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北美新神

北美新神 第334节

  说实话,面对愿意背负死罪的“背锅侠”,再多的证据有时候作用也不大,韦恩也只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

  侦探社采集指纹这件事情,更大的意义还是做给大教堂和警方看,证明在这个案件里,确实有隐藏的“第三者”或者“第三方”存在。

  凶手对此也算是心知肚明,震惊之余果然还是选择了一个人继续负重前行:

  “这件事情从头到尾就是我一个人的主意,和其它人无关。你们找到的线索看起来很有趣,可惜和这个案子并没有关系。”

  你和汤姆·哈根之前是有多大仇啊,值得你这样去送死?

  侦探社姑且算是已经正式证明了这个案件的后边,还有更大“冰山”没被挖掘出来,

  因此调查的力度再一次加强,伊妮莎和琳娜分头带着人去追溯凶手的过往经历,比如去对他工作过的地方,还有他经历中提到的一些事情进行情况核查。

  

  而韦恩则暂时抽出了半天空来,打算先去找第一办事处的金主爸爸罗素先生汇报工作,

  查案是查案,生意是生意嘛。

第461章 投资

  到了罗素先生的庄园里,韦恩感觉罗素先生对“第一办事处”的重视程度,似乎又上了一个台阶。

  因为之前已经来过这里几次,韦恩也算是受过罗素先生相对“礼遇”的对待,所以管家先生在准备为韦恩进行通报的时候,是提前给韦恩打了“预防针”的,

  一边直接把韦恩往等候见面的会客厅里引,一边说罗素先生现在正在和人谈论比较重要的事情,或许需要稍等一段时间才能和韦恩见面。

  结果韦恩连热茶都没喝两口,罗素先生就已经直接下来了,

  几乎相当于罗素先生刚听完管家先生的通报,就暂时丢下了别人,先过来跟韦恩见面。

  罗素先生对“第一办事处”的工作成果显然是颇为满意的,

  说他从蒸汽列车运营公司那边得到的消息,侦探社的办事处这段时间已经逮住了不少劫匪,还有现场击退匪帮歹徒的记录,蒸汽列车在相应路段上遭遇拦车抢劫的损失率已经大大下降,效果算是超出预期,在宣传的带动下,就连股价都因此涨了一些。

  韦恩一边不免有些得意,一边又觉得罗素先生说得好像有点夸张,

  总体的态度就还是谦逊,说完了莱恩带回来的最新情况,又说了说第一办事处的人员调动计划,还没忘记询问要怎么才能联系上之前罗素先生找来的那些赏金猎人们。

  罗素先生很快就招呼了管家先生,让管家回头把相应的联系方式交给韦恩,

  接着还跟韦恩唠起了家常,“我听说韦恩你最近似乎被主教大人安排到了里士满,在调查汤姆·哈根被刺杀的案子?”

  韦恩实话实说,“确实如此。昨天我们刚搜过了凶手的住处,最近几天估计要调查他的过往经历。”

  “找到是谁指使他的了吗?”罗素先生接着就问道。

  怎么连你都怀疑背后还有真凶?

  韦恩略一寻思,选择了“以退为进”,“罗素先生您对这个案子有什么看法吗?”

  罗素先生似乎也没有隐瞒:

  “汤姆·哈根是大教堂的司库,身份特殊。他本身又是平民出身的神职人员,在南方算是相对另类。事情发生之后,不少人都在推测,觉得这会不会是针对教会的一场阴谋。”

  接着罗素先生话锋一转,“主教大人对这件事情是怎么看的?”

  韦恩稍微寻思了一下,筛掉了里边似乎不该说的部分:

  “主教大人没有表达出具体的态度,不过他在离开之前,交代了让提利尔牧师和我们侦探社负责调查这起案件。”

  案件的调查估计要牵涉到不少人,在本地大概已经不是秘密了,有些事情应该随便问问就能知道是谁在查,

  至于柯里昂主教的行程安排,那么大的一艘船,有心人应该也早都知道了,不过具体的去向还是不说为好。

  可惜罗素先生似乎并不在所谓的“有心人”之列,他听完之后眉头一扬,“主教大人已经离开里士满了?负责调查的还有提利尔牧师?”

  唔……

  韦恩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说错话了,略带着迟疑点了点头。

  好在罗素先生好像也同时陷入了疑惑之中,眼睛微微眯起,既像是在判断韦恩说的话的真实性,又像是在进行深度思考,

  稍微过了一会儿,罗素先生才再次开了口,“韦恩你们的侦探社,现在看起来规模已经不小了,接下去还有什么打算吗?”

