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诸天首富从水浒传开始

诸天首富从水浒传开始 第144节

当杜昱传送到倚天世界去和杨箫琴团聚的时候,将自己学会的长生诀功法教给妻子和儿子。

或许是世界不同,杨箫琴按照他教的方法去练习,也将第一幅图练成,但提升的幅度却远不如,让他颇觉遗憾。

不过,回到倚天世界却让杜昱想起了天赋异禀的张三丰。

他心中一动,既然自己想不明白广成子想要表达的意思干嘛不去和老张交流一番。

以老张的才情或许能够解析出其中含义,即便不能也可以触类旁通。

杜昱心中明白,自己修炼长生诀前五幅图如此顺利就是参考张三丰的《五德论》和道武合一的思想。

想到这他再也坐不住,对杨箫琴讲述自己的想法。

杨箫琴并不反对他上武当山拜访,只是久未见面她有些舍不得和杜昱分开强烈要求自己也要去,而且她这么一闹儿子也吵着要去。

杜昱没有办法只能带着二人出了终南山活死人墓向武当山赶去。

第216章 再论道

第215章 再论道

杜昱带着妻儿赶往武当山。

路上的所闻让他心生感叹,数年过去朱元璋的军队已经打下江山,于去年也就是洪武元年就将元顺帝赶出大都。

结束蒙古在中原的统治,明朝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丢失四百多年的幽云十六州终于被收回。

倚天世界的时间线虽然与真实历史并不相同,但终归还是回到应有的轨道上面。

杜昱对此颇觉欣慰,只是他所见到的百姓大都面有菜色,显然在生活上并没有多少改善。

这让他心情有些沉重,心里在权衡要不要掺和一下,不管怎么说在倚天世界的大明还有个徒弟朱标在呢。

见丈夫面色凝重,杨箫琴不由得走上前握住他的手。

杜昱愣了片刻随后想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牵挂不多,甚至随时可能将这对母子带到别的世界生活,又何必自寻烦恼呢。

别说各个小世界,便是在主世界里面都有一堆事要操心,哪顾得了这么多。

想到这,他收起悲天悯人的心绪带着妻儿继续赶路。

终南山距离武当山不到千里,对他们一家来说并不算远,而且杜昱出门一向金钱开路怎么舒服怎么来。

一家人一路游山玩水,不像去拜山倒像是出门郊游。

期间确实遇到一些江湖人物,也听到不少奇闻异事,但总的来说张无忌这等高手都闭门不出也就没那么精彩了。

游玩二十多天,杜昱一家人终于来到武当山脚下。

送上拜帖之后现任的掌门俞莲舟亲自下山迎接,双方一见面甚至以前辈之礼相待。

倒不奇怪,武林就是这样学武先手达者为师,更何况杜昱和他师傅张三丰是忘年之交。

在上山的路上,俞莲舟忍不住问道:“杜前辈,数年过去风采依旧,似乎岁月都没有留下一丝痕迹,莫非神功大成得以驻颜?”

杜昱哈哈一笑,说道:“正是如此,几年闭关收获颇丰,略有心得想与张道长交流一二。”

“前辈,晚辈斗胆问一句您现在到了什么境界。”俞莲舟问道。

杜昱沉吟片刻,说道:“比武道先天高一个层次,具体还不大好说,其实我更愿意以道家炼气化神后期来形容。”

“日后劳烦前辈指点一二。”俞莲舟说道。

杜昱一笑,说道:“好说,咱们本就渊源极深我可没打算藏私。”

