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首富从水浒传开始 第9节
我兔三十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已经被公认为世所罕见。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消灭一个敌人需要的子弹数量都超过了一千颗,比如某大国在二战时消灭一名法西斯平均需要一千三百颗,果党消灭一名鬼子需要两千颗,某鹰甚至需要五千颗子弹才行。
就算以火器打古代军兵有加成,命中率也不会高到那里去。
而且这货可不认为凭他那点系统空间和兜里区区几十万的存款能搞起一个供应现代战争的体系来。
既然是大宋之后还有数百年的冷兵器战争,杜昱觉得没必要瞎搞,要知道步子迈得太大了容易扯到蛋。
说道冷兵器战争,看起来变化不大实际上依然是在不断进步的,所以这货打算以戚继光戚帅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为主,再灌注思想铸造兵魂。
‘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当然也是因为目前他组织的只是乡勇人数不可能太多,多了他也养不起。
杜昱拿着戚帅的兵书一边学一边训练手下这群乡勇,尽管是照葫芦画瓢,总比他自己瞎搞强得多。
而且这货返回现代世界,几次补货不仅搞了许多粮食过来,还买了一些‘肉食’。
额,实际上就是现代世界极为便宜的猪板油,七、八千左右一吨,网上有的是卖的。
别小看猪板油,在现代最大的作用或许是做香皂,但拿到水浒世界可就是好东西了。
大宋的百姓最缺的就是油水,那些肥膘在乡勇眼里可是最美味的东西,甚至比那些鸡肉、羊肉更可口。
原本杜昱的训练量较大,让他们叫苦不迭。
不过当每顿都能吃饱,每五天改善伙食,吃上一片大肥肉,一碗白菜或者萝卜汤之后,抱怨声消失了。
就连这货有些扯淡的训练项目都能积极的完成,每个人的身体素质肉眼可见的提高。
当然,对杜昱这个团练使的忠诚度也与日俱增。
乡勇的待遇很快便传开了,周边那些青壮都羡慕不已。便是那些保正、里长都在私下议论‘史进’的败家。
不过他们也能理解,如今少华山的声势越来越大,谁不想保住祖业呢。
再说朱武几人。
杜昱不好在明面上大力发展团练队伍,但山寨里没有这个顾虑。
尤其是在俘虏了将近七百官军之后,少华山的实力提升一截。
当初,朱武为了断那些俘虏的后路故意把县尉的尸体抬上山,让那些人拿刀斩尸,甚至还拉出几个衙役让他们手染人命。
如此一来,每个人都生怕被同伴出卖,只能留在山上做了落草之人。
杜昱下载完兵书之后,用繁体字打印出来,也给朱武送上一份。
再加上送来的猪板油和粮食,少华山开始大练兵。
特别是朱武,读完《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后,对杜昱佩服得五体投地成了铁杆粉丝,他还以为两本书是‘史进’写的呢。
按照戚帅的标准,朱武将少华山的喽啰兵分为四等。
第一等的自然是最开始挑出来准备训练成骑兵的那些精锐,这些人每顿都能吃饱、每餐都有肥肉。
第二等就是挑选出来近二百人的步军精英了,肉食就少了一些,不过也经常能吃到。
第三等就是那些普通喽啰,人数达到一千左右,这些人身体素质一般战斗力一般,只能享受一般的待遇了。
余下的就是老弱、胆怯之人,那些人基本上不能打仗,只能安排一些做饭喂马之类的活计。
杜昱两条腿走路,不知不觉间已经拥有近两千人的队伍。
第12章 二仙山
和团练的乡勇不同,少华山上的喽啰兵多是脱产士兵。
光靠杜昱是根本养不起的,所以平时的时候韩伯龙、陈达、杨春三人经常带人下山劫掠。
但有他和朱武的约束,山寨把目标放在那些名声不好的地主豪强和过路商队的身上。
一能解决粮草和财务问题,二能壮大声势,时不时的在周边刷存在感能让杜昱的团练队伍显得很有价值,这样也方便他在周边村落收取‘保护费’。
不过朱武在尺度上把握的很好,没有丝毫要袭扰周边县城的意图,这使得华州府上下官员松了口气,只当他们是癣疥之疾,闭上眼睛就是天黑装作看不见。
相反团练乡勇并不是脱产的职业士兵,对物资的消耗要小一些,尽管他负担得起却也必须向周边收费,否则不合常理容易惹人猜忌。
两条腿走路使得杜昱不知不觉间就拥有了不俗的力量,但想要做大事还远远不够。
他也不急一边积蓄力量一边等待大宋继续烂下去。
转眼过去三个月,随着年关临近有不少破产农民走投无路,跑到山寨落草求活。
少华山在短时间内竟又扩充了三百多人,尽管不全是能打仗的人,却也能负担山寨的一些杂活,供养更多的脱产喽啰兵。
杜昱一如既往,不是在史家村练兵就是跑到山寨上和朱武等人聚会,偶尔还会跑到华阴县给汪县令和新县尉塞点银子
两个地方官见他如此上道,又真的护住了史家村周边二三十个村庄,心中同样非常高兴,对他的约束越来越小。
这天,杜昱闲来无事便坐在火炉边拿着《水浒传》品读起来,说起来最近一段时间沉迷练兵,消耗精力太大他已经很久没这么闲了。
翻到七星聚义,吴用智取生辰纲那一段认真读了起来。
