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从鲤鱼开始成为大龙神

从鲤鱼开始成为大龙神 第151节

  荆楚卫听的云山雾罩,也没随便开口询问,他现在也是一个脑袋两个大,西岸五千亩蛇药田还没发芽。

  余书洋见着荆楚卫一直臊眉搭眼的,就知道他的心事,忙把他招呼到院子里说话。

  “蛇药还没发芽吗?”

  荆楚卫面脸羞愧难当,不说是脸涨的通红,也是热的发烫了,忙说道:“嗯,可能是时节不到,再等几天看看,马上就是迎春了。”

  “我觉得这事,不是种子的事,也不是栽培技术的问题,而是土地有问题,不行你祭祀一下吧。”

  余书洋没直接说索字桃核,旁敲侧击的提醒了一句,那片地被桃核侵染太久了,不想办法祛除一下,一时半会的怕是恢复不过来。

  荆楚卫听了也话,也是死马当作活马医了,总不能在余书洋面前承认自己笨吧。

  “那成,我回去就准备一下,正好我们荆氏一族,有祭当康求丰收的习俗。

  我这就回去准备,等上元节的时候祭祀一回,去去灵田中的杂气。”

  余书洋点点头,说道:“这事你看着办吧,不用着急的,虎山岛靠近荒海,土地被幽冥死气侵染也正常。”

  荆楚卫听了安慰的话语,心里越发的感觉到一股暖流,对近来所作所为不免生出愧疚之情。

  “那我现在就去准备,得做一个当康的木像,这事还挺麻烦的。”

  说完就,荆楚卫躬身一礼,扭头就下山去了,这会他是迫切的想搞一场当康祭祀。

  当康乃是预兆丰壤的瑞兽,与兕兽、駮龙是一个级别的,比喜鱼这种婚嫁喜庆的吉兽厉害多了。

  荆家出身荆扬旧地,有一副真形木刻正是当康兽像,也是因此得了造化,荆藤得丰壤地气开窍化做木蛇。

  故而,荆家年年都在祭祀当康兽的习俗,借此滋养家族后辈,好让荆藤能够快点开窍化形成木蛇精。

  余书洋看着荆楚卫急火火的跑下山,他笑着摇摇头,转身又回了正房堂屋里。

  “师兄回来了?咱们今晚就参考吧,那个入梦符你还有吗?”李太平见着余书洋独自回来,随即小声凑上前问道。

  余书洋早把纸符找出来了,说道:“师弟,这考试不会太难吧?”

  李太平哈哈大笑不止,好一会才止了笑声,说道:“师兄,这若是以前,或许有万分之一概率不录取你。

  如今,就凭你一身阴阳法韵,不考试、不背经书,道盟的知道了,也会来求你加入道的。

  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等到晚上枕着入梦符睡一觉,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问他们。

  包括前几天,你想搭建引魂幡法台那事,都可以找他们。”

  余书洋听了师弟的话,心里也不觉得紧张了,师兄弟两个又闲谈了两句,主要是询问李太平修行劫的事。

  前些日子他就说快了,到现在也没见动静了,对此李太平也是无可奈何,兕兽难修行这事是祖传的。

  闲话一回之后,余书洋就回卧室去了,他准备在睡前,把云字桃核种入冥土的黑水河畔。

  他将引魂幡取出,催动玄、黄二气,把桃核摄入其中,心神也随之进入冥土。

  早先他的心神无形无状,乃是一团神念附着在心气上,心神力量全凭神念大小,比如心神御剑气时,心神消耗殆尽就是神念被磨没了。

  如今余书洋的心神不一样了,他在云之大道造化下,心神化作龟蛇抗衡天风、云游的拉扯,神念也被锤炼出龟蛇真形。

  他这龟蛇真形不仅仅是玄武龟蛇,还被一团阴阳法韵的云翳遮蔽,如此一来,心神可任意穿行阴阳,又被云翳遮蔽潜藏,不用担心被察觉。

  云字桃核被玄冥黑水卷走,随着黑水侵泡冲洗,来到黑水源头的北岸。

  桃核在此处落地生根,不多时就长出一颗桃树苗,树干通体赤红一色,桃叶青如绿水一般,并且散发着丹红色的宝光。

  桃都神树为五大桃木之一,树上的的桃核栽培出的桃树,就叫做朔度桃树,若是栽种在冥土黑水畔,就是若木了。

  

