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倍张三丰天赋开始 第2节
怪只怪如今初创几十年的武当派,明显施行的是精英教育。
无论是宋青书还是宋远桥那一辈的武当七侠,都属于人中龙凤,对武功的悟性远超常人。你别看他们与阳顶天、三渡之流相比算不得最顶尖的高手,可放眼江湖,也算得上是千里挑一了。
甚至哪怕是武当派的三代弟子,收入山门时个个也都是精挑细选,需要人品、天赋俱佳才行。
被他们这么一衬托,孟修远这普通人的武学天赋,自然就变得十分难堪了。
不过这好不容易穿越一趟,虽然天赋不行,孟修远却也没有自暴自弃。
人不都是这样么,总要努力试试,才肯甘心。
于是整个下午以及傍晚时间,孟修远便以更加澎湃的热情投入到了对这套武当长拳的练习中去。一个人在后院偏僻处,来来回回将这套拳法又打了个十来遍。
他知道自己现在这幅身体太过年幼,不过六七岁的样子,经不起太大强度的锻炼。于是每打完一遍拳法,他便会坐在旁边的石墩上休息片刻,借此机会仔细回想自己刚刚拳法中的不足之处,并在下一次进行改正。
力求每一遍武当长拳打下来,都做到全神贯注、有所收获。
因而这拳法打了十来遍听起来不多,却是实实在在耗尽了孟修远的精神与体力。
直至他实在是累得站不起身时,回过神来,才发现四周已是一片漆黑了。
“呼~”孟修远艰难地挪步到了石凳边坐下,看着天空中的明月,长出了一口气。
暗叹当年备战高考,好像都没这么投入过。
不过付出总有回报,短短大半天时间,他这套武当长拳已经算是基本上熟练了,与上午相比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种扎实的进步,带来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孟修远感觉自己整个人都飘飘然了
他下意识地开始在心中憧憬未来:
“我努力一天,便有如此大的进步。若是日后每天都如此这般努力,坚持个几十年,那还了得?!
我武学资质虽然一般,但武当派的功夫厉害啊。等师父张真人回来了,他还能亲自指导我的功夫。
我只要一直刻苦地去修炼,那未来即便不如武当七侠和宋青书、不如张无忌、不如玄冥二老、不如少林四僧三渡、不如逍遥二使四大法王、不如灭绝师太、不如昆仑何太冲、不如华山鲜于通……
咳咳。
总之,只要我持之以恒地去努力,或许我临死之前,能成为……崆峒五老那种级别的高手?”
思绪由感性向理性转变的那一刹那,这分析出来的结果,把孟修远满腔的热血都被浇灭了下来。
他又看向天空中的月亮,久久不语。
半晌,这僻静的小庭院中,突然传来一道真诚的询问:
“系统,在吗?”
微风拂过,天空中的星星依旧璀璨闪烁。
可惜回应孟修远的,只有不远处池塘中的蛙鸣声。
……
第二天一早,天刚微微亮,孟修远便拖着酸痛的身体早早从被窝里爬了出来。
毕竟抑郁归抑郁,该练的功还是要练的。
简单地吃饭洗漱上厕所过后,孟修远便又来到了昨日那片空地,接受大师兄宋远桥的教导。
今天的宋远桥一上来没有教什么新东西,而是检查了孟修远和宋青书二人的“课后作业”。也就是让孟修远和宋青书两人都将昨天学过的武当长拳又打了一遍,好给他们纠正错误。
期间,宋远桥依旧十分双标。
宋青书打拳时,虽然一套拳法打得没什么毛病,可宋远桥脸色却全程都很不好看。这小家伙刚停下来,就被宋远桥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怪他贪玩不用功。
而到了孟修远这,虽然他明显感觉自己这拳法依然不如宋青书打得好,可宋远桥反而对他态度很好,直夸他“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心性,未来必前途无量”之类的话,听得旁边的宋青书直翻白眼,怪他爹爹太偏心。
