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第327节

而在夏朝,众所周知,王莽一直将宗师当做牛马使唤,一点也不客气,谁让夏朝真有比宗师强的存在呢?

所以在夏朝想打探到宗师的动向,并不是一件难事。

可在三十余年前,很多宗师忽然就一同没有了消息。

而禽厘胜和荀轲尚且活跃在夏朝的境内,一个是墨家巨子,一个是儒家领袖,足以吸引到普通人绝大多数的目光,至于其余宗师,反正本就没那么亲民,神隐也就神隐吧。

反正往上推个几十、几百年,那才是宗师真正的作风,夏朝这里才算不正常。

但大月使者毕竟阅历深厚,他结合周围几国不约而同的各种消息,足以笃定一件事。

那就是绝大部分的宗师,都离去了。

仅有少数寥寥几位,尚且能够确定留下,除了荀轲、禽厘胜这样的异类之外,莫不是行将朽木的老宗师。

他虽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却也能够窥得其间的一丝波澜,只能在心中遗憾,怕是永远都错过了道谢的机会。

所幸,皇天不负有心人。

在他即将迈入坟墓之前,寻思着找不到正主,来感谢荀轲代为传达也不失为一种选择,竟在这里碰到了顾担!

这,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

能当面道谢,才能够表达自己的心意和感激啊!

“我也不过是一普通人。”

顾担笑了笑,将他搀扶到一旁官员刚刚抬过来的座位上,“既然来了,就看看吧,看看新的世道。”

“好,好。”

老人连连点头,眉开眼笑。

他期待了一生,苟活了一生,不就是为了多看看这个盛世么?

哪怕只为了多看一眼,他都舍不得死。

讲台上,荀轲倒是还在那里。

只是两人说话的功夫,荀轲该说的已经说完了。

此时站在讲台上的人不止荀轲,还有一个看上去约莫二十余岁,身着粗布麻衣编织而成的短褐,肌肤黝黑,面庞坚毅的年轻人。

一眼看上去就更像是墨者而非儒生。

但他在面对荀轲时很是恭谦,并没有那种墨者看不起儒生的姿态,反而是极为客气的说道:“拜见荀先生,吾名为商,出身卑鄙,能够有幸向您讨教,实在欣喜。”

在这个时代,单字做名而无姓者极为少见,除非是孤儿,或者罪大恶极被除掉姓氏之人,否则必以单字为耻。

而且‘商’这个字,在这个时代到底是不讨喜的,起码明面上不讨喜。

但他说起自己的名字来,却是一本正经,毫无半点迟疑之意。

“请说。”

荀轲说道。

“您既要推崇礼法,何以礼在前,法在后?”

商一点也不含糊的说道:“礼为器具,器具随手可弃之;法为威严,威严不容冒犯。礼怎可居于法上?岂有以器具度量规矩的道理呢!

我实在是想不明白,还请荀先生为我解惑。”

第292章 语惊鬼神,轩然大波!(加更求月票

!)

“这算是什么问题?”

“法岂能与礼并列!”

“谁让他上去的?”

荀轲尚且没有回答,讲台下的听众们便不乐意了。

他们是来观瞻儒家领袖光辉的,而不是想看一个傻小子没事儿找事的。

礼是礼,法是法,不可混为一谈!

礼是什么?

礼,理也!

礼就是最大的道德。

而法呢?

法又是什么?

不过是一个下限而已。

如果一个人说自己很懂礼、知礼、守礼,那他肯定很有涵养,也很有可能是一个好人。

但若是有人说自己很懂法、知法,守法,那他极大概率是一个坏人。

道德是最高上限,法律是最低下限,此二者岂能相提并论?

放着更高妙和美好的道德不去追求,反而将目光对准下限,这是正常人干出来的事儿?

荀轲虽说人性本恶,但那是为了化性起伪,引导人学习,恶中求善,可不是在说因为人性本恶,所以大家都有罪,是天生的罪犯。

越是推崇律法的人,对于人本身的道德观念就越不信任,这是合乎情理的一件事,很容易就能想明白。

不过,荀轲的脸色倒是没有什么变化,他也并未理会台下那些儒生愤怒的呼声,只是平静的回答道:“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天下从之者治,不从之者乱;从之者暗,不从之者危;从之者存,不从之者亡。礼者,人道之极也。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

商没有半点迟疑的再次说道:“我听闻,您曾说过。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今天下论及道德,莫有出于墨家者,然墨家巨子带门徒远行而去,夏朝遗留墨者几何?

