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神 第254节
如果有谁敢怀疑,韦恩就可以拿之前的情况来打对方的脸——
连本地的驱魔部门都是我们侦探社通知过来的,学院内也才因此开始展开安全排查,你居然质疑我们的专业水准?
那怎么之前没见你去报告教会?
于是韦恩稍微琢磨了一下,翻出手套又换了双鞋,然后带上小背包就偷摸出了宿舍。
早在学院还是殖民地时期的“原住民学校”,定向为“殖民者后裔”和“部分原住民”提供高等教育的时候,学院教堂就已经建立起来了,
然后经过这么多年时间断断续续的扩建、修缮,如今的学院教堂,是连在一块的“一组”建筑。
侦探社曾经研究过学院教堂内部不太完整的平面图,
最初的框架是奥维莉娅小姐提供的,然后又经过了伊妮莎和琳娜的脑补,以及像赛斯和“楼长”麦肯·瑞夫这样去过学院教堂内部学生的确认和修改,
要说有什么被隐匿起来的空间或者保险柜,韦恩或许是找不到,
但学院的“堕落者”学生们通常去学院教堂报到时喝药的房间在哪里,那韦恩还是大致心里有数的。
对没错,韦恩其实也没有什么坏心眼,
就是觉得今晚的条件和时机这么好,如果自己不趁机到学院教堂里,试着偷一下派席尔牧师平时给“堕落者”学生们服用的药剂,
总觉得会有点对不起琳娜老师一直以来的言传身教……
主要也是韦恩的刻板印象在作祟,感觉在美利加这片神奇的大地上,如果有人老是偷偷半强迫地给别人喂药,那他就会觉得对方应该不会是在做什么好人好事。
从其实不算很高的侧面围墙翻进去,再爬进一扇位于走廊尽头的窗户,
学院教堂里此时看不到人,虽然已经是深夜,但是也并非完全黑灯瞎火,
至少祷告大厅里是依旧点着蜡烛、亮着燃烧鲸油的“圣体灯”的——也可能随着时代发展换成了煤油灯,韦恩没有凑过去细看,反正就是所谓的“长明灯”。
要是换成韦恩刚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没准可能还会恶作剧一下,跑过去偷偷掀开水晶罩子把它给吹熄了来玩之类,
但是自从见识过“智慧贤者”的威压、又听说更厉害的圣灵的“降临”事迹以后,
韦恩现在路过祷告大厅,压根就不打算进去,巴不得离它远一点。
简约线条的视野在黑暗中还挺好用,
比如说黑漆漆的一个走廊,正常视野里就是一片黑,但是韦恩却可以凭着轮廓线或者地脚线什么的,一眼就看出哪里是门、哪里是墙。
不过学院教堂的内部也是有防御措施的,有些地方在黑暗中看起来没有“线条”,但实际上却真的有东西,害得韦恩差点正面撞墙,
相比大教堂的内部深处,尽管这里也稍微让韦恩感觉到了皮肤有些烧灼感,程度却也不重,
相比之下,这里让韦恩觉得更难受一些的,是一种轻微的“窒息感”,感觉有点像是进到了那种有段时间没通过风的仓库里。
难怪派席尔牧师平时看起来都是一副随时可以碰瓷的模样,
这种环境要是待久了,感觉没病都得憋出病来。
摸索进了奥维莉娅小姐和赛斯他们说过的内部会客室,一无所获,
然后韦恩就摸到了旁边派席尔牧师的办公室里,很快就找到了隐藏的暗门——整个房间里就这一片看不到“轮廓线”,被保护得这么特殊,傻子都能看出这里有问题。
找东西罩住光线,偷偷点亮煤油灯并调到最暗,再把柜子一挪,
然后韦恩就有点犯难了。
这玩意带锁的,还是那种装在里边、只露出了钥匙孔的“暗锁”。
侦探社里其实有琳娜老师负责教导的开锁课,目的是比如说当委托人被歹徒用锁链捆住、又或者身陷火场的时候用于紧急救援,
别管这个理由是不是有点经不起细想,但至少韦恩是这么给它下定义的。
可惜在侦探社里,能让琳娜老师觉得这门课程“及格”的学生就只有威利和艾玛,连韦恩都是拿枪来开锁更快,
因此韦恩使用撬锁工具折腾了一阵,未遂。
犹豫了一小会,又怀念了一下琳娜老师和威利学长,
唉……书到用时方恨少,锁到撬时才知恼。
不过,
既然来都来了,是吧?
