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诸天地球大融合

诸天地球大融合 第423节

不过现在李世民是没有这个机会了,而且天策府的人在知道李世民皇位无望的情况下,就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继续投靠他了,毕竟这些人全都是权力动物的。

这些人可是说不上什么忠心的,要知道这些人在之前在李世民政争失败的时候,他们全都被安排出去了,不少人还都到了李建成的手下,当时这些人可都是没有什么留恋的,要不是李世民决定发动政变夺位给了他们更大的诱惑,天策府那个时候就分裂了。

再看现在突厥南下,大唐能带兵的不是不在,就是不适合,所以大家都是挺心焦的,李唐皇室成员现在都不能带兵出征,因为谁知道这些人会不会夺位呢?

虽然李唐皇室的两位大将李道忠和李孝恭都表示了自己不会夺位,但是要知道之前李世民还表示过要拥护自己的哥哥呢,这种话酒桌上听听就算了,谁要真信了,谁就是傻逼,皇权前面父子兄弟都是可以反目成仇的,保证有个屁用。

而超级能打的李靖和李绩又都需要避嫌,这段时间不适合掌兵。

现在名将辈出的大唐一时间有些捉衿见肘了,要是李曌没有登基的话,她领军出兵是好的选择,可是储君出战,这还不如李渊御驾亲征呢。

所以这个时候,大唐左翊卫大将军柴绍觉得,自己的机会到了,他可以证明自己不是烤着吃软饭起家的,他也是有真本事的。

于是他就在万众期待中上书李渊表示自己要领兵出征,而且他还说了自己是最合适的人选,他是李曌的夫婿是绝对不会造反的。

这话一出李渊就决定了,柴绍必死。

于是李渊就找了长安城内所有的将门士族让他们把自己的私兵都交出来,让柴绍带领着去迎战突厥,当然了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李渊是带着他从其他世界租借来的那些大军去借兵的。

他上门以后就很亲切的问了他们是想死想活,想死就不要借兵,他当场就可以成全了他们,要是想活就把自家的私军交出来,让柴绍带着他们去送死。

看到李渊这么的有诚意,大家都含着泪表示,皇帝都开口了,他们这些人一定会把自家的大军交出去的。

之后长安城内的所有贵胄都对李曌表示了忠心。

------------

第二二八章

这次柴绍死定了,不过再怎么说柴绍也是能独自统兵一方的大将,对于他的统兵方和经验一定能学多少就学多少,学不会也都要牢记下来,这些经验都是拿命换回来的,兵书上是不会教的,他们只会告诉你,如何打胜仗,却不会告诉你们打了败仗该怎么办,这一点就是你们要学的了,这种经验极为的难得,所以一定要珍惜这次机会。”

这是所有的贵胄对自己和柴绍一起出战的儿子的吩咐。

经过李渊的亲切交谈,大家都知道了这次柴绍死定了,所以他们都把自己的儿子派了出去。

这当然不是让他们送死,而是世家子随大军出征,在这时是一个常态了,一是表示忠心,二是为了让自家的子弟积累一些战阵的经验,第三就是分润一些军功了。

所以在那些世家子来的时候柴绍,是很高兴的,因为没有这些人,谁知道那些嫉妒他的贵胄们会不会对他下阴招呢?

但现在那些世家子都来了,柴绍就不怕了不只不怕,他还希望能和突厥的主力交上手呢,因为有这些世家子的存在,他不管是要什么那些贵胄都能给准备好的,因为他们的嫡子都在自己的手里。

这次这些贵胄派来的都是自己的嫡子,送行么,总是要正式一点的,既然自己不能去,那就让嫡子代劳好了。

反正大家都已经安排好了,再说了这些人的嫡子也是要学习的,别看这次柴绍必死,但是柴绍自己是不知道的,为了让自己摆脱赘婿的名头,柴绍一定会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的,刚好这一次可以交给他们派去的嫡子,让他们的嫡子知道如何领军。

在柴绍领军出征的时候,李渊还亲自去叮嘱了柴绍,这一站不球有大功,只求无大过,万事当以稳为主,一定要稳打稳扎将对方拖住,尽可能的拖延时间,然后静待援军,这一战若是功成,一个郡王之位还是有望的。

这话让柴绍极为的激动郡王呀,臣子都是生不封王,要知道但凡是生前封了异姓王的,那都是有篡位之心的,封王都是死后追封,以表极尽哀荣。

而现在是生前异姓封王,这不由得让他浮想联翩了。

于是他就做了保证一定能牢牢的把突厥大军拖住的,而且突厥大军是东西突厥联合草原上的众多小,而且令出多门,若是一帆风顺,自然是万众一心,但是一旦受阻,那就人心叵测了。