  说到这个,那韦恩可就不困了,

  侦探社筹办“第二办事处”的事情,按理来说本来也是应该跟罗素先生提一嘴的,只不过考虑到新的金主爸爸很可能是罗素先生在生意上的竞争对手,韦恩还在寻找相对“云淡风轻”的时机,这时候正好顺便说一声,

  此外还有开办快餐店的事情,虽然和教会修道院一起捣鼓奶酪的事情还没有后续,但侦探社如今的闲置资金已经能开始单干了,就算成本一时半会还达不到理想水平,至少在理论上不至于会亏损。

  罗素先生显然没想到韦恩还会有这么一个乱七八糟的计划,快餐店甚至都考虑到要从堪克斯州那边进货以降低成本了,还打算和教会进行后续的深度合作,

  他有些目瞪口呆地听完了韦恩的商业畅想,随后也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似乎就突然变得颇感兴趣了:

  “韦恩你的这个点子听起来不错,感觉也很有前景。不知道你手头的资金够不够充裕,我平时也一直都在寻找一些优质的项目进行投资,如果你有需要的话,我可以考虑入股一部分。当然了,我或许没有精力参与它的日常管理,经营方面可能还是要依靠你们来。”

  这倒是韦恩没预料到的提议,单干的优点是主导权不会旁落,合资的好处则是成本更低、风险更可控,再想想美利加的现状,外地人想在本地经营生意,其中往往也少不了“地头蛇”或者“中间人”的参与,

  韦恩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罗素先生这个本地人想要“掺一脚”的意思,但既然有土财主愿意出钱,一起分担韦恩这个突发奇想的成本,韦恩便提了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方案:

  “暂时我还没有太遥远的计划,罗素先生要是感兴趣的话,那么投资就以开在里士满城里的新店为限如何?如果能够赚到利润,那就按照双方的实际出资比例进行分红,万一到时候破产了,也按照比例进行清算。”

  罗素先生本来好像也只是随口说说,韦恩这么一提以后,他的商人本能反而就有了反应:

  

  “只局限在里士满的话,规模会不会太小了?你的计划听起来,应该是规模越大利润越高的类型,不然从堪克斯采购肉类的运输成本都降不了多少。

  “不过你的顾虑也有道理,这样的店铺未必就一定能做得长远。一开始的新店就只开在里士满也行,不过如果后续在福吉尼亚州的范围之内还有新店需要投资的话,我要求要有同等条件下的优先参与权。”

  韦恩本来还在犹豫着要不要答应,罗素先生已经让管家去把他的律师从书房里叫过来了,听他的意思,除了实际的投资以外,罗素先生还打算从自己在里士满里的闲置房产里挑出一处来,给韦恩作为新店铺的地址免费使用,

  这可是能省下不少成本的事情,要是这么搞,哪怕快餐店最后亏了个底掉,韦恩这边顶多也就是再搭进去一些时间和人力成本,于是韦恩飞速地在金钱的腐蚀面前选择了滑跪,意向初步达成,剩下的就是跟律师具体扯皮。

第462章 分头调查

  从罗素先生的庄园里离开的时候,韦恩才发现自己这次正事没谈多少,快餐店的事情反而聊得更多,

  趁着时间还早,韦恩干脆还去找了“第二办事处”的金主爸爸,可惜那家伙留的是公司地址,又正好外出了。

  本来韦恩也就是打算给他吃一个“定心丸”,告诉他侦探社的人手即将按照约定去执行新线路的安保合同,

  所以让秘书帮忙带话以后,留下了侦探社在里士满临时据点的地址,韦恩也就回去继续投入到案件的调查之中。

  一天下来,伊妮莎已经走访过了凶手之前居住过的几个地方,那家伙似乎有定期更换住址的习惯,当然也可以说是为了工作更方便,这年头城市人口变更租住的地方,并不能算是太稀奇的事情,

  琳娜则主要去走访了凶手工作过的几家公司,询问前同事们对他的印象和看法,再顺便了解一下这个人之前的言行状况。

  二者合一,本质上还是想要寻找其中的“同一性”,比如说看看凶手有没有什么一直往来的对象,以及有没有什么长期会去的地方。

  有时候一个人或许可以在同一帮人的面前隐藏得很好,但只要多问几帮人,大数据过一遍,其中的一些可疑之处往往就会很快浮现,

  就像有些骗子的骗术单看起来或许毫无破绽,不过只要让受害人们一碰面,互相了解一些彼此的经历,经常就都能很快发觉出其中不对劲的地方来。

  如果说琳娜昨天还觉得凶手“有点像是”自己的同行,那么她今天的看法就已经接近“笃定”了,

  琳娜怀疑凶手应该是某个潜伏小组中的一员,尽管作案未必就是出于谁的指示,这次作案也许有可能真是凶手自己的擅自行动,却已经不认为凶手会只是一个“普通人”。

  琳娜对此的判断依据,其实也有点“玄学”:

  “这家伙更换工作的理由并不充分。明显有两次更换工作以后,他的薪水都是下降的,扣除房租差额以后,对生活水准的影响就更大。可是那两次工作的更换,对他职业的发展并没有益处。

