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洪荒:吃出一个混元大罗

洪荒:吃出一个混元大罗 第146节

  榆罔闻言沉默片刻后说道:“吾姜水部落不惧轩辕黄帝,那便来一战吧!”

  说罢,榆罔不再与昔日好友多言,命人将他送出了部落。

  使者回到轩辕黄帝处,将榆罔的话如实禀报。

  轩辕黄帝听完后长叹了一口说道:“果然,我的想法是无法得到榆罔认可的,既然如此,那双方只有在战场上分出对错了,传我命令,让所有士兵集合。”

  随着轩辕黄帝的一声下令,陈都及其周边属于轩辕黄帝这位人族共主的大军迅速集结,准备攻打姜水部落。

  双方剑拔弩张,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在大战前夕,榆罔召集部落勇士,鼓舞士气,他站在高台上,大声说道:“吾等乃神农后代,今日为了部落的尊严和生存,与轩辕黄帝一战,无论胜败,吾等都要让轩辕黄帝知道,姜水部落不可欺。”

  姜水部落的族人们闻言一起高呼:“不可欺!不可欺!不可欺!”

  而轩辕黄帝这边,也在积极部署战略。

  

  其中一名智者说道:“共主之前我们和九黎部落战斗的时候有收集到他们的一些武器,我们的工匠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已经能仿造出一部分了。”

  轩辕黄帝闻言微微点头说道:“甚好,命令工匠尽可能快的将这些武器批量打造,分发给士兵们。

  此战我们务必要速战速决,不可拖延,因为比起人族的部落,九黎部落才是我们的心头大患。”

  数日之后,在一片广阔无垠的平原上,天空中乌云密布,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暴风雨。

  轩辕黄帝身披金色战甲,手持由他亲自打造的,已经转化为极品后天功德灵宝的青铜剑,眼神坚毅,如同一尊战神般屹立在战场之上。

  他的身后,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士兵,这些士兵有一小半是有熊部落勇士,剩下的则是被轩辕黄帝征服的人族部落中的勇士。

  这些士兵手中,拿着形形色色的武器,很多都是之前在人族中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兵器。

  轩辕黄帝看着自己身后军队,心中充满了豪情,他有绝对的信心,一定能赢下这场战争。

  轩辕黄帝这边的士兵们也明白,这场战斗关系到人族的未来,他们既然选择为轩辕黄帝而战,就是已经认同了轩辕黄帝的理念,因此他们早就做好了不惜一切代价赢得这场战争的心理准备。

  而与此同时,姜水部落以及其他大型人族部落的勇士们也做好了战斗准备。

  他们的首领炎帝榆罔站在队伍的最前方,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之色,这场战斗是不可避免的,他必须要保卫自己的家园。

  而另一边的人族祖地之中,伏羲,神农,人族三祖都在关注这场战斗。

  “没想到我人族竟会有彼此争斗的一天!”有巢氏语气复杂的说道。

  “树大分枝,如今我人族已经是洪荒之中当之无愧的第一种族了,会有分歧也是正常的。”燧人氏说道。

  “话虽如此,但我实在是不忍心看到人族互相残杀。”缁衣氏感叹道。

  “都怪榆罔这个不肖子孙!”神农冷着脸说道。

  “道友此言差矣,此事不怪榆罔,他只是在保卫自己的家园又有何做?我看是轩辕的方式手段有些过于激进了。”伏羲说道。

  人族祖地中的讨论轩辕黄帝和榆罔自然是都不知情的。

  此时双方已经摆开了阵势,大战一触即发。

  开战之前,轩辕黄帝上前一步道:“榆罔,你我皆是人族,何必要刀剑相见?你若愿意退去,我可以既往不咎。”

  榆罔闻言冷哼一声道:“轩辕,你不顾人族大义,挑起战争,诸多人族部落也因你而灭,你有何颜面继续做这人族共主?”

  轩辕黄帝听到榆罔的话并没有多生气,他叹了口气:“榆罔,人族统一乃大势所趋,只有统一人族,才能让我们的族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你若执迷不悟,只会给人族带来更多的灾难。”

  榆罔听了轩辕黄帝的话,心中更加愤怒,他大声呵斥道:“轩辕,你休要巧言令色。你所谓的统一,不过是为了满足你的野心,我姜水部落绝不屈服,我们会战斗到底。”

  说罢,榆罔举起手中的兵器,大声喊道:“勇士们,为了保卫我们的家园,冲啊!”