  此时,余书洋就是把云字桃核,栽种到了他的玄冥冥土中,让朔度桃树化作一颗若木。

  这若木对冥土营造有大好处,树身扎根黑水北岸,每日树叶上会滴下青水,最终滋养出一条玄阴青水河,也就是冥土中的“碧落天河”。

  与此同时,若木飘落的树叶堆积在树下,天长日久就会化作一座九阴山。

  在九阴山孕育一口九阴暖阳泉,可为难产而死的妇人、早夭的孩童、流产的婴儿洗涤血秽和怨气。

  若木树上开的花,名叫落阳花,乃是若木汇聚落日余辉而成,为冥土中为数不多的幽冥阳火,鬼怪吞食之后,就不会在惧怕日光火气。

  而且,这若木还是幽冥的撑天树,就跟桃都神树一样,树身能够沟通阳世、阴间两地。

  可以说,这云字桃核栽种在冥土,是一棵树多功多用,远比种在虎山岛上好处要多的多。

  余书洋见桃核种下,若木生长出来,看了一眼玄冥黑水、玄冥黄泉、玄冥奈何的交汇处,只见三水都很清澈,个个泾渭分明。

  如此一来,他也算是放心了,水质清澈,说明玄冥冥土中的亡魂、鬼怪,没有再生出鬼怨来。

  余书洋又调转心神,前往玄冥冥土,查看一下二十部鬼众,上次冥土炼入玄阴奈何水,鬼怪和亡魂们扛大木搭桥。

  如今可见,一座座木桥搭建完成,时不时就有亡魂过桥,这桥也不一般,还有一个俗名叫奈何桥。

  亡魂游鬼在奈何桥上过一回,鬼魂中的怨气就消减一分,如此行走个三四十回,就可化作清灵鬼魂。

  明显能看的出来,冥土中鬼怪数量增多,麒麟、獬豸、黄虎、花豹都多出不少,亡魂也接近半数化作清灵鬼魂。

  年关刚过,今天是元月头一天,冥土之中充斥着祭祀与祈福,玄冥冥土中也多了不少神光清辉。

  而且,余书洋明显注意到,有不少鬼怪亡魂,都得到了血脉子嗣的祭祀,这种香火祭祀的味道,非常明显就能闻到。

  他不由的感觉到奇怪,桃柳福地聚集的不应该是游魂野鬼吗?怎么还有后辈子孙祭祀香火血食?