  “而且这家伙的性格底色也出现过明显的变化,他大部分时候在工作中都扮演了‘边缘人’的角色,试图降低周围人对他的关注,唯有前一次在一家贸易公司里的时候,突然展现出了比较积极的交际态度。

  “排除掉想要追求伴侣的可能性以后,我觉得他当时应该是在执行任务。至于其它的几次,可能则是为了避免被怀疑而进行的定期更换。”

  这年头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并不多,尽管未必能拿到太高的薪水,但只要展现出来的素质良好,想要得到一份普通的文员工作就并不难,

  同时因为普遍采用的是周薪制,小公司的老板们也很适应职员无理由辞职的状况,在工作表现不够突出的情况下,哪怕觉得有点可惜,也并不会积极挽留。

  当然这也跟里士满的实际情况有关,本地的支柱产业是种植业,很多城市里小公司做的生意,便是烟草和小麦、棉花之类农作物的销售。

  这些东西的成交与否,看的主要是价格或者供货稳定性什么的,和从业人员本人的能力关系并不大,文书工作更是谁来做都差不多,

  不像有些加工作坊或者工厂之类更需要技术的地方,老板们反而会尽力挽留技术人员或者熟练工人。

  韦恩其实还挺不希望这个案子又变成“间谍案”的,要是搞了半天,幕后的真凶也是外国人,都不知道柯里昂主教会怎么看,

  但万一确实如此,韦恩也不打算硬改结论,顶多再继续挖一挖,这次又是谁跟外国人又有瓜葛了。

  好好的一个侦探社,本来想干的是“跨界抓捕”的活,顺便再接点“安保”的单,

  结果现在越跑越偏,不但查案成了主业,看起来还有往“军统”方向靠拢的趋势,这特么能跟谁说理去?

  ……

  要找“潜伏小组”,侦探社里专业最对口的还是琳娜和戴蒙·麦奎迪,

  可惜后者因为“麒麟臂”如今不适合到处乱跑,而且这会儿还在侦探社的大本营里守家,外加哄艾玛那个单方面跟韦恩冷战的熊孩子。

  道格跟着威廉警长安排的警员,去把本地的银行都跑了一遍,好几家银行一开始都还是要“保护客户隐私”的,不过在听完案件的大概情况以后,又都表示“也不是不能配合”、“总有些事情,高于其它”,

  这也让韦恩认识到了“私家侦探”在美利加的局限性,有些消息或许可以通过旁敲侧击给探出来,但有些消息,如果没有执法机构或者权威部门背书,那大概就想都别想。

  怀疑凶手很可能跟“间谍”或者潜伏组织有关以后,这条线基本也就废了,

  在银行里开个匿名的保险柜又不难,拿完钱之后把钥匙往指定的地方一藏,就神不知鬼不觉,面对面的现金交易其实也很方便,犯不着老老实实地去银行转账,一查就露馅一大片,不划算。

  伊妮莎对着里士满的地图看了一阵,倒是提出了一个看法:

  “那个卡尔之前居住过的地方分别是这几个地方,工作的地方也都离得不算太远,分别在这些地方。如果按照区域来框定的话,那他之前就都特意错开了里士满城中的这些片区。

  “偏偏他曾经定期去‘喝一杯’的酒吧,往往又都在这些片区里。假设他真的需要定期跟什么人秘密联络或者等待任务的话,那么对方经常出现在这些区域里的概率应该不低吧?

  “取其中的交集,看起来好像就是这个街区最符合条件。既和那些酒吧都不在同一条街上,但是也都离得并不太远,不至于会让自己暴露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

  正常人都没有伊妮莎那么夸张的记忆力,所以康纳尔跟伊妮莎学习了一阵以后,就养成了“标记”的好习惯,

  伊妮莎在地图上连续地一阵指,康纳尔很快地就往地图上圈出了一堆标记来,接着还用不同颜色的小纸片做出了区分。

  众人看着被标记好的地图,理解是好理解,可那么大的一片区域,真要大海捞针起来,也不是侦探社手头这十来号人玩得转的,

  

  伊妮莎提出的方案却也没有那么大动干戈,“我可以带着一两个人,去多走访这几家酒吧几次,看看凶手被目击过的有交流的人里,有没有外形重复或者相似的。如果有,那么我们可以再布置人手,针对性地展开详细的后续调查。”

  琳娜也稍微寻思了一下:

  “如果确实是潜伏小组的话,那他的上线在案发之后肯定已经进行切割了,现在估计很难被扯进来。

  “不如我们先找找他的小组成员怎么样?执行任务大概率是需要小组配合的,他之前不是好像执行过一次任务吗?我们或许可以查查那次到底发生了什么,又出现过哪些人,再拿来和这次案件里出现过的角色进行比对?”

  于是两条线同步进行,

首节 上一节 334/3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猎人开始成为道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