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 第391节
有人将其称之为大夏年轻一辈新的领军人物。
有人说,陆沉舟来日必能在天路杯夺冠。
有人说,龙城气运尽归陆沉舟,养这条真龙。
接下来,怕是要青黄不接。
各种声音都有,陆沉舟淡然处之。
和先贤对话过的他,所站的视角越来越高。
当然,旅行的时候,他也依旧和师门亲友保持联系,他得知,李鬼夫妇如今隐居昆仑山,好不快活。
三山五岳外,昆仑方外山!
巍巍昆仑,西王母道场。
自古以来,仙踪仙迹传说数不胜数。
更是诞生过逍遥老人这等张祖称赞的绝世人物。
陆沉舟决定,旅行的终点,就定于……
昆仑山!
求月票求订阅求推荐票。
第278章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贫僧灵空,先行一步(4k)
11月1日。
五台山。
世尊坐下,有四大菩萨。
这其中,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萨,道场就在眼前五台山,其余三座道场,则是普陀山,九华山,峨眉山。
佛门五校,便是这四大道场,外加嵩山少林。
五台山,人间佛国。
不仅孕育出五台大学,亦是龙城武大的摇篮。
盖因此地是灵空上人的缘起之地!
……
塔院寺。
崇山峻岭间,数十丈的白塔耸立。
相比起热闹喧嚣的少林寺。
五台山,寂静清冷。
除了稀稀落落的游人外,武道家都没有一个。
北方的冬季,无边落叶萧萧下。
塔下,一位老僧正在扫着落叶。
陆沉舟安静的站在塔下观摩,感受古韵。
观老僧气势,应该是普通人,并非习武之人。
“你是龙城首席,陆大侠?”
“当不起,老丈叫我陆沉舟便可。”
因为这段时间行侠仗义,陆沉舟在民间也落得一个大侠之名,让他汗颜。他浅薄修为,在强者如云的当代,哪里当得起大侠之名,大侠是旧时救国救民的大佬称号。
老僧笑道:
“有何当不起?大侠小侠,都是侠,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惩眼前恶,行眼前善,便是大侠……
武道宗师修为是高,可人家若是对我们这等凡人漠不关心,在我们眼中也不如你这样的武道家受人尊敬。”
陆沉舟微微颔首,算是赞同。
天可怜见,他行侠仗义也是为了赚点钱。
不过君子论迹不论心,结果是好的就行。
他问道:
“老丈,这里可是昔日灵空上人修行之地?”
老僧点点头,一边扫地,一边悠悠说道:
“数百年前,灵空上人也是在这里扫地,他本名叫李大象,他觉得太难听,便自行改名为……李灵空。
李家乃晋商大贾,他自幼熟读三教经典,他不喜权谋,不喜经商,媒妁之言定终身后,他于洞房花烛夜诀别妻子,离家出逃,来到五台山隐姓埋名,拜师学艺。
奈何,灵空上人只是下等根骨,天赋有限,最终被接引人分配到了杂役院,做不得武僧,练不得拳法。
每日于这里扫地,郁郁不得志。”
陆沉舟叹道:
“根骨,还是根骨……”
两个字,难倒了多少英雄好汉。
那时候,人才选拔体系不完善,资源也十分匮乏,封建糟粕浓厚,下等根骨想要逆天改命,更是难上加难。
这个时代,没有根骨的普通人也能衣食无忧。
那个时候,天灾人祸不断,兵荒马乱丛生。
更不用说,妖鬼隐于暗处,择人而噬。
普通人的生活,能好吗?
老僧感慨道:
“根骨先天而生,将人天生分为三六九等,
武道,还是残酷啊。”
随着眼界开阔。
陆沉舟知道,根骨是可以改易。
但天材地宝,何其稀少?
这条逆天改命的路径,注定是大气运者专属。至于觉醒武骨道胎,亦或者顿悟?同样是中彩票,难以普及。
若是武道不必受根骨所限,亦或限制小一些,那人类文明必然能挖掘出不少郁郁不得志,被埋没的金子。
那才是真正的人人如龙!
可惜,从古至今,无人能改变这一铁律。
老僧道:
“灵空上人扫地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他一做完工,便去观看武僧打拳,偷师学艺,他不服气啊。
凭啥下等根骨,就不能打拳?
那个时候,天下拳脉,以太极为尊,诞生高手无数,宗师林立,八极,八卦也不差,佛门之中,则以罗汉、金刚、菩萨等拳为主,辅以禅宗修心之法,此乃正宗。
象形拳,古已有之,但大多散落于民间,亦或者一些不入流的小势力,然后便是少林,天下象形拳师数量很多,质量却很差,宗师寥寥,大宗师更是从未有过。
灵空上人便从象形拳开始练,他资质差,又习百家拳,练的杂,最终四十不惑,亦未能踏足先天之境。”
陆沉舟笑道:
“灵空上人乃是大器晚成的典型。”
老僧叹息道:
“也正是因为大器晚成,灵空上人后面崛起也如彗星般短暂,他差点就可打破第六桎梏,结束张祖一语断千年的历史,却无奈被天夺寿,遗憾而终,可惜,可惜啊。”
这些历史,陆沉舟亦了解。
但他默默听着,让老僧讲解。
他感觉,老僧很需要分享这些给他人。
多年如一日的扫地生涯太枯燥,太孤独。
老僧道:
“不惑之年,灵空离开了五台山,他深感自己资质愚钝,确实不是习武之资,决定做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他要拜访三教,走遍大夏,将散落于民间的象形拳法,整理汇编,如此短暂的一生,才算不虚此行。
他循着天宝道人·徐侠隐之路线,开始长达二十年的云游天下之旅,以【大象愚僧】自居,最终于花甲之年,终于编纂出足以改变武道历史的《万象书》,成书之时,他一朝顿悟,以前所未有的高龄,踏入先天之境。”
陆沉舟脑海中浮现灵空上人的武道回响,六十岁武道家,依旧百折不挠,要为天下象形开山,真奇人也!
此时气血衰老,不复壮年,错过了黄金时期和白银时期,纵然是顿悟,想要破二都很难,何况大宗师?
老僧道:
“灵空上人的确是大气运之人,高龄踏足先天后,一反常态,高歌猛进,他从《万象书》中选择以虎形拳作为主攻方向,历经劫难,居然在百岁时成就虎形宗师。”
陆沉舟也感慨。灵空上人的确是猛人,错过修行年龄,老来入道,四十年间,从武道家到武道宗师,在那个时代,取得这种成就的难度,不亚于姬师父成宗师……
老僧道:
“最终,灵空选择以龙虎双形融会贯通,历时百年,成就第一位象形大宗师,此时,他已是两百岁高龄。”
陆沉舟道:
“双形难,龙虎双形,更难!但是没办法,那个时候,象形单一派系武学根基薄弱,远比不上太极等拳脉,想要冲刺更高境界,若是不叠加双形,机会渺茫。”
实际上,据他所知。
四象上人兼修四形,也是因为他那个年代想要以单形武学去晋升绝巅太难,除了叠加其他形,别无他法。
别看苍天龙王以龙形晋升绝巅,那是因为象形经过一代代发展,底蕴深厚了,且龙王本身也是三教精通。
龙形,只是龙王所学的一部分。
象形派系是多,但单派系底蕴不足,这些是其早期脱胎于民间的特点造成的,截至目前,依旧是这样。
老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