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十倍张三丰天赋开始

从十倍张三丰天赋开始 第188节

待会儿请您去我家,我有用这泉水酿的米酒,那才叫好喝。”

老人闻言,赶忙接连点头。

孟修远掬了一捧泉水入口,默运神功,只觉得其中果然蕴含清灵之气颇多,也没有什么其他旁的杂质。

显然,眼前这一口泉水饮来有益无害,并没有什么妖异在其中,反而绝对称得上是这天地间难得的一口灵泉。

心中已经大致弄清楚状况,可孟修远为了进一步确认,还是转身又走回了那老人家身旁,出声问道:

“老先生,可否让我给你诊一诊脉?”

“诊脉……没问题。”

老人虽不懂孟修远用意,可也十分配合,恭敬伸出了手来,任由孟修远以真气探查他体内状况。

半晌过后,孟修远缓缓将真气从老人体内收回,睁开眼轻出了一口气,不由对老人问道:

“老先生,您应该有一百四五十岁的年纪了吧?”

老人闻言点了点头,略有些暗然道:

“公子看得真准,小老儿我今年恰好一百四十二岁,确实是不年轻了。

虽身上尚且还没有什么病痛,可照着那些父母长辈们来算,想来也没有几十年好活。”

孟修远闻声有些哭笑不得,心中暗道,这不老长春谷然是得天独厚。

至此,他也算终于弄明白了,为什么那些离开不老长春谷的人会突然衰老死亡。

其实很简单,只是因为他们本就已经很老,早到了该死的时候。脱离这不老长春谷,只不过是让他们回归该有的样子而已。

就像眼前这位木增老先生,孟修远以真气观其体内情况,发现其先天元阳虚衰微弱,确实是苍老至极。这般状况放在谷外之人身上,许是喘不上两口气,人也就已经没了。

但再查其五脏六腑、气血经脉,却又颇为健康,好似壮年人一般。

这般诡异的反差,显然与这不老长春泉所带出的清灵之气有关。

这谷中之人从生下来便处在这灵气盎然的环境当中,虽不能将其主动使用、收纳,可整日泡在其中,也无意中得了不少好处。

除了人体自身先天元阳之外,这环境之中的清灵之气同样在辅助维持着他们的身体日常活动,让他们即便随着年龄元阳虚衰,可身体机能却仍能维持。

而若出了谷,身体之中的清灵之气渐渐逸散,那便会很快回归自己原本年纪该有的模样。衰老至死,也是正常。

当然,在这好似世外桃源一般的谷中生活,人少了许多计较操劳,心思简单纯澈、每日心情舒畅,自然也就更加长寿。不过,这只能算作是一个辅助因素而已。

想通这些,孟修远不由得深出了一口气,心中的戒备舒缓了许多。

此刻看来这谷中应该啊并没有是什么妖异,只要他不在这里待个百八十年,出去之后肯定是不会衰虚而亡的。

……

往后几日,孟修远受本地人热情招待,便也就不客气地在这不老长春谷中安心地住了下来。

借此机会,他算是对这谷中生活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不老长春谷气候宜人,粮食果蔬天然便带着清新怡人的风味,比那昆仑翠谷不逞多让,可谓是十分地宜居。

非要说有什么不好,那便是谷中居民又仿佛受到某种无形制约,天然地便于生育问题上有些困难,因而千百年来都大概保持这一两百人的规模

当然,这也是强挑出的缺点,客观来说,此事其实很大程度上也保持了谷内环境的稳定。

因为谷中物产丰厚,人口有稀少。所以对这百余多村民来说,生活物资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然在生存上就没有什么压力。

加之与世隔绝,没有外敌入侵的担忧,最终造就了这么一个舒缓平和的社会环境,使得人际关系十分和谐。

谷中之人不必为衣食住行发愁,一生之中绝大多数的时间,都用了娱乐与爱好当中。

因而千百年来遗留风气,无论年纪大小,这里的人性格中都留存着一份天真与快乐,鲜少有心思城府深沉的人。就连木增这位一百四十多岁的老者,言行之中都十分爽直干脆。

孟修远观察了几日,便已经下定决心,回去后一定征求一下乔三槐夫妇的意见,问问他们是否想来这谷中安度晚年。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眼前之事,关键还是在木增老人家所说的那本遗留的书上。

