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娘子,护驾!

娘子,护驾! 第426节

  倘若李诺再晚走几天,这件事情可能就不会发生。

  但转念一想,他若是晚走几天,这几件案子,恐怕也会晚发生几天。

  他总觉得,这次出使,仿佛是有人故意支走他一样。

  他的名字是右相加上去的,难道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右相?

  理论上说,这不太可能,李诺已经有了浩然之气,而且仅仅是第一境,他对浩然之气十分了解。

  难以想象,第五境的浩然之气,需要有多么强大的信念,怎么可能做出叛国之事。

  毫不夸张的说,就算是陛下背叛大夏,儒家第五境的左右二相都不可能背叛大夏。

  李诺摇了摇头,不再想这些事情。

  在赵国,他背后有女皇,一个人就能呼风唤雨。

  在大夏,他可没有这么深的背景,这些国家大事,自有那些朝中巨擘考虑。

  回家之后,他先和伊人一起,去宋家拜访了一下宋老夫人。

  在宋府陪老夫人吃了一顿饭,本来想找宋瑜聊两句,但却得知,他已经进入军中了。

  两次科举,宋瑜都是连第一场科举都没过,李诺走后不久,他就被大伯安排到军中历练了。

  他出身将门,通过军中的选拔不难,当不了文官,还可以做武官。

  恰逢大夏外部环境几百年来最差,从军虽然危险,但机遇同样几百年难逢,据说许多将门和世家子弟,都已经主动入伍了。

  离开宋家,去大理寺见父亲之前,李诺顺道去了一趟淳王府。

  淳王对他们的好,比女皇有过之无不及,回长安的第一时间,自然也要去拜访他。

  但不出意外,淳王府的下人告诉他,淳王不在王府。

  正当李诺打算离开淳王府,去大理寺时,忽然察觉到了什么,转头望向某处。

  某座大殿之前,一道身影站在那里,用极度幽怨的眼神,直勾勾的看着他。

  李诺不知道李允为什么这么看他,就像是他抢了他的机关女子一样。

  他走上前,笑着对他招了招手,说道:“李允,好久不见啊……”

  李允扯了扯嘴角,说道:“是好久不见啊,不过你的消息,我在大夏都经常听到,什么千里镜啊,显微镜啊,以前都没听你说过呢……”

  李诺微微一愣,下一刻就明白他的幽怨来自哪里了。

  他笑了笑,揽着李允的肩膀,说道:“显微镜和千里镜,那都是不值一提的小玩意,你过来,我带你看个好东西……”

  李允一脸茫然中,被李诺拉到了王府的厨房。

  淳王府的厨房,是非常忙碌的,厨房的一排炉子上,常年都炖着汤,李诺将李允带到这一排炉子前,说道:“你看。”

  李允闻了闻汤盅内飘散出来的香味,喉咙忍不住动了动。

  但这些汤他现在只能看。

  只有等它们炖好,父亲选走味道最合适的一盅之后,他才能喝剩下的。

  他看了看眼前,目光再次望向李诺,问道:“看什么?”

  李诺道:“看汤盅。”

  李允问道:“看汤盅干什么?”

  盅内的汤早就沸腾了,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这些汤盅的盖子,在热气的冲击之下,发出哐当哐当的响声。

  见他始终不开窍,李诺只能继续提醒道:“你看这些汤盅的盖子,为什么一直响动?”

  李允白了他一眼,道:“废话,水汽一直推着,它们能不动吗?”

  李诺不能再提醒了,他自己悟的越多,收益也就越大。

  如果全靠他提醒,李允是得不到太多好处的。

  李诺道:“你就在这里看着吧,好好看,仔细看,用你的脑子想,为什么这些盖子会被水汽推动,你破境的契机就在这些汤盅上,等你什么时候想明白了,什么时候再来找我。”

  丢下这句之后,他就一个人先行离开。

  简单的煲汤,其实蕴含着人类科技的核心技术,如果能把煲汤研究明白了,未来证道成为墨家圣人,也不是什么难事……

  离开淳王府,李诺来到大理寺。

  走进父亲的衙房,果然在这里看到了淳王。

  他正在衙房角落里,自己和自己下棋玩。

  看到李诺时,他愣了一下,随后便猛然起身,大步走到他面前,惊喜道:“什么时候回来的?”

  李诺道:“刚刚回来,方才去王府拜访淳王伯伯,但您不在……”

  李诺的目光望向桌案之后,说道:“父亲。”

  李玄靖站起身,微微点头,随后说道:“既然回来了,有时间先去中书省复命。”

  想到朝廷发的那一封封调令,李诺道:“我一会儿就去。”

  父子二人向来没有什么话好聊的,倒是淳王在李诺身边,一直问东问西的。

  他好奇道:“听说赵国女皇给你封王了,是不是真的?”

