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诸天首富从水浒传开始

诸天首富从水浒传开始 第56节

此一战,斩杀五百多人,俘虏两千多人。打扫战场的事情,杜昱不用亲自上场。

很快,卞祥便带着骑军冲入寨中,将田虎抢夺的资财装车拉走。俘虏也被孙安等人,押送着返回绵山。

临走之时,钮文忠叫人拢了一些干柴,将那座山寨一把火烧了。

举事前的第一仗就旗开得胜,杜昱心中非常高兴,用古代人的眼光来看是大吉之兆。

回到绵山稍事休整,他选个万年历中的好日子,准备就在三天后举旗造反。

如此大事,就连留守在少华山上的数名头领也悉数赶来。

绵山上更是一片忙碌之相,很快便在聚义厅前搭建起一座祭台。

三天时间转瞬即至。

这天杜昱身穿一身明黄色锦袍走在前面,左后方朱武、右后方乔道清,后面着卞祥、蒋昭、陈达、杨春、钮文忠、鱼得源、时迁、韩伯龙等人。

上到祭台后,他深吸一口气平稳一下心情。

走上前看了看祭台下面几十名将领,和后面连天彻地的三万多喽啰兵。

杜昱心情难免有些激荡,穿越七年多,今天才算开始创业,此事若成哪怕不去新世界混,也足够几代人实现财富自由了。

“兄弟们,官家昏聩信任奸佞之人,致使天下动荡不安百姓遭难。咱们都是被官府逼得没有退路之人,不是咱们想为子孙后代挣一份前程,而是形势所迫不得不如此。”杜昱说道。

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既然官家和朝廷不给活路,那咱们就拿起刀枪挣一个活路。今日我在此祭天,愿意率领大家为子孙后代挣一挣前程,你们可愿意随我一起举事?”

第74章 盟誓

水浒世界宣和元年九月初八,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

杜昱嘴炮一番想煽动喽啰兵的情绪。

他说的话不无道理,那些喽啰兵之所以上山落草,大多数人确实是被官府或者豪强欺压导致破产。

还有一些人纯粹是家里太穷,养不起那么多的孩子,只能把年纪稍小的半大小子推出门去。

所以前段时间,韩伯龙、陈达等人到处清理名声在外的地方豪强时,便有不少穷苦之人自愿跟着上山,只为吃一口饱饭。

杜昱这番演讲平平无奇,却正说在他们的心坎上。

是啊,谁没有被欺压过呢。他们做朝廷的顺民吃不饱穿不暖,反而上山之后有吃有喝,寨主们说话又好听个个都是人才,他们太喜欢山寨的和谐的氛围了。

现在大寨主想举事,又说要给子孙后代争一份前途,那个不想呢。

于是,藏在喽啰兵中的捧哏者都没来的及行动,下面的几万人齐声高呼‘愿意追随大王。’。

杜昱挥挥手,示意他们安静。

此时,乔道清转身对后面喊道:“抬祭品。”

十几名喽啰兵,哼哧哼哧的将捆好的三牲抬到祭台之上。

随后,他给朱武使个眼色,两人一起提上抬三个布包,打开来看却正是田氏三兄弟的人头。

摆好香案,宰杀牲畜摆上香案。

鲜血喷出的时候,早有喽啰兵拿着盆接着,随后将那些血倒在一个个酒坛之中。

诸事皆毕之后,杜昱重新走到前面,手中拿着三柱高香,点燃后插在香炉之中。

随后便念着朱武和乔道清共同撰写的祭文。

大意就是赵氏无德,至天下大乱,今有星君降世欲改天换地一类。

这篇文章半文半白,杜昱读着都有点费劲,底下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喽啰兵们根本就听不懂。

不过他们也没打算让那些人听懂,让他们看到这个仪式正规就可以了。

好不容易念完之后杜昱带头倒了一杯血酒。

下面自然有人张罗,很快那些喽啰兵们人手一碗血酒。

“兄弟们,我们共饮血酒,今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同生死共富贵。”杜昱说道。

“同生死,共富贵。”

“同生死,共富贵。”

“……。”

几万人齐声呐喊,回声传出去老远,似乎整个绵山都在应和。

“饮胜!”杜昱喊道。

身后朱武、乔道清、孙安、栾廷玉、卞祥、蒋昭、陈达、杨春、钮文忠、鱼得源、时迁、韩伯龙等人随着齐声高喊。

杜昱将血酒一饮而尽,随后将土瓷碗摔个粉碎。

下面的人有样学样,同饮血酒立下誓言。

仪式之后,山寨大摆酒宴庆祝三天。

三天时间一过,杜昱便召集诸位兄弟商议攻取五州的事情。

最后决定分兵两路,一路由卞祥为主帅,孙安为副帅,乔道清为军师,率领陆辉、史定、吴成、仲良、云宗武、伍肃、竺敬、聂新、冯佩、雷震、倪麟、费珍、薛灿等人和两万步军攻取威胜州。

