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神话大汉,冠军兵圣

神话大汉,冠军兵圣 第249节

有人说是一种仙音,是仙送入世间的声音,在指导众生开悟。”

“所以古来有那么多人求长生,是有原因的,修行越深,感知到的虚空深处的秘密就越多,也就越确定世上有仙?”霍去病眯眼道。

道尊昂了一声:“在天人五境以上的修行者中,一直流传说我道家初祖,老子等人的消失,便是勘破了虚空深处的秘密,超出我们这方世界,踏上仙途。

始皇帝追逐长生,怕是也与此有关。

而我道家记载,诱发虚空变化的原因,似和洞天的诞生堙灭有关。”

续道:“通常要兵家达到五境,开小兵府,才能发现虚空变化。

告诉你这些,是让你不要被其影响,也没必要深思,保持叶落湖面,过不留痕的心境最好,否则会影响修行。”

“你打开小兵府后,就需要捕捉这些虚空波动,融入拓展兵府。”

道尊像是有急事要做,话罢便走了。霍去病隐约闻到他袖子里,藏着鸡腿的香味……

“开小兵府,会发现虚空变化……又被称作洞天之秘,和许多古人求仙有关。”霍去病嘀咕了一句。

早上,他去参加朝会。

下朝后则去卫军大殿,处理各类军务,到下午再次来到兵府。

此时的兵府,已陆续有各类东西搬入,组建兵工营。

东西是霍去病从绣衣麾下,原物造营要过来的一应器物。

后续还需要墨家在这里开凿聚敛地火的铸炼井,布设阵法,是个很大的工程,前期至少要准备旬月时间,才能初具规模。

————

外来使节居住的馆舍。

罗什娜的近侍帛旗木,将一卷简书,放在她面前。

他们居住的使节馆舍正殿,还坐着龟兹和姑墨使节。

两者的目光也都落在那卷简书上。

罗什娜拿起简书翻看片刻,最终叹了口气,将简书递给龟兹和姑墨使节。

两人看完后,神色惊讶中透着凝重,相互对视。

“这简上的内容可信?”

“这段时间的观察,加上其他一些消息渠道,都能证实简书的内容不假。”

“汉若全力发动,确有百万军众,数量比我们西域许多国家的人口还多。”龟兹使节道。

那简书却是罗什娜想进一步了解汉之国力,皇帝亲自让人送来的。

书上对近年汉军对外征战的胜负做了汇总。

包括汉军当前规模,战争细则,以及汉之方方面面的一些记载。

“十万禁军,四十万边军,即便排除固守不能调动的部分,边军可战精锐亦在十万以上。加上地方驻军,百万雄兵,并非虚言。

而大汉能供养这等军力,足见国力之盛。”

姑墨使节看过简书,惊叹道:“这简上还有去年汉军征战的胜负和俘获,消耗等相关战事总结。

汉军以大将军卫青,霍去病为首。

冠军侯从去年春时征伐匈奴开始,一年间,南征北讨,与四夷几乎都有交锋,缴获之丰才让人羡慕,可惜我西域无此等良将。”

“若简上所言皆实,那汉的实际力量,却已超越了匈奴。”

“不能单从军力数量看匈奴和汉的强弱,匈奴大概有四十万精锐,但都是骑兵,灵活性,攻击性更强。”姑墨使节说。

“对我们来说,已没有选择的余地。”

罗什娜轻声道:“我通过沙塔联系国主。国主说只要能保持自治,便可接受汉人其他条件。”

Ps:求票~

第二百二十二章 这一刻终于到来

李庆是一名汉军,加入军伍四年,今年二十二岁,人长得很谨慎,小鼻子小眼睛,身形也不高。

他年纪不大,但参与的战役极多,尤其是打匈奴那几仗,全程参与。

击溃匈奴王庭的中军以后,他的兵家修行增长极快,迅速成为军中精锐,被尊为禁军老卒。

这个老不是指年龄,而是对百战骁勇的敬称。

此时的李庆,脚步疾快,正从城郊军营往兵府方向飞奔。

这两日霍去病回到长安,给卫军各营发了通告。

他每日傍晚会抽出时间在兵府内,亲自给卫军各营,讲解兵府内日日传颂的兵法具体内容,甚至会传授战阵厮杀之术。

霍去病仔细考虑过,推动兵家显学于世的方式。

更细致的教授过程,必然要有,不能全靠兵府的筛选。

在当下,各类学问,修行,大多是一族一姓,一家一派的不传之秘,秘技自珍。

而儒家能发展起来的一个主因,便是其普适性极高,人人拾书诵读,便有可能踏入儒最初级的门槛。

想要让兵法成为显学,让更多人修兵,首先就要摒弃门户之见。

霍去病亦是在摸索当中,缓缓推动。

以他在军中的威望,愿意亲自指导军伍,顿时从者云集。

卫军完成白天的操训,傍晚便会往兵府聚集。

“快点快点,拖拖拉拉的,早知道这么慢,今天就不该操练百里奔袭。”

