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大圣座命

大圣座命 第34节

  说着张贵又从衣袖里抖出了细剑跟手弩。

  “刚好做起势的本钱。”

  倸央嫂闻言一时间无言以对,许久过后才嘴唇微微颤抖,难以分辨情绪的道:

  “好,好,好孩儿,好本事,好,好,好,好!”

  起身离开了张贵的屋子。

  张贵则吹灭了灯,躺在床上闭上了眼睛。

  屋外一朵乌云遮住明月。

  张贵头壳内的脑子被热水煮了般,沸腾起来。

  脑浆化为黑色浓浆,从卤门涌出。

  很快便浸透了床榻。

  “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

  ‘你们说我是邪魔,那我就去制造世间最大的邪魔’。

  套娃完炎帝、神农、蚩尤还要留下点什么闹腾吗,老祖啊老祖伱可真是恣意妄为,自由自在啊!

  一阵无意识的呢喃声从张贵口中幽幽传出。

  身下黑浆化成了层层菌毯……

  次日拂晓。

  倸央嫂她们还没起床。

  感觉毫无异常只是精神异常抖擞的张贵,先就洗漱好出了门。

  天色还没全亮,路上行人稀少。

  他快步疾行来到芝林山下,走入林中。

  玄芝山脉纵横百多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不过数百年前,山林周边皆是密林草甸,养活了无数禽兽,所以才能成为蛮国石尸的龙兴之地。