先把办公室的门给锁上,又搬了把椅子顶住,再提前打开办公室里的窗户以后,
韦恩才脱下手套把手摸到了暗门的锁芯上。
这东西感觉也是特制的,灵性力量要注入进去还有点困难,
韦恩把自己一半的灵性力量都给喂了进去,然后就戴回手套躲到了门边,引爆。
“咔——”
情况有点出乎韦恩的意料,正常来说他的爆炸能力作用到类似弹头的金属上时,爆炸之后的情况应该是猛地“震”一下,可能还会发生变形,
韦恩本来还以为用在锁芯上,动静可能跟用大锤猛地敲它一下差不多,因此还提防了有人会听到声音赶过来,
结果锁芯却是碎在了里边,声响也不算太大。
用撬锁工具把碎片扒拉出来,感觉是颇为硬质的材料,有些成了裂开的大块碎片,有些都成粉了。
对着暗门拉拉扯扯了一番,这玩意倒是终于打开了,
后边是一个药柜和一个保险柜,保险柜就不用管,今晚的目标是药剂。
药柜看起来还挺高档,上边不知道是玻璃还是水晶的玩意敲起来感觉挺厚实,硬木质地的框边还带着花纹和装饰,
里边的药剂倒是不少,也没有标签啥的。
好在韦恩早有准备,小包里有之前用过的圣水瓶子,
喝过派席尔牧师给的药剂的人不少,有些人还是每周报到的时候都得喝,用量肯定不小,
于是韦恩就把看起来数量比较多的药剂都装了一些,种类取决于韦恩带过来的空瓶数量。
之后把坏掉的锁芯碎片尽可能地搜集起来带走,只留个空荡荡的锁窟窿在上边,物品复原、窗户关好,
接着就赶紧跑路。
为了以防万一,韦恩都没敢把东西带回宿舍,找了个能远远地从寝室里看到的位置把小背包埋起来,然后回到寝室里把小花盆摆到窗台上,等着道格的不知道哪只傻鸟过来领纸条。
第340章 “歹徒”
道格的猫头鹰大概是晚上两点多的时候过来的,韦恩从猫头鹰腿上绑在的小管子里把道格写的纸条给取出来,又把自己写好的纸条放进去,
然后等猫头鹰飞出去了以后才发现,道格其实就等在宿舍外不远处的路边。
估计这时候排查的队伍们,才刚把学院范围内的人员都给初步排查了一遍,道格忙完正好趁着路过的时候过来传递消息,也正好看到了被放在窗台上的小花盆。
经过一晚上的排查,学院里还真查出了不少有问题的人来,
抛开那些已经在学院教堂里备过案的“堕落者”们不论,初步被怀疑和“幸运硬币”有关的人员都有近二十个,
学生在里边算是“少数”,更多的是各种“工作人员”。
其中直接持有污染物——也就是有问题的5美分硬币——的人一共有六个,剩下的人按照教会的定义,则属于被他们再次“污染”了的受害者。
对这些人的分开治疗和询问都还在进行之中,学院这边也帮忙分别找了借口,尽量降低事情的影响,据说有些学生还是先在宿舍里人群散了以后,再被人从寝室里偷偷叫出去的。
韦恩这边则叫道格找机会尽快把小背包给挖走,带回侦探社里藏起来,然后每种药剂都分出一半来,连夜往大教堂那边送,拜托汤姆·哈根安排人进行鉴定,
大卫·米尔斯这边现在已经够忙了,而且上次把需要鉴定的药剂交给他,听说他其实也还是送去了大教堂才完成鉴定的,那还不如直接省去中间的环节。
第二天下午韦恩提前早退,到学院教堂里去参加了本地驱魔部门召开的会议,
被他翘掉的课程是神学哲学课,教授似乎和大卫·米尔斯挺熟,后者从教室后门那边冒出头来,指了指韦恩又悄悄示意了一下,
