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北美新神

北美新神 第322节

  只见那家伙双臂交错着甩动,五指每一甩都能从指间射出“光点”来,简直是拿着非凡霰弹枪在大杀四方,这会儿大街上几乎都能看到成型的“弹幕”在飞散。

  眼看着对方准备就要到马车旁抢夺缰绳了,韦恩本来条件反射地就要“抬手一枪”,

  想想这会儿人证已经买少见少,但凡是能留口气的,还是尽量都审讯完了之后再送上绞刑架,

  情急之下,韦恩对着身后跟过来的桑德斯使着眼色,比划了一个动作,接着韦恩很快就被衣服瞬间紧绷的桑德斯用双手给举了起来,然后直接就被“砸”了过去。

  喂喂喂,这个姿势不对!

  韦恩本来想摆出一个“空中飞踹”的帅气动作,给对方一个“天降正义”,结果这会儿却飞成了脑袋在前、腹部向下的姿势,

  半空中,韦恩只能尽量伸直手臂,把左轮手枪给推到最前边,用硬物来当做撞击的“碰撞点”。

  人在加速度过载的状态下仿佛听不到任何的声音,韦恩仿佛刚把姿势调整好,整个人就直接撞了过去,

  刚坐到马车上的安东·齐格还没来得及坐稳,身体就被韦恩从马车上侧面撞飞,两人甚至还带着惯性在马路上滑行出了一段距离,直到下边那人一脑袋撞到了路灯的灯杆上。

  街道两旁的房屋里,这会儿已经被动静声吵得亮起了不少灯光,

  韦恩听到近处的楼上传来了小女孩奶声奶气的询问声,“妈咪,你刚才看到了吗,那个人为什么会飞?”

  看看身下的那个家伙已经晕过去了但还好还能喘气,于是韦恩硬撑着感觉快要散架的身体,很快就爬了起来,

  仰着脑袋在那里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因为我是Super man!”

第439章 医院

  驱魔牧师们围上来以后,韦恩转身就去确认了现场的伤亡情况。

  比想象中的情况要好一些,那家伙“跳楼梯”的时候已经是夺命狂奔的状态,不像是“贪生怕死”,反而更像是“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必须去做”,

  也幸亏他最后那一波的重点是“突围”而不是“杀伤”,驱魔人员们被伤到的不少,但伤势比较重的其实只有两个。

  巡街的警员很快赶到,初步确认了身份以后,驱魔人员们就近在私人诊所里翻找药品和材料进行包扎,伤情相对严重一些的留下来等待支援和处理后续,被逮住的家伙也在初步确认伤势之后被锁住了手脚。

  在这个过程中,继续搜查的驱魔人员们还在三楼的两个房间里额外逮住了两个家伙,

  他们自述和那个安东·齐格不认识,但显然也没有那家伙敢打敢拼,韦恩稍微询问了一阵,就从他们语焉不详且试图隐瞒的口供中确认了他们是知情人里边的“小马仔”。

  知道一点,但也不多,不过可以肯定他们是“一伙的”,

  就是如果想继续深挖细节的话,估计还得跟他们磨时间。

  好在韦恩这边已经初步知道了今晚他们可能要干的事情,对着地图确认了附近的公共设施,又稍微诈了他们两下,

  本来就在怀疑名单上的那家公立医院,这会儿的可疑程度便直接上升到了“亮红灯”的程度。

  这年头的“医院”,和现代社会所谓的“医院”,其实还不太能算是同一回事,

  因为那些大型而贵重的医疗设备还没被发明出来,“去特定的场所居住以接受治疗”这件事情,就还没有足够大的必要性,所以但凡有得选,有钱人甚至是普通人都会更愿意在家中接受治疗,或者去药店买点药自己熬过去。

  就连去私人医生的诊所,一般也只是去“检查”、“包扎”,或者是进行相对复杂的“临床处理”,富豪们往往连大型手术都会倾向于在自己家里做——这会儿还没有发展出规模较大的私立医院,赚钱的好医生们几乎全都是“个体户”,顶多几个人合伙形成“事务所”模式。

  而公开且免费提供医疗救治的“医院”,在这个时代,则更像是“定向帮助病患者”的济贫院,有些时候还充当“家贫且无药可医者的最后去处”、“新型医疗手段的试验场”以及“传染类疾病患者的强制隔离住所”,

  也就是所谓的“救助声名狼藉之人,照护最弱势的群体”。

  “教会医院”的名声在相比之下会好一些,因为教会中的“自己人”和信徒中一部分地位较高的人也会去接受治疗,平日里不同教会医院的医疗条件和收治人群也并不一样,

  作为一种自发自愿的“善举”,教会医院们还有权力拒收一些不符合条件的病患,可以在提供一些药物之后,建议病患回家养病,或者声明“已达到收治极限”等,要求病患去公立医院寻求治疗。

