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诸天地球大融合

诸天地球大融合 第28节

“能理解,但是王旦为什么要给我们面子。”

“因为我帮他们挡了……”

“南方的十年相位。”这时王旦走进了秘阁接过了卓群的话。

“那十年后呢。”唐笑笑看着两人。

“没有十年了。”卓群和王旦异口同声的说。

“天下大变将至,一步差步步差,南人与相位无缘了。”王旦捋着胡子说:“我们来谈谈吧。”

“就在这吧。”

“好,就在这。”

“卓群小哥,你们到底要多少粮食,给个准数吧,三成粮食,着实太多了,已经顶得上我大宋一年产出的粮食了。”

“王相知道我们一年的粮食产量是多少么吗?”卓群看着王旦“5250亿公斤粮食。你们才多少,最多也就几百亿公斤吧?还是有了我们的杂交种子以后。”

王旦听到这问道:“你们到底有多少人,这么多粮食还不够吃,还要从我们这里买粮?”

“你们的人口才几千万,而我们有十三亿!你们的耕地是四万万亩到五万万亩,而我们是203,077万亩,能比么?”

“这么多土地这么多粮食,我们还是不够吃,每年都要进口粮食,所以我才会给你们种子和化肥,为的就是粮食。”

卓群靠在椅子上,看着王旦的表情,觉得有种看变脸的感觉。

“十三亿的人口?二十万万亩的土地?”王旦嘴里反复念叨这句话,手也在不自觉的揉搓胡子。

“你们要是打下西夏的话,我可以提供给你们一些耐旱的高产作物,比如,玉米,土豆和红薯之类的,而且还会派人来教你们种植,施肥和建设超大型的养殖场。”

说话间卓群把一个笔记本电脑推给了王旦,上面有着玉米土豆和地瓜的介绍,还有超大型养殖场的介绍。

“玉米亩产几百公斤?在你提供的种子里可不算是高产的!”王旦疑惑道:“我们也没有吃过这玉米,可是你却推荐我们多种玉米,这是为何?”

“玉米你们不要的话,有多少我们要多少,那些作物的秸秆我们也要。”

“秸秆?要这些有什么用,不是应该还田么?”

“还田?不,不还田,还田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几率,我们拿来做饲料或者是造纸,毕竟木桨造纸太废木材了。”

“造纸?秸秆能造纸?那我们也要,不能全给你们。”

王旦一听秸秆能够造纸就激动了,能造纸呀,这可是大事,所以他要留下一些秸秆来造纸,毕竟从东汉中国人就开始造纸了,文化传承可是大事。

“你们是造不了的,你们是利用不了的。”卓群和唐笑笑对视了一眼都摇头笑着。

“王先生,我很理解你的心情,都是华夏人么,听到有什么好东西,都想要点,但是这秸秆你们还真是没有,不要看我们能够造纸,那是因为我们有一整套工业体系,而你们来工业都没有,只用一些手工作坊,怎么比。”唐笑笑劝解着王旦,希望能让他放弃秸秆。

“工业体系什么是工业体系,这个能教给我们么?”

听到王旦的话,卓群此刻内心波涛汹涌,卓群想要在北宋建立学校,没错,建立学校,控制教育,宋朝的识字率是很高的,而且全民都热衷于文教,有读书认字的机会,老百姓是不会放弃的,毕竟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宋代。

“不行的,就是教给你们,你们也学不会的。”

卓群摇着头表示你们学不会的。

“只要你们教了,用心学一定能学会,我大宋人才济济,怎么可能学不会?”

“王相你懂算数么?你懂物理么?你懂化学么?你懂机械吗?你们什么都不懂。”

卓群看着王旦表情严肃的说。

“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包含着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你们怎么学,学哪类?我们可以教给你们,但是你们学不会,你们要学的话就要抛弃你的儒学,来学我们的科学。先要工业,就不能要儒学,如果按照诸子百家来划分的话,你们是儒家,而我们是墨家,是法家,是兵家!”

“你们不学儒家经典么?儒家在后世消失了吗?”王旦听到这话,浑身颤抖,连声音都在颤抖“自汉武帝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已然有千年之久了,你们居然罢黜了儒家,为什么?”

“因为,百花齐放好过一花独开。更重要的是,你儒家走不出王朝更替的圈子。”

“好了,王相,你回去想一想吧,想好了再来告诉我,过两天我们就回去了。”

卓群看着王旦微笑着说道。

------------

第五十章 放弃儒学

王旦在徐良的搀扶下,踉踉跄跄的走出了秘阁,一路直奔垂拱殿。

“徐良,你说这千年的儒学,能不学了么?”

“相爷,下官是个武人,不懂这个,不过咱也是知道的,那些个贪官,一旦考上了进士,这四书五经便就酒下肚了。”

徐良小心的回答王旦的话。

“是呀,是呀,当上了官,就没人再去学四书五经了。”

王旦叹着气说道:“这四书五经就是个敲门砖,唉。”

垂拱殿内赵恒正在和大儒种放聊天。

种放是带着自己的侄子种世衡一起来的,因为赵恒和他说,知道他有个侄子才学不错想见见,要亲自考校一番,种放就将种世衡一起带来了。

种世衡已经萌补为将作监主簿,种放又颇为喜爱这个侄子,正想提携他,得知赵恒要见他种世衡也是十分高兴,早早的就把种世衡带到了宫门外,等候召见。

种世衡就是种家将的创立者,而种家将赵恒已经在宋史上看过了,确实是忠心耿耿,而且能力不俗,可以重用。

种放和赵恒聊了好一会儿,才发现自己被冷落了,赵恒明明是让自己顺便把侄子种世衡带来看看,可是现在赵恒十句话里有七八句是在询问种世衡。

这也没什么,毕竟种放自己没有娶妻生子,一直把种世衡当成继承人来教的。

可是,为什么赵恒一直在问种世衡对西北怎么看,有没有想去西北在曹玮的帐前效力,做一名参军。

种放一听,是参军而不是监军,这不是要让种世衡由文转武么!