  若是有子孙后代,又怎么会不安葬呢?即便没有买冥土地契,也没有福地收拢亡魂,总该有族地碑林吧。

  一众亡魂汇聚幽冥死气,混合着族气也可能开辟一处坟茔冥土,正所谓入土为安,正是安葬入冥的道理。

  余书洋不由对桃柳福地亡魂来源产生了怀疑,想来根本不是书仙水猴子口中所说,游魂野鬼汇聚而成。

  想来跟万仙盟那位“羽化仙”有关,就是不知道动用了何等手段,修炼成了以后,又为啥没解除施法,依旧让亡魂汇聚而来。

  此时冥土中的鬼怪们,各自汇聚在神庙前,一边收割丰幽鬼稻,一边将子孙后代祭祀的香火取来,祭祀庙中五位神灵。

  冥土天上是玄阴碧落所化青空,一颗天权星显现,这是玄冥文曲星君投下的神降显灵,日后此地冥土鬼魂转世,命中必添三分文曲才运。

  黑水西岸的若木,得了星光照耀,如竹笋破节一般拔地而起,一颗赤色树干直插碧落青空。

  若木树叶上的青水洒落,在碧落青空中汇聚成一条青冥天河,此河与阳世星空天河对应,也可以说是天河倒影显化。

  这一道青冥天河的出现,算是彻底补全了玄冥冥土的法则,日后亡魂阴寿耗尽,就会化作一点灵光投入青冥天河,借天河倒影进入星天转世。

  所有生灵活物都具三魂七魄,三魂乃是天、地、人,其中天、地二魂各依附于天地,显化为天命地运。

  唯有人魂常驻肉身,生出心神思想,所谓投胎转世就是一点灵光入母腹化作人魂,随后在腹中孕育肉身与七魄。

  冥土中的游魂野鬼,都是人身阳寿死后,人魂依旧不散,无法化作灵光再次转世投胎,也就成了亡魂。

  有些亡魂生前七魄强盛的,人魂混合七魄之气,就不在只是亡魂了,而是所谓的鬼了。

  玄冥冥土越发的完善,余书洋自然是最开心了,只等他寻到太阴灵药,一众鬼怪都是免费的劳动力。

  余书洋心神退出玄冥冥土,如今云字桃核也种下了,若木神树都长成了,也没有别的事情了。

  他拿出五大经随手翻阅,经文都是记熟了的,在翻看也没啥意思,就把入梦符取出放入枕下,直接躺床上等着开考了。

  妖怪与人不同,不需要天天都睡觉,只有精气神充盈,妖怪可以一直不眠不休,很多时候都是闭目养神。

  余书洋躺在床上,也是百无聊赖,只等夜里入梦参考,心里止不住腹诽,主持考试的怕不是个人族。

  不然为啥非得夜里入梦参考,就不能白天吗?还有就是万一睡不着怎么办?

  不知过了多久,就听得一声钟响。

  求推荐票,求评论,求留言。谢谢大家。

第222章 黄梁梦乡

  道盟入道招,从元月正旦日开始,每到日落月升之时,道宫中的入道钟被敲响一声。

  随着道钟长鸣,所有考入道招的都会被引入黄梁梦乡,在此接受入道考核。

  余书洋被钟声牵引,心神被引入黄梁梦乡,此处乃是梦乡深处,被一棵硕大的灵根——梦黄梁笼罩。

  所谓黄梁就是普通的高梁米,而黄梁灵根也跟高梁一般无二,这黄梁梦乡源出黄粱一梦。

  乃是上洞真仙正阳子,下界传道度回道人时,为其蒸黄梁饭,引其入梦中考验。

  留下一句美谈:黄粱犹未熟,一梦到华胥。

  随着后来回道人修行越来越高,黄梁一梦在梦乡造化成天地灵根——梦黄梁,从而造就了黄梁梦乡。

  余书洋心神显化为云翳龟蛇,散发着一股云分阴阳的法韵,并且周身被清静自然风包围。

  他抬头看了一眼,梦黄梁灵根上有数不清的梁米,如同蒸笼一样飘散着黄梁梦气。

  就见着一道道虚影,就像小黑点一样,顺着黄梁梦气卷入梦乡,投在梦黄梁灵根阴影之下。

  不待他仔细端详像蚂蚁一样的黑点,就听一声清脆的鸟鸣声,随之而来的,是周遭环境的流转,有风吹竹叶沙沙声、雨落屋檐滴答声。

  余书洋在定睛一看,就见得他置身于一处庭院,有海棠花开满庭院,花树下一扇窗户撑开,一个白眉童子在打棋谱。

  棋谱非常有意思,乃是一路枯棋,黑、白双方都无争圣之心,不争边、不阻隔、也不合围,仿佛就像两条互不交融的黑、白线。

  自古围棋多演兵法,乃是黑、白争胜之道,棋盘四角取象四方,每角九十个点取象一季,周遭七十二路取象气候,横竖三百六十五取象周天。

  余书洋越看越觉得有意思,棋子圆形为天数,棋盘方形为地数,黑、白棋子为阴阳。

  不知不觉中,棋局吸住了全部心神注意力,脚步不由自主的来到窗前,脑袋伸入窗户里去看。

  此时棋盘上黑棋执两仪之道,白棋执太极之道,棋面上看黑白交错,好似风云密布。

  棋理中天苍苍、地茫茫,黑白交接如榫卯,恰如天地之合、风雪相配。

  白眉童子皱着眉打棋,棋局越摆脸色越难看,直至最后一张脸成了苦瓜,盯着棋盘心里止不住发酸发苦。

  此时棋局下和,棋谱借黑白棋子,阐释太极两仪法理,将阴阳之道全都融会贯通。

  余书洋盯着棋局出声,由衷的发出一声赞叹,心底是发自肺腑的欢喜。

  也把望着棋谱的童子吵醒。

  “你是什么人?怎么到了太清宫后院来了?”

  余书洋也是哑然失笑,心里止不住的嘀咕,这道盟入道考试好生古怪,师弟不是说只需要背经书就好。

  莫非这是梦中度化?他不由的耐着性子陪着演戏,许多传闻中的度化,有不少都是考察心性的。

  “我是来参加入道考试的,不知这位仙童如何称呼啊?”

  白眉童子盯着余书洋反复打量,此人一身云气遮蔽看不清楚,只能感觉一股阴阳法韵。

首节 上一节 151/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两界:从倒卖药品开始长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