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座命 第107节
不是一千,而是一千三百五十六,跟着我说,一千三百五十六。
一千三百五十六个国战俘虏,被我接回明宋了。”
张九江吃惊的长大了嘴巴,“这么多,你抢了西贺人的人市吗!”
“这几天我在巨蛇岛肉金、文明先锋、神圣讴歌三座大城,连买带用要素规则之力配合神权搜罗,总要有些成果吧。”
张贵心中想到,但这些话即便对小伙伴也不能明说,只能糊弄道:
“行了,别管多少人,怎么到手的,总之够你交代的了。
现在咱们就到船上窝着。
等到早上由你把战俘带下去,安顿起来。
这面子活就算是做成了。”
话音落地,就见一个潇洒的人影从‘行隆客栈’两层临街的,木窗飞身跃出。
落在了张贵面前。
“张兄真是好本事、好人脉。
眼下这种局面竟然还真能硬生生从海上,赎回一千三百余名国战失陷的兵将。
听说当初朝廷都找到了‘慈人会’的身上,帮着疏通也没能做成,何况现在。”
“那是‘慈人会’的人脉不够广,朝廷力所不能及吗,是钱不舍得给吧。
公孙公子,饭能乱吃,话可不能乱讲。”
民间其实早有传闻。
元山国破关入寇京畿之地后,曾经有意同意让明宋朝廷赎买战俘。
结果丞相吴庆耕算了算,这笔赎金花出去之后,明宋国库能空一半。
合正帝又不舍得用皇家的内库分担,最后只能当没这回事发生。
心怀叵测的公孙奔霄听到张贵把自己含有暗意的话,往极为禁忌的方向扯,马上败下阵来。
一脸惭愧的拱手鞠躬行礼道:
“是我失言了。
张兄,上次我麾下几名本是来给你通风报信,解灾消难的家将,的确是失心疯般起了歹意。
这种事再解释,也是大错。
总之让我惭愧莫名,还请见谅、见谅。”
说完他还在那里定格,似乎张贵不原谅的话就不起身。
传古名门的嫡系大少,如此能屈能伸也是难得。
这招试探着刺你一下子,不成马上就装孙子的花招,反倒让张贵刮目相看。
“本来是我站在道德高地上俯瞰这小子的。
结果他这一招负荆请罪,反到让我不原谅就小气了。
人情世故,人情世故。
没有九江这一层关系垫着,可以毫不在意,恣意行事。
但现在总不能因为好兄弟知道我有祸事,请人通风报信时出了岔子。
我却一定要追究,让他两面不好做人吧。”
瞥了瞥虽然为难却始终没有开口为师兄缓颊的张九江,他脸上浮现出真挚的笑意,
“公孙兄何必如此,底下人的一点阴微心思,怎么能怪你呢。
快快请起,请起。”
“那就多谢张兄的慷慨大度了。”
公孙奔霄这才直起了腰,“九江师弟曾经说过,街首第一家的‘大贵杂货酱园’,是张兄你的老母所开。
真正是慈母佳儿啊!
其实我的母亲也是这般慈祥、通透的人。
一直都是亲手给我缝衣做饭。
我中举之后她老人家反倒更是慎独。
为了我这个做儿子的能有个好名声。
整天介抛头露面,冬日施粥,夏天舍茶。
只可惜我没有张兄懂事,常做错事让母亲担忧。
对了,上次在‘大贵杂货酱园’吃的白粥,我就觉得很像是家母亲手熬制的滋味。
大概天底下母亲的手艺都是相通的吧。
张兄,你要是真原谅了我,当请我再喝一碗。
以后咱们就算是通家之好了。”
陇北曲龙公孙家某支嫡系的主母,亲自给儿子缝衣做饭真是鬼都不信。
还有什么‘天底下母亲的手艺都是相通的’,更是狗屁不通。
可人家拿着自己的母亲举列夸赞你的老娘,但凡是个人都必然不能讲二话。
张贵只能张张嘴,“这时候‘大贵杂货酱园’应该还没开吧。”
“大贵你还不知道,这几日倸央婶把铺子开成昼夜不歇的了。
说是你非逼她离开码头避难,她却不是怕事的人。
我劝了好几次,反而惹烦了老人家,点的我脑袋都差点破喽。”
听到张九江的话,张贵似乎想要发怒,却又无可奈何。
别说他只是草台班子的皇帝,未来可能的神魔。
就算现在已经称祖称圣了,面对从小不舍得吃,不舍得喝,含辛茹苦养大自己的亲娘,又如之奈何!
“这,那,这,咱们就去酱园喝完粥吧,顺便看看我阿姆在不在。
我亲自劝劝她。
哎,整天谁的话都信,就是不信我这个当儿子的。
真是,九江啊,你说这是种什么样的思想呢。
平常人不能理解吧?”
“这有什么想不通的,我爹娘还不是一样。”
张九江宽慰着小伙伴,跟同窗师兄一起,朝‘大贵杂货酱园’走去。
虽然暴风雨才刚下完。
但因为下面有门槛,上面有鱼皮栏子,所以酱园的地面干干净净。
中间大缸装的鱼虾辣酱、瓜酱用井拔凉水镇着,一丝一毫的闷味都没有。
右半边前面摆着的桌椅板张干干燥燥,熬的粥、烙的饼随时出锅。
任谁一看都得觉得老板经营有道,是个认真做买卖的人。
三人进了铺子。
张九江忍不住赞了一句,
“不管怎么说,这整条商街,整个坊市,现在绝没一家做吃食的铺子.”
“你给我闭嘴吧。”张贵不满的怒目狠瞪了小伙伴一眼。
之后问‘大贵杂货酱园’熬大夜的伙计,
“我老娘呢早上几点来柜上?”
就在这时,几个穿着黑色麻衣,手里捧着黑木盒子的人悄无声息的走进铺子。
站在了公孙奔霄的身后。
第115章 异象突现
酱园伙计浓眉大眼,看着身强力壮,是把干活的好手。
但神情有些傻愣,不太聪明的样子。
听到张贵的问话,他盯着看了好一会才确定。
这个大雨天,深更半夜穿的奇奇怪怪,拉帮结伙来吃热饼卷酱的家伙真是东家的儿子。
于是粗声粗气的回答说:“原来真是少东家来了。
给少东家请安。
东家回平阳镇了,明天不上柜。
我给你盛米汤,还有酱,还有清口的萝卜。”
明明知道张贵的身份却不称呼他将军,而叫少东家,这的确是缺心眼。
张贵和气的点点头,“那多谢了。”
之后转身望向公孙奔霄,变得面沉似水。
“主谋杀了就是,剩下的多少也是人命,何至于此。”
公孙奔霄认真的道:
“倒也不只是为了给张兄和九江师弟出气,
而是‘无规矩,不方圆’。
他们多少代人在公孙家做事。
从小就知道‘军法治家’的族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