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任务为王 第113节
长青也不含糊,第二天就联系了一所复读学校,可惜原主成绩差,不然还可以减免学费。
这几天杨立群给他打了电话,叫他去上工。
长青直接就说不干了,要去读书。
杨立群急了,还专门跑过来劝他,结果他还是坚持要去读书。
“舅舅,你以前不是经常说我学习不努力,就是个高中文化,没有大前途嘛,我现在想要学习,你咋还不让了呢?”
杨立群被他气的脸色青青白白,又不知道怎么回应他的话。
他总不能说以前是为了让你自卑、让你听话才故意打击你的吧。
这会儿他倒是有些后悔以前老是说这外甥没文化了,这关键时刻要去读书,那可怎么办?
长青邻居是一位老英语教师,见到舅甥两个为上学起了争执还过来劝。
“立群啊,孩子愿意读书这是好事儿啊,你咋还拦着呢,英语里有个谚语,better late than ever,就是说迟做总比不做好,好饭不怕晚嘛”
这位老师也教过原主,虽然原主成绩不好,但也不是调皮性子,所以老师对他印象还不错,这时候见他愿意去读书,总有一种终于开窍了的欣慰。
“李老师说得对,好饭不怕晚嘛,再说我又不缺那点上学的钱!不用舅舅您给我补贴的,放心好啦。”
长青大声附和。
杨立群能怎么办,总不能说自己为了给外甥塞个媳妇儿不让他上学吧。
丢下一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之后,他就灰溜溜的走了。
“谢谢李老师,我也不知道舅舅怎么了,以前说我学历低,现在我要上学,他又说读书没用。”
杨立群走后,长青感谢李老师帮自己解围。
“读书怎么会没用?!”李老师听他这么说气的差点跳起来。
“你可别听你舅舅瞎说,现在进哪个好单位不需要文凭啊,你这年纪完全还算年轻的,不用着急。”
可能当老师的都有一种劝人向学之心,见到长青想要读书,李老师当然大力鼓励,还问他有没有联系好学校,他可以帮忙。
“学校我已经联系了,就是新华补习学校。”
长青又感谢了李老师一番。
第141章 被舅舅坑的外甥(4)
现在距离9月份开学还有一段时间。
长青决定回老家一趟,看看老家的大伯。
原主父亲还有个大哥,一直在农村生活。
原主父母意外去世后,也是大伯赶来帮忙操持后事,只是农村条件差,而原主又愿意舅舅担任监护人,所以大伯就没有管这事。
不过,这个大伯其实一直很关心原主,每次进城都大包小包给他带很多山货、青菜。
倒是原主受舅舅的影响,认为大伯是农村人,图自己的钱财,所以对他一直很冷淡。
长青倒是觉得,与其跟舅舅混,还不如和大伯搞好关系呢。
他买了一大壶酒,又买了些饼干牛奶,一股脑儿塞进后备箱。
开车两个小时快到牛岗村时,他收到了薛伊人发来的QQ讯息。
“喂,你在哪,上次是我态度不好,我给你道歉,我请你吃饭吧。”
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啊。
要知道薛伊人和原主相处期间可从没有服软过,更别说道歉了。
估计是杨立群看他一门心思要上学,想要利用薛伊人来突破了。
“宿主,你不回她消息吗?”
系统见宿主瞄了一眼手机,还以为要开怼呢,哪知道又放回去了。
呵呵,长青笑的像个渣男。
“不急着回,要是回复快了,人家还以为我好说话呢。”
另一边,薛伊人发了信息半天却没有收到回复,心里委屈极了。
“杨总,你这外甥太过分了,都不回我信息。”
她抬头看向杨立群,一脸无奈。
薛伊人其实并不太想嫁给长青,她更想抓住眼前这个男人。
她跟着这个男人也有两年了,对她很好,花钱也大方,租的是大房子,一个月还给五千块零花钱。
这男人说自己是做建筑工程的老板,身价上亿呢,她也经常听到他的属下打电话喊他杨总。
他说家里那位是母老虎,嫁给他外甥只是暂时安排。
她信了。
可是对着那个年轻男人她是真的喜欢不起来,更何况人家对她也没那个意思呢。
“继续发,想办法,你那勾引男人的劲儿去哪了?”
