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诸天首富从水浒传开始

诸天首富从水浒传开始 第174节

他还真要夸赞一下550A里面的简配版人工智能,虽然它没有MOSS那么智慧但更为实用,毕竟他需要的是一个完全听从支配的智能辅助程序,而不是一个有着自己想法的电子智能生物。

杜昱再向下看,下面序列的几乎都是与之相关的能源类技术,当然也有一些成熟的产品,比如飞行汽车以及像黄毛‘飙车’用的那个单人飞行器等等。

总的来说都是一些流浪地球世界初代或二代的产品,三代的都是少数。看起来黄毛他们还真是留了一手,大概是想这门生意能长久进行下去吧。

“既然你是最优解,那就选你好了。”杜昱边说便把资料转移到一台国产新笔记本上。

技术资料有了,现在就要考虑如何布局。这货看着眼前的550A想也没想,便让它展开分析制定产业规划。

杜昱输入一条又一条的限制条件后,盯着电脑屏幕等待分析的结果。

或许对550A的算力来说这件事真的是个小活吧,不到二十分钟中一份长达500页的产业计划被制定出来供他参考。

杜昱十分认真的阅读,时不时的还会停下来根据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一些调整。

三天后,他终于整理出一个可行方案,这才一脸疲惫的从‘闭关’的地下室走了出来。

“老公,伱这是几天没睡啊?”王雨柔见到他后惊讶的问道。

自打两人认识以来,哪怕夫妻疯狂折腾的时候她都没见过丈夫的黑眼圈。

“三天而已,就是精力消耗得有些过头。放心吧,我没事。”杜昱回答道。

“没事就好,这几天你还是在家好好休息一阵吧。”王雨柔说道。

“哪有时间休息,这次可有件大事要忙。”杜昱一脸兴奋的说道。

“什么事能让你这么高兴?”王雨柔问道。

杜昱哈哈一笑,说道:“能让你重孙子都可以躺平的好事,雨柔咱们要发大财了。”

“现在公司的进项还不多、还不快么?”王雨柔疑惑道。

“游戏和翻译器是不错,但和它比起来就不值一提了。室温超导这个概念你听过么?”杜昱问道。

“当然,现在最火的经济话题,甚至没有之一。老公,难道你也想成立一家公司炒概念?”王雨柔问道。

“炒概念太low了,你相公现在就能拿出量产的方案。”杜昱说道。

“啊!真的么?老公,这样能改变世界的技术你可要慎重啊。毕竟……,还是要小心一点。”王雨柔有些担忧的说道。

“我明白,这件事我会先与何主任那边联系一番,商量好才会布局产业。你不担心。”杜昱说道。

“那就好。”王雨柔说道。

见她担忧,杜昱立刻安慰一番,不过此时他也冷静下来。

妻子说的确实有道理,实验室里可以复刻的材料与流浪地球世界可以量产的成熟的三代产品意义可不一样。那不是领先一步,更可能是领先几十年。

这么一想他又有些担心,貌似这样的尖货何主任那边未必会让他投入民用和商用啊。要不等一等,看看下一个小世界能否刷出可以在任何情况下保证自身和家人安全的东西?

杜昱被王雨柔泼了一盆冷水,顿时觉得自己想的可能有些少了,便开始犹豫起来。

不过,他最后还是决定先给何主任透透风,套套话试探一番。

休息三天,他思忖良久之后才拿起电话拨通何主任的号码。

“何主任,许久不见现在好么?”杜昱客套道。

“托福,一切都好。倒是杜总百忙之中主动联系,我比较意外啊。”何永民笑道。

杜昱尴尬一笑貌似自己还真是很少主动联系对方,随后说道:“何主任,客套的话就不说了。想问您一下,最近对火热的常温超导您有关注么?”

“全世界都在关注,我们当然也不例外。怎么杜总有新发现?”何永民问道。

“有一点,何主任要不面谈?”杜昱问道。

“哦,那我可太有兴趣了。杜总有时间的话我现在就过去,如何?”何永民说道。

“额,也不用这么急……。”杜昱笑道。

“那可不行,你小子的一点发现可能是个大惊喜。”何永民说道。

第266章 拯救者

第265章 拯救者

杜昱约何永民见面聊起温超导的话题。

他有成熟的方案而且是流浪地球世界的三代技术,但却因为此事牵扯太大而不敢轻易行动,所以才想探一探口风。

何永民来的非常快,仅仅4个小时后就来到星海科技的总裁办公室。

见面之后两人客套几句,便进入正题。

“杜总,不知道你说的新发现指的是什么,复刻出常温超导材料?”何永民问道。

杜昱点点头又摇摇头,说道:“不是复刻,是发现一个全新的制作方法。”

“全新的方法?通过实验了?”何永民惊讶道。

“差不多吧,不过方案还需要完善。”杜昱说道,他的目的就是试探,所以并没有把话说死。

“杜总的意思是……?”何永民问道。

“小有成果但不稳定,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和改善。”杜昱说道。

“能让我见一见实验室么?”何永民问道。

“额,何主任还是再等一段时间吧,等我的试验更成熟的时候一定第一时间邀请您参观。”杜昱婉拒道。

何永民有些失望,说道:“好吧,君子不强人所难。不过杜总邀请我来不是只为说这几句话吧?”