另一路则由杜昱亲自带队,麾下带着栾廷玉、钮文忠、鱼得源、韩伯龙、山士奇以及唐斌、文仲容、崔埜、方琼、安士荣、褚亨、于玉麟等人,率领两千骑兵,一万步军攻取汾阳府。

家中留的人也不少,像杨端、郭信、苏吉、张翔、方顺、沈安、卢元、王吉、石敬、秦升、莫真、盛本、赫仁、曹洪、石逊、桑英这些人都被分派继续守着分寨节点。

而像杨春、陈达、蒋昭等人则回到少华山继续经营生产,制作盔甲兵刃等军需物资。

暂时少华山还弃不得,不过杜昱也不担心华州之事后朝廷有所动作,因为此时梁山泊大军已经北上,正打算攻打大宋四京之一的大名府。

有人在前面拉朝廷的仇恨,他当然趁此天赐良机,抓紧时间输出,多抢一些地盘。

先说卞祥,带着两万喽啰兵,数十将领浩浩荡荡的下山直奔沁源县城,来到县城外三里处安营扎寨。

沁源县令当官多年,平日里只知道搜刮地方,那里见过这样的场面。

当看到两万多大军长枪如林,早就吓得魂飞魄散,双腿如筛糠一般抖动不停。

衙门中县尉、县丞、都头、马步军都统制齐聚一堂,可让谁说退敌之法谁都是把头一低默不作声。

方县令没有办法只能自己开腔,说道:“诸位同僚,如今大敌当前怎么也要拿出个守城之法吧,咱们的家业可都在城中,莫非各位都不想要了?”

章县尉撇了撇嘴,说道:“方大人,你说的轻巧。可知外面那些反贼至少有两万之众,城中兵马才有多少,名册上才一千五百人,你让我拿什么守城。”

“不是还有一千五百人么,咱们立刻派人去州府求救。只要能守上几天,相信太守大人会来解围。”方县令说道。

“方大人,我说的是名册上有一千五百人。”章县尉说道。

“章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方县令问道。

章县尉冷笑一声,说道:“除去那些花钱顶个名字的,再除去那些老弱,再除去那些只会种地干农活的,能有五百人站上城头不抖都算多的。方大人愿意守城,我拱手交出兵权。”

“这……,如何是好。”方县令本想说点什么,后来一想自家还有几个远房亲戚在厢军中补个名字领一份军饷,只是人从来都没进过军营,他还有什么好说的。

“若想守城的话,就只能召集城中豪强大户,让他们把家丁、护院派上去或许还能顶两天。”章县尉说道。

“顶几天算几天总比弃城好,希望太守大人能早日派兵解围吧。”方县令说道。

“此事全由方大人做主,什么时候那些家丁、护院人凑齐了再来寻我。”章县尉说罢,竟起身离去丝毫不给他面子。

方县令张了张嘴,最后什么也没说。

他不想放弃搜刮十数年才积攒下的家业,只能让手下都头把县城的豪强富户全都‘请’来研究守城一事。

却说章县尉,回到家中闷闷不乐。

此时他的家里也是一片鸡飞狗跳,几名妻妾哭哭啼啼生怕城破之后落得身无分文命丧当场的下场。

“老爷,你倒是拿个主意呀。别忘了,麟儿才十岁可不能犯险啊。”妻子刘氏说道。

章县尉听到儿子的名字就是一怔,是啊,他还有个十岁的儿子呢,那可是章家的香火啊。

其实他心中明白,对方有两万大军怎么可能没有斥候队在周边清场,想去威胜州搬救兵都是一种奢望,何谈太守派人来解围。

再说沁源县的守备军这个德行,难道州城的守军就是精锐?别逗了,都是一丘之貉罢了。

为大宋朝廷捐躯他还不想,这个县尉本就是章家花钱买的,他可没打算为个职位陪葬。

章县尉眼珠一转,心中拿定主意,干脆把沁源卖了换自己一家平安吧,死道友不死贫道,他姓方的如何关自己屁事。

于是他立刻唤来心腹家丁,对他耳语一番。

随后,章县尉立刻叫人为他披挂。

很快,一身戎装的章县尉重新出现在县衙之中。

“方大人,城中的守军我已经召集能战之兵守在西门。不论大人组织多少青壮,现在都必须派人出城送信了,不然我怕晚一点被反贼把城围了。”章县尉说道。

方县令见他一身戎装,以为他也想为自己的家业拼命,于是点头答应。

“方大人,我有一家丁名为章勇颇为机灵,又有武艺在身。送信的事就让他去吧。”章县尉说道。

“求救信我早就写好,麻烦章大人了。”方县令说道。

不多时,之间东城门开了一条缝隙,一个身影骑着马迅速出城,向州府方向疾驰而去。

第75章 出卖

方县令和章县尉在城头上看着章勇单人独骑出城而去,心中都大感安慰。

“方大人,西门是那群反贼军营所在,卑职必须要做一番准备。至于能守多久就看大人能给卑职送来多少青壮了。”章县尉做出一副人尽事听天命的样子。

“章大人,辛苦了。回去之后我便让那些豪强富户送人过去。”方县令说道。

章县尉点点头,策马赶到西门忙活起来。

再说章勇,向威胜州跑了几里之后,立刻调转马头绕道跑向军营方向。

刚到外围他就被卞祥派出去的探马发现,几个人一拥而上将他活捉。

章勇也不慌口中直喊:“小人是来送信的,请让我见一见带兵的将军。”

几名探马粗略一问,得知其中另有隐情,于是立刻去禀告卞祥。

卞祥一声令下,章勇被带到军帐之中。

他不敢怠慢,立刻从怀中取出两封信都交了上去。

卞祥拿过信件一看,一封是沁源县方县令发给威胜州太守的求援信,另一封则是城中章县尉写的密信。

首节 上一节 56/2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苏妲己,绝不祸乱大商

下一篇:我悟性满级,你让我剑冢守墓百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