  没有人有权力苛责那些“做善事的人”。

  一些高校旗下的医院也同理,本来就没有大范围收治病患的义务,通常连治疗效果也都没个准信,关系一般的话,来了就算是默认要配合着给教授们做研究,或者给医学生们练手,算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公立医院”相比之下就比较吃亏,由于能够定期获得州政府或者市政府的拨款,收治符合条件的病人便成为了一项不容推卸的“义务”,

  但如果仅靠那些拨款,哪怕再加上慈善组织和爱心人士们的资助,这年头大部分的公立医院能提供的收治能力其实都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出于许多现实的考量,为了维持经营,就会出现一些“病还没好就声称治愈”、“使用未必可行的疗法”,乃至“虚假救治”的行为,

  有些公立医院在这方面的“比例”和“总数”,甚至会到达让人“心惊肉跳”的程度。

  两者相加,“公立医院”此时在大众的概念当中,就并不能算是一个“好地方”,也并不和“每一个人都相关”,

  不窘迫或者无奈到一定程度,此时的大部分人都是不愿意到医院去接受救治的,去了也不一定符合被收治的条件,能够获得的治疗也未必真的就会比在家里等死要好。

  当然公立医院和教会医院也有它们“优质”的一面,比如说由于很多无法负担医生费用的城市产妇们,都不得不选择到公立医院或者教会医院进行生产,这里的医护人员们在接生方面的经验和熟练度,反而会比很多费用高昂的家庭医生更充足,

  一些追求稳妥或者胎相确实不妙的上流社会家庭成员,为了避免出现意外,就开始会选择到大城市的医院里去进行最后的待产,只不过临时居住的地方“犹如另一个世界”而已,

  形成良性循环以后,医院们在这方面也变得乐见其成,因为“迎接新生”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事情,对医疗资源的占用比长期病患们更少更容易预估,政客们也可以拿出一些数据来作为成绩,医院本身往往还会因此收获一笔或许更多的大额善款。

  相比“治病”,“接生”反而是这年头医院里比较“皆大欢喜”的一部分。

  不过不管怎么说,“公立医院”和“教会医院”都是明确的非盈利机构,对于医生和护士们而言,它们是积累履历、资历和病例的一个好途经,而对于不少普通人而言,它们则是自己或者家人活下去的最后希望。

  因此尽管社会名流和普通大众们,都会极力避免自己落入“因病不得不住进公立医院”的境地,但人们往往又都会在口头上或者资金和行动上,关心本地公立医院的建设,

  无论是为了积累选票、还是为了展现自己富有爱心或者热衷公益一面,这都是一个极佳的话题。

  反过来讲,一旦这地方出了事情,社会各界会做出的反应和发出的声浪,很容易就会比事情出在他们家里时更大。

  ……

  到达公立医院的时候,时间距离午夜,就只剩下了两个小时多一点。

  考虑到会在返程路上消耗、以及尽可能预留给汤姆·哈根做决策和给驱魔人员进行准备的时间,

  还剩下来给韦恩他们用于排查的时间,大概就只有一个小时不到,而且越短越好。

  这年头的医院和学院里的宿舍一样,还都不是“高楼”,更像是一个个的“小楼”或者“小院”,

  一个负责领队的驱魔牧师建议韦恩先排查住院的重病区,因为从“可能出现死伤”的角度来考虑,重病区的患者们身体明显普遍更弱,如果遇到封印物的影响,造成的后果估计也会更严重。

  韦恩闻言稍微叹了一口气,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凑到旁边的跟屁虫,听完之后也在不自觉地摇着头,

  于是本来就已经半路减员了的一路人马,就兵分两路先去排查医院里的待产区,之后会是所谓的“门诊区”,最后才是重病患的住院区。

  穷人家庭或者无处可去的重病患者,死得再多,那也只是新闻上的数字,政客富豪和中产阶级们固然会表示愤慨,但他们其实也许压根并不在意,可能骂过几句也就算了,

  

  面向上流社会的特殊产房,还有理论上面向社会各阶层人群的住院产房,或许才是真正能让舆论震动的地方。

  前者的人数较少,但可能都有不小的影响力,尽管公立医院里出现大富豪或者大政客家族成员的概率并不大,他们更可能出现在教会或者一些高校医学会名下的医院里,甚至是让专家团到家里暂住,不过只要概率不为零,袭击者们就有可能选择那里,

  后者的波及面更广,动摇的可能是选区内选票的基石,要是其中还有一些因为想要表示亲民或者各种客观原因住进去的中产阶级或者特殊市民,无论是议员、律师,还是报社的编辑、记者,甚至是工会组织的领导人物之类,那么就算是中了“大奖”,等着看舆论被引导到沸腾吧。