  李诺点了点头,说道:“是真的。”

  淳王又问道:“我还听说,你和赵国女皇私定终身了,这是不是真的?”

  李诺道:“这个是谣言,我和女皇之间很清白。”

  他还想再问,李诺立刻道:“朝廷之前发了好几道调令,我得赶快去中书省,父亲,淳王伯伯,我先走了……”

  看着李诺快步离开的背影,淳王笑了笑,说道:“他以前还说和安宁是清白的呢,关于他和女子的谣言,就没有错过,这孩子有出息啊,不像李允那个混账……”

  嘀咕了两句之后,他又坐回了棋盘之前,想起一事,问李玄靖道:“对了玄靖,你前两天做什么去了,我一整天都没有找到你……”

  李玄靖翻开一封卷宗,说道:“去城外钓鱼了。”

  “什么?”

  淳王闻言,猛然站了起来,说道:“你去钓鱼居然不叫我,你和谁去的,老吴吗……”

第350章 伊人的心思

  中书省。

  一众官员坐在自己的衙房之内,却没有多少心思办公,时不时的关注一下某处衙房的动静。

  左相和右相今日又又又吵起来了。

  两人本来是多年的好友,但近两年,他们的政见逐渐走向分歧,争吵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尤其是这几个月,在是战是和的问题上,两人之间的矛盾,已经近乎不可调和。

  左相一派的官员,主张攘外必先安内,应该将重点放在国家内部改革上,推行医改,农改,优化税制等,让百姓过上富足的日子。

  右相一派的理念则完全相反,他们认为,在梁国反水,魏国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如何应对外部的危机,比内部的改革更加重要,大夏应当优先扩充兵力,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

  国库的钱是有限的,重点在对内改革,自然会压缩军备,而扩张军备,又会压缩医改和农改,两人谁也不愿意让步,每隔几天,都免不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衙房之内。

  左相几乎是指着右相的鼻子,怒声道:“大夏亿万百姓,食不果腹,有病难医,生计尚且不能保证,你却要穷兵黩武,置万民于不顾……”

  右相面色淡然,反问道:“魏国野心,人尽皆知,这一战在所难免,国库的银子,现在不用来扩充军备,难道以后用来割地赔款?”

  左相提醒道:“好战必亡!”

  右相反驳道:“忘战必危!”

  ……

  左相沉默片刻,再次开口,说道:“你是否有些偏激了,魏国虽然强大,但他们想要吞下大夏,也并非易事,他们难道就不怕楚齐赵三国坐收渔翁之利,短期根本不可能发生战事,如此扩充军备,对国库是巨大的负担,会极大的影响到其他方面的改革,比起将银子用在军备上,还是百姓吃得起饭,看得起病更重要……”

  右相嘲讽的一笑,说道:“改革改革,几十年了,一直在改革,改革的结果怎么样了,银子花了无数,百姓是吃得起饭了,还是看得起病了?”

  左相闻言,一时语滞。

  几十年来,任何一场改革,无论声势多么浩大,最终无一不是以失败而告终。

  儒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百姓。

  他们的所有改革,都在站在大夏百姓的立场,为民争利,就必然会和权贵世家的利益冲突。

  权贵们仗着皇族身份,死抓特权不放,世家雄踞一方,势力深深根植于朝廷,试图向他们挑战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每次变法,都避免不了失败的结局。

  在地方上,世家大族的影响力,远在朝廷之上,哪怕是已经通过的政令,出了长安,也很难推行下去。

  即便身为宰相,他对此也无能为力。

  变法至今,唯一有所成效的,恐怕就是减少权贵数量了。

  多年以来,他们通过各种变法,想要降低权贵的数量,包括爵位每传承一代,从降一级变为降三级,最后妥协到两级,但都没能成功……

  那些权贵们,甚至想让爵位变成世袭,怎么可能做此让步。

  如今,长安再也不见权贵踪影。

  整个大夏的权贵数量,只有一年前的十之二三。

  但这一结果,并非是通过变法本身达成的,靠的是李玄靖的屠刀,靠的是刺客的不停暗杀……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右相看着他,说道:“承认吧,你们的变法,只是无谓的折腾,这些银子发下去,经过层层盘剥,十之八九,都要进入世家豪族的口袋,有几成能真正的用在百姓身上?”

  左相沉默许久,才缓缓开口:“成与不成,这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的,哪怕只有一州一城的百姓因此受益也好……”

  两人都不再开口,衙房之内,逐渐变的沉默了下来。

  这时,一道清脆的敲门声,传到两人耳中。

  李诺敲了敲衙房的门,然后走进来,说道:“刑部郎中李诺,前来复命。”

  左相看到他,面色一喜,问道:“什么时候回来的?”

  李诺道:“今天上午。”

  他开口的时候,并没有用尊称,也没有行礼。

首节 上一节 426/5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只想毁灭宗门,咋逆天成神了

下一篇:洪荒封神:开局救下龟灵圣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