“当然不是,老实说对我的常温超导材料很有自信,这次其实是想问问何主任,如果我能将它实现能否第一时间投入到商用。”杜昱问道。

“原则上应该可以。”何永民说道。

杜昱一笑,说道:“何主任,这就没意思了,咱们之间可别说套话啊。”

“那要看你能将它开发到什么程度吧。”何永民说道。

“如果可以规模化量产呢?”杜昱问道。

“杜总,你可知道从实验室复刻到规模化量产要走多久么?”何永民问道。

“我当然知道,但何主任之前您可曾想过翻译器会横空出世。”杜昱说道。

何永民一愣,随后微笑着说道:“看起来杜总非常有自信啊。”

杜昱点点头,说道:“我的发现比棒国的更靠谱,相信不久的将来会从实验室走向商用市场。”

何永民沉默片刻,随后说道:“如果你真的能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我相信会有政策上的照顾和倾泻,商业应用问题不大。”

“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多了。”杜昱说道。

“杜总,本来你也不应该担心这个问题。”何永民说道。

杜昱连连点头听懂了对方话语中的含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他便把略有些敏感的问题岔开,和对方聊起人工智能的相关话题。

其实相比常温超导这个课题,何永民对人工智能的开发更有兴趣,也更了解一些。

两个人对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深入交流一番,好在‘李鑫’脑海中的计算机知识还够用可以轻松为对方解惑。

此次会面二人谈了两个多小时这才宣告结束,何永民临走的时候还对他说期待常温超导材料的试验成功。

几天后,满怀信心的杜昱行动起来。

他先是在光明区注册一家星海电气公司,随后便开始着手组建材料实验室。

继生物科技公司后,杜昱再度出手组建新公司,两个动作让康松杰和唐璐一脸懵逼。打电话询问,这货又是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只说为将来布局云云。

公司注册还在跑流程的时候,他再次来到海城大学找到就业办张主任。

之前星海生物将这一届的生物系毕业生打包的消息属实炸裂,相对较高的起步薪资让生物系的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学习的目的不在是为了转专业,而是期待星海生物下次招聘的时候能够入选。

张主任还以为杜昱是觉得人手不够,想增加几个名额呢,客套几句之后他迫不及待的询问起来。

“杜总,您这次来是想再多招一些生物系的人才么?”张主任问道。

杜昱微笑着摇摇头,说道:“张主任,我的公司还在建设当中,建筑才刚刚封顶,实验室还在装修组建呢,那里会这么快扩大规模。”

“那您这次的目的是……?”张主任略有些紧张,担忧星海生物主动违约。

“不瞒您说,我刚刚注册一家电气公司准备研发超导材料,所以就想预先招聘一些材料学的人才。”杜昱说道。

“您的要求是什么?硕士生我们还是有一些的。”张主任心中一喜,立刻介绍道。

“额,硕士要,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新组建的团队正需要人手呢。”杜昱说道。

“真的么?那太好了。杜总我们海城大学的材料学还是很有水平的,不管是生源还是教学质量都很有保证的,包您不会失望。”张主任说道。

“那就麻烦张主任了,和上次一样,希望能预签协议,等他们毕业的时候直接到星海去工作。”杜昱说道。

“没问题,只是需要一些时间准备,招聘会至少要推到明天才行。”张主任说道。

杜昱点头表示理解,在表示感谢的同时还盛情邀请张主任赴宴,拉近双方的关系。

三天后,小型的校招会如约进行。

与上次差不多,杜昱提出了常温超导的课题,让那些想进入星海电气的人作答。

当然他不指望没有深入研究的学生们能答出什么花样,只是单纯的想看看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几何。

待收卷上来,杜昱亲自查阅甄别,将看得顺眼的一些答卷收了起来,至于那些胡写乱搞甚至涂鸦的,干脆扔在一边。

对自己未来都不在意的人,他可不认为会是合格的试验员。

答卷只是第一关,接下来的就是面试了。杜昱依旧亲自参与,连公司的人事都只能在一边老实的看着,只是他们怎么也没看明白老板的选人标准是什么。

折腾足足一天的时间,他挑选了五名有意的硕士生,以及四十多位应届本科毕业生。

选人过后当然是预签合同,看着一张张的合同上被卡上鲜红的印章,张主任眉开眼笑心中非常高兴。

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专业,没想到生物和材料两个老大难先放卫星,竟先于计算机、人工智能、法学……等等专业,率先打响就业的第一枪。

张主任对他的态度更加热情,同时也表示海城大学愿意和他长期合作云云。

杜昱也很开心,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他自己就是环境工程的毕业生能拉学弟学妹们一把当然要伸出援手更何况这种事是双赢的。

看着生物公司和电气公司的一沓沓工作合同,他甚至觉得自己成了海城大学天坑专业的拯救者,对此他还颇有些感慨。

人手实现准备停当,他要做的就是买一些必要的试验设备,为组建实验室未雨绸缪。

杜昱的银行账户上资金充足,两个现金奶牛给他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因此花钱方面他从来就不用担心。

因此他抄起电话打给康松杰,再次催促他修建实验室的进度,当然是要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

首节 上一节 174/2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苏妲己,绝不祸乱大商

下一篇:我悟性满级,你让我剑冢守墓百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