种放不乐意了就对赵恒施礼说道:“官家,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以而为之,国家好不容易承平,不可轻易再起战端。”

你以为种放真是这个原因么,不是的,他是怕种世衡由文转武之后就回不来了,而种放已经看透了宋朝以文压武的政策问题,而且也猜到了以后武将会被如何的羞辱,所以他不想让自己的侄子去做武将,即使是皇帝发话也不行。

毕竟宋朝的文官对外不行,但是对本国的武将进行打压还是很有手段的。

再说了自己是一代大儒,而自己的侄子去做武将,种放觉得面子上挂不住。

“种卿,朕没有要动兵的意思,你怎会觉得朕要动兵了呢?”赵恒看着种放疑问道“爱卿是从哪听的流言蜚语。”

“官家之前招曹玮,王德用,马知节三人入宫晋见,之后又连招王旦,寇准,王钦若和丁谓四位相公入宫,臣就是由此得知,官家要对西北李德明用兵了。”

赵恒见种放如此说就知道朝中大臣差不多都知道此事了。

“李德明首尾两端,同时对宋辽两国称臣,又自封夏王,日前又送来书信,要来我大宋取粮百万担,虎狼之心昭然若揭,朕甚恨之,所以派兵伐之,以昭我大宋国威,让天下不可请示我大宋。”

赵恒拿起了身边裁纸的玉斧,在手中把玩。

“种卿,可是有所异议。若没有就让种世衡前去西北军前效力吧。”

种放拉着种世衡一起跪下。

“老臣领旨。”

“臣种世衡领旨。”

之后种放就带着种世衡一起出去了,出去的时候正好碰见王旦进来。

“明逸,这是要去哪里呀!”

王旦和种放打着招呼。

“王相,官家,要让我侄儿世衡前往西北曹玮处做个参军。”

“这是好事,世衡是萌补官,不是科举正途出身,转个武职也是好的,可不要辜负了官家的期望。”

王旦听完种放的话,表示这可是一份好差事,要种世衡好好去干。

这话说的种放还能说什么?只能带着种世衡回家准备了。

王旦看着种放两叔侄走远了,才转身进了垂拱殿。

“王相你可算是来了,玩了这么多天,谈的怎么样了,应该谈出点什么了吧。”

见到王旦来了,赵恒就让人给王旦搬来了椅子,让王旦坐下回话。

“今天倒是谈了,一些,知道了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多粮食了。”

“他们的人口是我大宋的二十倍之多,可耕地只是我们的四五倍,所以他们才需要那么多的粮食。”

“这么说,这些粮食,他们也是急需的了?”赵恒闭着眼睛靠在椅子上。

“是的,官家,那卓群还说要是能打下西夏就在给我们一些抗旱的高产作物,在西北种植。”

“而且西北之地适合大规模饲养牛羊,卓群也会派人来教我们种植,施肥和养殖。”

“嗯,倒是不错,西北能种植什么?”赵恒问道。

“土豆和红薯,都是抗旱的,能亩产几千斤,都是不错的吃食,而玉米只能亩产几百公斤,但是玉米的秸秆和小麦水稻的秸秆他们也都要。”

“那些东西有什么有?”

“卓群说秸秆可以造纸。”

“造纸。”赵恒一听能造纸就来了兴趣,“我们也能造么,要能造我们就留下造纸,造纸可是事关天下教化的。”

“可是,我们不会呀!”王旦摇着头说:“管家,我们是做不到的,官家你知道什么是工业体系么。”

王旦将卓群和他说的话原原本本的和赵恒说了一遍。

“儒家这就没了,王朝的兴替能够解决么。”赵恒走到垂拱殿门口,看向外面。

“王相你信么?他们能解决王朝的兴替?”

赵恒回过头看向王旦。

“官家,他们能不能解决老夫是不知道的,但老夫知道儒家是肯定解决不了的!”

“儒家的四书五经只是一个敲门砖,一个进身之阶,考上了进士,当了官就全都抛于脑后了。”

“那道德文章只是写给被人看的,不要看他们写的花团锦绣,但是对实务都是一窍不通的,所以考上的进士,在外派之前都是要观政的,就算是外派了,也都是将实务交与师爷和小吏负责,自己也就去风花雪月去了,但凡是懂一点实务,能干一点事的,就都被成为能臣了。”

王旦接着说道:“再看看先秦和前汉的那些能臣,那个不是上马管军,下马治民的,他们可没有多少学儒家的。”

赵恒听的大惊失色“王相怎么……”

“老臣怎么这么说是么。”

王旦看着赵恒,“老夫自己,也只是把四书五经,当成了进身之阶而已呀。”

“官家,老夫想去后世看一看,还请准许。”

王旦是打定主意了,王家一脉要转身了,年轻的子弟,不能再学儒了,至少聪慧的那些不能学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就在眼前,一定要抓住了,只要抓住了王家至少能兴盛四五代,所以一定要去看看。

首节 上一节 28/10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灵气复苏:我回收超级加倍

下一篇:诸天:从玄黄大世界开始无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