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我明代僵尸王,被掘了 第164节
只见一座巍峨壮观的山峰矗立在眼前,山势险峻,气势磅礴。
山上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
不过
游客占据了朱栎大半个眼球。
“这么多人?”朱栎惊了。
“咳咳,是,龙虎山的道爷也要吃饭不是?”张楚岚讪讪笑着。
要论商业化,龙虎山要比武当山更加的成功。
武当山毕竟有着门槛,就是山势险峻,还有地处偏远,想要登一次武当山不是那么的简单。
龙虎山呢?
山势不弱的,也有些巍峨。
不过它的名头太大了。
龙虎山与龟峰被一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就这个名号不知道多少人就趋之若鹜。
再加上龙虎山更会营销。
龙虎之名如何来?
《广信府志·山川篇》谓其为象山山脉之一支,历台山西行数十里,折而南,分两支,环抱状若龙盘虎踞,故名。
《龙虎山志》载云:“山本名云锦山,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因以山名。”
东汉中叶,张道陵偕弟子到龙虎山修炼“九天神丹”。
传说三年丹成,有青龙白虎绕丹鼎。
龙虎山现在还有炼丹岩、濯鼎池等遗址,还曾在壁鲁洞发现《制命五岳》、《檄召万灵》及《神虎秘文》等法术之书。
你看看,这故事整出来,不必武当山更加气派。
人家老祖宗都是炼丹成仙的。
武当山呢?
张三丰这老祖宗不知道干啥去了呢。
一个是真正的道教圣庭,一个更像是流传在武侠小说中的门派,差距自然就出来了。
当然,只是龙虎山相对于武当山人更多。
两个地方人都挺多的。
朱栎没有多言,往上走去。
张楚岚在旁边陪着,故地重游,颇有感慨。
上次来他是个毛头小子,这次来背靠朱栎,莫名觉得有点扯虎皮的快感。
不得不说,龙虎山确实适合观景。
真的太漂亮了。
这山脉真的如同龙蟠虎踞一般,抱水而生,阴阳环绕,山上又有暮鼓晨钟,香火的味道飘散。
当真是一处福地。
“虽然变得很多,不过这地势、山脉,水运,丝毫没有变化,甚至更加兴旺了。”朱栎遥望远方,轻声说道。
‘碧水丹霞踞虎龙,洞天福地隐仙庭。道陵纵使神行远,仍让妖魔惧逞凶。’张楚岚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念诗。
朱栎望来,有些诧异:“你小子还会作诗?”
“呵呵呵,殿下那里的话,小子是个粗人,大学都还没有上完呢,这是一名复旦老师做的诗,我觉得挺适合的。”
“龙虎山之所以闻名,一是有赖于其山水秀丽可人,二是得益于道教天师派祖庭所在地的影响,气运之谈小子一窍不通,不过小子知道一些名人效应。”
张楚岚解释道。
朱栎微微颔首,有点道理。
张楚岚道:“咱们走入内圈人就少了,哪里才是龙虎山的核心位置。”
走在排衙峰上,朱栎顿觉天清地明。
排衙峰由多组山峰连接而成,是长期受水流冲刷侵蚀而形成的峰丛类景观,山势为南北走向,呈狭长型。
北端的三清论道峰,中间的八戒梦仙峰、鲤鱼峰、状元峰、蜡烛峰,南端的大刀切峰。
山脉相连,龙虎气象万千。
有种深入元始的感觉。
灵气要比外面充裕不少。
龙虎山真是一处洞天福地,张道陵难怪在这里炼丹。
“唐姑娘,你真的就这么一直跟着本王,也不想回唐门看一眼吗?”朱栎忽然开口了。
唐觅将目光从周围的风景收回,摇头道:“算了吧,回不去了。”
朱栎没有接话。
他只是建议罢了。
唐觅眼神幽幽,默不作声。
回那个地方,只能让她感到愧疚,尤其是如今唐门的现状,早已经不如当年了,渐渐走向没落。
毕竟,当初建文年间,她和师兄投靠了赵王,消息传回去,当场就把唐门长给气到吐血,又因为刺杀赵王失败,建文帝下令迫害唐门,唐门人心惶惶,门人在外甚至不敢以唐门自居,东躲西藏犹如过街老鼠。
那段时间,唐门因为建文帝一道圣旨,几乎是人人喊打,在江湖上也被嘲笑不断。
唐觅和唐风在做什么呢?