  姜水部落的勇士们听到榆罔的号召,纷纷挥舞着兵器,向有轩辕黄帝大军的阵地冲去。

  其余和姜水部落结盟的部门也跟着冲了上去。

  两边的喊杀声震天动地,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声浪。

  战场上,双方短兵相接,刀光剑影,血流成河。

  王对王,将对将,轩辕自然而然的对上了榆罔。

  两人的修为相近,手中的灵宝品级也相差无几,一时之间谁也拿不下谁。

  两边的士兵情况也差不多,这场战争变成了一场消耗战,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大量的人族死去。

  就在双方战斗陷入胶着之时,一道身影出现在了战场之上。

  来人正是广成子,广成子看着战场上的局势,心中暗自想道:“这场战斗关系到人族的未来,若轩辕输了,不仅仅人皇无法圆满,还有可能会延缓人族大兴的时机,与人族大兴的天意相违背,吾不能坐视不管。”

  想到这儿,广成子决定暗中出手,帮助轩辕黄帝取得胜利。

  今天还是4000字了,这两天实在是太忙了,抱歉了。

第194章 炎黄子孙,仓颉造字

  广成子在战场上方观察了一阵后,决定采取比较保守的方式帮助轩辕黄帝。

  毕竟这是人道气运之争,他要是干预太过很有可能会引火烧身。

  殊不知,在他决定出手的那一刻,人道杀劫就已经被引动了,一缕缕劫气从四面八方侵入了广成子的神识。

  在劫气的影响下,广成子双手结印,施展神通,在战场上方降下了一场大雨。

  这雨水之中,有广成子的法力,只要轩辕黄帝一方的士兵淋到雨,广成子的法力就会注入到他们体内。

  广成子的法力让轩辕黄帝一方的士兵们瞬间变得更加强大,兵器挥舞之间,威力大增。

  在广成子的暗中帮助下,轩辕黄帝一方的士兵逐渐占据了上风。

  姜水部落以及其他部落的勇士们虽然顽强抵抗,但最终还是无法抵挡轩辕黄帝一方的进攻。

  部落一方的勇士们节节败退,纷纷倒下,战场上血流成河。

  榆罔看着自己的一方逐渐走向败亡,顿时明白,这场战斗是他们输了,他们一方的结局已经注定无法挽回了。

  但榆罔并不后悔,他朝自己一方的族人们大声喊道:“勇士们,我们已经尽力了,今日之战,我们无愧于我们的家园,无愧于我们的信仰。”

  说罢,榆罔挥舞着兵器,向轩辕黄帝冲去,他要与轩辕黄帝决一死战,为自己的部落争取最后的尊严。

  轩辕黄帝看着冲过来的榆罔,心中满是复杂,说实话,轩辕黄帝并不想和榆罔刀剑相向,榆罔不仅仅是神农的后人,还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统帅,如今的人族正缺少这样的人。

  但榆罔却无法理解自己统一人族的举动,这是两人最大的分歧。

  “看来只能先拿下榆罔了。”想到这儿,轩辕黄帝握紧手中的青铜剑,神色严肃的看着榆罔。

  榆罔的速度很快,眨眼的功夫就冲到了轩辕黄帝面前,他挥舞着手中的斧头,向着轩辕黄帝砍去,轩辕黄帝侧身躲开了这一击,并迅速反击,用手中的青铜剑刺向榆罔的胸膛。

  榆罔见状侧身闪躲,避开了轩辕黄帝的攻击,同时挥出一斧,砍向轩辕黄帝的腿部,轩辕黄帝一跃而起,躲开了榆罔的攻击,然后顺势一脚踢中了榆罔肩膀。

  榆罔被踢得后退几步,但他很快稳住身形,再次挥动斧头,向着轩辕黄帝攻来。

  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一时间打得难解难分。

  空中的广成子这次没有掺和,只是静静的看着轩辕黄帝和榆罔的对决。

  在广成子看来,轩辕黄帝乃是他的亲传弟子,习得了玉清大道,不可能输给一个没有师承的榆罔。

  然而榆罔的表现却远远超出了广成子想象,他与轩辕黄帝大战了三天三夜,都没有分出胜负。

  最后还是姜水部落被击溃后,在众人的围攻下,才生擒了榆罔。

  轩辕黄帝看着被束缚的榆罔,心中升起一丝不忍,他知道,榆罔是一个有能力,有气节的人,更是现在人族发展需要的人才。

  于是轩辕黄帝走到榆罔面前,语气严肃的说道:“榆罔,你是一个有勇有谋之人,为何就是看不明白呢?人族统一是大势所趋,只有统一人族,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你若放下武器,我可以饶你一命。”

