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神 第296节
刚从小楼这边出来没多久,韦恩就在校园里的道路旁看到了“楼长”麦肯·瑞夫,
想着自己以后不住宿舍了,跟他怕是也不容易经常碰面,韦恩让马车在路边停下来,下车去跟对方打招呼,说一声以后要联系自己可以去侦探社找之类的。
两人刚一对视,
麦肯·瑞夫就稍微挑了挑眉毛,嘴边是戏谑的笑意,“好久不见了,韦恩。”
“你是谁?”韦恩问。
糟糕,之前老在忙着科恩制药的事情,都快忘记“楼长”这边的事情了。
“你认不出我了?我是‘约克’啊。”
韦恩的眼睛略微眯了起来,“你是之前杀猫的那一个?”
“麦肯·瑞夫”耸了耸肩膀,做了个摊手的动作: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我就是‘约克’,或者说,我就是麦肯·瑞夫而已。”
在简约线条的视野里,“麦肯·瑞夫”倒是和普通人没有两样,
韦恩想了想,“现在就只剩下你一个人格了?”
“麦肯·瑞夫”稍微佝偻起了一下身体,先是摆出了一副微微躲闪他人视线的样子,和韦恩最开始见到的那个“楼长”几乎有个七八分相似,“也许你只是更习惯和这样的我交谈?”
随后他才再次挺胸抬头站直,“拜托,人都是改会变的,我们只是重归一体了而已。”
唔……
那我跟你,可能就不是“熟人”了。
……
回到马车上,韦恩想想觉得还是不太对味,让道格扭头去了女生宿舍那边,看看能不能联系上奥维莉娅小姐,
这方面的事情倒是好办,之前伊妮莎和琳娜到学院里来上课的时候,午间会过来休息,中午威利给她们送的饭到了,就会放鹦鹉上去叫人。
这会儿鹦鹉也算是老马识途,在学院里穿着显得相对朴素和保守的奥维莉娅小姐下来以后,还先打趣了韦恩一句:
“我还以为,你会在决斗过好几场之后才回学院的。”
“那位贝克先生输了之后,科恩制药在里士满好像也没有其他负责人了。”
韦恩稍微解释了一句,接着就问,“我们‘楼长’麦肯·瑞夫,他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我听说你最近去探望过他几次。”
奥维莉娅小姐听完,表情稍微严肃了一些:
“我去给他做过几次复查,但他内心的‘房屋’垮塌情况越来越严重了。
“上周最后一次给他进行检查的时候,他的‘房屋’里只有两个房间还依旧完好,一间看起来像是绅士的住处,另一间,看起来像是‘屠宰间’。”
韦恩迅速回忆了一下刚才和“麦肯·瑞夫”见面时的情况,
人格“重归一体”果然是假的,人格一个一个“消失”了,才更符合之前韦恩了解到的情况。
考虑到他曾经亲眼目睹过的“杀猫”场景,
韦恩宁愿怀疑是现在才冒出来的这个人格,“消灭”掉了其它的那些人格。
但现在的问题是,
一个人自己的几个“人格”自相残杀,这算什么事情啊?
要是按照法律中的条款来判断,
那这应该算是“自杀”,还是应该当做“他杀”?
总不能因此把“麦肯·瑞夫”这整个人都给一块绞死吧……奥维莉娅小姐都说了,他还有“两间”房屋是完好的,“买一赔一”就不太科学。
退一步讲,就算不谈法律,
假设“麦肯·瑞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那他几个人格的逐渐消失,算是快“治好了”,还是快“没救了”?