一直到永乐元年时,赵王的兄长朱棣登基后,唐门才又开始重见天日。
仅仅两年时间,唐门的天才是兄妹已经变成了唐门弃子,哪怕是永乐年间,唐门重归江湖,唐觅二人已经被唐门除名。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唐门变成了世间眼中神迷、危险的宗门。
在此之前,唐门都是在江湖上活动很广泛的。
现在么.
对于唐门,虽然唐新口口声声叫她和师兄老祖宗,但是心中有愧的二人,甚至连回一趟唐门的勇气都没有。
“唐门新一代的那些人还是不错的,罗天大醮晚辈也有幸交手过。”张楚岚觉得气氛有些凝重,于是笑着说道。
“哦,不过我听说,你爷爷张怀义,好像就是死在了上一代的唐门长杨烈的丹噬下。这你也帮唐门说话?”唐觅意味深长的说道。
“事情还没有完全调查清楚之前,我的立场还是中立的。”张楚岚挠着头,打了个哈哈。
张楚岚也不知道爷爷当时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而去大闹唐门。
就在这时,几个穿着道袍的身影,在山脚下一个地方等待已久。
正是老天师,还带着几个徒弟。
张之维一见朱栎,连忙笑着上前:“欢迎赵王殿下来到龙虎山做客!”
第118章:朱栎踏空而行,震惊张之维
118.
“随意点,本王就来看看。”朱栎说道。
“是,龙虎山历史之中,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不少和太祖皇帝打交道,今日殿下也算是重游故地。”
张之维笑吟吟说道。
四二代天师张正常也是一个风云人物。
太祖朱元璋称帝之前,就曾派遣使者诣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请发上天文书,授以“天运有归”符命,以制造君权神授的舆论氛围。
洪武元年,朱元璋授张正常正一嗣教真人,永掌天下道教事,赐银印,秩视二品,设僚佐,曰赞教,曰掌书,定为制。
天师出入皆驿马车船,待遇极高。
朱元璋还赐银重修天师府第,为历代天师撰写赞词。
甚至朱栎出生和张正常就见过面。
当然深入交流还属于张宇初。
张宇初正是张正常的长子,也是四十三代龙虎山天师。
“龙虎山变化很大。”
朱栎看着前方,哪里有一处道观。
正是天师府。
天师府是一座王府式的道教古建筑群,依山傍水,规模宏大,气势非凡。
府内豫樟成林,荫翳蔽日,鸟栖树顶,环境堪幽。
因道教兴起于山泽草莽之间,道士追求超凡脱俗、清静无为的境界,因此天师府内多植奇花名木,以增秀色,暗寓仙境。
不过这地方已经变成了旅游圣地,不少前来朝圣的香客正在供香、问道。
张之维看到如此热闹的场面,倒是面露自然。
“现如今道家不为神迷,自求修心,面朝普罗大众,贫道觉得更符合道家之观念。”
朱栎点点头,深以为然。
在大明,道家多少有点神迷的色彩,以为可以连接天地,直达天听,所以百姓崇拜。
现在道家看似走下神坛,但是更有种道家心学的洒脱自然。
好坏么。
只能够留给后人分说了。
“殿下,请吧,这里吵闹,说话还是要进入后山。”张之维伸出手,让给位置。
朱栎负手往前,随口问道:“哦,天师府不是道爷居住之地?”
上一篇:四合院:我被罢免后,全院失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