李庆往兵府去的路上,还有其他各营的军伍,也在往同一方向赶。

一干汉军老卒,三步并做两步,来到兵府时,果然看见霍去病在亲自演习实战技巧。

他取过一名老卒的佩刀,用最简单直接,适合战场的搏杀方式,展开演练。

“今天传习刀术啊。”李庆兴致勃勃的加入了听众的队伍。

周边的兵府外广场上,已聚集了数千老卒,自行队列,站的整整齐齐,屏息而视。

这种传习,仅限老卒,没上过战场的新兵,听了也没多大助力。

此时霍去病的手臂横向抽出,刀锋回旋,顺势反手劈出,刀芒闪逝如电,如鸟过鱼痕,天马行空,又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仿佛映合着天道秩序。

虚空中,一抹刀痕居然留在了半空,凝定不散。

这一刀的轨迹,像是被一股刀气冻结,长时间不消,供兵众观看其运行过程中的走向。

其实这一刀简单迅捷到了极点,没有任何多余变化,就是快,狠,一往无前!

而在刀势过后,虚空忽然爆发出雷鸣般的声响,震耳欲聋如大潮。可见刚才那一刀之快,之雄浑,刀过许久才有破空声传出。

卫军部众俱皆肃容而立,目光中仿佛有无形的火焰燃起。

霍去病演习给他们看的刀术,不会是他们无法企及的高度,而是和他们的修行紧密相连。

也就是说,他们现阶段的上限,在单纯的破坏力上,有可能复刻这一刀。

这个诱惑力相当大,要是能劈出这种刀势力量,战场陷阵,对手的甲胄都给你劈开!

霍去病展示过简单的劈砍后,有校尉发问:“霍侯这一刀,可有诀窍可循?”

“有。”

霍去病道:“出刀过程要好看。”

“?”

战场杀敌,追求的是简单、高效,凶狠,没听过要求好看的。

“不论是哪种修行,达到一定层次后,一招一式,都有个共同点,就是韵律天成,仿佛契合了某种道韵,自具美感。

所以我说的好看,不是单纯的视觉,而是一种体内体外的发力规律,要内外交感,彼此契合。

你们日常练习劈砍刺击,可有过某个瞬间,不经意的出刀,却能爆发出远超平时的威力,但想再做一次便做不出来了?”

“有!”兵众们大声回应。

霍去病道:“这就是我说的契机,在某一刻妙手偶得,劈出来的刀势,最具杀伤力,也是最好看的一刀。”

“想做到这一点,基础就是不断练习,将自己的攻击力拔高,达到熟极而流的状态,才能把握住冥冥中的一种契机,时刻将自己保持在妙手偶得的层次。”

有下边聆听的将官恍然而悟,低声对同伴道:

“霍侯把刻苦练刀换了种方式说出来,其实根本没什么诀窍,就是反复训练?”

另一校尉:“你说的对不对我不知道,但霍侯说出来,伱瞅这些兵,个个两眼放光,自觉找到了诀窍,回去肯定玩命苦练。”

霍去病一边讲解,一边抖了个刀花,霎时刀锋千幻,寒芒四射,倏又收归为一。

而这个过程中,刀锋上自然而然的汇聚了一股刀意。

一刀落,万物皆破。

“战场遇敌,不要有犹豫,要立即出手,用最简单,最快的速度发起攻势,抢夺主动,至关重要。”

霍去病正讲的颇为起劲,便听到耳畔传来一个声音:“去病,你来朕这里一趟。”

皇帝亲自传声,显有要事。

霍去病略一琢磨,猜测是西域那边有了回信,遂让部众自行训练,足下阵纹荡开,动用了走为上的兵策神通,一步迈出,如入虚空,眼前浮光掠影,数次呼吸间便回到了未央宫。

“郎中令!”

驻守的禁军看见自家的大首领,齐齐执礼。

霍去病嗯了一声,遂来到皇帝的书房。

李蔡,张汤,董仲舒,周平都在。

武将大多在外未归,只一个程不识坐在皇帝右手那一列,看见霍去病,点头为礼。

霍去病落座后道:“西域的使节有消息了。”

刘彻嗯了一声,脸带喜色。

首节 上一节 249/3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封神,一切全靠捡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