教授看到之后,连讲课的声音都没中断,只是在继续说话的同时微微地点了一下头,然后就对悄悄咪咪收拾东西溜走的韦恩视而不见了。
会议上负责通报情况的是一位驱魔牧师,
这家伙韦恩认识,之前驱魔部门到侦探社里来交流的时候,他连平衡各组平均战斗力的“下等马”都不是,被划分在了“啦啦队”那一档,
不过术业有专攻,这一位的非凡能力是更偏向于针对邪灵的类型,可以通过声音的“共鸣”加强各种所谓神圣物品的效果,
大概就是恐怖电影里的那种经典驱魔师形象,会拿着圣徽之类的玩意,对着被邪灵附身的受害者们大声念诵《圣典》啥的。
目前基本的结论是,名为“幸运硬币”的污染源,可以初步确定是有“人”在故意进行传播的。
样本多了以后,通过对东西出现的规律进行统计和分析,基本排除了特殊的邪灵或者非凡物品的可能性,
硬币的持有者们或许会对跟硬币来源有关的问题表示出“避而不谈”或者“不记得了”的反应,但只要问题足够多也足够巧妙,一些小细节还是可以被慢慢挖出来的。
比如说特殊的邪灵或者非凡物品,就不太可能在学院里到处乱窜,既要专门搞到同样的硬币,还要在短期内完成跟这么多人的“交流”——邪灵之类的玩意通常不会太挑挑拣拣,能“污染”啥就是啥,
哪怕真的存在这样的东西,仅从它的活动规律来分析,那也会是相当危险和活跃的高位阶邪灵或者封印物,不可能之前就一直存在于学院的范围之内,同样也更有可能是被人给突然“投放”过来的。
所以无论怎么猜测,这次事件的背后,都肯定有“人”在参与,
而且已经基本可以确定不是好人。
“这次歹徒作案的动机还不明确。从非凡能力的特点上看,这些‘污染’具备很明显的‘寄生’特征,污染物的持有者可以通过继续传播污染,来初步使用污染的特性,但他们本身也会被污染得更加严重。
“目前我们已经可以断定,其中的非凡力量来自‘知识’或者‘智慧’领域,能力偏向于精神控制类型,且具备传播性。
“从能力特征和推测出来的强度看,这样的堕落者如果有犯罪的前科,不太可能默默无闻。我们正在对教会内部通报过的犯罪堕落者们进行排查,看看能不能寻找到更多的线索,或者尝试通过已有的类似成功案例,来寻找逮捕歹徒的办法。”
听完了会议,
派席尔牧师这会儿看起来还算轻松,甚至有心情顺便带着众人参观学院教堂的内部,
韦恩倒是挺能理解他的,先不管歹徒能不能抓到,至少现在已经排除了歹徒“之前就存在于学院范围内”的可能性,那就不算是学院教堂的失职或者失察,
属于起到了作用就“有功”,没大问题也“无过”的情况。
韦恩像个第一次进到学院教堂内部的人一样,跟在队伍里参观着,看啥都觉得挺新鲜,
事实上,韦恩也确实算是第一次亲眼“看到”学院教堂内部的具体情况,而不是简约线条什么的。
和昨晚相比,这时候学院教堂内部的氛围似乎又有点不太一样,
“火辣辣”的感觉稍微多了一些,但那种缺氧般的“窒息感”就仿佛消失了。
咦?
是因为知道今天会有一堆人过来开会,所以难得地提前通风换气了?
派席尔牧师似乎还有意无意地偶尔会往韦恩这边看,韦恩还是比较坦荡的,尽量表现出了正常的样子,争取不让他一直关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