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护驾! 第381节
很多听闻此事,从远一些的地方赶来的百姓,没看到病,还白白遭了折腾,心中更是不乐意,怨言也更深,没少在背后骂四位皇子。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没想到,最终却以这种结果收场。
赵知意叹息一声,说道:“李大人,你说,难道做好事也有错吗?”
李诺摇头道:“做好事固然没有错,但即便初心是好的,没有用对方式,往往也会造成不好的结果,从一开始,就不该免费义诊的,哪怕只是收取极少的费用,也能挡住绝大多数想要凑热闹的人,让真正需要的病人得到诊治……”
人性是复杂的,好心未必能办成好事。
李诺自己当时,也没有想到这一点。
不过,这件事情,倒是让李诺又想到了一个可以建立政绩的方向。
四皇子在治安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建树,下一步可以将目标放在医疗上。
百姓们对于医疗的需求,可能只在衣食住行之下。
但无论在哪个国家,医疗更多的都是为上层服务。
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是所有国家的现状。
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医疗资源稀缺,是其中最大的原因。
从医之人本来就少,最顶级的医家,都会被招揽到朝廷,专为皇室服务。
普通的医家,一般也会被达官贵人们招揽,成为他们府中的专职大夫,这样的大夫,李府就有。
而那些还没有入门的医者,也会优先服务于有钱人。
民间的医馆,大夫的水平良莠不齐,诊疗费用高,药材价格贵,普通百姓根本消费不起。
此外,医疗体系不完善,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从医之人本来就少,又被上层垄断,哪怕是国都这样的地方,医馆都少的可怜,更别说地方州府了,一些偏远的地方,百姓求医无门,生病了只能看运气。
在医疗这方面,他们还大有可为。
回到使馆之后,李诺将想法告诉赵知意,两人一拍即合。
伊人在空地练剑,赵知意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问李诺道:“我们要从什么地方开始做呢?”
李诺想了想,说道:“医疗的改革,是一个长远的事情,或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才能彻底改变现状,不如从国都开始,一步一步的推进……”
医疗资源的稀缺,无疑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可行的办法是,由朝廷主导,在各地开办医学院,培养更多的医者,确保国家每个地方的百姓,都能得到基础的医疗保障。
但这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同样需要巨额的投资,且短期内看不到任何回报。
这本来也不是一件需要回报的事情,反而需要国家从其他地方补贴并持续投入。
赵知意虽然很赞同李诺的想法,但这第一步就很难实现,哪怕是从京都开始,这其中需要的银两,也是一笔难以想象的数字,国库根本不可能拨给他们。
所有的皇子,若想做出什么政绩,都需要自己筹银。
皇兄已经拿不出多少银子了。
而且,正如李诺所说,这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时间上也远远不够。
李诺很快就从六公主这里知晓了此事的难处。
一个难处是没钱,皇子夺嫡的过程中,朝中各部,不会有明显的偏向,除非像之前那样,陛下明令让他负责组建缉盗司,各部才会全力配合。
单纯以四皇子的名义,户部不会拨款。
在陛下做出决定之前,他们不能对某一位皇子表示出明显的偏向。
李诺思忖片刻,目光忽然看向赵知意,问道:“如果是以六公主你的名义呢?”
赵知意微微一愣,不确定道:“我?”
李诺点了点头,说道:“你又不参与夺嫡,只是向朝廷提出一个改善民生,造福百姓的建议,这难道不行吗?”
赵知意微微一愣,说道:“可以是可以,但是……”
李诺道:“伱是四皇子的亲妹妹,你做的事情,虽然政绩算不到他的头上,但谁都知道,你代表着四皇子,到时候,再让四皇子在其中出些力,人们总能看得到……”
赵知意点了点头,说道:“就算是不为了皇兄,为了赵国百姓,也有做这件事情的必要,倘若由公主府出面的话,甚至都不用三省同意……”
赵国的朝局,和大夏有所不同。
大夏的最高机构是三省,三省通过,才能交给六部和其他衙门执行。
但赵国的三省,将很大一部分权力下放到了六部。
如果涉及的金额不大,户部就能做主拨款。
户部尚书前两天还邀请李诺去家里吃饭,但他太忙一直没顾得上……
钱的事情,应该问题不大。
接下来的难处就是人了。
开设医学院得有老师吧,医学院的老师,最好能是高境的医家,但这种级别的医家,时间都很宝贵,诊疗费用也是天文数字,分分钟几百上千两银子,四皇子可掏不起。
别说高境了,低境的医家,收取的费用也不低。
户部可以拨钱建造学院,可绝对不会拨钱给他们开天价工资。
李诺倒是能讲课,但他只有一个人,书院都顾不过来,实在是分身乏术……
就在李诺犯难的时候,两道身影从外面走了进来。
户部尚书走到院子里,先是对赵知意行了一礼,然后笑着对李诺道:“李兄弟,让你请了你几次你不来,这次我亲自来,你总该要赏脸吧?”