听到柴绍这么说李渊是很高兴的,因为这说明柴绍没有被蒙蔽了眼睛,理智尚在,这一点很好,能够让柴绍把自己的能力全部施展出来,这样那些人也都能满意,用自家的私军换自家子弟的领兵经验,这些人是愿意的,毕竟私军易得经验难求呀。

柴绍在出征的时候全长安的贵胄都跑来送行了,这让柴绍更加的高兴了,他觉得这些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嫡子才来的,完全不知道这些人都是来给他送行的。

一出长安城,他就立刻放出了哨马,上千名哨马,分成几十队,对周边三十里来回的探寻,大军行进的时候也是以稳为主,每日行军都不足百里。

这让所有的世家子都有了疑问,然后这些人就开始了询问,柴绍对这些世家子的疑问,倒也是一一回答了,因为对这些人答疑解惑也是他的责任之一,毕竟这些世家子被放出来就是交由统军大将来培养的,这是古代将门的一个常态了,你教我的孩子,我教你的孩子,而且都是绝不藏私的,因为大家都是早军队就是这么点玩意,藏不藏私大家一问便知,再说了有些东西不是你教了就一定会的。

领兵打仗这玩意是很吃天赋的,纯粹是看老天爷赏不赏饭的,要是老天爷赏饭的话,上了战场用不了多久自己就能学会了,要是不赏饭,手把手教你,你也学不会多少,再说了领兵打仗上还有老天爷亲自喂饭这一说的,所以藏私完全是不存在的。

柴绍详细的和那些世家子解释了他们的疑问,那就是自己的军队不行,不是大唐的府兵,所以别看这些人都是各家的私兵,看起来比府兵还要精锐但是,这些人没有府兵的配合性好,是没有办法按照兵法上面的要求来统军的。

并看什么兵书上面说的什么大军要日趋百里,那些大军都是训练好的精锐部队,而且配合之间相当的默契,可是各家的私军都有各自的训练方法,练出来的私兵也都是各有特色的,但拿出来也都是精锐,但是都是精锐,并不代表他们的配合一定好,他需要时间将这些部队进行磨合,所以行军要慢,至于哨马外放三十里就是为了防止偷袭,突厥人都是骑兵,一旦行进就是来去如风,哨马外放二十里是不够的,其实三十里也是不够的,要知道大军行军日趋百里已是不易,但是骑兵行军日趋三百乃是常态。

之后就是一大串的解释。

不过即便是行军缓慢,柴绍还是在邠州堵住了突厥的先头部队,而后就派出了哨马回返长安报信。

不过能在邠州堵住突厥部队,已经比历史上好多了,要知道在历史上,李世民派去的阻截敌军的尉迟敬德可是在泾阳堵住敌军的先头部队的。

那时候突厥大军已经距离长安不足百里了。

柴绍立刻带着人对着突厥的先头部队发动了攻击,这一次的虽然没有尉迟敬德,但是却有秦琼,因为秦琼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缘故,他被李世民排挤出了天策府,这次他去唐玄宗那里,平定安史之乱的时候就没有带上秦琼,甚至有些不掩饰的说到,叔宝既然要做纯臣,那就留下吧,他的天策府中可没有纯臣的位置,他们可都是发动政变的罪臣,还是不要误了纯臣的前途了。

然后就把秦琼给抛弃了,说白了就是李世民觉得,要是这次政变秦叔宝也在的话,他是不会失败的,以秦叔宝的能力绝对不会让李建成逃出玄武门的。

阅读网址:

------------

第二二九章 真的是东西突厥一起南下了

这件事让秦琼及其的气馁,要知道他就是想要做一个简单一些的良臣,会为了某一个人而去动摇江山社稷和国家基业,但是李世民又是他的老大,所以秦琼是既没有参与,也没有告发,结果让他有些两头不讨好了。

李世民和李渊都觉得他不忠,这让他有些沮丧了,而这一次他跑来就是李渊告诉他,对战突厥就是他将功折罪的机会要是打好了,既往不咎,要是败了,那就两罪并罚。

实际上,李渊压根就没想过处理了秦琼。

在他想来,秦琼也是为了大唐戎马一生,历经大小战斗二百余阵,屡受重伤,前前后后流的血都能有几斛多了,这种人自然是不能随便处置的,再说了他之前弄死了刘文静已经让他失去了文武百官的忠心,要是在弄死了秦琼那他不就更加的麻烦了吗。