“我谷中世代相传,说这湖底有上古修仙问道之士流传来下来的典籍,有心之人可以自去取来,并无禁忌。

只是在逍遥子先生入谷之前,无论是我谷中自己人,还是外来的高手,谁都没有这个本事。

而便是逍遥子先生这般神人,取书之时都可谓是九死一生。

所以孟公子你若要去取书,我自是不敢拦你,但还望你多加些小心,莫要大意。”

湖中心的小木船上,木增指着身下那波光粼粼的湖水,对孟修远认真叮嘱道。

孟修远前世有于深海海底压缩真气的经历,潜水经验丰富,自是没有将这么一片小小的湖泊放在眼里。

不过他听老人家说得情真意切,还是承了对方的这份关心之情,笑着点了点头:

“多谢老先生提醒,待我取了神书,上来再好好感谢你。”

言罢,孟修远也不再犹豫,将身上长袍褪去叠好、深吸一口气,当即从船边一跃而下。

湖水很清,可偏偏又幽深望不见底。孟修远虽心中自信,却也没有大意,全力运使闭气的功夫,似一支利箭般往湖底窜去。

果然,事情没有预想的那么简单,孟修远下潜入水几十丈,却仍是什么有用的东西都没见看到,只见得零星的小鱼小虾,以及好似仍然深不见底的湖水。

不信邪又潜二十几丈,孟修远只觉身周压力陡增、湖水愈发冰冷刺骨,肉眼所及之处全部化作一片黑暗,已经很难辨别周围的事物。

孟修远暗暗盘算自己此时位置,发现其实已经超过了他前世在海底压缩真气时候所达到的深度,可有违常理的是,他竟仍没触及到这小湖的底部。

见此状况,孟修远心中不由得微微一惊,愈发体会到其中艰难,暗道那木增的提醒果然没说错。

不过他倒是没有立即放弃,而是于水中迫使自己静下心来,一边游动、一边运转《北冥神功》,尝试着是否可以用对清灵之气的感知,来得到一些帮助。

如此一试,果然奏效,孟修远很明显地感觉到,有一个方向的的清灵之气比其他地方都要充裕许多。

他胸中所余之气尚足,便也就不做多想,随着对灵气的感应直往那个方向游去。

又许久,黑暗之中的孟修远突然隐约看到一抹幽光,心知此事必有蹊跷,他赶忙上前一探究竟。

到了近前才发现,原来是岩壁之上有一处两丈宽的洞口,往里面望去,石头上皆是荧光点点,散发出幽绿色的微弱光芒。

孟修远见此情形心中大惊,第一时间不是上前,而是赶忙快速向后撤出几丈远。

因为前世的记忆虽然模湖,但他还是记得,这般会在黑暗中常年发光的石头,一定是会释放辐射的。

一时间,孟修远不由得萌生了退意。毕竟那神书再好,也比不得自身的安危。

可就在他要转身离开之时,偶然间一瞥,却见那洞口处竟有不少小鱼进进出出,就在附近徘回,却也没见有什么异常。

再想逍遥子当年取书之后,好像也没见得因此落下什么疾病,孟修远心中不由得一动,当即鼓起勇气,一边小心感受着体内状况,一边缓缓往那洞口靠近。

直至孟修远渐渐入洞,也还一切正常,没察觉到什么不对。反倒是这洞中小鱼游来游去,比洞口处还多了不少,显然都是常年在此安家。

见此,孟修远心中愈发安定,索性加快速度,顺着这发光的岩壁一路往深处游去。

洞穴之中虽婉转曲折,却没什么岔路,半晌之后,随着身周清灵之气愈发浓郁,孟修远也终是抵达了这洞穴的尽头。

让他意外的是,这湖底洞穴最深处,竟是向上连接着一个偌大的水下气室。

孟修远从水中爬出,只见得这十余丈宽的气室之中同样四壁遍布萤石,照得四处碧光隐隐,勉强能看清周遭环境。

试探着略微吸了一口气,孟修远不由心中一喜,发现这水下气室之中的空气虽略显潮湿浑浊,但却也能正常呼吸。

孟修远赶忙好好换了几口气,同时急迫地开始打量周围环境。

只见这气室虽大,却也十分空旷,除了头顶岩壁上伸下一根偌大的钟乳石,会“滴答滴答”地一直落下水滴,余下便看不到什么其他东西了。

孟修远心中略有些失望,可感受着这里充裕的清灵之气,他还是隐约觉得这气室并不简单。