“大师兄,你快别说这么说,我这武当长拳打得比青书差远了……”孟修远自己被吹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小师弟。你虽然拳法确实有些疏漏,但我能看得出,你昨天绝对是一个人下过苦功夫的。
你要知道,学武不是一日两日便能成就,天资固然重要,你这般的勤奋刻苦同样重要。”宋远桥说话说得很诚恳。
宋远桥都这么说了,孟修远脸上虽然依旧燥热,却也不好再反驳什么,只得低头应是,表示受教。
宋青书在旁看到这一幕,气得两个腮帮都鼓了起来,像是练了蛤蟆功一样。
好在这一段很快就翻篇了,宋远桥表示,今日还要教他们两人一门新的功夫。
“我今日传你们这门‘静心调息法’,说是内修的功夫,却谈不上是真正的内功,只能算得上是一种简单的呼吸法。
练习时不必强求,静心定气,顺其自然即可。”
孟修远和宋青书现在都不过是六七岁的年纪,经脉穴位都没记全,宋远桥自然不可能教他们真正的内功。
这静心调息法简化于武当内功,为张三丰亲自编创的,最为简单平和。
小孩子练得好了会强身祛病、温养经脉,为将来真正练内功打基础。哪怕练得不对,也不过是打两个嗝、放两个屁的事情,伤不到身体。
总而言之,只是为将来真正练习内功打下个基础而已。
不过让孟修远惊喜的是,自己虽然在拳脚武学上没啥天赋,但是这“静心调息法”,他却是学得极快。
或许是因为拥有成年人的成熟思维和前世作为一个中医学学生的经验,宋远桥只将这方法说了一遍,孟修远心中便似有灵光闪过,将其全部理解。
没多久,孟修远就在宋远桥蕴含内力气机的言语导引之下,进入了他所说的“静心养息,神不外漏”的状态,感觉十分奇妙。
这般神奇的状态让孟修远感受不到时间的概念,恍恍惚惚中不知过了多久。
等孟修远再次醒来时,头脑明显感觉更加清明了一些,身上酸痛的感觉也比早上少了很多。唯独是因为盘坐导致下肢血脉不通,刺痛麻木,难受得不行。
强行站起身来时,若不是宋远桥扶了他一把,恐怕要一头栽倒在地上。
“大师兄,我的腿为什么会这么疼啊?是我身体太虚弱了么?还是我资质不好?”
孟修远眼角余光看到不远处的宋青书,已经自顾自地开始练拳了,完全不像他这般痛苦,心中不免有些羡慕。
却没想到,这次他却是有些的便宜卖乖了。
“哪里,初学者打坐腿都会疼的,避免不了。非要说的话,应该是你这一坐坐得太久了,足足有将近两个时辰。”宋远桥看向孟修远,眼中都是欣赏的意味。
孟修远闻言一惊,赶忙抬头望去,果然,太阳不知何时都已经高悬于头顶,这不正是已经到中午了么。
“居然真的过了这么久了……”孟修远依旧有些不可置信。
“小师弟你在这内修一道上,真的颇有天赋。日后正式学了咱们武当派的高深内功,可一定要于此道多加钻研啊。”很少夸奖晚辈的宋远桥,此刻也不免真诚地夸赞说道。
其实若论实情,他这份夸赞,嘴上只说了三分,心中还藏着七分没说呢。
要知道,小孩子练功,最难的不是拳脚动功,而是这盘坐静功。年纪小活泼好动,心智又不够成熟,小孩子一般来说连坐都未必坐得住,又如何能懂得那些所谓“静心养息,神不外漏”的道理呢。
孟修远这练的虽然不是正经内功心法,但是第一次盘坐,居然就能如此顺利地入静,还不知不觉地坚持了两个时辰的时间,实在是宋远桥平生仅见。
至少他们师兄弟七人当年初练功时,都远不及眼前这位八师弟十分之一。
003 三句话让宋青书认我做大哥
武当上的日子,说起来真的很单调。
除了日常的吃饭睡觉、洗漱如厕,剩下的时间,就几乎只能用来练功。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孟修远身为武当二代弟子,在武当派内身份比较高,不用去做什么洗衣做饭、砍柴挑水之类的杂活,所以才显得比较空闲。
