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诸天一页

诸天一页 第160节

叶知秋则是在举贤堂的其他地方晃悠。

举贤堂说是一个堂,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地方,进了举贤堂的大门,里面有很大的空间,摆布着许多刀枪剑戟,这是举贤堂的练武场。

另有读书的屋舍,可以让来自天下的读书人在其中畅谈古今,学习论道。

举贤堂,不仅要举文才,也要举武将。

叶知秋在举贤堂练武场逛的时候,时不时有来自各地的武者习练武功,也有侍者很是恭敬,问叶知秋需不需要喝酒喝茶或者找个地方歇息片刻,等到这里的主人忙完自会前来见各地的贤士。

举贤堂,来者皆是客,都要好好的接待!

这是举贤堂的待客之道,也是公子扶苏特意交代的。

“办的倒是有模有样。”

叶知秋觉得仅从这些侍者的态度上就能看着公子扶苏的本领来,此人要是担任了大秦第二任皇帝,应该算是一个明君,而且是一个仁君。

叶知秋觉得现在的大秦其实需要一个仁君,抚慰天下生灵,而不是继续实行军国之道,那样的话百姓的负担太重,难免会揭竿而起。

这是叶知秋粗浅的看法,他对于政治还是不怎么通的,对于大秦的灭亡之缘由,也是看的一知半解。

叶知秋不知道若是始皇帝陛下一直继位的话大秦会不会依旧灭亡,但是他觉得大秦的有些政策的确不适合休养生息。

七国纷争数百年,天下生灵渴望和平久矣,若是能休养生息,则可收六国百姓之心,若是继续重徭赋,那天下百姓则厌秦。

虽然叶知秋知道有些事是功在千秋,弊在当代的。

长城难道能不修,那边关的百姓岂不是永无宁日?

边关难道不需要派人驻守,驻守的边关的粮食辎重从何而来,还不是要征民夫?

始皇帝陛下的陵寝难道可以不建?这个叶知秋觉得可以建一建,不过规模不用太大,当然叶知秋觉得这似乎不太可能,毕竟是千古一帝始皇帝的陵寝,修建的太小始皇帝也丢不起那个脸。

南越之地难道不需要派兵驻守,这可是开疆拓土的大功劳,有谁敢反对?

一来二去这么多事纠结在一起,需要的百姓,需要的劳役那就大了去了,百姓对大秦自然而然就不满了。

太累太辛苦了!

叶知秋对大秦灭亡更深层的缘由不好分析,他看的是最浅的一层,他只知道百姓太辛苦了,难免会厌秦。

哪怕是秦朝灭亡了,叶知秋也没有听到过有谁举着反汉复秦的口号搞事情,这一方面固然是秦朝的皇嗣几乎被杀绝了,另一方面也是大家根本不想回到秦朝那个苦时代。

后世反清复明倒是经常有的,只可惜反汉复秦不曾有。

“我还以为是哪里的贤才到了我这小小的举贤馆,原来是前将军叶先生到了。”

温柔的声音从不远处想起,叶知秋望过去,有一个少年公子走来。

他的身后,正是项梁与项羽,似乎是已经决心投入了这位少年公子麾下。

“翩翩君子,温文如玉。”

叶知秋看着行走而来的少年公子,脑海中不由自主想起了这么两句话。

来人自然是大秦的公子扶苏了,他的气质和始皇帝陛下完全不同,没有丝毫的霸道强势,而是透露着一种清新舒适,更确切的说他的一举一动让人如沐春风,有如走在春风细雨中。

这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公子。

叶知秋得出了自己的第一印象。

这样的人物,若是被废了,真是可惜了。

这是叶知秋的第二想法。

“微臣叶知秋见过公子!”

这是叶知秋的第三想法。

他见到公子扶苏,还是要行礼的。

“叶大人免礼。”

公子扶苏很是客气,“我来给叶先生介绍介绍,这是江东的英才豪杰项梁先生与项羽先生,而这位,是大秦的前将军叶先生!”

叶知秋与项梁项羽见过礼,只是他听着项梁先生不太别扭,听着项羽先生却感觉满是不习惯。

“听闻叶先生要比武,我很好奇,两位不介意吧。”

公子扶苏依旧很客气。

“自然,不会。”

第一百一十三章 戎狄来犯

叶知秋在大秦这个时代,已经进行了两次比武,加上这一次的话,算是第三次了。

说起来,他的每一次比武都似乎有自己的用意。

第一次和易小川比武是为了引起蒙恬蒙大将军的注意,第二次和蒙恬比武时是为了让蒙恬重视自己,然后举荐给始皇帝陛下,至于这第三次是见猎心喜想要和项羽扳扳手腕子,顺便告诉项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若是要选择扶秦的话,还是希望项羽能够老实一些。

当然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若是真有一天项羽不得不反,那也是另说的事。

举贤堂的练武场和蒙大将军的练武场一样,十八般武器应有尽有,项羽选择了枪,和蒙大将军的选择一样,而叶知秋照旧选择了剑。

剑这个武器很适合江湖行走,不过真不适合战场杀敌,叶知秋发现这些统兵大将大多数用的都是枪。

不过叶知秋也丝毫不惧。

首节 上一节 160/11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永恒国度

下一篇:无限之神话逆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