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圣 第262节
诗君首徒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最后冷哼一声,一边喝着茶。一边冷眼看向景国众人。
因为这次的七夕词会格外盛大,七夕词会分了几步进行,由蒙童开始,童生、秀才和举人依次献上自己的七夕词,而董知府以舌绽春雷来朗读最好的那一首词。
董知府很快念完举人最好的那首词,城下的人却听不进去,继续议论纷纷。
“秀才第一的词怎么不是方运的?方运的七夕词不如别人?”
“怎么可能。难道方运今日不写七夕词了?”
“怪事,上面的七夕词会还没散,再等等。”
赖偏将笑着对方大牛道:“你们家少爷的词可没出现,死心了吗?”
方大牛心虚地道:“词会没结束,等等看!”
“那就再等等。”赖偏将笑眯眯道。
就在此时,董知府的声音传遍南副城:“庆国诗君要赠诗我国,现在请诗君首徒诵诗。”
董知府说完,扫了一眼方运,又看向诗君首徒,面带微笑。道:“请吧。”
众多景国人看着诗君首徒,众人都清楚,故意先让诗君首徒诵诗,就是保护方运。若是诗君的诗才气鸣州,那么就不让方运写词。若是诗君的诗才气不足,就让方运写一首词,虽然诗与词不能真正压制,可文名的压制是必然的。
诗君首徒却不上当,讥笑道:“怎么,方运胆怯了?生怕七夕词太差?方运不写七夕词,那我不出诗君诗!不要当我是三岁小儿。”
董知府无奈看向方运。
方运点点头,道:“那在下献丑,书写一首七夕词,请诗君首徒指教。”
说完,方运向有笔墨的桌子走去。
董知府等人对方运投以询问的眼神,想知道他有多大的信心,方运却目不转睛看向桌面。
奴奴抢先一步跳到桌子,双爪抱着墨砚慢慢磨墨。
董知府手握官印,形成奇异的力量笼罩在方运桌前,这样方运一旦书写,众人就可以直接看到纸页上的才气升腾情况。
等奴奴磨好墨,方运提笔蘸墨,然后在上面书写,开头是词牌“鹊桥仙”三个字。
城墙上寂静无声,许多人甚至停住呼吸,静静等待方运的词文,所有景国人都把心提到嗓子眼,生怕方运写得不够好。
方运继续写,而董知府随着读。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这整句一出,橙色的才气从纸上爆发般地喷出一尺高,把周围的人吓了一跳。
才气一尺可出县,仅仅一整句就才过一尺,而且才气如同炸开一般,众人从未见过!
莫非……
无数人想到方运的另一个别称,景国人精神大振,冯院君低声道:“云朵变幻之景,因流星传恨之情,牛郎织女悄悄度过遥远的渡河,用词妙。”但是,他的表情无比紧张,因为开头妙有余而其他不足。
“哼,首句平平。”诗君首徒稍稍放松。
ps:抱歉,晚了二十分钟。
第171章 七夕词会 下
大多数人不理会诗君首徒的评价,因为人人都知道诗词文无论是开头惊艳、还是开头平平但后期石破天惊,都是堂皇大道,这一句“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明显在叙事,以妙词开头中规中矩,是不如的开头惊艳,但也没有瑕疵,更何况那才气爆发的过程非比寻常。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方运写下第二句。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才气二度喷发上涌,如同橙色的光柱立在纸页上,异常凝实,超过两尺,已经达府!
董知府刚读完后,忍不住又加了一句:“半首达府!”
冯院君听完后猛地一拍大腿,忍不住惊呼:“成了!无七夕之哀,化恨为惜,一改写牛郎织女必然悲愤莫名的惯例!既然天人相隔,一年一度相见,自然要珍惜这一刻。悲了一年,到今日自然要喜,两人之情真意浓自然远胜他人!”
“秋风秋露原本平平,可到了七夕这一天写成金风玉露,足以衬托牛郎织女相见的来之不易。”
众人不由自主点头,一位老举人拂须赞道:“那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代表了七夕诗词之巅峰,每逢七夕词会,文人墨客绞尽脑汁写牛郎织女如何悲伤、如何怨恨。但这首诗把恨一笔带过,第一句平铺直叙,但第二句奇峰突起,相见应当欢,悲从何处来?更真!更妙!更动人!”
连许多敌对的庆国人都下意识点头,虽然各为其主,但都是读书人,这么多年所学让他们本能地认同真正的好词。
诗君首徒冷眼一扫,所有庆国人立刻低下头。
方运又酝酿片刻,继续书写。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这次纸面上的才气只多了五寸,达不到三尺,还停留在达府,不能鸣州。
第三句一出,方才大赞的人立刻闭上嘴,甚至有些尴尬。
诗君首徒立刻笑道:“我一开始还佩服方运的出奇,可这一句写两人相见的互诉情深,短暂的相遇和梦一样虚幻,离开时连鹊桥都不敢看,还不是和那些俗诗俗词一般!痴男怨女。悲恨交织,大煞风景,落了下乘!”
景国人无言以对,因为诗君首徒说的一点没错,这第三大句似乎又重走了前人的老路,下一句万一继续写心中之怨,怎么也不可能妙得过那一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很难鸣州。
但是。那些老人和进士则十分平静,因为方运前两句写的极好,就算第三句略显平淡,第四句只要稳住。也有机会鸣州。
方运缓缓写下第四大句,而董知府用平稳的声音跟着念完。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