所以他不打算动秦琼,而且这一次不管是输是赢战后的天子都不是他了,如何处置自然是李曌的事情了。

作为能够孤身一人拉起十几万娘子军的李曌,自然知道该怎么处理秦琼。

而秦琼这次是下了决心要玩命了,所以再碰到突厥的先锋部队的时候,他就直接挺着马槊带着一队重骑兵冲上去了,这时候突厥的先头部队刚刚展开阵型,就直接的被隋唐顶级冲阵专家秦琼带着一队重骑兵从中军直接的突入了,这一刻所有人都傻了,不过突厥是没有想到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冲阵。

而柴绍是没想过秦琼冲阵这么利索,他只是问了一下秦琼对方的阵营如何,没想到秦琼就直接喊着秦琼来也,就带着人冲上去,而且是从对方兵马最厚的中军冲进去的,连一点阻碍都没有就直接带着对方的先锋将军颉利可汗的心腹大将执失思力给生擒了,顺便还干掉阿史德乌没啜和其他的将领一共十几人,还有中军护卫千余人。

然后就施施然的带着部队跑了回来,自己人是一个都没有死,而对方已经是阵营大乱了,柴绍立刻命令大军出击,直接将万余人的突厥先锋直接的击溃了。

对方只有千余人逃了回去。

然后就是那些世家子们开始了讨论,他们觉得好像有什么事情不对的。

他们得到的消息时突厥南下,按照他们的估计是东突厥的两位可汗南下了,但是现在看到的先锋部队有些不对了,人不对,那里面不光是突厥人还有不少的西域人和大食人,这让他们有些抓慌了,东突厥南下怎么会有西域的人呢?

那不是西突厥的地盘吗?

要是西突厥也来的话可就不好玩了,那可就真的会死人了。

然后他们立刻审讯了执失思力,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李渊那张臭嘴说的事成真了,还真的是东西突厥一起会和南下了,统叶护可汗,莫贺咄可汗这些西突厥的人都来了,而且铁勒诸部也在夷男可汗的带领下出兵了,现在的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都只是小头了,这几家联军足足有四五十万控弦之士带着百万战马,百万牧民带着千万的牛羊南下了,他们听闻大唐内部皇室互相残杀已经快没有人了,所以他们决定入主中原,再演五胡旧事。

这话听的柴绍脸都白了,几十万的控弦之士,即便是只有一半他也是扛不动的。

本来他也以为这次所谓的东西突厥联动是李渊玩出来用来收缴私兵的,所以他也就没有真的把这些当回事,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东西突厥加上铁勒一起南下了,这让他有一种想死的感觉。

这一切都是卓群玩出来的,在玄武门刚结束的时候他就和李渊商定了,要一次性的解决了草原的势力,然后卓群在草原释放了几个全息投影,展示了一下长生天的神迹,然后这些人的联合就顺理成章了不,不过这个联合只限于打下长安以前,打下长安之后怎么样,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

而这些草原上的势力一同南下就是卓群给的贺礼,既然是千古未有的女皇登基,那一定要有牌面的,烧上几个草原帝国一定会让老天满意的。

而李渊也是很满意的,这牌面可是比武则天上位的时候强多了。

别看武则天的刚刚喊出的武周在她离开后被灭了,但是在她回去的那一刻李旦就二话不说的把御座给让出来了只不过武则天没有兴趣,再坐上去了,她老老实实的跑去做了自己的则天大圣皇后了,玩起了垂帘听政,因为她可不想成为第二。

即便大家都知道她武曌才是千古第一女帝,但是她不想和别人一起共享荣誉,既然无法唯一,那就和光同尘吧,所以她再次成为了垂帘太后,一个儿子都快成年的皇帝的垂帘太后。

不过在这一点上,是没有什么人反对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之前就是武则天在垂帘听政的,不管是李显还是李旦都是废的,这一点所有人都是知道的。

现在他们和其他世界的人一样,都在准备的礼物,而狄国老则是和一大堆的名臣们在一起讨论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他们倒是很听话的准备了礼物和军队,就是有些怀疑这事的真假,毕竟跨越时空这种事实在是太难以相信了,要不是武则天是从他们眼前消失又出现的,他们都要觉得武则天老年痴呆了。

不过他们的准备还是挺充分的,不过他们这段时间是连折大将,之前收复了安西四镇的王孝杰兵败坠崖了,带兵逃跑的苏宏晖也被武则天下令斩杀了,然后李武两家在长安的一场混战,也是让朝臣损失不小,一时间都没有什么能用的将军了,不得已又把黑齿常之和娄师德从外面找了回来,又把被赶到南方的徐敬业招了回来毕竟人家是李绩的孙子么,孙子去见见爷爷也是应该的,至于契丹李楷固在这个时候已经被狄仁杰给宰杀了。