俞莲舟听后欣喜万分,知道他这次前来又要与师傅论道,便是在旁边听上一听也受益匪浅。

很快,他们便来到武当山的核心区域,俞莲舟先是把他们一家安顿好,然后才去通禀师父。

考虑到舟车劳顿,便和老张约定明日再见面。

当夜无话,第二天清晨杜昱早早起床洗漱,用过斋饭之后带着妻儿去拜会张三丰。

见面之后自然少不得一番客套,尤其是在张三丰见到杨箫琴之后,她身上颇有几分神雕大侠杨过的影子,让老人家回忆起当年往事。

杜昱看着鹤发童颜的张三丰心里也有几分敬佩,按照小说的时间线来推算他也已经过了一百二十岁,却仍面色红润精神不减可见境界又有提升。

这让他不禁感慨,或许是倚天世界的舞台太小,不然以老张的才情现在的境界根本不是他的极限。

一番礼节过后,两人开始坐而论道,讲述数年间的修炼心得。

俞莲舟、俞岱岩、宋远桥等人纷纷过来旁听,这种机会万分难得他们都不想错过。

杜昱根据自己修炼长生诀的心得体会,结合道家内丹术详尽解说数年修炼的成果。

张三丰听后都感觉惊讶万分,没想到真气还可以这么使用,道武合一的思想居然可以走那么远。

杜昱讲述完毕之后轮到张三丰,老道将这几年的心血毫无保留和盘托出。

两人随后进行讨论互通有无,各抒对道武的理解。思想的碰撞往往会带来灵感火花,他们觉得获益匪浅。

倒是俞莲舟等人有些跟不上他们的思路,听得云里雾里反而有些糊涂。

杜昱和张三丰论道两天两夜,他觉得似乎抓住了什么但总是差一点点,考虑片刻他决定将《长生诀》拿出来。

“张老哥,前些年我出外游历有一番奇遇得到一部上古奇书《长生诀》,老哥可以看看,一定能有所收获。”杜昱说道。

“哦,《长生诀》!名字倒是霸气却从未听过。”张三丰说道。

杜昱把手向怀中一摸,顺便从系统空间中取出他在主世界印制成册的一本线装书递了过去。

张三丰接过之后认真阅读,一边看老道一边发出声声惊叹。

倒是杜昱在一旁默不作声等他看完。

老张阅读的速度一开始非常快,到后来越来越慢,时不时还闭上眼睛思考一番,随后再翻动书页。

消耗了将近三个时辰,张三丰才把《长生诀》看完,只见他闭目冥思良久才睁开眼睛,问道:“老弟,这确实是部奇书,不知道你从何处得来。”

杜昱微微一笑,说道:“深山里某处废弃道观,当初得到它的时候有块石板记载它的来历。”

“哦,愿闻其详。”张三丰说道。

“传说这部书是上古道家仙人广成子所著,某个岁月里广成子无意进入战神殿悟通了天地宇宙的奥秘,重返地面后经黄帝传与世人,并以甲骨文著写出《长生诀》……。”杜昱按照双龙传小说里的资料九真一假开始编故事。

张三丰听后连连点头,说道:“难怪,也就是这等上古神仙般的人物才能由此见识吧。这部书之中对道武的诠释让老道耳目一新,长见识了。”

“不瞒老哥,我将七幅图画中的前五幅练成,当初就是结合老哥的《五德篇》才得以练成。这前五幅图画对应的是五行属性,后面两幅对应阴阳,我就是到了这里进入瓶颈,无论怎么努力都毫无进展。”杜昱说道。

“哦!以老弟的才情竟然遇到瓶颈?现在我相信这部书和广成子有关。”张三丰说道。

杜昱对他话中的夸赞颇有些不好意思,于是说道:“方才和老哥论道有所收获,却总觉得差一点东西没有抓到。老哥那这部奇书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新的体会。”

“但看内容前半部分和我的《五德篇》有些类似很好理解,最后涉及到阴阳的部分确实有些玄奥,需要研究尝试一番才行,但初步看下来倒觉得与我的太极拳剑有某些共通之处,只是现在还没想通其中关窍。”张三丰说道。