  就算抛开这些因素不论,仅从“人之常情”来讲,相比“让可怜的人提前迎来坏结局”,人们也更容易因为“本可以降临的美好被破坏”而愤慨。

  韦恩一边感慨着自己果然也心黑,一边就去了面向社会各阶层人群的住院产房那边,

  倒也不是不想去据说更安静也更豪华的另外一座小院见世面,只不过那边离得有点远,连大门都跟医院本体用的不是同一个,就算走医护人员们的紧急内部通道,感觉都有点浪费时间。

第440章 护士

  在一位名叫“多萝茜”的年长女士带领下,韦恩这组人很快就进入到了相对“平民”的产房小院里。

  其实这位“阿姨”还挺不好称呼的,

  说她是“修女”吧,她虽然看起来应该是比较虔诚的信徒,但其实又并不是教会里的人,

  说她是“护士”吧,这年头“从事专业医疗护理”的人员,在大众的认知中又普遍应该还是“男性”。

  尽管“接生”这种事情比较特殊,绝大部分男性很容易就会被排斥在外,哪怕是在旧大陆或者美利加也一样,

  最早基本都是由相关的女性亲属协助参与,随后逐渐拓展到家中的年长女仆,再到更远一点的教会修女们之类,

  等到美利加联邦建立初期的时候,就已经有相关的协会,开始培训职业妇女们该如何在分娩和产后期间照顾“母亲们”了。

  不过“惯性”的力量依旧强大,哪怕是在美利加建国几十年之后的医院里,女性护理人员们也只在所谓的“妇产科”中有一定的话语权,在别的医疗领域中依旧会被认为“不够专业”,

  具体落在韦恩这里,就是那位年长女士和跟班们在对待驱魔牧师们时彬彬有礼,再看韦恩和其他搜查人员时就似乎极度不顺眼,

  仿佛就像在看“千方百计试图挑刺的检查组”,又或者是在看“试图闯入自己地盘的不速之客”一样。

  这中间当然也有客观的原因,教会搜查的事情不能随意透露,这会儿韦恩他们过来检查的理由是“有人检举这里可能存在问题”,

  所以错打错着,被人看不爽也是很正常的。

  好在韦恩也不是来跟她交朋友的,“朝廷鹰犬”的心态摆得很正,对方能配合着带路和提供信息就行,懒得管她到底心里怎么想。

  产房小院这边的房屋基本都是单层或者两层的,容积率不高,整体的面积便不算太小,

  一行人分别被年长女士带到位置之后,就陆续分头仔细进行查看,重点当然还是所谓的“公共区域”,比如说小院里的水源处、小庭院、还有祷告室之类的地方。

  韦恩比较信奉物理,觉得最淳朴的搞事情还是“下毒”,就在抽水井和水箱这边开始检查,祷告室则丢给驱魔牧师们,

  桑德斯爬到高处掀开了厚重的铁板,从水箱里打了半桶水,然后用绳子吊下来给韦恩检查,年长女士带完路之后也没继续跟着驱魔牧师那边,反而回到了这边叉着个腰,继续盯着韦恩这个“带头的”。

  韦恩打开简约线条的视野往水桶里瞅了好几眼,还随便用手舀起来喝了一口,

  唔……

  不甜不咸也不辣,是普通的水没错。

  年长女士看着韦恩一本认真的样子,似乎越发不顺眼了:

  “这位先生,我们这里的护理人员都是专业的,会每天检查食物和饮水的情况。怎么样,没有问题吧?”

  韦恩一边示意桑德斯再在水箱里试着捞一下,一边安抚旁边的带刺阿姨,“确实没有问题,多萝西女士。你们做得很好。”

  检查完水箱,之后就是最终出口的水龙头以及入口处的水井,

  托公立医院经费不足的福,这里用的铸铁管哪怕已经锈迹斑斑,但好歹不是铅水管,韦恩也就没能在水里尝到所谓的“淡淡的甜味”。

  为了让那位多萝茜女士别一直防贼似的盯着自己,韦恩还特地不停地问问题,转移对方的注意力,

  比如说看到有个低着头拎着行李恰好路过的黑皮肤女士,怀里的宝宝明显白了许多,韦恩就很好奇婴儿应该怎么进行出生登记。

  多萝茜女士的态度明显更不好了,“还能怎么登记?按照你们这些人推崇的法律,奴隶的孩子,自然只能还是奴隶。”

  韦恩脖子一缩,这倒是自己冒昧了……

  学院里教美利加通史的戴维·李教授虽然喜欢夹带私货,不过他的有些话还是有点道理的,

  美利加联邦自诩继承了旧大陆当年的罗曼帝国,其中的一部分制度自然也就照抄了,

  而按照罗曼帝国当时的法律,自由民和奴隶生育的子女,如果母亲是奴隶,那么子女依然是奴隶,而如果母亲是自由民,那么子女就是自由民。

  这也是美利加一些白人奴隶主既可以和女性奴隶们繁衍后代,却又可以毫无愧疚地继续奴役那些混血后代的理由之一,

  “当年罗曼帝国的人就是这么做的嘛”。

首节 上一节 322/3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猎人开始成为道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