别看狄仁杰在在历史上留了他一命,但彼一时此一时,那时能留他,这个时候就要杀他。

在狄仁杰知道了后来和中原争雄的就是契丹以后,就定下了灭杀契丹的计划了,而徐敬业去见李绩就是计划的一环。

只不过另狄仁杰有些没想到的是,到了李渊那里以后居然会见到百万大军围长安的场景。

------------

第二三零章

百万草原部族为了长安城,这种事情不要说见了,就连听狄仁杰都没有听过,至于见,那就更是没有见过了。

再来之前他知道了这个世界是玄武门刚刚发生的世界,就有猜想他们要面对渭水之盟了,他本来想着带着上万大军过来以作支持已经是不错了,毕竟颉利可汗那边也不过是十几万人马么,大家你凑几千我凑一万的,怎么也是有十几万大军的。

打颉利可汗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还是可能的。

但是几十万战卒配上百万的牧民,这他娘的已经是几百万人了,这可是大事了一个搞不好他们可都是要完球的。

要知道西突厥可不是东突厥,他们的地盘可是比东突厥大了好几倍的。

自然兵马也是多了好几倍的,这一次他们只是出了兵,至于那些牧民都是夷男的薛延陀部族和颉利可汗的东突厥部族了,他们可都是全家一起来的。

他们都做了打算了那就是来了就不走了。

不过他们一路打过来损失也是不小的,先是被天节将军燕郡王罗艺和天纪将军张瑾两人在径州狠狠的打了一下,虽然那时候损失的都是颉利可汗的人,但是也是有好几万人被他们直接的打掉了,而后的乌城之战又被他们直接的啃掉了几万兵马,里里外外被罗艺他们这些边军干掉的就已经是近十万大军了,要不是有薛延陀和西突厥的帮助,颉利是不敢从那里走的。

这次也是借的草原一起出兵,几十万大军汇合了百万牧民一起突然南下的时机,才突破了径州防线。

而且天节军和天纪军已经被分散在几百里的边境上,每个点的防御力量都是不足的缘故,要不然他们也是很难突破边境的。

那可是威震边疆的燕郡王罗艺,这一位可就是靠着杀突厥起家的,但凡是突厥人就没有多少不怕他的,为了对付他,这支联军还留下了小二十万的部队围困罗艺坐镇的径州呢。

不过在草原不管是那个时期,都是男丁就是士卒,突厥也是不例外的,百万牧民一句话就可以变成百万大军。

所以留下二十万立刻就可以补充二十万,所以他们也算是没有什么损失的,不过罗艺再通过探马知道了这些人是直奔长安而去的时候,这货就直接的发疯了,他带着自己的一半天节军直接的从径州杀出来了,而且一路向着长安杀过去了,这位也是个出了名的忠义之人,在知道对方目标是长安的时候就决定带兵前往长安勤王了。

一路上他也是不停的杀杀杀,打打打的拖延着敌人的进程可惜人马实在是太少了。

他手里要是有上十几二十万的大军,那还有的打,可惜他只有三五万的人马完全的不够。

要不是他手底下都是来去如风的骑兵,自己又是对付突厥的老手了,他可能就像柴绍一样被突厥的人海战术直接的给平推了,这不是能力的问题,完全是实力上的碾压。

而柴绍则是在最后渭水边上的一战中冲阵结果被人围杀了。

带出去的那些私军也就只有几千人逃回了长安城,这个时候谁也没有办法说什么柴绍能力不足了,要知道他们已经问了回到长安的秦琼了,柴绍是一路的边打边退,拖延了草原联军好几天的时间,最后在渭水边上因为没有退路,被人家直接的大军围杀了,这个真的是怨不到任何人的,实在是敌军太多了。

这种情况就是项王扔里面也就冒个泡吧?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刘秀周瑜那种,能以数万敌百万的变态的。

卓群看着渭水对面的那些草原大军,觉得自己可能玩的有些大了。

所以就问了一下,在得知所有的朝代都带了一部分部队过来以后他觉得下面的百万牧民还是很不错,那些人一定会很擅长载歌载舞的。

因为卓群看见了不少部队都是带着加特林过来的。

那句自从机枪出现后,游牧民族就变得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了,可能马上就能验证真伪了,虽然卓群觉得这更多的是因为在武力压服之后的经济控制的事,但是不妨碍他看一看骑兵对战加特林。

首节 上一节 423/10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灵气复苏:我回收超级加倍

下一篇:诸天:从玄黄大世界开始无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