  可惜现在这里的地形地貌已截然不同,老虎变得稀奇起来。

  张贵专门找老桑鬼请教了猎虎的秘诀,亲自出发去打老虎。

  他先在山上抓了只狍子,半割开后腿跟腱,丢在了地上。

  狍子惊慌之下一边惨叫,一边流着血,瘸着腿四处奔逃。

  张贵则施展出‘纵横飞蹴术’,跟在狍子后面。

  一追一逃了小半个时辰,狍子鲜血流尽,跑着跑着毫无征兆的瘫在地上,浑身抖了几下气绝身亡。

  张贵只好再抓一只小兽,继续放血追逃,一直到傍晚。

  不知已经跑了多少路。

  突然右方山岗上传来一声裂人肝胆的咆哮。

  紧接着一头丈半的猛虎从荒草中飞跃而出,没有理会受伤的母鹿,而是直朝张贵冲来。

  下山虎、下山虎。

  没有亲眼看到老虎居高临下,突袭狩猎时的迅疾残暴,根本无法想象下山虎的恐怖。

  幸好张贵始终保持着警觉,险之又险的踏步上树,躲过了这记虎扑。

  一头五六百斤的成年大虎与一个修炼普通功法的修士,当面锣对面鼓的死争,能斗个旗鼓相当。

  不过人跟动物的区别就是能够使用兵器。

  趁着猛虎扑空,四肢弯曲着地的机会,张贵以‘纵横飞蹴术’在树身借力反身,用昨晚收获的牛弩朝老虎脖颈射出一箭。

  第一次用弩箭实战,准头明显不够,但因为老虎脖子够粗还是没有落空。

  牛弩势大力沉,那怕偏了也把虎颈动脉划出了一道深深的裂口,鲜血喷涌而出如同红雨凌空。

  猛虎一声凄厉的咆哮,刚站起来又倒下去,直接失去了性命。

  越是血精气足的猛兽,要害受创死的越快。

  因为他们身躯庞大,行动时需气血蓬勃涌动。

  一旦要害受伤就像高压袋子有了漏洞,很快就会血尽命绝。

  这么简单的一弩就射死了老虎,颇为出乎张贵的意外。

  不过想想,昨晚要不是掌握着‘蚩尤神丛三件套’,恐怕他也被牛弩射死了球。

  心中不由生出些感悟。

  没有绝对的实力前,强大的应变能力有时比叠加力量更加重要。

  边想着,张贵边把死老虎扛上肩头,朝蘑谷走去。

  如果是以前追着野兽乱转了这许久,他恐怕很难记住蘑谷的正确方向。

  但现在蘑谷的真名已叫‘下石尸京’,冥冥中自有感应。

  就算天涯海牙也不会找错方位。

  转眼到了十一月中旬。

  一场初雪让平阳镇的气温陡然下降了许多,一下子就有了冬天的滋味。

  满街行人阔的换上裘皮,穷的也穿上了棉袄。

  同样骤寒的玄芝山脉中,改行做了三十天猎人的张贵抓起老虎来,越抓越有经验。

  总共出货了七张虎皮,三十多张熊皮、豹皮,上百张狼皮,引来了不少觊觎的眼光。

  于是世间便多出了一名十石尸士,十几个单石尸士。

  这时蘑谷周边的猛兽已经几乎断子绝孙。

  张贵顺势把打猎的任务完全交给了手下,自己闲下来两三天才去山中一趟悄悄。

  又花了一个月,把剩下的石尸族人也都炼成了石尸士,还多炼出两名十石尸士。

  这时已临近年关。

  玄芝山的鬼故事也开始在十里八乡渐渐流传。

  筹码已经达到目前可以张罗的极限,张贵没有继续兴风作浪而是暂时蛰伏。

  打算等着年前年后诸衙门、军镇休沐再做计较。

  腊月二十,倸央嫂仍没歇着,一大早就带着嫂嫂、侄女去鱼市买鱼卖酱。

  表面上已经连歇了两个多月的张贵,却又是睡到日头高照才起了床。

第38章 怪话

  起床洗了把脸。

  张贵开吃娘留下来的饭,院门突然被人推开。

  一个穿着半新不旧皮夹袄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站在院里张望了一眼,快步走进张贵的屋,虚虚鞠了一躬。

  “贵哥儿,老爷叫你过去。”

  这人是张贵的便宜老爹,秀才张八杉家里的管家张喜。

  秀才虽然是明宋科举中最初级的功名,童生不算因为没有特权与公家福利,也有着种种体面。

  首先进衙门不拜。

  其次官府会拨给秀才五亩田地作为‘耕读银子’,还能免二十亩田地的田税。

  还有秀才本人上下三代直系亲属,不用服朝廷劳役。

  另外学正衙门还会每月给秀才米或面五斗,作为口粮。

  免得秀才公只知道读书不懂经营,有了田地也会饿死。

  五斗米面能合小八十斤,足够一个成年男人活命的了,若是换成粗粮甚至能养活老婆孩子。

  寻常秀才都能活的这么有保障,就更别说世家子弟了。

  虽然秀才在世家中看似滥多滥多到不值钱,实际却是中流砥柱,扎根乡里的基石。

  因为秀才愿意放弃科举,投名进当地衙门,就有资格去做九品小官。

  不管是郡城大坊市的坊主,镇上的巡检、镇正,还是乡里的悯农使、渠灌官等等等等。

  一个世家只有把基层这些,能干到死的土官占据大半,才能说自己‘领导乡里,汇聚群贤’。

  所以平阳张家子弟一旦考中秀才,族里就会马上拨二十亩族田,并派奴仆耕种以为供养。

  并且给秀才公月发精米三石,作为口粮。

  如果考举人考不中,愿意放弃科举去做芝麻官,为家族扎根乡里出力。

  家族更会把拨付的族田增加到一百亩,月发口粮也会加到十石。

  而张贵的便宜老爹张八杉就是个久战乡试,不中举人的老秀才。

  虽然因为不愿放弃科举,少了许多族中供养,但张八杉也有老爹。

  而他老爹也是秀才,还做过几十年芝麻官,凑下过千亩私田分给了五个儿子。

  小儿子张八杉分到了其中两百三十亩,属于小地主一个。

  二十多岁刚刚考中秀才时,可谓春风得意日子过的异常滋润。

  人也长的俊秀,所以才能将倸央嫂哄到了手。

  只不过后来没了考运,死活中不了举人,又纳了二房妾,生了三个儿子、两个闺女。

  负担大增这才慢慢落魄了下来。

  现在家里就还剩下一个从书童成长起来的管家,和一个扫院子、劈材、打水的粗工。

首节 上一节 34/1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没觉得成仙开心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