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

连墨家都要远行,儒家的礼法比之墨家的兼爱非攻何如?

此前四国攻伐大月,大月不及,羽州、扬州沦陷,豫州决堤,百姓横死千百万计之!上古竞于道,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夫古今异俗,新故异备。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犹无辔策而御駻马,此不知之患也。今儒、墨皆称先王兼爱天下,则视民如父母。何以明其然也?

民者固服于势,寡能怀于义。墨子,天下圣人也,修行明道以游海内,海内说其仁、美其义而为服役者七十人。盖贵仁者寡,能义者难也。”

人们一向就屈服于权势,很少能被仁义感化的。墨子是天下的圣人,他秉持真心,宣扬墨家,济世救民,可是天下赞赏他的仁、颂扬他的义并肯为他效劳的人才有多少?可见看重仁的人少,能行义的人实在难得。

这个时候,哪怕是围观群众都足以笃定,这家伙虽然穿的像是个墨者,肤色像是个墨者,但他绝不会是个墨者。

虽然他也在拿着墨家来攻击儒家,但是他的举例莫不是点在墨家的死穴上。

正如同上一次坐而论道时庄生所说的那样,墨子天下之好也,奈天下何?

只不过商换了一个说辞,他以墨家代指儒家,墨家的兼爱非攻不行,凭什么你儒家的仁义礼法就能行?

如果墨家追求的道德是山顶上的一览无余,那儒家怎么也有半山腰高,可山底才是最庞大的那一部分,才是真正的底层百姓。

仁义嘴上说来倒是好听,怎么墨者却越来越少了呢?

到底是因为墨家太严苛,还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去做墨者?

这不就是说明,大家只是嘴上喜欢仁义,真让自己去做,却又根本不为所动么!

“有点意思啊!”

看台下,顾担目光略显诧异的看着那侃侃而谈的商。

他本以为荀轲这次讲道已经找不出对手了,谁曾想江山代有才人出。

此人看上去虽然年轻,但无论是对儒家还是对墨家,都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更是拿出了荀轲自己说过的话来为自己平添佐证。

他是名不见经传不假,可荀轲自己说过的话,总不能不认吧?

墨家做过的事情,此后的经历,也做不得假吧?

发生在大月国土中的事情,也全都是事实吧?

如此这般,摆事实、讲道理,一番言语下来,丝毫不逊色于生死搏杀的交锋,可谓是步步攻心,严谨而缜密。

此人绝非是空口白话,而是有备而来!

如此年纪,就能有如此之见识,实非池中之物!

不仅是顾担看出了商的才能,讲台上的承平帝眼中亦是目光眨也不眨的看着商,像是在看着千金难求的珍宝一样,满心欢喜。

窥一斑而知全豹。

讲道、讲道,这不是在玩过家家的游戏,夏朝的皇帝亲自莅临这里,就是要看看大家的真才实学。

相比于儒家内部的争锋,太淡了,淡到让人乏味。

可墨家离去之后,能跟儒家打对台戏的人已经没有了,就连理念他们都比不得荀轲之万一,还拿什么跟儒家碰一碰?

但是,眼前这个还很年轻的小伙子不一样。

他其实很认同儒家‘人性本恶’的观念,但与荀轲的化性起伪相比,他觉得“仁义”是虚假的东西,是只留在众人口头上的东西。

如果仁义真的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的话,哪里还有儒家什么事情?墨家早就遍布天下了!

由此推出,仁义上比墨家弱了一筹的儒家也得往后稍稍,墨家做不到的事情,儒家凭什么可以做到?

你荀轲是厉害,你敢说自己比墨子还厉害不成?

墨子、禽厘胜办不成的事情,荀轲就可以做到?

是,一个人的确可以做到,甚至一小部分人都可以做到。

墨子和禽厘胜,乃至那些墨者都做到了。

天下人呢?

为之奈何!

你的道理放在儒家可能很对,放在天下却是不对的。

这已经是公然攻击儒家了,丝毫不亚于儒家和墨家之争。

只是商更“不要脸”,因为他根本不信什么仁义,并且直接拿到台面上去说。

如果刨除掉最核心的仁义,只看礼法二字,那礼不过是摆设罢了。

首节 上一节 327/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武侠:迎娶徐渭熊,陪嫁青鸟红薯

下一篇:综武:师娘,请借剑一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