随后,他又看向身边的一个白胡子老者,说道:“这位是药王谷孙大夫,听说你治好了我娘的病,非要来见见你,说是要和你探讨探讨医道……”
第324章 医家入境【合】
“药王谷?”
“孙大夫?”
李诺和赵知意目光对视,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愕然。
药王谷是赵国的医家圣地,赵国唯一的一位第五境医家,就是药王谷的谷主,宫中的许多御医,都是他的弟子。
还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两人刚刚还在讨论医疗改革的事情,正为银子和人手的事情犯难,户部尚书和药王谷的人就主动找上来了。
赵知意回想起李诺来赵国之后,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恐怕不是一个巧合能够解释的。
难道真的是天意?
毫无疑问,公孙大师让她找的人就是他。
他就是上天派来帮助他们的。
自从他来了赵国,所有的事情,都变的极其顺利。
李诺在短暂的愣神之后,立刻道:“张大人,孙大夫,你们请坐,娘子,帮我给两位客人泡一壶茶……”
宋伊人练剑练到关键的时候,听到李诺的话,下一刻便丢下剑,跑到房间泡茶了。
她很喜欢这种被李诺使唤的感觉。
就像是他们是真正的夫妻一样。
小院之内,孙大夫看着这位年轻人,目露讶色。
张尚书母亲的病,就连师父都说无药可医。
但他刚才去张府看过了。
两个月不见,那老太太就像是换了一个人,自己在后院开辟了一块菜地,锄头抡的飞起,一顿能吃三碗米饭,哪里像是之前将行就木的样子?
而且听张尚书说,治好他母亲的那位大夫,什么药都没有用。
这让他对这位大夫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医道博大精深,每一位医者,都有自己擅长的方向,这种医治方式,他以前闻所未闻,于是他立刻就升起了请教的心思。
不等伊人将茶端上来,孙大夫就迫不及待的问出了心中的疑惑:“敢问小兄弟,你是怎么想到,以这样的方式治疗张老夫人的?”
李诺也没有藏着掖着,将自己的想法如实告诉他。
听他说完之后,孙大夫的表情一愣,喃喃道:“寡居病?”
随后,他看向李诺,说道:“还有这种病,以前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他当然没有听说过,因为这个名字是李诺现编的。
李诺解释道:“这是我自己对这种病症的称呼,不知孙大夫可曾注意到,许多年迈的夫妻,在一方过世之后,另一方也会在短短的几年内去世……,这种病,往往在伴侣去世,寡居时发生,所以我将病命名为寡居病。”
这本就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不仅孙大夫清楚,就连张尚书和赵知意都曾经见过无数例子。
李诺继续说道:“这可以说是一种心病,张大人的父亲去世之后,张老夫人心中失去了寄托,每日都沉浸在悲伤之中,身体自然会受到影响,这个时候,任何药物都起不到作用,最重要的,是要让她找到新的寄托……”
李诺侃侃而谈,孙大夫认真的听着。
这些医道理论,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不仅仅是他,心病难医,是所有医者的共识。
他们的医道真气,拥有无比神奇的力量,只要人还有一口气,就能将其从鬼门关拉回来,但面临这种情况,却起不到一点儿作用。
虽然只是第一次见面,但他对于这位年轻人非常有好感。
两人非亲非故,他完全没有藏私的想法,而是将所有的细节都告知于他。
这是很难得的。
很多医者,在教徒弟的时候,都会有所保留,至少会将自己的拿手医方保留在自己手中。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尽心尽力,毫无保留的教一位弟子,结果弟子在自己医馆周围新开一家医馆,抢走了大部分的生意,这样的事情,并不罕见。
如果不是心中实在好奇,其实他不会这么冒昧。
不仅如此,在他和这位年轻人交谈的过程中,发现对方的医道理论十分扎实。
见他如此年轻,他一开始,除了请教之外,还存在一些考校的心思,想看看他之所以能治好张老夫人,是不是误打误撞。
但结果令他意外,他的所有问题,这位年轻人都能回答出来。
而对方偶尔说的一些医理,就连他都得停下来仔细想想,许久才想起,好像是有哪一本医书上这么说过,但他记不太清楚了……
这绝不是误打误撞,他有着非常扎实的医理知识。
上一篇:我只想毁灭宗门,咋逆天成神了
下一篇:洪荒封神:开局救下龟灵圣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