  榆罔听了轩辕黄帝的话,摇了摇头道:“轩辕,人族统一或许没错,但你的手段过于残暴,任何违背你意志的部落都会被你直接征服,你的行为哪还有一点人族共主的样子?所以我是不会臣服于你的,你杀了我吧!”

  “你还是不明白,现阶段的人族必须尽快实现统一,你觉得我输给九黎部落是我无能吗?与我一战后的你,应该最清楚我的实力了,若我不尽快整合人族,后续面对九黎部落,我们人族只会输的更快。”

  榆罔闻言没有再多说什么了,不管轩辕黄帝的理由为何,他都不可能选择臣服。

  轩辕黄帝无奈地摇了摇头,他知道,榆罔已经无法回头,他挥了挥手,让人将榆罔带走。

  这场人族自诞生以来最大的一场内战落幕了,姜水部落大败,炎帝榆罔被俘,轩辕黄帝兼并了炎帝部落,实现了人族的初步统一。

  这场战斗,也成为了人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后人称此次大战为阪泉之战,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姜水部落和诸多大部落的联合抵抗都失败了,其余的小部落自然不敢再反抗轩辕黄帝了。

  前后不过十几年时间,人族就完成了统一。

  轩辕黄帝在统一了人族部落之后并没有急着对九黎部落发动进攻,而是下令让人族休养生息,连年征战导致人族人口锐减,粮食也不足了,此时和九黎部落开战人族必败。

  先休养生息一段时间,积蓄力量后续再与九黎部落决一死战。

  正巧,九黎部落那边也是这么想的,蚩尤也是统一人巫部落不久,也不想在这种时候与轩辕黄帝开战。

  他是想争夺人族共主之位,但不是现在,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两边首领的克制,让人族和巫人族之间迎来了一段时间的和平。

  和平往往就意味着发展。

  陈都之中,轩辕黄帝手下有一名属官名唤仓颉,专司管理圈中牲口之数目、屯里粮食之多寡。

  在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事务并不算多,仓颉凭借过人之记忆,尚能够应对。

  可随着牲口与粮食数量日增,仅凭头脑记忆,已有些力不从心了,甚至还出现了错漏之处,仓颉为此深感犯难,遂苦思解决之法。

  仓颉想到的第一个方法自然就是“结绳记事”之法了,这是人族惯用的记事手法,以不同颜色之绳子代表不同之牲口与粮食,绳上所打结头则表示数目。

  当牲口和粮食数目增加时,于绳子上打个结倒也简便,可要是牲口和粮食的数目减少,解结之操作则极为繁琐。

  聪慧的仓颉很快便想到了解决办法,他在绳子上悬挂各式各样之贝壳,以替代其所管理之物。

  如此,当牲口、粮食增加时便添一贝壳,减少时则去一贝壳。

  仓颉此计甚妙,一连用了数年,将牲口、粮食管理得井然有序。

  黄帝见仓颉如此能干,大为开心,黄帝将人族中诸多事务尽皆交付于他,像是每年祭祀之次数、每回狩猎之分配、部落人丁之增减等等,皆令仓颉掌管。

  可随着仓颉管理的事务愈发繁杂,他渐渐觉得光靠结绳与贝壳,已难以应付。

  这时候仓颉脑海中冒出了一个想法,要创造出更为准确之记事方法,方能满足部落发展之需。

  仓颉这一想法,正好暗合了人族演化之道,正在瀛洲仙岛与白璟论道的女娲心有所感。

  “女娲道友可是出了什么事?”白璟见状出言问道。

  女娲没有直接回答白璟的问题,而是反问道:“白璟道友可记得鲲鹏为何被称为妖师?”

首节 上一节 146/1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美新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