日子,羡慕还羡慕不来呢。
只不过作为一个现代人,这样的日子确实有些难熬。过上十天半个月还算新奇,时间再长些,不免就感觉无聊了。
于是,出于为了给将来练习武当派高深武功打基础、同时也想着顺便调剂一下自己生活的目的,孟修远决定在练功之余,去读一读武当派内藏有的那些道家经典。
听闻孟修远这个想法的宋远桥自然是很惊讶的,毕竟一个六七岁的毛孩子突然跑来跟你说他要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大多数人都不会相信。
好在考虑到孟修远的神秘来历以及一直以来的成熟表现,在孟修远几次三番的恳求之下,宋远桥还是同意了他的想法。毕竟读道藏又不是练功,最多也就是读不明白罢了。
即便是真的理解错了走上了歪路,孟修远这又没练过什么高深的内功,不存在走火入魔的风险,张三丰回来了让他纠正就是了。
于是宋远桥带孟修远去藏书小院的时候,也只对他提了两个要求:
一,尽量不要损毁其中的书籍,因为里面有些是珍贵的孤本,收集回来后没来得及誊抄。
二,读不明白的话不要勉强,因为有些宋远桥自己也不敢说全然通透,以后日子还长,不必着急。
从这之后,孟修远的日常生活中,终于有了除了武当长拳和静心调息之法外第三种选择。
不过他很快发现,所谓通读道藏,对于他这种文化水平一般的俗人来说,却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
哪怕宋远桥替他安排了几本相对简单基础的道经作为入门,并且还不厌其烦地为他解答着他的各种疑惑,但其中内容对于孟修远这个只是接受过21世纪本科教育的人来说太难了一些。
不过好在,这武当山上没什么纷扰的事情,让人心思澄澈少生杂念。再加上周围武当派内道家的整体环境气氛也烘托到了,正适合读经悟道,孟修远总算也能勉强地看下去。
若放在前世,他早没有这个耐心了。
……
如此这般,三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武当山上也落起了雪花。
青松,朱墙,素雪盖。这凛冽寒冬中的武当派,看起来有几分独特的美感,更让人觉得仙气飘飘。
“大师兄,师傅还没回来么?”孟修远略有些忧心地朝着宋远桥问道。
张真人自从三月前下山之后,便一直渺无音讯,至今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对此,孟修远虽知他武功盖世不会出什么问题,但多少还是有些着急。
毕竟这黑玉断续膏的消息是他带来的,若真是因此不小心出了差错,那他又该在这武当山上如何自处呢?
“小师弟,不必担心。师傅他老人家一个人下山没有顾虑,断然是不会出什么事的,我们只需静待他回来就好。”宋远桥自然看穿了孟修远的心思,温声安慰道。
孟修远闻言一想,好像确实也是这么一回事。
张三丰这旷古烁今的大宗师,确实轮不到他来担心。
要知道从张真人年轻时,经历的可是南宋灭国、元兵肆虐的末世景象,那时武林秩序崩坏、江湖上血雨腥风,他这天下第一、正道魁首的名号可不是请人喝茶喝出来的。
金先生书中对张三丰这几十年经历的描述只有类似于「扫荡群邪,威震江湖」、「当年和他动过手的全死干净了」这样的只言片语,但细细一品,或许答案就在其中。
为什么《倚天屠龙记》剧情开始的时候,只有西域光明顶上有一个以推翻朝廷为目的、不被中原门派所了解的明教,而中原却没有什么什么声名赫赫的大魔头、或是上了辈分的邪派高手?
玄冥二老、成昆之流的中生代,都是张三丰上了武当山之后才崭露头角的。而且一个个还潜身缩首,只敢在暗处偷摸策划。
是因为那些大魔头都被正道感化,放下屠刀、改邪归正了么?
想来可能性不大。
上一篇:武侠:从鹿鼎记开始长生
下一篇:从武侠世界开始种道