杜昱听后眼前一亮,对啊,怎么把太极拳、太极剑给忘了,上一次和老张交流的时候自己更感兴趣的是他的道武合一理论,没怎么重视太极,现在看来恰巧错过了最重要的东西。

“老哥,我似乎抓住一点灵感,请将太极拳剑教我。”杜昱说道。

张三丰也不藏私,立刻将自己这些年对太极拳、剑的心得教授给他。

有九阳真经的帮助,杜昱学习起来速度极快,仅仅三天的时间便将太极拳、太极剑练到炉火纯青。

便是俞莲舟也不敢说在这两门功夫上能胜过他,或许只有那位前明教教主张无忌可以比肩。

张三丰看到他练功的过程也不禁咋舌惊叹,感慨他的习武天分之高。

杜昱心中暗笑,实际上他那里有什么习武天赋,还不是通界神钱吞噬了史进、宋青书、杨虚彦之后叠加的BUFF么。

练成太极拳、剑之后,他沉下心来认真体会,结合九阴真经、九阳真经等神功秘籍的理论开始深入解析阴阳两种属性。

第217章 终有所得

第216章 终有所得

杜昱从张三丰处习得太极拳、太极剑,通晓了老张对于太极阴阳的理解。

籍此,他结合自己习练过的九阳真经、九阴真经等神功秘籍对阴阳两种属性的理解开始在脑海中解析《长生诀》。

几种神功秘籍的理论不断在脑海中闪现,各种片段交织在一起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不知不觉他进入一种顿悟的状态之中,将那些知识打碎重新排列组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理解。

五天以后,杜昱才从那种状态中脱离出来,当他睁开双眼的时候脑海里已经有了对长生诀后两幅图画的全新的解析。

他本打算就地尝试一番,但考虑到倚天世界或许不如双龙世界的等级高,所以压下心中的想法。

不过他还是就自己所得与张三丰再论道一番,而老张这几日研究《长生诀》也有新的体会,双方互通有无各有裨益。

来武当论道一事接近尾声此行不虚终有所得,杜昱便打算告辞,但在临行之前他如约对俞莲舟等人指点一番,算是结下一个人情。

此番拜山只有杨箫琴觉得有些无聊,倒是两人的儿子和那些小道童玩得不亦乐乎,颇有些不愿意离开。

杜昱和杨箫琴一想,把孩子留在活死人墓终究有些孤单不利于他的成长,两人一商量便打算暂时让他留在武当山学艺。

俞莲舟非常开心,他本就想和这位年纪轻轻但武功卓绝的前辈拉好关系,这样的机会怎么能错过。

于是便将杜晞留了下来,并打算收为关门弟子。江湖大乱道么,他们本来就不在乎这些,就像张无忌上次见面的时候还喊他姐夫呢。

把孩子留在武当山,杜昱和杨箫琴非常放心,两人下山之后便打算回终南山。

路上的时候再次见到那些面有菜色的百姓,他终究还是忍不住,打算转道去应天府看看朱标。

朱元璋的脾气秉性历史上早有记载,杜昱不认为自己能改变什么,倒是朱标仁慈宽厚或许可以说教一番,至少他可以让这位大明太子身体健康,知道顺利接掌皇位。

不能说朱棣不好,但真实历史上大明的结局证明了朱棣的子孙确实不行,既然如此还不如看看朱标接手后会有什么变化。

夫唱妇随,杜昱提出去应天府的想法之后杨箫琴欣然应允,实际上这些年丈夫神神秘秘经常不在身边她是有些怨言的,能在一起行走江湖也是种幸福。

身边没有了爱玩的杜晞夫妻二人赶路的速度提升数倍,当然也是因为两人走的是官路,沿途没有什么风景。

数天之后,二人来到应天府。

大明都城入眼看到的百姓面色好了不少,繁华程度比起其他的城池要超出数倍堪比水浒世界的汴梁城。

杜昱的心情这才好了一些,入城之后闲逛一圈,很快查明皇宫所在地。

两人寻了一个酒楼宿下,准备休息一晚明天再去见一见朱标。

第二天,二人早早起床洗漱赶往皇宫。

来到皇宫大门外,杜昱正愁怎么进去的时候忽然见到一位熟人,不是别人正是朱元璋的干儿子李文忠,现在那货一身飞鱼服腰挎绣春刀,是亲军都尉府的都统。

“李将军,多年未见可还记得贫道?”杜昱开口问道。

李文忠吓了一跳,正在皇宫外巡视忽然被人拦住差点把马给惊到,他低头一看是一对颜值爆表的男女,正疑惑间忽然脑海中闪出一幅画面。

首节 上一节 144/2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苏妲己,绝不祸乱大商

下一篇:我悟性满级,你让我剑冢守墓百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