼看不到边。

大营两侧,还有同样密集的骑兵队伍在聚集。

逃跑的百姓和乡兵还没有彻底跑远,看起来黑压压的一片。

但正面大营的梁山步兵,两侧的骑兵都是纹丝不动,并且没有一丝一毫的动作和动静。

这是一支沉默的军队。

坚固,稳重,冷峻,沉默。

给人一种山峦般的感觉。

越是接近,官兵一方反而越是慌乱。

其实他们的进展已经相当顺利了。

按原本梁山军的布防,他们会在第一条壕沟就设大量的弓箭手和远程武器,加上壕沟和各种防御工事,逐层消耗敌军的锐气,持续给对方放血。

为了方便百姓逃走,还是提前拆除了大量工事,放宽逃走的通道。

同时干脆也把过远的孤悬防御工事给放弃了。

这也使对面官兵的推进相当顺利。

从数里外推到里许。

再继续前行。

半里。

三百步。

二百步。

百五十步。

这时他们已经在填最后一道壕沟。

此时王伦所在的中军大营,最大的主将大旗向前倾斜,并转了一个圈。

“崩!”

“崩!崩!崩!”

无数巨弩击发的声响接连不停的响了起来!

最少超过三百支的单弓弩同时击发!

同时有更多的轻微些的崩崩声响了起来。

很有点象后世弹棉花的声音。

只是更加响亮,更加密集。

这是超过万人的神臂弓手在发射弩箭。

密集的箭矢加上长矛般的巨箭倾斜在官兵阵列之上。

对面还在填壕,后阵的弓弩手也是开始还击。

但他们被负着土袋的步兵所隔,距离极远,能推到前方使用的床弩数量也远不及梁山这边多。

箭雨互相倾斜飞舞,但明显是梁山一方占据着优势。

官兵不停的惨叫倒下,甚至有人同时中五六支箭。

神臂弓是宋朝的军中利器,可以说是宋朝能不被灭亡的根本重器。

对辽国,西夏,都是神臂弓稳住阵脚。

床弩加神臂弓,最少对守势一方是相当有用。

在一百五十步的距离,神臂弓的杀伤已经相当犀利,哪怕是轻甲在身,箭矢也可以破甲而入,导致轻伤。

或正中面门,脖颈,胸口,则是可以致命,或是重伤。

一层层的官兵倒了下去,身上甚至插着满满的箭矢,他们有的直接死了,还有的是在地面爬动,想要脱离战场。

但箭矢实在是太密集了,爬动的人身上再落下几支箭矢之后便是躺着不动了。

地面上很快倒了一地的人,鲜血沽沽流淌,很明显的在地面上流动着,形成了一个个小型的血液湖泊。

在这样的箭雨打击下,官兵死伤也是极为惨重,但好在最后一条壕沟终于填完,更多的弓手涌上前来,开始慢慢推进的同时强化了与梁山军的对射力度。

十节度的兵马也是和宋军一样,极为重视弓弩。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宋军严重缺马,也缺乏使用大规模骑兵的传承。

步兵都是乱来,皇帝瞎发阵图摆什么乱七八糟的大阵,骑兵就更是抓瞎,可以说毫无传承可言。

到了五代十国的时候,李克用的沙陀骑兵之后,华夏政权就没有什么象样的骑兵了。

河北三镇在时还有成建制的骑兵,但河北三镇也很快消亡,到石敬塘的后晋把燕云十六州割让后,完全失去了对边境的控制,也失去了正常的战马来源,骑兵战迅速消亡,唐末各藩镇的河北骑兵,魏博牙兵,徐州步兵,淮阳兵,到最后只剩下能掌控开封的步兵集团.......[]

可以说宋初就只剩下步兵集团,而且随着时间推移,骑兵越稀少,战术就越呆板,落后。

代之而起的就是大量的弓弩手出现在军中。

轻甲,佩短刀,持神臂弓这样的轻弩,还有强弓,以更威力更大的蹶张弩。

就是那种需要双手和双足一起发力并用才能拉开的强弩,宋军一都百多人,最多时是配置七十人左右的弓手和弩手。

首节 上一节 138/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逆天悟性:异火大陆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