杨立群皱着眉头,对薛伊人这种态度很不满意。
这时手机响了。
有回复!
薛伊人赶紧拿起手机看,杨立群也凑了过去。
“我回牛岗村,最近没有在市里。”
杨立群看到这消息,心中暗道不好。
俞家大伯虽然在农村,但从来都是个精明的人,他一直都比较反对长青与俞大伯来往,就是担心他瞧出什么端倪。
但人家亲伯侄,他这时候也不能去拦着。
“你多与他聊聊,一定要将他尽快哄回来。”
临走时,他郑重地对薛伊人说道。
“好嘛,我知道啦。”
薛伊人噘着嘴,心里也觉着委屈。
这段时间杨立群来她这租房,每次都是谈他外甥的事儿,连两人之间的亲热都没有那热乎劲儿了。
他不是想把自己甩出去吧?
冷不丁,薛伊人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俞大伯家就住在村口,开车可以直接进到院子里。
见到长青来访,俞大伯手里的烟袋都差点掉地上。
“快,进屋里坐,秀芹,把上次赶集买的糖果拿出来。”
俞大伯笑眯眯地拉着长青的手,左看右看。
农村干农活一阵一阵的,他也是每年秋收之后才有时间进城看看这个侄儿。
“长大了,长大了,你长得真像你爸年轻时候。”
看着看着,俞大伯又想到自己那早死的弟弟,眼角不由得有些湿润。
“大伯,我这次专门来看你们。”
长青说着话,打开后备箱,将里面的东西一件件拿了出来。
“来大伯家还这么客气干嘛。”
“我现在也工作了,一点心意。”
话虽这么说,晚饭时候俞大伯还是专门拿出两个大碗。
“今儿个尝尝我侄儿给带的酒!”
俞大伯有一儿一女,年龄都都比长青大,堂哥夫妻外出打工,堂姐也嫁的比较远,平时家里就二老带孙子。
小豆丁见到生人也不害怕,反而很兴奋地拉着长青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村里面很多一家子都去打工,小孩子玩伴儿少。”
大伯母笑着解释。
这个时候农村就已经开始空心化了吗?
长青记得在后世,随着城市与乡村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因为孩子上学、老人就医等各种便利,大量的农村人口都涌向城市,导致村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基础设施。
而且未来几年城里的房价会迎来暴涨!
“伯父伯母,堂哥他们打算市里买房吗?市里教学质量可比乡里好多了。”
长青一手抱着小豆丁,一手夹菜。
这个问题正是俞大伯最近焦虑的问题。
城里房子贵,家里这些年虽然也存了些钱,但是也只够一个首付,要是买了房子,一下子就压力大了起来,所以一直拿不定主意。
听了俞大伯的顾虑,长青笑了。
“大伯,现在经济发展那么快,以后房子肯定还要涨价,早买不吃亏,而且以后孩子上到高中反正都得去县里市里,不如一步到位。”
原剧情中,俞大伯是在孙子上高中时候才到市里买房,那时候房价比现在高了不知道多少,掏空存款不说,还要到处借了些钱才凑齐首付。
所以不如劝大伯趁现在拿下一套好房子,以后总用得着。
“大伯,你要是有意愿,我可以帮你们多注意下房源,这时候买到就是赚到。”
长青又仔细跟大伯分析了当下的经济形势,还讲到国外城市发展的规律,还说其他类似城市的房价已经开始涨了。
一番话下来,俞大伯听得都激动了。
特别是长青说房子也是投资,比钱存在银行划算多了,买了几年可能就翻倍。
“买!必须买。”
俞大伯一拍大腿,他甚至觉得可以买两套,一套大的儿子一家子住,再买一套小的,老两口可以住。
上一篇:洪荒:我盘古和系统势不两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