韦恩突然觉得,
自己下午刚上完的神学哲学课好像都没这么绕……
看在对方曾经是自己“楼长”的份上,韦恩和奥维莉娅小姐告别之后,先顺路去找了一下大卫·米尔斯,
驱魔部门的人,说不定在这方面更见多识广一些。
大卫·米尔斯这时候正巧在开会,韦恩稍微等了他一阵,在外边就把事情跟驱魔部门里认识的人聊了起来,
结果本地的教会似乎也从没遇到过这种事情,几个驱魔人员很快就开始了讨论。
其中一位认为每个“人格”其实都是本人的一部分,应该并不存在“谁替代谁”问题,左手摸了伴侣算亲热,难道右手摸过去就算“骚扰”了?
另一位则觉得这种事情很好办,既然存在问题,那就送去净化,最后被剩下的,一定是圣灵认为最合适的,要是都活不下来,那也是圣灵的决定。
还有一位倒是和韦恩的个人观点比较接近,认为如果是在主观上刻意去消灭别的“独立意识”,在某种意义上或许就可以算是“谋杀”,但是在量刑和处理方面,确实想想都挺麻烦……
好在大卫·米尔斯正巧勉强算是夹生的律师,
韦恩自己则是私家侦探,理论上侦探只需要把犯人找到就行,如果不那么负责的话,现在就已经可以“结案”了。
第399章 目标
姑且算是报了个非凡版的“谋杀案”,
韦恩丢下大卫·米尔斯和驱魔人员们自己烧脑,然后赶紧就趁着天还没黑,先返回侦探社了。
科恩制药这边的事情还谈不上彻底了解,韦恩还得预防着“打了小的、来了老的”之类的后续情况,
所以按照之前几拨袭击的风格,晚上韦恩还是得尽量老老实实地待在侦探社里,“守株待兔”或者“以防万一”。
好奇地问了伊妮莎和琳娜对“楼长”的看法,
伊妮莎主张的是“精准防治”,认为“主观恶意且有行动”的人格,就已经满足“被驱魔”的条件,
但她对于这种事情也没有办法,她比较擅长的方向主要针对“硬件”方面,做不到“软件杀毒”。
琳娜倒是好像知道有类似的办法可以用于这类的事情,信仰“智慧贤者”的隐匿组织们对精神层面的研究似乎就比较深,如果找到合适的非凡者或者非凡物品,理论上是可以进行“定向清除”的,
不过琳娜对“善恶”的看法反而比较“现实”,觉得既然各国的法律和道德都没有禁止“人格”自相残杀,那么这就和世俗意义上的善恶无关,
相比他们之中“谁杀了谁”,还不如想想“谁和自己的关系比较好”或者“留下谁对自己更有利”。
抛开这个问题,韦恩还想起了另一件事情,问了问旧大陆非凡者们的“强度”,
听起来全世界的基本情况都差不多,在不使用任何武器的前提下,绝大多数非凡者们的战斗力,其实都和“普通人”类似,
但所谓的“非凡能力”,其实就已经相当于一件或者几件随身的武器或者特殊工具了,因此同等条件下肯定是非凡者更强一些,特定条件下更是能够无伤碾压。
不过由于旧大陆的国家众多,各种纷争乃至大大小小的战争不断,凡是能在有组织的对抗中历练出来的非凡者们,自然都是有自己的生存之道的,
琳娜举了一个很直观的例子,就比如说昨晚的那个“食尸鬼”,放到旧大陆去当然也不算“弱者”,
可是想要在旧大陆的各个组织里被视为所谓的“精英”,大概差不多要做到能和它“一对一”,并且单方面存活的程度才行。
当然了,“一对一”并不代表着要“正面硬刚”,追求的是“结果”。
伊妮莎则给了一个不完全统计的数据,在她之前的从业经历中,能被猎人协会视为“威胁”、需要专门小队去进行清除的非凡者,基本都在4阶到5阶的范围,
6阶的已经相对少见,小队在遭遇时就需要提前考虑伤亡情况了,
7阶的基本很难见到,在各个组织中也大多都是“核心战力”的级别。
韦恩稍微寻思了一下,
以他这段时间的经历来评估,美利加“暴力专业”的非凡者们,现在听起来好像人均比旧大陆那边低了一个大级别啊……