读着读着杜昱忽然发觉自己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
尤其是看到入云龙公孙胜出场的时候,他才想起《水浒传》其实是一个夹杂着法术的玄幻世界。
像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之类还算有些逻辑,而公孙胜、乔道清、高廉、樊瑞等等都是道术护体的存在。
尤其是全书中期,公孙胜简直开高达一般,什么五雷天罡正法、请金甲神人之类的法术屡屡出现。
不知不觉间杜昱脑门上的汗都下来了,这回心中有些懊悔,怎么就忘了在系统面板上自己的职业后面缀着魔君(未激活)的字样。
自己不去梁山泊聚义倒算不得什么,可若是日后举事与宋江等人对上,岂不是要吃大亏。
他在心中暗想,要不去国外搞一把枪?也不知道美式居合能不能干得过人家的雷法。
杜昱转念一想又觉得不靠谱,哪怕是在枪械管理松散的鹰酱,一名游客也无法购买枪支,再说即便是有枪也未必真的能对上人家的道术。
怎么办呢?这货左思右想。
“屮,真是糊涂。”杜昱一拍大腿。
没记错的话,在《水浒传》小说后期,征方腊之后朱武放弃官职跑去和公孙胜修道,他都能去没道理自己不行啊。
于是这货连忙打开小说查找有关罗真人相关的章节,还真给他查到罗真人的道场在九宫县二仙山。
想了想,杜昱决定必须要去二仙山走一趟,最好是能跟罗真人学道术,如果能激活魔君当然好,不过也要和公孙胜结交一番。
想到就做,他对史怀交待一番,以过年放假为由放那些团练士兵回家。
然后又到少华山上知会一声,当然这货没说自己是去学道,只说有事要出趟远门,让朱武等人管理山寨的同时注意一下史家村的动静。
处理好家中的事,杜昱这才骑上自己那匹好马,直奔九宫县二仙山。
这货也不是空手去的,在山寨上拿了些金银不说,还在现代时空买了十几本道藏作为礼物,而且还特意买了一块十二时辰的机械手表。
罗真人会不会喜欢他不知道,但这货明白伸手不打笑脸人的道理,多送点礼物总有个希望不是。
路上倒是无事,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这货骑马跑得太快的缘故,并没有遇上拦路打劫的。
到了九宫县,很快便打听到二仙山的所在。
杜昱无心体会风土人情,再酒楼休息一晚第二天便起身赶往罗真人的道场。
道场并不难找,就在二仙山的半山腰。只是那里少有行人,赶路费了些时间。
尽管已经是深冬时节,山路两旁苍松依旧翠绿,覆盖上一层积雪颇有美感。
牵着马沿着山路走了二十几里,远远看见一座道观。
从外面看道观占地面积不大,是座依山而建有十几间精舍的套院。
门前石阶打扫得干干净净,大门上挂着一幅牌匾,上面紫虚观三个字苍劲有力,整体看起来十分气派。
杜昱深吸一口气,稳一稳心神,这才走上前去叩打门环。
片刻,从里面走出一位青衣小帽的清秀道童。
见到他先是稽首,然后问道:“居士,来此何事?”
“小道长,敢问此处可是罗真人的道场?”杜昱还礼,然后问道。
“正是,居士可是来求见真人么?”道童问道。
杜昱点头,说道:“正是如此,久闻罗真人大名,史进心生向往,因此不愿千里前来求见,还望小道长通融,通禀真人一声。”
“通禀自然可以,但见不见居士我可不敢保证。”道童说道。
“小道长通禀一声即可,能不能见到真人都是我的缘分。”杜昱一笑,暗中把手一伸把一根小银条塞到道童手中。
小道童摸到银条,低眉一看笑的眉眼都挤在一处,说道:“居士稍等,我这就去禀告真人。”
说罢,一路小跑回到道观之中。
杜昱来的正是时候,罗真人恰好在道观中清修没有下山游历。
得知有人不远千里来拜访,他也想见一见。于是,让道童把‘史进’请进道观。
在道童的引领下,杜昱来到紫虚观的后堂,只见一位鹤发童颜一身仙风道骨的老者坐在上首。
确实符合水浒传中描述他的赞诗:星冠攒玉叶,鹤氅缕金霞。长髯广颊,修行到无漏之天。碧眼方瞳,服食造长生之境。每啖安期之枣,曾尝方朔之桃。气满丹田,端的绿筋紫脑。名登玄,定知苍肾青肝。正是三更步月鸾声远,万里乘云鹤背高。
杜昱赶紧躬身施礼,说道:“见过真人。”
罗真人也打量他片刻,说道:“居士不必多礼,不知千里来寻所为何事?”
“不瞒真人,我行走江湖的时候听闻真人传说心中拜服,想我也有求道之心便厚着脸皮打算前来拜师学艺,不知是否有此缘分。”杜昱说道。
“这……。”罗真人沉吟片刻。
杜昱赶紧说道:“真人,我确实真心求道。”
“我观居士身上杀伐之气甚重,为何转而修道呢。道家清心寡欲,与居士并不相合啊。”罗真人说道。
“习武是为防身,如今世道不济为求自保,但我心向道还请真人教我。”杜昱说道。
“居士尘缘未了,何必强行出家呢。”罗真人说道。
“不敢欺瞒真人,在下想学些真本事。若真人肯教,愿为您重修道场。”杜昱说道。
说罢,未等罗真人说话,他便从将身后背的包裹拿过来,只打开一角便见里面是一包金银。
“居士何必呢,有此钱财也够你逍遥了。”罗真说道。
杜昱说道:“我知金银乃凡俗之物必不入真人法眼,便费劲心思收集一些道藏还请真人过目。”
上一篇:我苏妲己,绝不祸乱大商
下一篇:我悟性满级,你让我剑冢守墓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