于是,他当即便在这气室之中仔细搜查了起来,借着四壁那微弱的荧光,瞪大眼睛用心观察,一点细微之处也不愿放过。

如此找了半天,终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搜寻到最后一处角落时,让他发现了些许踪迹。

那是一块青黑色的大石板,与这气室的地面十分相近。在这光线暗澹的环境下,若非近到啊眼前仔细观察,便是以孟修远的眼里也发觉不了。

以手触之,只觉得其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孟修远当即心中狂喜,赶忙拿着这块青石板,在四周找了一处荧光最盛的地方,将那石板凑到眼前,努力读了起来:

“养子玉树令可杖,至道不烦无旁午。灵台通天临中野,方寸之中间关下。

玉房之中神门户,既是公子教我者。明堂四达法海源,真人子丹当吾前。

三关之中精气深,子欲不死修昆仑。绛宫重楼十二环,琼室之中五色集……”

看着这玄之又玄、好像真的事关修仙与长生的文字,孟修远却是一点兴奋的感觉都没有,反倒心中一片冰凉,脸上也满是失望之色。

因为这石板上刻的这文字,他是早就见过、甚至能全文背诵的。

这不就那部大名鼎鼎的《上清黄庭外景经》么。

181 静诵黄庭

孟修远前世年幼之时,在武当山的藏书馆里是花力气读过道藏的。

虽说他天资悟性有限,后来又被习武给分去了大半的精力,对道藏的学习领悟远逊于上面七位师兄,可终究也不是一无所获。

走马观花,许多道经他都眼熟,这大名鼎鼎的《黄庭经》,自然也在其中。

而且由于这《黄庭经》历来被方士们奉为“学仙之玉律,修道之金科”,推到丹经祖书的地位,孟修远更是颇为重视,对其背景还做过一番了解。

《黄庭经》由《黄庭外景经》和《黄庭内景经》两部分组成,两者核心内容大致相同。

这两本书最早是从晋朝上清派第一代宗师魏存华魏夫人那里流出,从而普传于世。她宣称此经为老子所传,不过显然并不真实,只是托名而已。

更实际些来说,《外景经》之韵比《内景经》更古更早;《外景经》韵律可早到秦汉,晚不过三国;《内景经》韵律与东汉魏晋诗文用韵相合。

以此可以大致猜测其成书时间,不过具体何人所着,不得而知。

当然,书是谁写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中内容。

孟修远第一世穿越前,便听说过“静诵黄庭万遍,则可洞观鬼神,调和三魂五魄,以致长生久视”的说法,不过当时他觉得只是古人的美好期愿而已,便就没有太过在意。

后来穿越重生,成了武当派的孟少侠,来到这么一个有内功真气存在的世界,孟修远的许多既往常识被打破,转而便对一切未知的东西心中存疑,没有急着去肯定或否认。

修仙长生动人心,所以孟修远专门去研究过这《黄庭经》,可惜他能力有限,不太看得懂。又去请教宋远桥,大师兄说他看得懂一些,却和孟修远说不明白。

无奈,直到最后张三丰找到黑玉断续膏归来,孟修远才总算是等到了一个明白人,当即拿着那《黄庭经》去找师父张真人,向他询问其中关窍。

老张习武问道一辈子,自是明白其中奥秘,让他讲经自是不难。可他给孟修远的回答却很简答:

“这经文你练不成的,还是专心习武吧。”

孟修远当时闻言十分遗憾,虽不会质疑师父的判断,可还是忍不住多问了一句:

“师父,你说我练不成,是因为我资质不行,还是因为这经文本就没什么用啊?”

首节 上一节 188/3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武侠:从鹿鼎记开始长生

下一篇:从武侠世界开始种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