这当然也有“幸存者偏差”的缘故,就好像比较菜的非凡者,自然也不会大老远地跑到“外国”去送一样,
比如说温莎王国和旧大陆也隔着海峡,那边的猎人协会遇到的威胁多是“精英”就不算太奇怪。
“可是为什么7阶就已经很厉害了?理论上最高的不应该是12阶吗?”韦恩问。
中间还差了好几阶呢。
伊妮莎想了想:
“从大致的统计上来看,非凡者们的位阶分布应该是一个非常扁平的金字塔型结构,每提升一阶,人数就会相应地减少很多。
“而在信仰圣灵的宗教里,‘7’始终是一个很特别的数字,神圣教廷就依旧把现在的7阶视为‘人类’能达到的最圆满阶段。认为哪怕是再稳定的非凡者,或者说神眷者、堕落者,在超越7阶之后,都将无可避免地开始一直往‘非人’的方向发展。就算不再提升位阶,他们继续维持理性或者人性的‘代价’,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高。
“所以任何超越7阶的非凡者,都不再会被神圣教廷或者各国的官方组织当做‘人’来看待。要么被当做潜在的‘邪神’,要么就是尚未完成蜕变的‘魔鬼’之类,都会被他们不计代价地绞杀。
“哪怕是神圣教廷中超越7阶的‘神眷者’,都会被神圣教廷冠以各式各样的神圣封号,然后被‘供养’或者‘圈禁’在某些听起来地位崇高的地方。很难再在世人面前出现。”
琳娜也在旁边点着头:
“所以在‘大航海’的年代,才能诞生出那么多厉害的海盗组织,有些海盗舰队的舰长本身就是为了逃离陆地而开始漂泊的7阶非凡者。
“温莎王国的海军舰队曾经接纳过一位肯定超过了7阶的‘海盗王’回归,就是因为对方已经到了清理起来‘成本极高’的程度。正好对方又必须支付‘代价’持续稳定状态才能保持理性,最后双方才终于达成了协议。弗朗机的‘无敌舰队’也是从那之后迅速衰落的。”
韦恩倒是因此想到了另外一段历史,当年美利加联邦独立的时候,过来支援的法兰克联军其实是出了大力气的,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称为“主力”,
然后某位来自法兰克的美利加“国父”,领着那支联军回到法兰克之后,又成为了“法兰克第一共和”的开国元勋。
感情除了温莎王国和法兰克的“百年友谊”之外,联军当年也是到新大陆“刷怪练级”来了啊……
“那你们现在算是几阶的非凡者?”韦恩问。
伊妮莎略一犹豫,“这件事情需要对外保密。在猎人协会里,我的公开位阶是6阶,实际上在爆发状态下的强度和状态应该被归为不稳定的7阶。我的导师和协会的分歧就在于,她认为我已经接近极限,再继续下去很可能会迅速走向失控,因此她才会希望我尽快‘退休’,争取能活着度过正常人的一生。”
哇喔,
那伊妮莎现在在新大陆岂不是可以“嘎嘎乱杀”了?
伊妮莎似乎看出了韦恩的想法,“其实你应该也看出来了,7阶的非凡者或许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强。以现在的武器威力来看,7阶非凡者能直接造成的破坏力,或许还不如一门战列舰主炮的正面轰击。
“反过来说,大多数7阶的非凡者,其实也很难在被那样的炮击命中后依然存活或者不失控。”
大佬您谦虚了,
哪个组织扛得住到处乱跑的舰炮时不时地“来一发”啊,就算是很难抓的“狙击枪”,都足够让某个地方“天下大乱”了。
伊妮莎微微地摇了摇头:
“对于一定程度以上的非凡者来说,‘猎物’的消亡并不能代表狩猎成功。确保自己‘不失控’才是更重要的事情。否则自己反而可能会给团队造成更大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